60年代的老電影渡江偵察記演員表(68年前經典電影渡江偵察記中15位演員僅1人在世)
2023-09-12 02:34:44 1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該片改編自「先遣渡江英雄連」的事跡,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
該片是一部充滿了緊張的情節、深刻的感情和詩意的場景的影片,沒有採取過度的形象化,但是正是通過敵人的狡猾才令人信服地展現偵察兵們的熱烈勇敢、緊張的鬥爭生活,揭示了偵察兵們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和機智、堅毅、果敢的性格。
該片上映於1954年,劇中15位演員僅有1人在世。
周長喜是偵察班的戰士,跟隨李連長渡江執行偵察任務。他頭腦靈活,英勇忘我,為了同志們的安全和讓他們更好地完成戰鬥任務,無私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周長喜由康泰飾演。
康泰原名劉秉璋,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 1927年生於北京,1945年進入華北電影公司任演員,1947年成為上海國泰影業公司的演員,解放後成為上影演員劇團的演員。在《渡江偵察記》、《海魂》、《青春之歌》等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1979年主演影片《苦難的心》(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1年主演影片《第二次握手》。1982年在《特殊身份的警察》中飾演李淵風。1985年1月22日,康泰突發心肌梗死,搶救無效,享年58歲。
解放軍偵察部隊的連長。早年是新四軍的偵察兵,在皖南事變中遭到國民黨反動派和日寇的追殺被一個漁家女孩所救,他身經百戰,幹練、精明、機警、沉著,堅強,對革命事業有著高度責任心,對人民有著深厚的愛。連長由孫道臨飾演。
孫道臨曾經考入燕京大學哲學系,不過由於抗日戰爭,孫道臨最終失學。在抗日戰爭期間孫道臨參加燕京劇社的演出,《雷雨》是孫道臨的代表作之一。抗戰勝利後孫道臨回到學校讀書。解放後孫道臨曾經參加了《渡江偵察記》、《詹天佑》、《李四光》等影視作品的演出。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去世,享年86歲。
偵察班的戰士,孔武有力,精力飽滿,鬥志旺盛,渴望早日打過江去,消滅反動派。但有時候表現得有勇無謀,性情急躁,常需要戰友周長喜給他做思想工作。楊威由中叔皇飾演。
中叔皇早年在上海作學徒,後來進入上海新聞專科學校。他原想當記者,後來,轉向戲劇舞臺。一九四六年十月,地下黨領導的崑崙影業公司於上海成立,中叔皇進入該公司。中叔皇先後參加了《一江春水向東流》、《新閨怨》、《關不住的春光》、《武訓傳》等影片的拍攝。解放後中叔皇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加了《渡江偵察記》、《紅日》、《兵臨城下》、《金沙江畔》等影片的拍攝。上世紀70年代中叔皇轉型作導演,拍攝了《白蓮花》。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比郭振清晚一日逝世,終年81歲。
吳老貴是偵察班的班長,樂觀、機智、幽默,是戰士們的故事大王、心理醫生。他隨身攜帶一個盛白酒的軍用水壺,以及他的妻子桂花做的布鞋,鞋子上繡著「渡江勝利」。他對妻子充滿溫情,嚮往幸福和平的日子,在最後為了掩護小馬將情報送到江對岸,壯烈犧牲。
吳老貴由齊衡飾演。齊衡原名齊夢非,出生於遼寧瀋陽市,早年曾經"中電"劇團擔任話劇演員,1946年開始從事電影拍攝,解放後加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代表作品有《父歸》、《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義的話劇和《金沙江畔》,《渡江偵察記》,《秋翁遇仙記》等電影。齊衡在上個世紀特殊時期遭遇了不公正待遇,1972年,齊衡因手術中的併發症而去世,終年60歲。
侯登科是國民黨反動派地方民團的大隊長,早年曾經加入到日偽漢奸中對抗新四軍,後來在逃跑時被我軍所擊斃。侯登科由鄭敏飾演。
鄭敏是一名回族演員,1947年開始從事電影表演,1948年到1952年在香港從事電影表演。1952年開始回到上海,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職,主要從事反面人物的刻畫。鄭敏的代表作有《不夜城》、《聶耳》、《地下少先隊》等等。1980年鄭敏去世。
劉四姐本是漁家女,在抗日戰爭時期曾冒著生命危險救過李連長,八年後二人重逢時她已在鬥爭中成長為堅強幹練的戰士。劉四姐由李玲君飾演。
李玲君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劉四姐是李玲君諸多熒幕形象中少有的主角形象。李玲君長期從事配角演出,如《金銀灘》、《閩江桔子紅》、《不夜城》、《飛來的女婿》、《清水灣淡水灣》、《波斯貓在行動》等。目前老人仍然在世。
參謀長是我軍的高級指揮官,為偵察隊下達命令,由穆宏飾演。穆宏原名劉慶謙。17歲隻身來到上海,在汽車公司當售票員和駕駛員,後來考入上海劇藝社,從事話劇演出。 1952年以後他擔任了上海影協理事與天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等職務。上海解放,他編寫出劇本《從棺材裡伸出來的手》。為了給自己的創作提供堅定的生活基礎,他經常深入工廠、農村體驗生活。穆宏戲路很寬,然而在上個世紀特殊時期,穆宏受到迫害而死。
敵軍長是敵人的高級軍官,由崔超明飾演。崔超明1936年,畢業於廣州摘石軒書畫苑。1943年起,先後在藝光、苦幹等劇團做話劇演員。1947年,參加電影《母與子》。1952年,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做翻譯片演員,參加了 《我們的土地》 等多部譯製影片的配音,並獲得翻譯片最高獎。1957年,獲得文化部1949年—1955年優秀故事片評獎個人創作獎 。2009年8月,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表演學會特別榮譽獎 。崔超明於2010年逝世。
敵情報處處長是敵人最狡猾的角色,他兩次敏銳的發現了我軍渡江的潛伏人員,最後還帶領部隊進攻了我軍的遊擊隊陣地。敵情報處處長由陳述飾演。
陳述原名陳致通,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反派演員,曾經出演過《渡江偵察記》、《末代皇帝》、《鬼子來了》等,2006年10月17日,陳述去世。
陳老太是國統區一個普通的農民,飽受國民黨的迫害,在危難的時候解救了我軍偵察士兵。陳老太由莫愁飾演。莫愁是上譯廠廠長陳敘一的夫人,早年從事話劇演出,不過年紀輕輕的她經常飾演一些中老年婦女,1959年,莫愁在45歲那年就選擇了息影。這其實是一位演技派「銀幕老旦」演員的黃金年齡,但她卻在演藝事業蒸蒸日上之際,淡出了觀眾視線。莫愁息影侯到上海電影專科從事教師行業,1988年莫愁去世。
小馬是偵察班的青年戰士,參軍前是一個放牛娃。活潑、稚氣、機靈,喜歡纏著吳老貴講戰鬥故事,雖然年紀很小,但在渡江時表現得堅強勇敢。小馬由孫永平飾演。
孫永平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1946年進入膠東國防劇團 、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任演員,並曾在山東軍區文藝培訓隊受訓。1949年底,進上影廠擔任演員,參演作品《南島風雲》。1964年後從事導演工作。2011年11月24日,孫永平去世,享年81歲。
侯妾是侯登科的小老婆,曾經勸說侯登科找條後路,但是被侯所拒絕,後來被我軍所抓獲。侯妾由馬驥飾演。
馬驥從影60多年,曾在《夜深沉》、《渡江偵察記》、《今天我休息》、《李雙雙》、《女理髮師》、《北國江南》和《舞臺姐妹》等影片中扮演角色。馬驥主要飾演一些小角色,臺詞不多但是表演的很到位,入木三分。2006年馬驥去世。
侯七是侯登科的家奴,被我軍一起抓了俘虜。侯七由李季飾演。
李季1953年加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代表作品有《二百五小傳》、《渡江偵察記》、《李時珍》、《海魂》、《秋翁遇仙記》、《城南舊事》、《新火燒紅蓮寺》、《夜幕下的黃色幽靈》、《我血我情》、《天朝國庫之謎》等,2020年2月29日,上影演員劇團演員李季去世,享年99歲。
陳老爹是陳老太的老伴,在敵人情報處處長察覺到異常的時候,陳老爹挺身而出。陳老爹由李農飾演。
李農1940年代中期結識著名演員馮喆,由馮喆介紹和推薦開始參加業餘話劇演出。1948年起在上海「西北」、「群星」、「華僑」等影片公司任場記。1949年11月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先後拍攝過《大地重光》、《渡江偵察記》、《天羅地網》、《水鄉的春天》、《母親》、《林衝》、《紅日》、《大刀記》、《珊瑚島上的死光》、《楚天風雲》、《風流千古》、《綁票》等影片及電視劇《上海屋簷下》。2018年12月23日,李農去世。
敵炮參謀是敵人在加強防守攻勢後調來的重炮的參謀,因為不夠保密,情報被偵察連長所獲得。敵炮參謀由石靈飾演。
石靈1940年於天津商業中學畢業,後當過商店學徒、電話局練習生。1944年在北平華北電影公司拍攝影片。後在職業話劇團任演員。1948年在上海參加文華影業公司,在影片《表》、《腐蝕》、《我這一輩子》中飾演角色。建國後石靈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早年從事的都是小配角,晚年從事了一些臺詞比較多的配角,如《阿Q正傳》、《三毛從軍記》等,1999年石靈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