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皮特電影生涯票房(影人散記19)
2023-09-11 10:29:58
電影是夢之靈感被激發到現實的奇觀,影人,就是為我們實現這一奇蹟的使者。在這個與夢同行的隊伍之中,有些名字註定燦若星辰。
——題記
布拉德·皮特
曾一度號稱性感男人,年紀漸老也有一定的肌肉可以賣弄的美國佬。其偶像氣質和湯姆·克魯斯、約翰尼·德普有得一拼,但是可能比湯姆·克魯斯會演戲那麼一丁點,不過,也僅僅就只是一點點一丟丟而已。
放蕩不羈的浪子或穿著馬刺長靴的西部牛仔可能是他最適合演繹的角色。因為他身上富含的野性氣質著實難以掩藏。
而使他嶄露頭角的角色,也恰好正是《末路狂花》之中,那個對兩名女主角其中之一騙財又騙色、上下其手的浪蕩牛仔傑克。
多年之後出來的《好萊塢往事》裡,為他演繹的那個純屬虛構的特技演員,身上依舊還是充盈著這種滿滿的牛仔特性。
只是昆汀·塔倫蒂諾的這部最新片的完成度並不高,也失去了一貫的特色話癆的優點,影片當中充斥的是其對舊時代當被廢棄物件的擺列,和對日薄西山的過往憂傷莫名其妙的沉湎。
所以,如果不是特別喜歡妖刀昆汀·塔倫蒂諾的話,此片不看也罷。
假如把歐美偶像明星做一個排名的話,或許我會把皮特排在第一位。倘若做一個實力派排名,他的位置應該也不會低到哪去,我甚至曾一度把他排到了約翰尼·德普的前面,儘管約翰尼·德普的特性也更接近偶像明星。
九二年上映的《大河戀》,向來被我認為是《秋日傳奇》的前聲。因為和後者類似,它講述的,也是三數名父子、兄弟間複雜的情誼。
本片裡布拉德·皮特出演那個出現在克雷格·謝菲爾飾演的哥哥敘述之中那不羈、叛逆,喜歡冒險的弟弟保羅。而貫穿影片始終的,則是父子三人在特律河的釣魚活動。
哥哥紐曼如願以償追求到了自己喜歡的姑娘,後又成為大學教授。弟弟保羅依舊如昔地狂放,大學畢業後擔任本地報社記者,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釣魚高手,冒眾人之不韙酗酒鬧市,和印第安女子戀愛,賭錢生事,隨心所欲。
從他們小時候的頑皮嬉鬧,到少年之時的冒險漂流,再到長大成人各自追求自己的愛情,父母漸漸衰老,兄弟各有事業,見面的機會也愈加減少。
唯一不變的是陪伴他們成長的特律河依然靜靜流淌,在陽光下鱗波閃爍。
影片基調一直很溫馨,畫面始終是一種淺淡的鵝黃色,讓人感覺到暖融圓和。
竊以為,這就是故鄉給予人的那種獨特的感覺了。與此類似,且同樣以暖黃色調為主的電影,印象裡最深刻的,有凱薩琳·赫本和亨利·方達主演的著名影片《金色池塘》。
只是這部溫暖的電影,到影片的結尾部分時,卻通過哥哥紐曼的敘述傳達了一絲陰影,一種哀愁:
在他們兄弟陪著老邁的父親又一次在特律河釣魚之後,弟弟保羅因為賭錢鬧事 被歹徒殺害於鎮邊的小酒館。
父子三人最後那一次揮舞絲綸,弟弟保羅縱身湍急的水流之中,終於將一條上鉤了的前所未有的大魚捕獲。
而這絕妙的一 筆,誰又能料到竟是一曲預示絕唱的天鵝之歌。
當哥哥紐曼遲暮之年回到小鎮,大河依舊流淌,依舊鱗波閃爍。
而他的弟弟保羅,他的父親母親,卻都已和這條川流不息的河流,一起融匯進了無窮的歲月,融匯進了他無盡的記憶深處……
當年奧斯卡最佳攝影獎,音樂效果也很不錯,畫面隨同音符的旋動而變換,不變的是觀影者心中萌生的感動。
《加州殺手》也已經是九三年的片子了。布拉德·皮特飾演潦倒的變態殺人犯。他帶著瘦弱的女友朱麗葉特·劉易斯寄住在汽車旅館。
由於交不出拖欠已久的房租, 皮特活埋了房東,帶著女友和恐怖小說作家大衛·杜楚尼夫婦拼車,一行四人合夥結伴前往阿拉斯加州。
影片的主幹就是他們一塊兒驅車趕往加州的行程。
隨著加州的逐漸臨近,皮特變態殺手的本性也越加顯山露水,暴露無遺。而他那出於本能的殺人動機更讓恐怖作家夫婦不寒而慄。
兇狠落魄的變態殺手,優柔寡斷的小說作家,感知敏銳的作家妻子,弱小單薄而又神經質的殺手女友。四個角色的詮釋都比較出彩。
《燃情歲月》的經典毋庸贅言,皮特就是憑藉這部影片中那位狂野、浪漫、生命力強韌的天涯浪子崔斯汀本汀徵服了他絕大部分影迷。
雖然霍普金斯、奎因等人的表演亦堪稱精彩,但這部秋日傳奇依然宛若崔斯汀一個人的舞臺。
他在劇中奔放、野性、光芒四射,魅力不可阻擋!
但由於前面講述安東尼·霍普金斯作品時已對它有過一次簡單(簡短)介紹,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大衛·芬奇的《七宗罪》裡面大牌雲集,布拉德皮特,凱文·史派西,摩根·弗裡曼,以及和布拉德·皮特曾經交往過一段情事的格溫妮斯·帕特洛等,都算是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名人大咖。
帶有宗教色彩的殺人兇手,在作案後都留下一個被害人之所以被殺的理由。他極盡機巧地製造了這起連環殺人案件,揭發出人性之中七種潛藏的罪惡。
該片結局出人意料,值得反覆觀看。在大衛·芬奇所創造的電影世界裡,灰暗的人性、悲黯的世界觀,似乎是個永恆的主題。
摩根·弗裡曼和凱文·史派西都是好萊塢老戲骨,貌似在前年或更早的幾年前,他們分別被控訴性騷擾和性侵。
只不過,略有不同的是指控老摩根的是他並非故意冒犯的多名女性,而起訴凱文·史派西的是一名未成年男生的家長。
被捲入醜聞的凱文·史派西在《萬惡金錢》裡戲份全刪,他的全部戲份也被克里斯多福·普盧默替代重拍。
拋開這些輿論八卦,娛樂新聞真偽是非不說,也且不論其各自人品如何,摩根·弗裡曼的《肖申克的救贖》《給黛西小姐開車》《不可饒恕》《百萬寶貝》等都堪稱影史傑作。
但相比之下,凱文·史派西更毫無遜色,甚至還可能略有勝出。他的《美國麗人》《k星異客》《非常嫌疑犯》《王牌對王牌》《洛城機密》也全算極其少有的佳構。
即便在《七宗罪》戲份並不多的格溫妮斯·帕特洛,後來也有《天才瑞普利》《莎翁情史》等水準以上的作品。
說起特裡·吉列姆的《十二猴子》,當然又是一部叫人沉迷的影片。本片由布魯斯·威利斯擔任主演。
布拉德·皮特則飾演一個瘋人院裡患多動症的瘋子,他對自己那偉大的父親心有成見。
作為一名偏激而狂熱的動物保護主義者,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發表著自己古怪的見解,並在出院後著手組織所謂的猴子軍團意圖擾亂世界秩序。
也恰因為這些舉動,他甚至嚴重幹擾了從未來重返現在解救世界末日的布魯斯·威利斯的判斷,使在未來發生的一切不可逆轉。
和現在人皮特相比,來自未來的布魯斯·威利斯更像是一個先知。
他要在現在進行的時間中努力阻止將來發生的災難,卻被當作瘋子關進瘋人病院,然後又離 奇失蹤,返回將來。
他穿梭於時空之間,並都被歷史記載下來,存入檔案。令人驚奇而匪夷所思。
真實是什麼,幻境又是什麼?究竟誰是瘋子,誰是清醒者?到底什麼是現在,而什麼又是將來?時光既然能夠重回,那麼一切的存亡興廢豈非毫無意義可言?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既定的事實無從更改,歷史不存在被逆轉被篡改的可能。
尤其在影片的結尾,當威利斯邂逅童年時候的自己,使時間的寓意顯得相當古怪。
而另一個可能,則是布魯斯·威利斯他確實是個瘋子,他患有癔症,影片中光怪陸離的時空穿梭旅程,完全出自於他對現實世界的扭曲性幻想。
如果影片確實蘊含這個暗示的話,那就和後來馬丁·斯科塞斯的《禁閉島》中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扮演的角色殊途同歸或說雷同了。
做為末日科幻動作片,本片的基調和《銀翼殺手》一樣晦暗,但卻也絕對精彩。
應該說《搏擊俱樂部》是布拉德·皮特成就最高的電影之一。這部傑作是大衛·芬奇99年出臺的影片。
該片由愛德華·諾頓主演,布拉德·皮特飾演的人物,則是經過諾頓幻想出來的產物,是其內心危機感衍化而來的產物。
同很多R級恐怖片一樣,它也是講人格裂變的,只不過它並非止步於血腥殺戮,而是對更深層次的東西做了實驗性探索。
可以說本片是布拉德·皮特演技飛躍的一部戲,也是該導演的代表作品。
《偷搶拐騙》又名《掠奪》,布拉德·皮特這次飾演一個事母至孝、不可輕易冒犯的吉普賽拳擊小子。喜劇的外衣,卻又雜糅有昆汀·塔倫蒂諾的黑色幽默風格。
這部片子是下層流浪者大獲全勝的狂歡派對,不管是黑道梟雄、行業大閥,還是街頭混混、打手經紀,無不是被誇張惡搞的對象,而最終的勝利者卻是那群仿佛一班烏合之眾的吉普賽流浪人。
人物眾多,喧囂吵鬧,富有戲劇效果。同樣搞笑的,還有那隻時不時出現整蠱衰人的吉普賽黑白狗。
從2004年的《十一羅漢》到2007年的《十三羅漢》,一共三部電影,打的就是大牌的牌。主演喬治·克魯尼,主要角色布拉德·皮特、馬特·達蒙。前後更有茱莉亞·羅伯茨、凱薩琳·澤塔瓊斯、阿爾·帕西諾等人傾情加盟。
江湖傳聞該系列最大看點就是大牌耍帥,其實個人最先看的是其首尾兩部,感覺還比較的可以,然後在不久後才又看了落下的那一部,仍舊看得下去,節奏輕快,沒有壓抑感,算是合格或者說水準之上的爆米花電影。
2004年的史詩大片《特洛伊》演出陣容強大,出演阿喀琉斯的布拉德·皮特,演海倫的戴安·克魯格,演帕裡斯的奧蘭多·布魯姆,演赫克託耳的艾瑞克·巴納。
它的主體故事根據荷馬史詩改編,講述希臘聯邦在阿伽門農的率領下遠徵小亞細亞特洛伊的故事。
本片又名《木馬屠城》,前半部分不錯,後半部分卻已見鬆散。
《史密斯夫婦》是布拉德·皮特和前一任妻子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片片。講的是一對商業特工夫妻的火爆喜劇。場面勁爆,商業娛樂大片,感官刺激強烈。
之後上映的《通天塔》我一直比較喜歡。如果參照遠古某年的一個惡搞視頻的擬名,那麼這個片子,似乎也可以可以命名為《一把獵槍引發的血案》。
當然,由於這其實是部很好的電影, 故而戲仿的擬名,當然便並不含有任何的惡意揶揄和絲毫嘲諷式的調侃。
影片中,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飾演一對到摩洛哥觀光的遊客,坐在一輛旅遊大巴上,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他倆身體和頭腦都得以儘量放空,無事無非,彼此相當地放輕鬆。
他們怎麼也料想不到,他們中的妻子卻即將遭遇到一場無妄飛災。
在不被注意的地方,兩個放羊的摩洛哥小孩,他們正在把玩父親用家畜換來的一管獵槍。
站在山頂,兩個小孩毫無目的地對著遠方開任意槍。
不料其中一顆子彈飛嘯而下,穿破奔馳在公路上的大巴車玻璃,陰差陽錯地擊中了大巴裡的美國妻子。
本來只是頑劣的村童獵奇遊戲,卻造成了一次無差別的惡性襲擊。
從美國妻子被擊中的那一刻起,一幕幕圍繞搶救她和調查槍擊案來源的行動於是在不同的地區相繼開展。
多面展開,多線交織,多元地緣文化次第紛呈的交匯和碰撞,是這部影片蘊含的最大特色。而諸多理念雜燴鍋燉卻並不叫人感到沉悶,則是該片所獲得的最巨大的成功。
與之對比,在200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撞車》也是這類影片。但是相比之下,布洛克主演的《撞車》裡面表達的主題,卻比這部影片表現得要更為緊張與尖銳。
只不過,如果兩相比較,在我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這部《通天塔》些。
看似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重重矛盾,最終依然取得了最少是表面上的皆大歡喜,圓滿收場。
無論是無心鑄成大錯竟然被當作恐怖分子亂槍打擊的摩洛哥少年一家,還是歷經波折以後終於平安的美國夫婦。
或者那名正承經著性苦悶的日本聾啞少女,以及被困沙漠的墨西哥女傭和美國夫婦的兩個孩子,從大結局粗粗來看的話,俱都確實如此。
該片片名又譯作《巴別塔》。此塔的典故來源於聖經,這個名字含有多種寓意,而其中最最直觀的影射,就是那句「上帝讓人民語言不通,從而誘發矛盾,讓建造通天之塔巴別塔的偉業被迫放棄,並最終不了了之。」
讓·雅克·阿諾執導的《東土吐蕃八十餘月》是部美化雪山老和尚在其少年時代,曾和一名外國友人關係密切,交下深摯情誼的影片。
由於這部電影,這名導演被某特定的地方視為一名荒誕唐突的冒犯者。布拉德·皮特也因為出演這部片子的主角,一位瑞典旅行家,而被翻身做主的廣大人民以謝絕的名義不歡迎入某境域。
但其實,拋開那些有爭議的被爭執不一的部分,平心而論,這片子其實拍得還算不錯。
旅行家遭遇身毒突然爆發的暴亂,想通過東土吐蕃曲線回國,不料卻被東土遊騎兵拒之於門外。
後來,旅行者通過各種想方設法,終於走線偷偷進入東土國境,並留在了這片紫外線強烈的高原之地,擔任小敏感雪山喇嘛和尚的外文教師。
演員的表演可圈可點,但該片對於當年工農子弟兵友好且和平解放雪域高原的往事,似乎發表了一些自以為是與眾不同的看法。
並且,還疑似通過演員塗妝與扮演的手段,刻意醜化了涉及此事關鍵的某幾位必將載入某區域史冊、可能青史留名大人物。
而這種帶著有色眼鏡的行為,被認為惡意表現滿滿,理所當然地,讓敏銳的眾列國人眾不能接受,並有理由斷然決然地將其視為一種無聊淺薄的冒犯行為。
不過,倘若對本部片子感興趣的,倒不妨找來一看,純粹當做獵奇也無不可,當做娛樂消遣下,也是可以的。
與這部影片近似命運的,還有李察·基爾主演的另一部電影《鮮豔顏色的角落》。
題外話,著名馬丁·斯科塞斯當年也拍了一部差不多調調的,而且還是以那個有外號的境外流亡者為主角的傳記電影。
拋去其它附加的因素,馬丁·斯科賽斯這電影其實也還行。但毫不例外,馬丁這廝卻也因此讓相關方面列入到不歡迎人士的名單中。
這份名單不知道還有多少這類外籍人士,但通統都是因為近似緣故被禁止入境某地。馬丁·斯科賽斯成為該序列當中的又一號,原也有案可稽,有跡可循。
而與他們享受同樣待遇的,貌似還包括前面曾依稀提到過的李察·基爾、喬治·克魯尼、紗琅·思桐和比約克等等。
比約克其人,主業好像是個歌手,演戲只是偶一為之。但她主演的電影《黑暗中的舞者》,卻讓她在電影圈也拼得一席之地。
十幾年前上映的《刺殺神槍俠》使布拉德·皮特打敗梁朝偉的《色·戒》折桂威尼斯,得封水城影帝。
這部片子,也是那時候我翹首以盼,一度盼望了很久方才得以一睹為快的美國大片。然而盼望是一回事,當年在如願以償終於看過之後,卻終須難掩失望的情緒,可謂頗有不滿。
因為這部影片除了畫面還算較為出色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引人矚目的亮點。
劇情發展遲緩不說,甚至布拉德·皮特眼神竟然也無邊憂鬱起來。這種題材,似乎更應該讓約翰尼·德普演繹。
在影片中,主角是官方懸賞追緝的亂臣賊子,巨匪大盜,卻也是民間眾口傳誦的英雄人物。這種情況,和約翰尼·德普演過的一名搶火車的通緝犯也挺像的。
不過,該片整個影片講述的,卻並非瀟灑盜魁為黑鳥甘心陷入羅網的劇情,而是通過耗費大量篇幅講述羅伯特兄弟如何成為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盜魁傑西·詹姆斯的心腹,後來又怎麼將他出賣的過程。
並在最後,野心勃勃的二五仔乘傑西·詹姆斯站在椅子上擦拭牆畫上面的灰塵時,冷血而喪心病狂地實行背刺偷襲之事,趁機開槍將完全信任他昔日的首領刺殺。
然而,可笑的是,和屠龍者傳說大相逕庭,暗殺英雄的人,並沒有因此而成為新的英雄。相反地,他由此淪落成一個令人不齒的精神極度苦悶的小丑。
影片的結尾處,這在酒店的吧檯前買醉,企圖借酒消愁的二五仔,被酒館裡的某人點名認出,並在直呼其名後,毫不猶豫地予以擊斃。
被指名道姓地將其予以當場射殺,就是所有可恥背叛者無從避免的最終下場。
《班傑明·巴頓奇事》,導演大衛·芬奇讓逆生長的布拉德·皮特和逐日蒼老的凱特·布蘭切特很好地演繹出了一段奇幻的無奈情緣。
這部片子當中班傑明浪跡天涯的奇幻之旅拍得比較寫意而夢幻,既有致意布拉德·皮特昔日那部《秋日傳奇》的地方,且又兼顧了著名電影《阿甘正傳》式的類美國主旋律思想。
蒼老降生,返童而逝,中間歷盡一世滄桑,宛如夢寐。臨終在被時間雕琢成龍鍾老婦的愛人懷抱裡長睡,主角已然是個嬰兒。
往事如煙,恍然如夢,恍若降生以前,卻並不恍若隔世。這部影片值得大力推薦。私以為還可以和福特·科波拉的那部《沒有青春的青春》對照著看。
《殭屍世界大戰》和湯姆·克魯斯的《世界大戰》在主題上倒也頗有殊途同歸之處,但卻顯然多出了一個戰殭屍的噱頭。
末世主題的電影,好萊塢曾有一段時間異乎尋常地熱衷。不少名人,似乎都一度非常沉迷於此。
前前後後,當真拍過不少,像威爾·史密斯的《我是傳奇》,約翰·庫薩克的《2012世界末日》,丹澤爾·華盛頓的《艾利之書》,凱文·科斯特納的《未來水世界》,查理茲·塞隆的《瘋狂麥克斯之狂暴之路》之類等等。並且都各有亮點,不至於讓人看完就忘。
但《殭屍世界大戰》卻有所不同。它企圖用恐怖片的噱頭,包裝廉價的美國主流普世價值,進行二次販賣,然而偏又質量平平。
因此之故,便畢竟很難讓觀眾悉心領教,從而去記住其中的某些什麼所謂的亮點。只管一路血漿飛迸,幹就完事了。
《狂怒》是一部演繹坦克大戰的戰爭片。做為低階軍官的布拉德·皮特,在影片中的形象依然很西部牛仔。出廠伊始,他騎著白馬迎著廢墟瓦礫逆向而行,個性鮮明而粗暴。
後面,或者是其前不久?反正大約是這部影片之前一年或者後一年,不過具體時間已記不太清,好像俄羅斯也有一部講述坦克大戰的電影,仿佛叫做《T34》還是什麼來著?
對於這部電影,在一處荒郊伏擊德國的坦克部隊,以少擊多,以寡敵眾,以弱勝強的畫面,拍得也很誇張。
而《無恥混蛋》,也是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的電影。
這個導演的電影,我最開始看的其實是《殺死比爾》,共是上下兩部。後來,應該還出了個整合版,將上下兩部削繁就簡、合二為一,感覺也還行。
在後面,應該就是看他的《低俗小說》了,裡面有特拉沃塔,也有烏瑪·瑟曼、布魯斯·威利斯等。
再後來,看《罪惡之城》,有傑西卡·阿爾巴,還是有布魯斯·威利斯。然後又看的《落水狗》什麼的,還有神經刀似的鬼怪片以及一些比較噁心的亂七八糟的恐怖片,現在連具體片名都不太記得了。
和昆汀·塔倫蒂諾電影搭檔的著名演員,幾乎無一不話癆,而其中印象最深的,其實還是那個喧囂嘈雜、喋喋不休的黑人塞繆爾·傑克遜。
從《低俗小說》到《姜戈》《八惡人》都有這位嘮嗑嗶嗶的侃爺。
這個黑人不知道和喬·派西一起演過片沒?感覺倆惡棍站一起囉嗦個不停,一黑一白,比其他人都更搭更逗哏。
當然,看《無恥混蛋》已經有好些年頭啦,現在也沒剩下多少記憶,這裡就不多說它了。對比較另類的二戰電影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下。
而《星際探索》,應該是一部蹭桑德拉·布洛克《地心引力》或馬特·達蒙《火星救援》或克里斯多福·諾蘭《星際穿越》熱度,卻沒能趕上趟的潦草之作。
布拉德·皮特近段以來,似乎陷入了一個奇怪的無形漩渦,有向尼古拉斯·凱奇滑落的趨勢,卻又並不甘心於全然甩開包袱去接一些諸如《曼蒂》等粗製濫造低成本恐怖片之類。
並且他或許還對某些獎項抱有幻想,不斷挑戰為爭取獎項量身定製的文藝片。
然而遺憾的是,他又駕馭不了或說演技還不夠火候,並沒有奪獎爭杯足夠笑納殊榮的硬實力。
然後他也不能夠像伊桑·霍克專搞藝術片。感覺他和約翰尼·德普、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陷入怪圈的情況差不太多。
可班德拉斯,好歹在這多年碌碌之中,到底推出了一部《痛苦與榮耀》,堪稱一記漂亮的迴旋。布拉德·皮特,卻只能交出一個粗製濫造蹭熱度的四不像作品,實在令人不得不大跌眼鏡。
好在不久以後,他聯合彼時風頭正勁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在《好萊塢往事》出演主配角。
這該部影片裡,他那已現憔悴老態的配角形象,似乎出於情理之外,卻盡在意料之中,只是又額外地讓人惆悵。
不禁惋惜際,難免乎略感唏噓:所有人,都終不免在不知不覺間於歲月之河逐日漸老。
如果說《史密斯夫婦》是皮特、朱莉二人之緣起宣言,那麼《海岸情深》就是他們兩人緣滅的預演。
依稀再一次驗證我大中華先賢有讖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史密斯夫婦的火辣勁爆,經過十年之癢的消磨,終於無聊乏味如一潭死水。故而即便將片名擬為《海岸情深》,竟也終究無從挽回。
離婚後的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兩個都貌似有點消沉,缺乏好的作品面世。
有可能是忙於離婚大作戰和孩兒們的撫養權的各種撕逼大作戰,就已經令他們精疲力竭,無力亦無暇顧及其餘。
殭屍片蹭熱度不著片後,布拉德皮特似乎流年不吉,可好在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搭檔出演了那部《好萊塢往事》,意外為他拿到了奧斯卡最佳配角這一獎項。
儘管其中不無安慰性質或推手經營的作用力,但對他而言,也總算是有了一座小金人傍身,證明了幾十年的演藝生涯,終於得到了認可。
然後的《殺手疾風號》,一度被很多人認為是皮特振興之作,甚至不無偏頗地將其等同或目為類似於基努·裡維斯《極速追殺》系列終得東山再起、鹹魚翻身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作品。
但其實,就這部影片總體而言實在太過一般,就連我本來就很欣賞,當成最大看點,希望一覽風採的童星喬·伊金在影片裡面都無亮點可言。
儘管喬·伊金已經很努力地在不停地刷著存在感,奈何依舊乏善可陳。
可能故事本身安排得就不太合理,而喬·伊金長大後的形象,也有點向阿比蓋爾·布魯斯林成年後的體形、狀態傾斜的意味。
而兒童時期仿佛天選之女,奈何發育不配合,以至於在長殘的道路上拔腿狂奔,形體嚴重超出正常預期值的好萊塢童星們,當然絕不僅僅只有她倆。即便雙手屈指,只怕也遠遠地不夠數。
最近評議兩極分化嚴重的《巴比倫》,是《音樂之城》導演達米恩執導的作品。該片重點刻畫了三男兩女,可謂囊括黑白黃膚,兼顧各色人種的追夢電影人群體的群像力作。
其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是那位被時代浪潮無情打擊以後漸趨幻滅、最後決然開槍自殺的明星傑克,女主小丑女瑪格特·羅芘在這裡扮演的,是那位和素人男主有過一段露水情緣的雙性戀豔星。她最後同樣死於絕望的幻滅。
說實話,布拉德·皮特在這裡的形象或說落寞時刻的造型,很是有點約翰尼·德普的頹廢感。甚至從某些側面看的話,尤其頗為神似。
而現實中,經歷婚變,年近花甲、轉型困難的他倆,也可謂難兄難弟,都在爛片邊緣艱難徘徊。瞧這困局,亦依稀近同。
不過,作為比較欣賞他們的觀眾,不管怎樣,都還是希望他們像逆境逆襲成功的湯姆·克魯斯或基努·裡維斯一樣,沉寂過後,終究能得順利破局,煥發新彩,重新推出票房火爆並好口碑,能和觀眾產生雙贏共振的優秀作品。
《巴比倫》這部電影嘈雜而喧囂,時間也很長。鏡頭、燈光渲染極具匠心,畫面考究但過於生冷不忌,名利場各種癲狂、混亂暴露得近乎歇斯底裡。大約是看到一半的時候,昏昏欲睡的頭腦終於如願睡了一覺。
皮特在這裡的演技,甚或不如他在《好萊塢往事》的表現。可能他終究只是一名本色演員。接近他本來性格的角色,他演起來更加拿手點吧。
如果傑克這個角色換做是約翰尼·德普來扮演的話,會不會會更好一些呢?
除卻以上所陳列的各影片之外,布拉德·皮特的電影還有《夜訪吸血鬼》《第六感生死緣》《間諜遊戲》《點球成金》《與魔鬼同行》《危險情人》等等可以看一看。
儘管有些演員大器晚成,步入五六十歲時,才正式煥發魅力,如同進入演藝的黃金時代。但布拉德·皮特可能並不屬於這一類型。
沉浮好萊塢多年,和青春少年的當年相比,他的演技似乎差別不大。
往往出演人設接近本我的角色時,他的演藝可圈可點,有亮點可稽。倘若角色設定和他本人性格相比有較大出入時,則他的表演雖不至於竟一言難盡,卻也多半乏善可陳。
不過,無論怎樣,就目前而言,除了一座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難以如願以償外,他的演藝生涯貌似也沒什麼遺憾。
好萊塢代有才人出,在高斯林、甜茶即將接棒的時代,當年紅極一時,紅透半邊天的許多人,都仿佛在一夜之間垂垂老矣,銷聲匿跡。
在這種後浪不斷推前浪的前提下,但願布拉德·皮特,還能和他當年的搭檔湯姆·克魯斯一樣,在沉寂中殺出重圍,東山再起,繼續在群星璀璨的影壇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