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2023-09-11 07:16:40 2
篇一:《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徐斯迦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本書——《馬提與祖父》。
這本書講述了:爺爺雙目緊閉,面色慘白的躺在床上。親友們全部淚流滿面,但馬提卻沒哭。馬提突然聽見爺爺開口邀他去散步。於是他們展開了一段奇異的路程,最後爺爺去世了。
在這本書裡最讓我感動的一篇文章是:愛的人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這裡爺爺雖然去世了,但是馬提還是以微笑面對,因為他知道了一個道理:我們所愛的人會永遠活下去的。
作者通過讓身體不斷縮小乃至幾乎無形的超現實筆法,幫助我們去了解真愛會不死、精神永存的道理。
讀完《馬提與祖父》這本書後讓我回味無窮,還讓我知道了許多的道理。
篇二:《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戴瑞栩
讀了《馬提與祖父》之後,讓我明白有些我們喜歡的人雖然已經離去,但他們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在親朋好友們都淚流滿面,痛苦不已時,馬提卻沒有哭,他聽見爺爺邀他一起去散步並展開了一段奇特的旅行。
旅行中的種種經歷,從爺爺一點點變小,直至被馬提吸進身體裡都讓我感到爺爺對馬提那份深深的愛。
我喜歡馬提的堅強與勇敢,喜歡爺爺的慈祥,聰明能幹和有趣。我更喜歡馬提與祖父之間那份深深的愛。
原來痛苦不堪的生死離別也能讓人感到如此的溫暖!
篇三:《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讀了《馬提與祖父》後,我不禁想到了很多事情,人一個一個死去後,但他們的心依然存在,他的血脈永遠是熱的。死去的每個人存在活人的心裡,日積月累,這樣人們才能成長。
還有,我們不要去想結果,越死搬硬套地想,越是不能成功。只要把大事情分成一塊一塊的小事,做一會,休息一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總有一天,就會有成功的快樂,勝利的喜悅。
讀到馬提與祖父去尋找海盜埋藏的寶藏,我才明拍手一短暫的,一整個人生就好像一枚金幣那樣寶貴,大家都要保護好身體,就是珍惜一個生命。
最後,我請大家看看這本書,祝大家過一個充滿歡快的新年!
篇四:《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馬提與祖父這本書,故事生動有趣,用淺顯的語言讓我們明白了真愛不死的道理。
在這個故事的開頭,馬提的爺爺快要死了,正當快要咽氣的那一刻,爺爺突然開口請馬提去散步。在這一路上,爺爺和馬提捕獲了半黑半白的駿馬,穿越了高高的向日葵林,尋找海盜的寶藏?可爺爺卻慢慢地不斷變小,後來小到爺爺可以坐在馬提的手心,最後小到被馬提吸進了體內。
在這個故事中,主要講的是死亡,但這個故事卻是明亮的。死亡並不可怕,怕的是沒有愛。有一天,你也會很老,但心情不能衰老;有一天,你也會永遠地離開,但精神將會永存。我們愛的人總有一天會離開,但你無法挽回。我們要思考過去,展望未來。
篇五:《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今天,和女兒一起讀了《馬提與祖父》這本書,在邊看邊讀的過程中,我和女兒發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女兒是越讀越興奮,而我是越讀越沉悶。因為書中講的是:爺爺生命垂危,全家人都傷心地哭了起來,只有八歲的馬提沒掉一地眼淚,他在觀察著棚頂的蒼蠅飛。這時爺爺卻提出一個要和他散步的消息。馬提和爺爺一起開始了一段驚險,刺激,快樂,有意思的旅途。在路途中他們遇見了小馬「小搗蛋」,一群海盜…… 在這次路途中,爺爺不斷的縮小,一次縮小一掌,一次縮小一掌,最後小到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馬提幾乎看不見爺爺了,爺爺騙馬提手心裡有一種怪味,馬提用鼻子一吸,把爺爺吸進身體裡,爺爺在馬提的身體裡不斷走呀走,最後走到了馬提的心裡。馬提回到家發現爺爺還躺在床上,馬提很納悶,問爺爺:爺爺你在哪?爺爺回答說:我在你的心裡!這新鮮離奇的情節把女兒吸引住了,但也讓她感受到了:我們愛的人永遠不會死,他永遠活在我們心裡,永遠不會消失!讀完孩子能有這些收穫,真是讓人高興!
這本書是講了生與死的問題——新生與死亡。而作者卻用充滿一種別樣的溫暖、陽光,毫無「死亡」的陰暗、恐怖之色,以另類的「死亡」作為開頭。告訴小讀者面對死亡,並不需要畏懼。死亡,不是絕對的終結和虛無,不是一種生命的結束,而是一次新的生命輪迴的開始。這是告知我們對待什麼事都要一分為二,看事物的角度若是片面的,若是沒有用心去體味的,就看不到本質——事物的本質用眼睛是看不見,是需要用心體味的。而生活中,我為什麼做不到呢?
篇六:《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尚一凡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圖書館裡看到了一本名叫《馬提與祖父》的書,讀完這本書我很受感動。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馬提和他的爺爺,馬提是一個聰明、有愛心的孩子,他的爺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可是爺爺得了重病雙目緊閉、面色慘白,他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爸爸、媽媽、兩個叔叔和六個孫子及一些親戚哭成一片,只有 7歲的 小孫子馬提沒有哭,他相信爺爺不會死, 果 然爺爺開口說話了,想 邀 請他一起去散步,於是馬提和爺爺就帶著我們開始了一段奇妙的旅行。
首先,馬提和爺爺帶著我們來到了清澈見底的小河邊,看見了 半黑半白的 馬兒「小搗蛋」,在河裡 用褲子口袋 一起捉魚,又看見了手心裡的尋寶圖,隨後踏上了奇妙之路,後來還找到了只有一枚金幣的寶藏,之後在海邊玩耍的時候又被海盜捉住了,結果馬提把自己僅有的玉米變成了爆米花,在監獄裡和爺爺一起吃掉了,在監獄中還和海盜拔河,又捉住了小搗蛋,最後 越變越小的 爺爺就被馬提吸進了身體裡,爺爺也離開了大家。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愛你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留在你身邊,無微不至地愛著你、體貼入微地關心你,也只有親人才不會讓你擔心他,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他們只願意和我們分享快樂,不愉快的事情從來都不告訴我們,我長大後一定要成為馬提那樣的人,懂得關心和愛護自己的親人,回報爸爸媽媽和所有愛我們的人。
篇七:《馬提與祖父》讀後感
落葉歸於泥土。我將重獲新生。——題記
死亡。字典裡的解釋是喪失生命,不繼續生存。
千百年來,我們恐懼死亡,忌憚死亡,生怕自己在某一刻便成了死神手下的犧牲者,繼而編造出地獄,以及地獄底下的殘酷刑罰,和無數青面獠牙的魑魅魍魎來給自己的恐懼找一個藉口。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一直極力探究死亡,希望從而找到延續生的辦法:從公元200多年前就有徐福為秦始皇飄洋過海尋找「不死神藥」的歷史,再到如今許多能夠令人長命百歲等等藥物,但這都無一不突顯從古至今人類對「死」這一生理變化的恐懼。然而,這種恐懼,是《馬提與祖父》裡找不到的。在馬提的祖父彌留之際,或者套用作者的話來說,在虛幻與現實的生死交界處,馬提和祖父的天空總是晴朗的。
馬提和祖父對死亡沒有恐懼,原因是有別的。馬提還小,不懂死亡的概念,這也是當親人在祖父床前哭泣,而馬提卻盯著天花板上的蒼蠅,擔心它會不會咬爺爺的原因。而祖父,則是因為明白「真愛不死,精神永存」的道理,所以他們不恐懼。而後者,是祖父想告訴馬提的道理,也可以說,是作者想告訴所有的讀者的一個道理。
小說伊始那充滿一種別樣的溫暖、陽光的筆觸為後來馬提和爺爺的奇妙路程坐下了鋪墊。一起漫步於寧靜的田野,在河中用褲子口袋抓魚,與守衛比賽划拳,走過不斷移動的橋,穿越高高的向日葵林,捕獲半黑半白的小馬——小搗蛋,尋找古人遺留下來的寶藏,在海盜船中巧妙逃生……一切都是愉快的,就如小說多次提到的一樣:天空總是晴朗明亮的。唯一不足的是,爺爺的身體總是不斷在變小,最後被受爺爺欺騙的馬提一下子吸到了身體裡,但是,就像爺爺最後說:「在孩子身上,我可以找到最好的安居之所。」馬提的祖父用這樣的方式來讓馬提初次了解到了死亡,使得死亡不在充滿晦暗之色,從而保護了孩子的感情和心靈。
馬提的祖父這樣創新的方式來對待死亡。,不禁讓我想起了從前看過的一篇文章,《蘋果裡的星星》:
「來,還是讓我切給你看吧。」他說著就把蘋果一切兩半——切錯了。我們都知道,正確的切法應該是從莖部切到底部的窩凹處。而他呢,卻把蘋果橫放著,攔腰切下去。然後把切好的蘋果伸到我面前說:「爸爸,看哪,裡頭有顆星星呢!」
認識事物要從多個角度看,爸爸切蘋果的方式是祖輩們流傳下來的,所以,他從來都不知道,蘋果裡藏著星星;孩子用了另一種方式,所以,他看到了星星。同樣的道理,我覺得死亡,其實還可以這樣理解:死亡就是你會像樹葉那樣變成泥土、養分——你會在每一個生命裡。就像你身體中有以往每一個人的一部分。……我還在學校裡、廣場上、足球場上——在所有的照片和記憶中。
因而,當我們愛的人去世了,我們仍要堅信,他依然活在我們心中,跟我們一起生活著。因為愛是能夠超越生死的羈絆的,愛是能夠令人獲得新生,跨越死亡的,愛的力量往往是人們所無法估算的。愛的天空,正如馬提和爺爺的天空一樣,晴朗而明亮。肉體在很多時候只是一個空殼,遠遠不及靈魂重要。而靈魂是能寄於愛,心靈之中的。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觸摸到馬提和他祖父那片晴朗而又明亮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