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馬讀後感
2023-09-11 12:17:25 3
篇一:《罪馬》讀後感
人類有時候犯罪,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人類的本性就是犯罪。而有時候,動物也犯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犯罪的是一匹馬,她是陽光大馬戲團的名馬,也是馬群的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她是一頭母馬。但是,他卻把自己的主人給殺了!有人問,她為什麼把她自己的主人給殺了?因為這都是一條蛇搗的鬼。當時她正和主人表演危險雜技,突然竄出了一條蛇,把它給嚇著了,於是一不小心便釀成了慘劇。而他也永遠無法原諒自己······
犯了錯已成事實,只要好好改正就能原諒,可是殺人呢?殺人可是不可饒恕的,所以母馬就再也沒有處在馬戲團中,而是為他主人去守靈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以為犯個小錯就能矇混過關,有時候小錯也能釀成大錯!!!
篇二:《罪馬》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一篇動物小說名字叫做《罪馬》。
故事發生在一個馬戲團裡。一個馬戲團在演員婁阿甲的家鄉演出,婁阿甲為了報答鄉親們的恩情,表演高難度節目「超級馬術」。因為一條蛇驚動了頭馬白珊瑚,使得婁阿甲摔下馬後重傷而亡。事後,白珊瑚為自己的錯誤而造成的後果感到無比悲痛,它打算絕食而追隨婁阿甲而去。在婁阿甲妻子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才正常進食,繼續表演。後來,它逃出馬戲團去婁阿甲的家鄉看婁阿甲的墓地,守在那裡。因為它為馬戲團產下了兩匹小馬,所以沒有被強制地接回馬戲團裡。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白珊瑚是一匹敢於承認錯誤的馬,很了不起。它在婁阿甲被送進醫院的時候緊追車跑、絕食、去婁阿甲的墓地看,都體現了它與婁阿甲深深的感情,和內心無比的慚愧。
生活中,我們有時候犯了一點點的小錯誤都要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不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記得有個電視節目上的殺人犯,被抓起來後竟然面帶微笑!
同學們,讓我們勇於承認自己的每一個錯誤,能改正的儘量改正吧,做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篇三:《罪馬》讀後感 張馨冰
馬戲團裡有一匹名叫白珊瑚的奧賽特競技馬,白珊瑚的主人婁阿甲非常疼愛它,婁阿甲用他對白珊瑚的情換來了白珊瑚一輩子的陪伴。可災難還肆虐的來了。
在一次表演中,因為草坪沒有打掃乾淨,出來了一條蛇,白珊瑚受了驚嚇,脫離跑線,不幸婁阿甲被鐵棍撞穿了頭之後死去了。但因為婁阿甲臨終前說了不要殺死白珊瑚,所以就放了它一命。
之後,每天它都要望著那個村子,很顯然,它的身體在馬戲團而心還在婁阿甲那裡。它產下了兩匹馬,又安排好了新的頭馬之後,它連夜逃到了婁阿甲的墓前,它喜歡踩蛇,因為愛它的主人是被蛇害的。
白珊瑚是一匹有情有愛的馬,它可只是一匹啊!馬所能辦到的事,人卻不能。
在如今社會,人們只著迷金錢與權力,而情與愛則早已被掩埋。我想買,人類也該好好反思一下了吧 ……
篇四:《罪馬》讀後感
我們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書,名叫《斑羚飛渡》。《斑羚飛渡》最感人的一篇就是《罪馬》。這篇文章寫的是人都不如一匹馬。這匹馬的名字叫珊瑚。為什麼它是罪馬呢?因為有一次它的主人阿婁甲要演非常難的表演,正在關鍵的時刻,白珊瑚腳下有一條小蛇,白珊瑚一緊張往架子上擦身而過,正好阿婁甲摔了下來,大家趕緊把阿婁甲送去醫院。在去縣醫院的路上,白珊瑚在車後面飛快的追趕著。阿婁甲聽到馬蹄的聲音,就說:「請……停車,讓它歇口氣,它跑的太……累了。」阿婁甲求道。司機立刻停了,白珊瑚也趕上了,司機一看,我們已經開了二十三公裡了,不有十公裡就到了。
也就是說白珊瑚一口氣跑了二十三公裡。我當時真得驚呆了!不一會兒從阿婁甲的嘴裡說出一名話:「求……您……了……別……為……難……它。」話還沒有說完,他就斷氣了。所以白珊瑚是罪馬。
從此以後白珊瑚悶悶不樂,連它吃的東西也不想吃了。頭馬的寶座也不想坐了,之後就守在阿婁甲靈前。蛇一來就踩。有人叫它守靈馬、或踩蛇馬。
我看完了,這一篇文章真得很感人。白珊瑚守在阿婁甲的靈前,永遠的陪伴著他。
篇五:《罪馬》讀後感 劉明軒
《斑羚飛渡》這本書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他的小說描寫的都是動物。《斑羚飛渡》這本書中有五個故事,分別描寫了羊、鹿和馬這三種動物。
在《斑羚飛渡》這本書裡,我最喜歡關於馬的一個故事叫《罪馬》,它講述了一匹名叫白珊瑚的馬的故事。白珊瑚是馬戲團裡的頭馬,它的證人叫婁阿甲,出生於黑虎冢。在婁阿甲家系表演的時候,由於工作人員的疏忽,一條虎斑遊蛇隱藏在場地中沒被發現,白珊瑚的馬蹄聲驚醒了蛇,而蛇又把白珊瑚嚇了一跳,最後的是馬的主人婁阿甲從馬背上摔下來,死了。失去主人的白珊瑚意識到了主人的死是由於自己的過錯,開始它不吃不喝,想以死來為主人贖罪,但在婁阿甲家人的安撫下,它又換了一種方式,先是將馬戲團的表演安排好,把自己頭馬的位置讓出來,又把自己想當頭馬的兒子教訓好。在一個雨天,它逃跑了,跑回到主人的墓地處,踩死一條條蛇,為主人守靈。
讀到這兒,我不禁被白珊瑚這匹馬感動了,一匹馬對主人的感情如此深,甚至超過了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兄弟姐妹為撫養老人的事情打得不可開交,對撫養老人的事能推就推,不願多付出一點。試想:如果沒有父母,你能長大嗎?你能有現在的生活嗎?所以,我們不能連牲口都不如,應該好好學習,讓家裡人高興,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篇六:《罪馬》讀後感
《罪馬》這篇文章是動物大王沈石溪的著作。
文章講了馬戲團的頭馬白珊珊,在和主人婁阿甲表演一個難度極高的節目「超級馬術」時,由於白珊珊的失誤,使婁阿甲因此喪失了生命。雖然婁阿甲的妻子和女兒保住了白珊珊的生命,但白珊珊後悔不已,它策劃好後,就離開了馬戲團,來到了它的主人婁阿甲的墓地,因此,它變成了一頭「守靈馬」。
讀了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的感觸,我覺得,白珊珊真是一匹通人性的馬,懂得知恩圖報。可以說,白珊珊確實是一匹非常難的的好馬,婁阿甲沒有白養它!!
大家總喜歡說「人與動物」,我覺得這樣說根本不合適,因為人也是動物。有的人會講人話,可他的行為像畜生;而白珊珊雖不會講人話,但是很難把它當畜生看。白珊珊在舞臺上活躍了十年,給馬戲團生下來一兒一女,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還很懂事,它怕自己離開馬戲團會給團裡帶來麻煩,於是,先把頭馬的的位置讓了出來,又平息了爭權風波,一切安排妥當後他才逃跑。和那些傷天害理、會講人話的動物相比,白珊珊要更像人多得多。
通過白珊珊的行為,使我心問口,口問心:做一個知恩圖報,重情重義的人,我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