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主板必備!三招教你辨別主板供電相數!
2023-08-13 12:28:50 2
主板作為個人電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品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系統能否穩定工作。因此現在一般消費者在購買主板的時候都知道要慎重選擇,但主板做工的優劣並非很容易分辨,而且其中涉及到相當多的因素以及不少專業領域的知識,作為普通消費者想要完全弄懂既無可能也不必要。那麼我們有沒有什麼比較簡便的途徑來快速識別一款主板做工的大致水準呢?今天我們將從主板設計中的一個重點,主板的CPU供電部分來入手,希望給大家一些幫助。
主板的CPU供電部分是整塊主板中最為重要的供電單元,直接關係到系統的穩定運作,如果CPU都不能穩定工作,那麼一切都無從談起。而隨著目前處理器高達幾十乃至上百瓦的功耗,現在主板的供電模塊基本都採用了多相迴路設計。多相迴路供電設計的好處在於可以更好的支持高功耗的CPU,並且降低供電部分的溫度,來達到保證主板穩定工作的效果。因此一款主板CPU供電部分的相數,以及供電模塊的做工和用料,就可以作為衡量一塊主板做工的重要標準。那麼如何辨別主板擁有多少供電相數,是否支撐得起相應的CPU功耗所需,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細細分析。
●CPU供電電路組成器件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主板供電部分的組成。為了能快速、穩定的為CPU提供純淨電源,主板供電模塊會設計在離處理器最近的地方,並由五大元器件組成主板的供電電路。以雙敏狙擊手TAC75 ULTRA3主板為例,一個完整的單相迴路供電包括1個扼流線圈(俗稱電感),2個MOSFET(中文全稱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數量不定的濾波電容(優異用料一般採用日系全固態電容)、PWM控制器晶片(PWM Controller)以及MOSFET驅動晶片(MOSFET Driver)等器件組成,這些組成元器件通過協同工作,保證CPU供電穩定和純淨。
●方法一:通過電感計算供電相數
第一種方法相對比較簡單,即看主板供電部分的電感數。上面已經說過,每個完整的單相迴路供電都會包括1個扼流線圈,也就是電感,這也是最容易讓用戶在購買主板時,計算主板供電數的訣竅之一。以雙敏狙擊手TAC75 ULTRA3主板為例,通過計算其供電模塊中,電感的數量,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看出,該主板採用了8相供電設計。
通過計算供電模塊中的電感數量,我們可以很容易得知主板採用了幾相供電。但是並不是主板上每個電感都是CPU供電模塊組成部分。不少廠家在做供電時,為了區別供電的用途,廠家會採用不同的電感,來區分各個電感在電路中的用途。如雙敏狙擊手TAC75 ULTRA3主板在CPU供電模塊中,採用的是型號為R56M封閉式鐵素體,只要認準CPU供電模塊中採用的電感型號,就能準確計算出主板供電相數。
●方法二:算供電料件組合
第二種方法則是判斷供電料件的組合,這種方式相對第一種方法會較為複雜一些,不過摸清規律一樣不難。原理還是一樣,供電部分都是由電容、電感、MOS管等料件組成,不同用處的供電要求也不同,組合也不盡相同。而電容和MOS管在一相供電中都採用了固定的組合設計,因此去判斷電容和MOS管的數量和組合,就能判斷出供電的設計。
在料件組合中,由於每款主板的電路設計不同,電容的使用量非常多,而且在數量使用和布局上也不盡相同,沒經驗的人很容易混淆。而相對的MOS管則以成組的形式布置到每相供電中。MOSFET分為上橋(Upper MOSFET)和下橋(Lower MOSFET),通過輪番導通的形式進行工作。
雙敏狙擊手TAC75 ULTRA3主板在供電設計上,採用每相供電2顆MOS管,一上一下設計,並且排列非常整齊,每組MOS管搭配1顆電感和若干電容,組成1相供電,共8相供電讓人一目了然。
●方法三:找MOSFET驅動晶片
最後一種方式,就是找出主板供電部分的PWM控制器晶片和MOSFET驅動晶片。主板供電設計中,都會設計有PWM控制器晶片和MOSFET驅動晶片,PWM控制器晶片受VID的控制,向每相的驅動晶片輸送PWM的方波信號來控制最終核心電壓Vcore的產生,而MOSFET驅動晶片受到PWM主控晶片的控制,輪流驅動上橋和下橋MOS管。
之所以說可以去找PWM晶片,原因就在於這是一種特殊的電子組件,一組供電的正常運行必須得由MOSFET驅動晶片,否則供電無法工作,因為MOSFET驅動晶片起到的是一個開關的作用,它直接連接MOSFET,在特定的電壓下可以讓電通過或斷開,因此有點像電路的開關,MOSFET驅動晶片就是控制兩個MOSFET來決定要不要讓電通過。當MOSFET上橋 開、MOSFET下橋 關的時候,電就可以通過;當MOSFET上橋 關、MOSFET下橋開的時候,電源就過不去。
供電電路PWM控制器晶片
16爪設計,每顆控制2相供電的MOSFET驅動晶片
在雙敏狙擊手TAC75 ULTRA3主板供電部分附近,我們看到型號為P1601P的PWM控制晶片。而在處理器供電部分的,每2相就會搭配一顆μP6287AD MOSFET驅動晶片,其採用16爪設計,是標準的2相供電控制晶片,即可同時控制2相供電穩定工作。
此種方式判斷的好處也非常容易,但依然容易出錯。因為絕大部主板,所採用的PWM控制晶片集成MOSFET驅動。而MOS管的驅動是通過給柵極加上高電平或者低電平實現的,MOS管柵極有很大的電容,要驅動MOS管快速開關,驅動晶片就要輸出一定的電流,而這麼大的電流集成到主控晶片裡就有可能因為發熱對主控晶片(屬於模擬集成電路)的工作精度造成影響,從而影響到輸出電壓的準確性。
因而主控晶片裡最多集成三相的MOS驅動器。三相以內主板目前往往直接使用集成MOS驅動的主控晶片,沒有獨立的MOSFET驅動晶片。而4相、5相供電的主板,一般使用4個、5個獨立的MOSFET驅動晶片,也有使用集成三相MOS驅動的PWM控制器晶片,第四相、第五相用獨立MOSFET驅動晶片驅動的方案。此外為節省成本,獨立MOSFET驅動晶片會採用8腳設計的晶片方案,來控制一相供電驅動。
因此只有綜合以上三種方式,才是最準確的辨別方式,第一種最為簡單,輔助第二種進行分析,最後第三種則是去證明第二種判斷是否正確的途徑,因為如果判斷是8相獨立供電,而只提供了2顆MOSFET驅動晶片,那很顯然判斷失誤了。
多相供電的好處就是讓每個供電環境都非常穩定,而對於玩家而言,最大的好處莫過於超頻了。眾所周知,供電部分設計的好壞對CPU超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由於A75主板的供電不僅要照顧CPU部分,還要針對GPU、NB進行供電管理,因此在超頻後隨著功率增大,每相供電通過的電流更強了,若不能處理好GPU、NB和CPU之間的供電關係,超頻很難實現。同時超頻後還需要穩定運行,如進行遊戲,這時CPU一直處於高負載下,需要的是大量的電流支援,而隨著GPU的負載突然增加,從而讓CPU部分的供電支援減少,很容易造成供電不足而死機。
舉例說明,主板每相供電的非常好的工作功率是25W,而目前主流APU四核處理器,APU A8-3850在不超頻時TDP功率為100W,如果是一般的4相供電系統,每相供電在25W左右,剛好可以保證處理器穩定工作。而超頻後,如果功率達到125W,那4相供電每相就會超過25W供電的工作功率,過大的工作功率會導致供電模塊的元器件溫度急劇上升,濾波不穩定等現象,從而在超頻後影響使用。
而在同樣情況下,如果採用5相以上供電,當超頻時,上升的功耗依舊能維持在供電模塊穩定工作功率之內,保證了平臺在超頻後的穩定性。因此,消費者在購買主板時,如果不超頻,可以選擇供電相最少4相的主板,而如果需要超頻的玩家,則需要購買五項以上供電相數設計的主板。因為採用五相以上供電設計的主板更利於超頻,同時保證了供電的純淨和平臺的工作壽命,讓超頻後使用也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