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瓊斯所有電影(從月球到魔獸回顧鄧肯)
2023-08-13 13:50:36 3
伴隨著《魔獸》的熱映,更多影迷認識並記住了導演鄧肯·瓊斯。我們也將回顧這位怪才導演的「進化」歷程,看他如何從搖滾星二代、科幻頑童成長為如今的大片締造者。
現年45歲的鄧肯·瓊斯被視作「明日電影大師」
《月球》之前,他是外人眼中樂壇傳奇大衛·鮑伊的兒子。他在父親的另類教育下,成了迷戀科幻和電影的奇葩寶寶。18歲時,他把名字改成「鄧肯·瓊斯」,是為了避開鮑伊的盛名,也是讓自己堅定信念,走出與眾不同的人生路。從在廣告界引發爭議名聲大噪,到以科幻片《月球》的復古和細膩徵服眾人,鄧肯用與生俱來的天賦勾畫出獨樹一幟的影像風格。節奏緊湊、驚悚升級的《原始碼》證明了他具有駕馭大製作和大卡司的能力。
時隔五年後,「遊戲玩家」鄧肯帶著知名遊戲IP改編的《魔獸》回歸大銀幕,預示著他爭霸好萊塢的野心和鬥志。伴隨著《魔獸》的熱映,會有更多影迷認識並記住導演鄧肯·瓊斯。我們也將回顧這位怪才導演的「進化」歷程,看他如何從科幻頑童成長為如今的大片締造者。
搖滾星二代的另類成長路
熟讀喬治·歐威爾 不愛音樂愛科幻
1970年,英國搖滾巨星大衛·鮑伊與年僅二十歲的模特兼演員安吉拉·巴納特結婚。隔年5月30日,他們的兒子佐伊·鮑伊出生於英國肯特郡的貝克漢姆醫院,這正是日後即將執導《魔獸》的鄧肯·瓊斯。欣喜的鮑伊在同年發行的專輯"Hunky Dory"中為剛剛降生的兒子寫下了「Kooks」這首歌。歌詞寫道:Soon you'll grow so take a chance / With a couple of Kooks / Hung up on romancing。
1974年,當時只有三歲的鄧肯·瓊斯與父親大衛·鮑伊(左)與母親安吉拉·鮑伊在阿姆斯特丹拍攝的一組合影
大衛和安吉拉的婚姻在1980年走到了盡頭,他用75萬英鎊贏得了兒子的監護權,帶著他來到紐約。安吉拉一直深陷吸毒和雙性戀緋聞中,兒子只能在假期和她短暫地相聚,從十三歲開始就沒再和她聯絡過,兩人關係逐漸疏遠。成名後,他幾乎不在任何採訪中提到媽媽。
身為職業音樂人的鮑伊一直期盼兒子能對音樂開竅。「他非常希望我能學門樂器,先是打鼓,但我拒絕了,然後是薩克斯、鋼琴和吉他。可惜沒有一次成功的,我對這些都提不起興趣,所以什麼都沒發生。」
鄧肯有著不可思議的童年,他的住所在倫敦、柏林和瑞士的沃韋之間變動,從小就跟著爸爸全世界的巡演。每晚,小不點兒都要無聊地坐在後臺,忍受嘈雜的「噪音」,唯一的期待就是等著爸爸演唱完,好下班回家。期間,最令他興奮的就是去日本看相撲表演,也許是這個原因,鄧肯還有過一段時期最大的願望是成為一名職業摔跤手。
鮑依對兒子的教育方式有些另類。「我的父親認為,我每天至少得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進行閱讀,但我卻始終坐不住。」在鄧肯八九歲的年紀,他每天會為他念兩個小時喬治·歐威爾的書。此後,大量的科幻小說被擺到鄧肯的臥室裡,他竟然真的被這些書牢牢吸引住了。
父親大衛·鮑伊很希望鄧肯·瓊斯能後掌握一門樂器,但後者的興趣並不在此
除了喬治·歐威爾,他喜歡的作家有約翰·溫德姆、菲利普·K·迪克和J·G·巴拉德。長大之後,即便他的興趣面比以前更廣了,但在他心裡,科幻始終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這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此後拍攝電影的風格。正如鄧肯所說:「我是被以很古怪的方式撫養長大的。」
從《發條橙》開始的電影啟蒙
哲學博士瓊斯終遇電影貴人
七歲的時候,父親大衛·鮑伊就給鄧肯看麥可·柯蒂斯導演的冒險片《海鷹》、弗裡茨·朗的超現實主義傑作《大都會》以及特瑞·吉列姆的《吹牛大王歷險記》。最令人吃驚的是,鮑伊還給年幼的鄧肯看了斯坦利·庫布裡克的名作《發條橙》,這可是大多數家長無法設想的,可鮑伊一邊坐在沙發上抱住鄧肯,一邊進行細緻地講解劇情。
14歲時的鄧肯·瓊斯
在那段時間,他教會鄧肯如何使用八毫米攝影機和用「星戰」的玩具拍攝停格動畫。鮑伊敏銳地發現了兒子對電影的喜好,於是趁勝追擊地輔導他如何做故事板、寫劇本、剪輯和布光,還帶鄧肯去《魔幻迷宮》的拍攝現場,讓他現場感受拍片過程。「電影對我來說完全不同,就好像進入了迪士尼樂園,我驚訝於裡面的場景和服裝設計。尤其是爸爸和凱薩琳·德納芙主演的《千年血後》,當看到他變老時,真的把我嚇了一跳。」
耳濡目染的薰陶讓鄧肯從小就和電影結下不解之緣,同時也養成他叛逆不羈的個性。 十一歲時,他把名字改成了Joey,「Joe」這個暱稱在之後的十年一直沿用。14歲時,鮑伊精挑細選,將他送入了蘇格蘭的皇家寄宿學校Gordonstoun。他在那兒一呆就是五年,每天的生活都需繃緊神經,因為所有學生一律需要早起跑步和洗冷水澡。不幸的是,鄧肯在最後一個學期實在無法忍受嚴苛的教育,被學校開除。那時候,他經常會看到報紙上關於爸爸的各種醜聞輪番上演,心底暗暗對「名利場」感到不屑。不願意總被稱為「大衛·鮑伊的兒子」,18歲的他決定使用「鄧肯·瓊斯」這個名字,瓊斯是祖母的姓氏。
2012年8月19日,託尼·斯科特(上圖左)跳橋自殺後,鄧肯·瓊斯在個人推特上發文緬懷這位改變了其職業生涯的電影貴人
1995年,鄧肯從美國俄亥俄州的伍斯特學院哲學系畢業。據說,他為了追求一個姑娘,「浪漫主義者」鄧肯轉到了田納西州的範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此時的他開始對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產生興趣,並展開深入研究。
1997年,他協助託尼·斯科特拍攝了情色短片集《饑渴》。那是他第一次有機會作為掌鏡人表達出對影像的看法。「斯科特燃起了我投身電影的熱情,他敦促我回到英國發展藝術事業。斯科特兄弟都認為,拍好廣告片是當好一個導演的基礎。」所以在拿到博士學位後,鄧肯立即去了倫敦電影學院進修。他決心用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番事業,鄧肯骨子裡還是很崇拜鮑伊的,因為鮑伊不僅定義了一代人的音樂喜好,還幫助兒子找到獨屬於他自己的人生道路。
父親大衛·鮑伊去世時,鄧肯·瓊斯在推特上發文確認該消息
「我一直認為,父親成功的原因有一半是天分,另一半是對工作的熱情,他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從某種程度上說,我遺傳了他這一點。父親很少直接給我建議,而是默默地觀察我,等我把電影全部拍完了,他才看,看完之後再說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今年1月10日,剛過完69歲生日的大衛·鮑伊,在經歷了18個月與癌症的抗爭後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然離世。鄧肯發表推文表示「十分遺憾並且悲傷地表示它是真的。我會離線一會。愛你們所有人。」在鮑伊離世前,他已經看過了2小時40分鐘的粗剪版《魔獸》。鄧肯說他現在很後悔沒有認真地學過一樣樂器,可如今即便想學,時間也不會允許了。
從廣告狂人到電影圈新秀
《月球》橫空出世 瓊斯嶄露頭角
從倫敦電影學院畢業後,鄧肯先是在電影製作公司(包括特效公司)做流水線工作,隨後聽從斯科特的建議開始闖蕩廣告界。他做過政治題材遊戲《共和國:革命》的影像創作導演,為遊戲的視覺元素創作腳本。他還設計過一款CG特效和真人結合的商業作品「Blade Jogger」,獲得了英國Kodak Student Commercial Competition的大獎。2002年,他拍攝了驚悚科幻短片《哨聲》,在國際上各種電影節參加展映。
鄧肯·瓊斯的處女短片《哨聲》中不僅使用了父親的單曲「subterraneans」作為片尾曲,還用這部短片「獻給了全天下的父親們」
完成一系列低成本的音樂錄影帶後,他贏得了廣告界大佬特雷弗·貝蒂的賞識,拍攝了一條高預算商業廣告,並成為英國電視黃金時段播放時間最長的廣告。「在我製作廣告片時,開始接觸到了視覺特效的製作技能。所以,當我日後萌生拍電影的念頭時,會想到用一些並不複雜的技術去落實腦海中的想法。」05年,鄧肯和製片人斯圖爾特·菲尼根成立了製作電影和廣告的公司Liberty Films。
2006年,鄧肯為時裝品牌「法國連結」(French Connection)拍攝的廣告,將時尚性和形式感有機結合,兩個女人先是PK功夫,再是意外熱吻。大膽的做法被右翼媒體的怒斥和詬病,甚至被打上了「粗俗」和「下流」的標籤,光是英國廣告標準局就收到了127封關於它的投訴信。但這條廣告最終入圍了Cannes Lions坎城國際創意節,爭議的事件讓鄧肯在業內名聲大噪,為更多人所知。
在鄧肯念書的時候,他就對科幻產生濃厚的興趣,看過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後便暗暗下決心要拍一部類似的電影。2008年,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月球》橫空出世,講述了期盼回到地球和家人團聚的月球勞工,意外發現了恐怖的真相,導致他產生逃離月球的想法。片中,機器和人的獨處折射出人性的孤獨,複製人和真實人類之間的辯證引人深思。
《月球》拍攝工作照
這部成本五百萬美元的硬核科幻電影,從2006年就開始籌備。「還記得山姆答應出演《月球》的那天晚上,我還住在和三個朋友合租在公寓裡。我馬上給製片人以及山姆經紀人打電話,敲定最後的細節。最後,我把電話打給了爸爸,他很興奮,也有點兒小緊張。」鄧肯幾經周折找來專心於戲劇舞臺的凱文·史派西,為機器人戈蒂配音。「能找來凱文配音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別小看了小成本影片,這裡面有兩個影帝。」(山姆·洛克威爾是柏林電影節影帝,凱文·史派西是奧斯卡影帝)
2009年,大衛·鮑伊亮相《月球》的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式,大力支持鄧肯·瓊斯的長片處女作
獨立導演的商業進化
「希望未來像科恩兄弟或者昆汀一樣」
《月球》的拍攝只用了33天,開拍時正趕上好萊塢的編劇大罷工,造成了Shepperton製片公司的停工。機智的鄧肯把無事可做的幾個業內頂尖特效製作師,拉到劇組裡,他們開出的價錢很便宜,不但節約成本,還大大提升特效製作的品質。
鄧肯·瓊斯的《月球》最終獲得了BAFTA的英國本土傑出處女作獎
處在「黃金年齡」的鄧肯終於夢想成真,《月球》先是亮相聖丹斯電影節,而後在愛丁堡電影節獲評審團大獎,提名第12屆英國獨立電影獎的七項提名,並最終斬獲最佳英國獨立電影獎,和最佳處女作導演獎,鄧肯還捧走了BAFTA(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的英國本土傑出處女作獎。很多業內人士都對「低成本」所呈現的大片氣質表示驚嘆,還有人逗趣說鄧肯應該去給歐巴馬當財政部長。
英國奧斯卡的嘉獎給了鄧肯十足的自信。2011年,由他執導,傑克·吉倫哈爾、維拉·法梅加、米歇爾·莫娜漢聯袂出演的懸疑科幻片《原始碼》誕生,電影講述了傑克飾演的美國空軍上尉要在不斷循環的8分鐘內探尋列車爆炸事件的真相。傑克早先就被定為電影主演,他在看過《月球》後為之震驚。兩人先是電話溝通,然後傑克便帶著故事找到鄧肯並且一見如故。鄧肯稱傑克表現出了《奪寶奇兵》裡印第安納·瓊斯的感覺。
《原始碼》工作照
「有些人說傑克很難搞,但我和他工作的很愉快。傑克是個很聰明的人,總能拋出一大堆想法讓我嘗試,最后角色呈現的效果遠遠好於劇本所描寫的。」鄧肯在看過《小賊·美女·妙探》後對米歇爾·莫娜漢的表演讚不絕口,所以決定讓她來飾演克裡斯蒂娜。接拍此片時,維拉·法梅加剛剛懷孕,她不得不在十天內完成全部拍攝任務。劇本原來的人物設定太過好萊塢化,結局也很沉重,鄧肯在和團隊商量後選擇了如今這個帶有浪漫和開放的結尾。他還笑稱從希區柯克那裡偷學了很多製造懸疑效果的手法。
《原始碼》工作照
電影只用了兩個月便拍攝完成,資金的到位讓鄧肯有一個更專業的團隊為他提供拍攝技巧方面的支持。影片以3200萬美元的成本在全球範圍內創造超過1.2億美元的票房。儘管《原始碼》被很多人稱作中規中矩的商業片,但它奠定了鄧肯邁向大片導演之路的根基。「我對自己有著長期的規劃,希望以後能像科恩兄弟或者昆汀一樣,能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並且找到穩定的預算。」
「遊戲忠粉」鄧肯的「魔獸世界」
「它能讓玩家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2016年,讓粉絲們等了十年的《魔獸》終於上映了,將無數遊戲玩家心目中的經典遊戲搬上大銀幕的那個人正是鄧肯·瓊斯。
《魔獸》最初的劇本在09年已經成形,製片方邀請打造過「鬼玩人」和「蜘蛛俠」系列的山姆·雷米導演,結果他最終跟暴雪鬧掰,選擇退出去拍《魔境仙蹤》。鄧肯和自己的製片人夥伴斯圖爾特都是魔獸的忠實玩家,兩人了解到「魔獸」項目遭到停滯。於是,他們一起找到傳奇影業毛遂自薦。鄧肯看過雷米糰隊創作的劇本後,覺得故事太以「人類」為中心,對於陣營間善惡的塑造過於扁平。
《魔獸》工作照
在他眼裡,「魔獸」電影版不應該只是「正義」的人類與「邪惡」的獸人間的對抗,兩個陣營之間都該有自己的英雄們,這樣在雙方陷於危險境地時,才會衍生出精彩的衝突。「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英雄,人類也有獸性的一面,獸人也會有善良的一面,這才是人性的寫真。」鄧肯改變了故事的創作方向,將衝突立體化,獲得傳奇影業的肯定。製片吉莉安·謝爾稱讚鄧肯是「真正的藝術家」,贊成他對故事的改動。鄧肯還強調,電影延續遊戲特點和精神內核的同時,還需融合幽默、動作和喜劇等元素,才能讓觀眾滿意。
鄧肯雖是魔獸的忠實瘋狂玩家,但他認為翻拍遊戲最大的挑戰是讓玩家和沒接觸過遊戲的觀眾都能體驗到觀影的樂趣。「對我而言,《魔獸》能讓玩家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對於沒有玩過遊戲的人,我想跟他們傳達的是:你們看,這就是我們熱愛的『魔獸』。如果他們能夠通過這部電影理解我們,那麼我就成功了。」
《魔獸》的幕後團隊大咖雲集,有「星戰前傳」三部曲的美術指導加文·巴奎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納尼亞傳奇》的視效總監比爾·威斯登霍佛,《碟中諜》系列的剪輯師保羅·赫希等。鄧肯混合利用實景拍攝、道具化妝和動作捕捉等技術手段,全片更有超過2000個視效鏡頭,他本人更直言:「我們的電影技術是當下最先進的。」
吳彥祖在《魔獸》中出演獸人古爾丹
值得一提的是,華人男星吳彥祖在片中飾演又老又醜的古爾丹。他和鄧肯早在《魔獸》拍攝前,就通過共同的朋友互有耳聞,鄧肯更稱吳彥祖的「帥」名滿天下。他認為吳彥祖是一個有天賦的演員,所以應該讓他嘗試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才會讓觀眾感到驚豔。吳彥祖非常贊同鄧肯的想法,形容鄧肯是「完美的導演人選」。他欣賞鄧肯在片場的冷靜和克制、尊重演員的態度以及擅長講故事的才華。
彩蛋
有關鄧肯·瓊斯你應該知道的11件事
1、小時候,最令鄧肯反感的是被記者偷拍。「每次演唱會結束,我都要和爸爸分開行動,同保鏢提前離開演唱會現場,躲到車裡。有時保姆還會用手臂遮住我的頭,以防記者拍到我和爸爸在一起。」幸運的是,攝影師出身的妻子Rodene Ronquillo給鄧肯提出很多建議,讓他擺脫對鏡頭的恐懼。「我愛我的工作,但不喜歡暴露在聚光燈下,我永遠不會去做演員。」
2、大衛·鮑伊和第二任妻子來自索馬利亞的超模伊曼,1992年在佛羅倫斯結婚,兒子鄧肯·瓊斯擔任了伴郎。
大衛·鮑伊與第二任妻子結婚時,鄧肯·瓊斯擔任了伴郎
3、1997年,鮑伊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辦五十歲生日紀念演出的電視轉播中,鄧肯作為攝影師之一出席。2000年,鮑伊在紐約玫瑰園舞廳的兩場演唱會中,他同樣擔任了攝影的工作。
4、鄧肯有兩個同胞妹妹,分別是鮑伊和名模伊曼結婚的女兒Alexandria ,安吉拉和音樂人Drew Blood 生下的女兒Stacia。他還有個異父異母的姐姐,是伊曼和NBA球星斯潘塞·海伍德的女兒。
5、《原始碼》裡,克裡斯蒂娜的手機鈴聲是Chesney Hawkes的歌曲「The One and Only by」,這和《月球》中山姆的鬧鈴音樂是同一首歌。
6、在聖丹斯電影節宣傳《月球》期間,由於壓力過大,鄧肯居然在十天裡掉了五公斤體重。
按照某種標準看,鄧肯·瓊斯(右)其實是個宅男
7、鄧肯自稱是個典型的英國人,「在外面呆的時間越長,越想讓別人知道你來自哪兒。當你在海外的時候,會感覺自己更有英倫範兒。」他平時喜歡和妻子、鐵哥們呆在洛杉磯,看電影或者去馬利布的沙灘上炸魚薯條。
8、2012年6月,鄧肯宣布他和攝影師女友Rodene Ronquillo訂婚,在同年11月註冊結婚。不幸的事,隨後她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兩人一直在充滿鬥志地對抗疾病。今年2月,他倆還在推特興奮地宣布他們的孩子將在六月降生。在鄧肯日常工作中,羅蒂尼也作為助手常伴左右。
鄧肯·瓊斯在陪妻子Rodene Ronquillo治療癌症期間,與她一起理成平頭
9、鄧肯本人是狂熱的遊戲玩家,除了「魔獸」,他還喜歡玩「刺客信條」,一般都是白天工作晚上通宵打遊戲。
10、鄧肯最愛的電影是《銀翼殺手》,他心中最偉大的科幻片導演是雷德利·斯科特。除了電影的深度,他覺得斯科特的視覺效果也非常出色的,而且每個角色都有豐富而立體的個性。他的下一部電影名叫《靜音》,由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和保羅·路德主演,故事深受《銀翼殺手》啟發,被稱作是《月球》的續篇。故事講述40年後的移民都市柏林裡,人們連最基本的「發聲」都很難。一名酒保在尋找失蹤女友過程中,認識了古怪的美國外科醫生,並陷入可怕的威脅中。
11、《月球》的結尾字幕寫著「謹以此片獻給所有的父親」,含蓄地向爸爸鮑伊致意。電影上映時,久未露面的鮑伊親自現身紐約翠貝卡電影節為兒子站臺。
從處女短片《哨聲》到《原始碼》,鄧肯·瓊斯的影片中對於父愛的描繪總是細膩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