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婷和向佐在綜藝節目裡認識的(墮入凡間的唐詩逸)
2023-08-13 23:03:20 6
猝不及防地,我愛上了唐詩逸。
《浪姐》3中,唐詩逸一支《一生所愛》,伴隨著盧冠廷的音樂,把我帶到了《大話西遊》中的情景。
最開始輕靈婉約的舞姿,就如紫霞仙子與至尊寶在盤絲洞口初見時,靈動歡快,還不曾經歷愛而不得的苦。
之後,舞姿慢慢開始激烈,情緒不斷加深,尤其是那幾個旋轉,讓人感受到情緒的撕裂。
當高潮過去,她滑向舞臺的時候,就像紫霞與至尊寶的結局,前塵往事,都在一個黃昏中埋葬。
唐詩逸的表演,作為外行人,即使看不懂她的技巧,也會被她傳遞出的情緒感染。
她用自己的感情演繹著舞蹈中的人,所謂人舞合一,大概就是這樣。
在唐詩逸身上,有很多頭銜,比如:兩屆桃李杯全國舞蹈大賽金獎獲得者、「荷花獎」獲得者、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國家一級演員、北大音樂劇碩士……
每一個頭銜的背後,都是榮耀,也是艱辛。
如今的唐詩逸被稱為中國古典舞的天花板,從6歲開始學舞,到如今32歲成為行業標杆,她是如何一步步成就自我的?
專注是需要勇氣的,因為當專注一件事的時候,就等同於放棄其它機會。
所以,敢於將所有精力傾注到一件事情上的人是值得欽佩的,他們即使安安靜靜地待著,也無法阻擋周身散發的光輝,唐詩逸就是如此。
唐詩逸出生於湖南永州,6歲時,父母將她送到少兒藝術團學習舞蹈。
對於父母而言,這是一個尋常的舉動。
他們不像某些功利的家長,不管孩子有沒有天賦都抱著讓孩子成名成家、光宗耀祖的期待。
對他們來說,報舞蹈班純粹是讓孩子培養一個愛好而已。
可是他們不知道,自家女兒妥妥是一枚天賦型選手,他們的無心之舉,為未來的中國古典舞帶來了一位頂級舞者,更不會想到那時候才6歲的小丫頭多年後會成為這個領域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唐詩逸在少兒藝術團學習了6年,6年的時間裡,她從舞蹈基本功到跟隨少兒藝術團表演、比賽,從一個一片白紙的小丫頭,成長為展露天賦的小舞者。
也是在少兒藝術團,唐詩逸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位伯樂——資深舞者劉翠玲。
雖然只是興趣班,但劉翠玲老師給孩子們的訓練卻是專業的,教給孩子們的也是「桃李杯」的金獎節目。
多年後,當唐詩逸已經在中國古典舞領域大放異彩的時候,她依舊感激老師最初帶給自己的專業薰陶。
2001年,在湖南省中小學生「獨唱、獨奏、獨舞」比賽中,11歲的唐詩逸憑藉舞蹈《燈紅月白》獲得了一等獎。
她的精彩表現得到了時任湖南省舞蹈家協會主席許紅英老師的青睞,而許紅英老師也成了唐詩逸成長路上的又一位伯樂。
2002年,許老師參加研討會時又一次見到了劉翠玲老師,她對劉翠玲說:「唐詩逸這孩子將來在舞蹈上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前途,你去做做工作,讓她去考北京舞蹈學院吧。」
行業前輩的賞識是一份榮耀,也是對孩子的認可,一般人遇上這樣的好事肯定歡天喜地,但唐詩逸的母親卻並不贊成她走藝術之路。
劉翠花老師無奈,只能採用緩兵之計,先讓唐詩逸去考試,其他事等到考上再說。
沒想到,唐詩逸這一考,就從成千上萬的考生中脫穎而出,以前五名的成績被北京舞蹈學院附中錄取。
雖然唐詩逸考上了,可母親說什麼也不願意去讓女兒去。
唐詩逸是獨生女兒,年僅11歲,鄧正東捨不得她離家求學,更不想她吃練舞的苦。
而且唐詩逸文化課成績名列前茅,讀書不成問題,她希望唐詩逸將來考個好學校,未來有一份好工作,過得幸福快樂就行了。
一邊是母親的不舍,另一邊是劉翠玲的愛才惜才,她不願退讓,且不斷說服。
劉翠玲告訴唐詩逸的母親:憑藉唐詩逸的天賦和悟性,別人要花十分的力,她只花六分就能做到,不能浪費了一棵好苗子。
在老師的一再勸說下,唐詩逸的母親終於答應了。
然而,命運卻給唐詩逸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入學前,唐詩逸騎自行車的時候不慎摔斷了手臂,開學後,眼看著同學們隨著一天天的學習不斷進步,她卻只能綁著石膏吊著手臂在旁邊干著急。
而且,因為長時間靜坐,再加上因為受傷特意補充營養,三個月後,她不但學習落下一截,還體型發胖,被同學戲稱為「小胖子」。
不過,唐詩逸不是允許自己放任自流的人,也不甘屈居人後,雖然她只有11歲,可也有強大的意志力和堅強的韌性。
傷愈後,唐詩逸不斷自我加壓,在課堂上盡情揮汗水,不但體型很快恢復,舞藝也突飛猛進,兩年後,她的專業課成績始終保持第一。
這世上天才不少,難的是既天才又肯下苦工,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傷仲永的謂嘆。
很多人都說唐詩逸是祖師爺餵飯吃,但飯碗能不能端得住靠的是自己。
唐詩逸從來不曾辜負自己的天賦,她就像梅花,經歷風刀霜劍後,傲然綻放,馨香四溢。
2006年,16歲的唐詩逸憑一支《碧雨幽蘭》摘得了「桃李杯」古典舞少年組金獎,這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獎項 。
舞中,她是一名撐著油紙傘,身姿娉婷的江南女子。
時而輕點腳尖,時而裙裾飛揚,時而翩遷旋轉。
她詮釋的不是鄭愁予筆下那個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而是16歲的在雨中歡快起舞的少女。
殊不知,舞臺上精彩的背後,是加倍的辛苦和壓力。
排練的時候,因為壓力太大,唐詩逸常常大哭:早上起來先哭一通,然後去排練,一天晚上最開心的時候,是排練完去上晚自習,可晚上躺在床上想到第二天還要排練,便又哭了……
好在她的艱辛和眼淚沒有白白付出,最終耀眼的成績是對她辛苦的最好獎勵。
六年的少兒藝術團訓練,四年的附中學習,熬過一日日的枯燥練習,十年磨礪為唐詩逸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
舞蹈學院附中畢業考試時,她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錄取。
進入大學後,唐詩逸主演了個人舞蹈生涯的首部舞劇作品《我的牡丹亭》,在其中詮釋了柔情似水、溫婉動人的杜麗娘。
期間,她還接到了來自中國歌舞劇院、解放軍總政歌舞團等國家專業團體的加盟邀請,但是她毅然選擇繼續留校深造。
因為她知道,舞蹈想要打動人心,不是光靠技巧就夠的,它需要舞者體會到角色的情感並用舞姿傳遞出來。而要達到人舞合一的境界,除了爐火純青的技巧,更需要舞者的氣質、內涵、文化修養。
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橄欖枝,就這麼被她放棄了,可眼前的放棄,恰恰是為了日後的厚積薄發。
2009年,唐詩逸又憑藉個人舞《鄉愁無邊》接連拿下了「桃李杯」古典舞青年組金獎、CCTV電視舞蹈大獎賽綜合組銀獎。
舞臺上,星空彎月下,她是心繫故鄉的遊子,細膩的表現讓漂泊無依、悵惘孤獨的外鄉人感同身受。
這一年,她還在古典舞劇《大夢敦煌》中演繹了捨命為愛的女主角月牙。
兩次「桃李杯」金獎,過人的天賦,不俗的表現力,讓她成了不容忽視的存在。
2010年,從北舞畢業的唐詩逸正式成為了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舞蹈演員。
因為身高不夠,她其實是被破格錄取的。
在實力面前,條條框框都要讓步。
03剛剛加入中國歌劇舞劇院,唐詩逸就主演了古典舞劇《水月洛神》中的甄宓。
其實她並不是甄宓的首選,編導佟睿睿只是以培養新人的心態將她放在了B組。
一開始,她的表現確實青澀,但隨著一次次的練習,她與角色越來越貼近,和老演員配合也毫不遜色,最終,甄宓成了她。
執著的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因為堅韌不拔,所以能夠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水月洛神》中,她翩若驚鴻,宛若遊龍,與曹植的悽美哀怨的愛情故事動人心弦。
唐詩逸也憑藉「甄宓」一角獲得第八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個人表演組委會特別獎。
不久,她又憑藉《延安記憶》獲得了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金獎。
至此,唐詩逸在中國古典舞領域擁有了難以取代的地位。
2013年,唐詩逸參加了綜藝《舞林爭霸》。
節目中,她一段獨舞結束後,楊麗萍說:「感覺她一上舞臺,整個舞臺都是她的。」
當鏡頭給到她的腳的時候,腳上斑駁的傷痕,見證著她榮譽背後的苦與痛。
有人對唐詩逸從專業舞臺進入娛樂領域不滿,但對她來說,如果有人因為她愛上古典舞,就是值得的。
總決賽中,唐詩逸雖然以一票之差獲得亞軍,但她被300萬網友評選為「陽光舞者」。
這是唐詩逸破圈的開始。
接下來幾年裡,唐詩逸一次次大放異彩。
她是《孔子》中的「妃」;是《絲海夢尋》中溫柔賢惠,隱忍堅韌的女主角桐花;還在中~美舞林冠軍對抗賽一舉奪冠。
與舞臺的精進同步的是對身體的消耗。
2014年初,唐詩逸的胯就受傷了,醫生診斷為盂唇撕裂。
當時,她以為是尋常小事,再加上演出忙碌,也就沒放在心上,但沒想到,年底時發展到疼得幾乎徹底不能動的地步。
她跑遍了北京的醫院,醫生給出的建議是手術,但不能保證髖關節會恢復到什麼程度。
如果選擇手術,她未來的職業生涯是否會受到影響,又會被影響到什麼地步?沒有人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想了很久,唐詩逸最終決定不接受手術,而是選擇去扎針。
幸而扎針有效果,只不過讓她花費了一年的時間養傷。
受傷的現實雖然讓她情緒低落,但停下繁忙的工作後,她也有時間靜靜地思考未來的路,思考什麼才是屬於唐詩逸的舞。
2016年復工後,她開始籌備《唐詩逸舞》。
《唐詩逸舞》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三首詩入舞。
靜謐的花林,悠悠的江水,綿綿無絕期的愛恨,雄健剛勁的劍氣。
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故事,唐詩逸用舞姿將唐詩的意蘊緩緩道來。
不同於以往僅僅做一名單純的表演者,《唐詩逸舞》由唐詩逸親自編舞並主演,與此同時,她還要統籌服裝、配樂,協調演員時間,聯繫劇場,每天忙得天昏地暗。
《唐詩逸舞》的成功,標誌著唐詩逸轉型的成功。
但是,她依舊沒有囿於既得的輝煌,堅實的腳步繼續向前,以朝聖的心態攀登藝術的高峰。
2017年她主演了舞劇《記憶深處》,以舞蹈為語言詮釋了作家張純如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探究。
這是一部沉重的舞劇: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是沉重的,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一書,並因寫作精神崩潰、飲彈自殺的結局亦是沉重的。
最終在舞臺上,我們看到了張純如的痛,看到了南京大屠殺的痛。
每次舞劇尾聲,唐詩逸總是百感交集:
「我躺在桌子上,所有趴在地上的靈魂慢慢安息,只剩下張純如。我躺著,然後聽見鐘聲響起,謝幕的《安魂曲》響起。我沒有辦法瞬間走出來,有的時候會淚流不止。」
04唐詩逸很喜歡《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一句臺詞:「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之間追上你。」
她藝術之路也確實如此。
抓住每一個機會,累積成功,然後迎接更多的機會。
唐詩逸的專業和她的人氣,為她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三支推廣舞驚豔全網。
《雨霖鈴》中,她是宋朝名妓李師師。
亭臺樓閣間,曼妙的舞姿,嫋娜的身影,不知不覺間,觀眾就被帶進了詞中的世界。
《鴻音》裡,她化身手抱琵琶的西域美女,美得讓人不知如何形容。
《洛陽舊事》中,她是唐中宗李顯幼女安樂公主李裹兒。
自在灑脫的步伐,是李裹兒人生最得意的時候。
慵懶的神情,透露著繁華盛世。
當飛雪飄揚,身處政治風暴中大唐公主失去了往日尊榮,只剩痛苦迷惘。
而她美好的生命在25歲戛然而止。
4分多時間,唐詩逸演繹了李裹兒跌宕起伏的一生,講了一段大唐的歷史。
不管是舞姿,還是情緒傳達,都令人叫絕。
以前就知道古典舞很美,但看了唐詩逸才知道古典舞可以美到什麼程度。
《浪姐3》中,唐詩逸說參加節目是想看看自己有沒有更多可能。
其實,她的多樣化嘗試早就開始了。
除了參加綜藝,她已經參演了兩部電影。
一部是陳坤、周迅主演的《詩眼倦天涯》,一部是與向佐、郭碧婷合作的《門前寶地》。
其實,在看唐詩逸跳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她的表演能力。
比如張純如的那滴淚和李裹兒泛紅的眼眶。
舞者與演員本來就有相通的地方,雖然不知道她會在演戲這條路上走多遠,但還是祝福她收穫更多的人生體驗。
很多很多年前,唐詩逸曾在自己的博客有一段碎碎念:
「重複的生活,會在閒下來的時候發現寂寞的影子,時不時從心底傳來些許讓自己奮進的聲音……最後覺得努力讓自己滿意。」
不知道如今,她是否對自己滿意呢?
(圖片主要源於唐詩逸微博,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