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最好的十部國產電影(近十年每年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電影)
2023-08-13 16:06:27
2012年,王競的《萬箭穿心》,豆瓣評分8.6這部影片把婚姻和家庭的那點糟心事展現得淋淋盡致,國內外的獎項更是拿到手軟,那句「談感情,太傷錢了」更是讓無數人淚目。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們要做好了「自虐」的心理準備,失敗的婚姻是萬惡的源頭,每個人面對婚姻的不幸都有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妥協,有人選擇離去,還有人選擇報復,電影裡的女主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李寶利太真實了,真實到就像每天都可以看見的大媽大嬸,真實到每天都和你擦肩而過,大大咧咧卻又灰頭土臉,帶著一張賤嘴和一顆不屈不勞的心。
導演的視角很平靜,仿佛就像一位路人靜靜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只是拿起相機記錄,不做評價,不貼標籤,所有的一切都交給觀眾。
這樣的電影不去看一下的話,那真的是萬箭穿心了!
一部遲到四年的作品,三年無數次的修改補拍才最終浮現在人們的眼前,這是寧浩繼瘋狂兩部曲後的又一力作,有人笑談《無人區》本來就不是給人看的。
這部影片太黑暗了,全是壞蛋,沒有好人,這也是當初影片被禁的原因。寧浩本想通過此片告訴眾人他不只是會拍「瘋狂」來迎合浮躁的社會,他也能沉澱下來思考人生,也能拍出大師級別的、震撼人心的好電影,可惜用力過猛,被肢解的支離破碎,即使如此,依然震撼人心。
在這片荒無人煙的廣闊地帶,沒有法律,沒有道德,更沒有對錯,這裡只有關於生物本能的生與死,黑與惡,人性的貪婪和黑暗,在這部影片中被無限的放大,這裡不要談忠誠不要談理想,更不要談對和錯,否則你會死的很慘,就像服務區的老闆娘一樣,為了50塊錢保密,也可以為了100塊而出賣你的利益。
這部影片最後告訴我們,人之所以為人,不是因為放棄自私,放棄貪婪,而是心中的那團火焰,人之初,性本善,一個人最後的良知被點燃的那一刻。當徐崢最後選擇去救餘男而和鷹販同歸於盡時,我們才看到作為一位律師的正義一面。
一場意外致死引發的一系列荒誕的連鎖反應,這部影片充滿了謊言,每一個人都撒謊了,丈夫瞞著懷孕的妻子和初戀女友見面,,瘸子瞞著妻子和小三在兩者之間佔盡便宜,兒子瞞著父母和村裡的姑娘廝混,村長瞞著自己的良心幫兒子收拾殘局,每個人都想騙過別人,將秘密永遠的埋藏起來,其實,自己卻一直站在別人設計好的陷阱中無法自拔。
在體制下以極低的成本拍出這樣一部近乎完美的院劇,而且還是導演的處女作,是非常不容易的,無論是電影的多層敘事結構還是細節的鋪墊,這部電影都做的相當精緻,讓人找不到瑕疵,最關鍵的還是一部犯罪懸疑片,難得啊。
總有一些電影看完之後讓你有無盡的言語想去表達,但卻發現始終找不到說出口的線頭,這樣的電影就是佳作,只能用故事去慢慢渲染,而無法用概括性的語言去訴說,去分析。
一部戲成就了三位影帝,該片主要講述三個罪犯的自我救贖之路,可是本質上罪惡是無法救贖的,當你踏出那一步之後,便再也無法回頭,這也許就是這部影片想表達的東西吧。
「躁動不安」是這部劇的靈魂,電影一上來就給觀眾帶來觸目驚心的東西,讓人一路提心弔膽,惴惴不安,表面上像是一部警匪片,骨子裡卻將威脅和危險如影隨形的安在演員身上,讓他們有極致狀態下的焦灼情緒,徹底滲透並摧毀觀眾的心理防線。
《烈日灼心》片如其名,所有人的內心都是焦灼的,看完影片我們的內心也是焦灼的,我們會想他們值得被原諒嗎?罪惡可以被救贖嗎?也有人會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如果罪惡可以通過還債的方式被救贖,那麼人世間就沒有公平,沒有善惡之分了。
《驢得水》這部影片太壓抑了,壓抑到不敢再看第二遍,就像星爺的電影一樣,喜劇的盡頭是悲劇,《驢得水》也是如此。
用黑色幽默手法講述了一個很悲傷的故事,就像它海報宣傳的那樣「講個笑話,你可別哭」,但是看完很多人都默默地流下淚水。
這部劇揭露的是當時社會最普遍存在的事實,人性的黑暗和扭曲,阿諛奉承的嘴臉,欺軟怕硬的小人,官場上的蛀蟲及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還有就是對女權的不尊重。
如果說同一年的國產電影《火鍋英雄》是戴著鐐銬跳舞的典範,那麼《驢得水》簡直是赤裸裸地在刀尖上舞蹈,與其說荒誕,不如說是血淋淋的現實。
這是一個最普通的家庭故事,用最樸素的直線敘述方式向大家展示了三代女人的相親相愛。
想要擺脫家庭束縛的女兒,絮絮叨叨的中年母親,孤苦伶仃獨守空房的姥姥,三代女人將家庭的瑣事和矛盾衝突展現得有血有肉。
這部劇年輕人看了感觸不深,但對中老年人來說卻是觸動極大。在眼下這樣的社會環境裡,很多成年人都如同惠英一樣,來自生活源源不斷的焦慮和壓力,我們該如何處理好家庭的點點滴滴,這部劇就像一味良藥,雖然治不了頑疾,至少可以安撫部分傷痛。
這部劇就不用我多說了吧,相信大家都看過,也是近十年來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
這部劇讓紙巾廠的業績增加不少,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流下感動的淚水,因為是真實事件改編所以才感人淚下。
「人世間最大的病,是窮病」這句話戳中了多少人的內心,看著那群孤苦無助的眼神,看著那撕心裂肺的言語,在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眼眶溼潤。
這部影片最大的意義在於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於風雪」。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不願成為熄滅的燈柱,要做那唯一的光,為成千上萬無家可歸的人指引方向。
《我不是藥神》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大時代的繁華之下,還有這樣一群人頑強地活著,它不歌頌權貴,不歌頌英雄,只歌頌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平凡之軀!
國產動畫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記得4年前翻著白眼看完了《大聖歸來》,沒想到4年後能熱淚盈眶地看完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國產動畫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紮實的故事情節,生動的角色,飽滿的情緒,炸裂的畫面,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壯闊震撼的宏偉場面,看完後有一股酣暢淋漓的感覺,搞笑的同時又有一股壓抑,壓抑之後是一股爆發,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也是中華歷史文化的另一種傳承,總之我願為這部國產動畫點讚!
2020年國產電影沒有什麼太大的驚喜,除了《八佰》能勉強一觀外,就只剩下這部《一秒鐘》了。這部劇是張導的早期經歷,也是張導職業生涯最好的劇本之一,可是這部影片呈現在觀眾眼前時已經經過了部分閹割,可惜了一部好的素材,觀眾也只能自己腦補那些失去的「一秒鐘」,估計最心痛的還是張導,沒有人比一個創作者無法隨心所欲的去表達更為痛苦。
「一秒鐘」即是女兒留在人世間最後影像的時長,也囊括了那個動蕩年代的一瞬間在漫長的歲月裡微不足道的分量。隨著時間的流逝,女兒的膠片也埋在了沙漠裡,她的一顰一笑也隨之慢慢地消散在時光的記憶裡。
一部飽受爭議的片子,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拋開「眯眯眼」不談,這部動畫的內容還是非常給力的,人民日報在關鍵時刻也給予了肯定和好評,稱讚該片正面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優質國產動畫。
這部影片的套路雖然老,但是真的很燃,特別是影片的後半部分,看得熱淚盈眶,結尾也很突出,沒有刻意去給觀眾一個奇蹟的瞬間,只要足夠感動就好,舞獅亦如人生,未必會贏,但一定不能認輸。
也許有人會說當你真正用心看完後,你就不會去在意眼睛是大還是小了,我想說文化的入侵就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潛移默化,從根部去慢慢腐爛,當你察覺時已經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