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農村大鍋蒸地瓜(紅薯蒸碗上鍋蒸)
2023-09-18 01:26:55 1
寫過兩篇關於年的文章,好像年就真的要來了。
年味隨著時間在發酵,越來越濃烈,把腦海裡存儲的,自製年貨的香味都激發出來。
自打我結婚以來,我們家過年,必備的年貨老三樣,就是橋梓口醬牛肉、蓮菜、紅薯大肉蒸碗。其中,蓮菜和紅薯蒸碗,都是自家產的,自家做的。
「能行。」公公答應著,穿上舊衣服,雨鞋,叫上弟弟,拿上竹簍和長鐵鍬,準備出發了。
「**你也去!」婆婆看我老公還在床上「葛優躺」,專門點名。
「哎呀,我不去。」老公沒有懸念的拒絕了。
「你懶慫貨!那你不去就給我在家幫忙!」
「幹啥?」眼看著老公就要上套了。
「洗紅薯!」婆婆斬釘截鐵,沒有一個多餘的字。
「好吧!」相比於在淤泥地裡挖蓮菜,洗紅薯不要太輕鬆。老公無奈的答應了。
公公和弟弟去蓮菜地後,婆婆已經把一鍋饃做好了,上鍋蒸起來。同時,她在另一個鍋裡燒了一大鍋開水。
「楊**洗紅薯,水燒好了!」婆婆在廚房,對著我們房間的方向大聲喊。
「來了。」老公嘴上答應的好,可是,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過去了,他還在床上躺著玩手機,床上就像有萬能膠,把他黏住了。
直到婆婆第N次叫他,他才移駕廚房。
「洗這麼多紅薯?!」老公看著廚房門口地上的一堆紅薯,懶散慫恿他驚叫著。
「要做紅薯蒸碗呢!」
「做那幹啥,麻煩的,買不就行了。」老公還在掙扎。但是手上已經行動起來,因為年關將至,每個人手上都有活。
上鍋,蒸紅薯大肉蒸碗
洗好的紅薯,每個都變成了奶牛,只不過是紅白相間的奶牛。因為洗的時候,多處皮都被蹭沒了。
婆婆把洗好的紅薯切成指頭粗的條狀,等待晾乾水分時,把紅白相間的豬肋條肉,等分切成幾大塊,涼水下鍋,放料酒、花椒,燒開之後去掉血末,撈出。重新給鍋裡加水燒開,放生薑、蔥,八角等大料,煮七成熟。
撈出已經煮的定型的肉塊,趁熱給土粉色的豬肉皮上抹上土蜂蜜。再次起鍋燒油,把肉塊浸入熱油,炸至肉皮焦黃色,再放入之前煮肉的大料水裡煮,為的是讓肉皮有顏色,還鬆軟口感好。
趁著熱油鍋,再下入晾乾的紅薯條,炸至外焦裡嫩,表皮金黃。
此時,肉也不那麼燙手了,把肉切成厚度0.5釐米的均等大肉片。清一色深褐色身子,白碗把的瓷碗,在案板上一字擺開,給碗底整整齊齊碼上八片豬肉,豬肉皮挨碗底。之所以放八片,是因為當地婚喪嫁娶時,待客每桌坐八個人,慢慢成了約定俗稱的習慣。自家要是願意,也可以放個十片十二片,只要碗裡能放下。
放好肉後,再給肉上面鋪上炸好的紅薯條,紅薯條上面再放上適量紅糖白糖、冰糖。這個糖量,是根據自家人的口味添加的,如果愛吃糖,糖分超標都可以,就怕不健康。
做完這些,蒸碗就可以上鍋了。一般,婆婆都是在蒸最後一鍋饃的時候,專門留了一個空籠,把紅薯大肉碗子搭上去,開始蒸。
「中午你爸他們不方便回來,你們去給送幾個包子去。」婆婆從剛蒸好的包子中,拿出幾個熱乎乎的肉包子,放進盆裡。
「我也想去,我還沒見過挖蓮菜的場面呢。」我自告奮勇。
老公用電動車帶著我,順大路往地駛去。
蓮菜地拿蓮菜
老遠,我就看見了毛茬茬的蓮菜地,整體枯黃一片,蕭瑟極了。枯萎的蓮葉隨意地散落著,有的蓮蓬似乎在還沒枯萎時就折斷了,但它像犯了錯害怕挨打的孩子,不敢往淤泥媽媽的懷裡投。這一僵持,便走過了三個季節,要不是人來地裡打理,差點成為永恆的的風景。
公公和弟弟正在淤泥潭裡奮戰,蓮菜地的四分之一已經被他們翻出了淤泥,變成了深色。他們的靴子已經全部陷在淤泥潭裡,身上也有好多泥點子。
我們把包子拿到地邊。
「爸,趕緊吃包子,剛蒸的。」
「好。」公公放下手裡的一個大蓮菜,在旁邊的引水渠裡,用清水把手洗淨,和弟弟吃起肉包子來。
他們邊上,堆著一小堆一小堆的蓮菜,像吃飽喝足的乞丐,在地邊懶散地躺著,曬著太陽,身上的淤泥已經被風和陽光合力烘乾。
我和老公把蓮菜們往簍裡拾。裝滿一簍,老公就往大路上運。後來,我們只拿回去一小蛇皮袋,打算下午開車再運回去。
等我們回到家,熱氣騰騰的蒸碗剛出鍋,帶著紅薯獨特的氣味,香甜的分子在空氣中瀰漫開來,誘人極了。
平時不太愛吃肥肉的我,都被饞到了,躍躍欲試,想嘗下這紅薯與肉融合的滋味。可是,我還是忍住了,等待著晚飯時間的到來。
熗蓮菜,紅薯蒸碗,上桌
晚飯時,婆婆挑了比較小的蓮菜,焯水後迅速拌上白糖,之後在放上幹辣椒碎、花椒、蒜末、鹽,用熱油潑下去,澆上自家釀的柿子醋,做上一盆酸甜恰到好處的嗆蓮菜。
我知道,它脆脆的,一咬「咔嚓咔嚓」脆響。不知不覺能吃一盤。
因為大一點好一點的蓮菜,她一般都會挑出來,給鄰居們拿點,給三個姑姑家送點,剩下一些待客用。
接著,婆婆會拿出一碗蒸碗,讓我們嘗嘗味道如何。她準備把蒸碗往盤子裡面扣,這可是個技術活,一不小心會撒自己一身油湯,一下子就悲劇了。
先把盤子倒扣在碗上面,順勢迅速把碗翻到上面來,盤子就到了底下,碗裡的肉和紅薯瞬間被挪移到盤子裡去。揭開碗, 一個半球體呈現在盤子中,這會焦紅的肉皮是最外層,煞是誘人,紅薯條則被緊緊包裹在盤子最底下。
我嘗了一小口肉,感覺入口即化,但是還是有點油。我把一塊肉加入剛蒸的白饅頭裡,用兩手一壓,讓淺醬色的湯汁滲入饅頭內。配著饅頭吃,果然減輕了油膩感。
相比之下,我還是愛吃紅薯條,因為,它非常軟糯,被豬油浸潤得油香油香。
吃著紅薯大肉蒸碗,我知道,其他的蒸碗會被放涼,蒙上保鮮膜,存入冰箱,待客時取用。
臘月二十八這一天,自製的兩樣年貨就完成了。
雖然耗費了很長時間和大量人力。但是,為了家人和親朋能吃上自製的美味,為了相聚的那一刻,一切都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