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太空探索時間軸(2022年人類太空探索日曆上半年篇)
2023-09-17 20:47:04 3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王蕙蓉
上半年·大事記
1月7日 人類最大太空望遠鏡韋伯將在太空完全展開鏡翼
美東時間2021年12月25日,人類歷史上最大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成功發射,但這只是「韋伯」漫長且危險的太空旅程中的第一步。天文學家和火箭工程師將韋伯望遠鏡的準備工作階段稱為「六個月的焦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則稱整個過程中存在著「344次單次失敗」的可能性。
韋伯望遠鏡發射後的第13天(北京時間2022年1月7日)又將迎來作為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按照預定的時間線,彼時韋伯望遠鏡將完全伸展自己的鏡翼,標誌著韋伯望遠鏡完成在太空中的展翼部署。
地球上的最後一次展翼模擬 圖片來源NASA
2月21日 空間站迎來人類首批完全商業太空人
美東時間2月21日,SpaceX公司將向空間站發射Axiom Space公司的第一次私人太空人任務,任務代號為「Ax-1」。這將是人類歷史上首個完全商業的太空人訪問國際空間站的航天任務,Axiom Space公司未來計劃利用載人任務最終建造自己的空間站。
SpaceX載人「龍」飛船太空艙將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第39A發射臺起飛,將四位私人太空人共同送往國際空間站,並預期在空間站停留8天。4位太空人分別為:前NASA太空人和Axiom副總裁麥可·洛佩茲-阿萊格裡亞(Michael López-Alegría);美國企業家拉裡·康納(Larry Connor);加拿大投資人馬克·帕西(Mark Pathy);以及以色列商人埃坦·斯蒂比(Eytan Stibbe)。
「Ax-1」任務機組太空人 圖片來自Axiom Space公司官網
3月 火箭實驗室將發射首個測試月球軌道的太空飛行器
美國當地時間2021年10月,美國宇航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在推特表示,地月空間衛星自主定位系統技術操作和導航實驗(CAPSTONE)太空飛行器推遲到2022年3月發射。火箭實驗室的執行長Peter Beck回應稱,此次推遲由疫情導致。
CAPSTONE任務用到的是一顆猶如微波爐大小、重55磅(約為24.95公斤)的衛星,將由火箭實驗室在紐西蘭發射到月球。該任務主要是為NASA日後的繞月空間站項目「探路」。
NASA希望在月球軌道上建立一座名為「Gateway」的空間站,為太空人提供生活區、科學研究實驗室和訪問月球的中轉站。 未來「Gateway」 空間站將按照月球軌道——獨特的橢圓軌道繞月運行。CAPSTONE任務作為「先行者」,主要測試和驗證繞月橢圓軌道所需的導航技術和動力學,計算軌道的穩定性,為未來繞月空間站的運行奠定基礎。
CAPSTONE任務 圖片來自火箭試驗室
3月12日 NASA將發射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開啟「再登月」
NASA預計在美國當地時間2022年3月12日發射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與阿波羅登月任務相隔半個世紀後,NASA二度登月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終於提上日程。
阿爾忒彌斯(希臘語:Ἄρτεμις、英語:Artemis)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是阿波羅(Apollo)的孿生姐姐。
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將是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的首飛測試,獵戶座飛船將繞月飛行並返回地球,此次任務尚不搭載太空人。若1號任務順利落幕,便標誌著第二階段的阿爾忒彌斯2號將在2023年年底發射,此為獵戶座飛船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太空人將搭乘飛船進入月球軌道長時間飛行,但不會登陸月球。
若一切順利,2024年的阿爾忒彌斯3號將真正實現「再登月」,4名太空人將搭乘獵戶座飛船前往月球軌道,其中2人將轉移至SpaceX公司開發的載人著陸系統HLS,登陸月球表面,並展開為期一周的月表探索。
阿爾忒彌斯1號 圖片來自NASA
4月15日 SpaceX Crew-4任務預計發射
SpaceX公司預計在美國當地時間2022年4月15日為NASA將Crew-4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這組太空人將搭乘SpaceX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到達國際空間站,以接替2021年11月到達空間站的Crew-3四人組,並在環繞地球運行的微重力實驗室裡開展為期半年的研究。
Crew-4任務是SpaceX為NASA執行的載人飛行任務之一,是該機構商業乘員計劃(CCP)的一部分。每次任務均會持續約6個月的時間,SpaceX負責將太空人送至國際空間站並將他們再次帶回地球。Crew-4團隊中的太空人傑西卡·沃特金斯(Jessica Watkins) 將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在空間站執行長期任務的黑人女性太空人。
Crew-4團隊中的傑西卡·沃特金斯 圖片來自NASA
5月初 中國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
中國預計將在2022年五月初向我國空間站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窗口期為5月5日至5月7日,主要運送補給物資,為隨後實施的神州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做好充分準備。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用於完成為空間站運輸、存貯貨物,運輸、補加推進劑,收集、存放廢棄物並帶回大氣層銷毀等工作。天舟系列貨運飛船包括天舟一號、天舟二號、天舟三號、天舟四號、天舟五號等。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曾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天舟貨運飛船在完成預定任務後,將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銷毀,極少量殘骸隕落南太平洋海域,神舟載人飛船的推進艙與軌道艙在再入大氣層時也將燒蝕銷毀,不會對地面造成危害。
天舟三號發射
5月中下旬 中國神舟十四號將「問天」
在5 月「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後,中國神州十四號將開啟發射任務,預計在5月中下旬發射。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同時,神舟十四號也已完成發射前的全部工作,進入應急發射待命狀態。
神舟十四號,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十四艘飛船,神十四乘組將擔任起空間站主體建設的重任。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駐留期間,將先後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進行艙段轉位,並在2022年底前完成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建造。
5月下旬 中國「問天」實驗艙預計發射
中國預計2022年將向天宮空間站發射兩個核心模塊,分別名為「問天」和「夢天」。按計劃,我國預計將於今年5月下旬至6月發射「問天」實驗艙。
回顧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首個太空飛行器——天和核心艙從海南文昌發射入軌。天和核心艙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而未來「問天」和「夢天」兩個核心模塊的成功發射,將有助於中國空間站進行基礎物理、航天技術和生物科技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實驗。
5月 波音公司Starliner "星際客船"無人試飛
波音公司在美國當地時間2021年12月宣布,下一次發射Starliner"星際客船"的時間定於2022年5月,前提是一切按計劃進行。這將是Starliner"星際客船"的第二次無人試飛。Starliner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業乘員計劃」的一部分,NASA通過該計劃與商業公司合作,加速開發載人太空飛行器,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 「商業乘員計劃」中選中兩家商業公司,分別為SpaceX公司和波音公司。截至2021年底,SpaceX公司已經成功三次為NASA運送太空人至空間站。波音公司Starliner"星際客船"卻面臨重重問題,導致目前無法搭載太空人飛行。在安排第一次載人飛行之前,波音公司計劃先在空間站進行第二次無人軌道測試。
Starliner 圖片來自NASA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劉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