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徵文
2023-12-01 13:32:21 2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於這個稱號,給老師到來的榮譽,但同時也給老師帶來的壓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徵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徵文【篇一】
陶行知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德立教,」愛滿天下」,是」萬世師表」的楷模。他愛國、愛民、愛教育。由於有了這種深切的」愛」,才有了他那種」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執著追求。他窮畢生的精力,投身於人民教育的各項革新運動,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在舊中國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豐碑,鑄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師魂,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的教育思想是超時代的,他的教育成就是卓越輝煌的,他的教育影響是跨國界的。因此,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或者是將來,他都是師之楷模,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習的典範。要弘揚陶行知思想,光大陶行知精神,首先,我們就要學習陶行知的崇高師德。
「德為師之本。」「師者,人之楷模也。」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教師將全部的勞動和一生的心血凝聚在一起。為的就是向學生傳播人類文明,薰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靈,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一代新人。但,倘若教師的人格品德學識不高,缺乏從事教師職業所必備的遵循職業道德、行為規範的自覺性,試問,他將如何去覆行他的天職,完成他的使命呢?師德是立教之本,正因為教師職業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師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時代與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水準就高於其它行業。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是莘莘學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師隊伍作為
一個特殊的職業集團,它的道德水準高低將與民族的存亡,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可以說,沒有教師的社會勞動,沒有教師道德的高素質,便沒有新一代民族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應以德立教,以身示教,與時代同步,鍛造不朽師魂!
鍛造師魂先立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應是集公民的思想、政治、法紀、道德等方面的優良素質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統一集中的具體表現。這種表現概括地說,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樹立忠誠教育,教書育人的信念。這種信念源自於對現代教育的性質、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決於教師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取向確立。教師應像陶行知先生一樣」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從一選擇上教師職業,就應具備」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永不為外物所動的膽魂與氣概。只有基於這樣高品味精神境界的信念,教師才能支撐起樂業、敬業的精神。也只有是擁有這樣的精神特質的教師,才可能把教師職業不僅看作是為國家盡道德義務的形式,而且看作是發揮個人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形式,從而樹立起」甘為春蠶吐絲盡,願化紅燭照人寰」的師德觀念,為教育立功、立德、立言,為自我的完善而自尊、自慰、自豪。
其二,教師應該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是一種理想與情感,愛生才是實施教育的基本觸發點和著力點。陶行知先生說:」待學生如親子弟」。愛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
不僅是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是傾注了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此,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愛的形式與內容,就是教師品德、學識和情感的結晶。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伍為基礎。只有這樣的愛,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愛」,才能愛出師生間的」師生誼」,愛出社會主義社會新型的師生關係,愛出」愛滿天下」的陶氏風範。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愛生」的意義也在不斷地得到升華。愛的雙向功能是現代教育中的媒介,潤滑油和崔化劑,不熱愛學生的老師,學生決不會歡迎他。因此,」愛生」是現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師是否稱職的重要標誌。
其三,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走在時代和學生發展的前頭。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是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勞動者,因之必須有真才實學。陶行知先生說:」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麼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麼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面對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躍,以及學生成長對」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挑戰,教師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自律自愛,持之以恆,力學苦練,做到」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
要」為人師表」,恐非易事。故此,當代師德對教師的要求也包容了」勇於和勤於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這一內容。
其四,教師要尊重科學,遵循規律,認真負責,勇於創新。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產出了次品可以彌補,學生教育出了問題,幾乎無法補救。以眾多優秀教師工作成功的表現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其共同點之一,就是尊重教育科學,遵循教育規律辦事。他們講求教育藝術,堅持」文道統一」,他們不是照本宣科的」經師」,而是融科學、藝術、文化、道德於一身的教育精英。他們有科學的頭腦,敏銳的觸角,藝術的手段,善於從不同的科學領域擷取時代信息,提煉精髓,精心設計,合理運用乃至創造性地施為。他們無不時刻以自身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去催化新一代的科學潛能。因此,他們獲得了創造性勞動的成功。由此看來,科學化教育才能對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負責,對教育的社會效益負責。講究科學,無疑是現代師德所應涵蓋的內容之一。其五,教師還要樂於合作,善於合作,珍重全力。現代教育是一種集體協調性很強的職業勞動,教師的工作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競爭促進了教育發展的繁榮――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競爭中湧現了大批專家型教師,大批星級教師;展現了大批教育教學成果,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師又要樂於合作,善於合作,珍重合力。學生的成長和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決不是一個教師的勞動成果,而是教師群體與家長,社會積極力量通力協作下的群體勞動成果。教師只有善於處理好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及社會積極
力量的關係,才能減少教育過程中的內耗,從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只有在獲取共識的前提下的教育合力作用下,教師的勞動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從這個意義上看,教師的團結協作精神也是當代師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之一。
其六,教師還應有高尚的人格,端莊的儀表,優雅的風度。教師高尚的人格,大度的儀表,優雅的風度具有無窮的感召力,親和力。教師高尚的人格來自教師的道德修養;教師端莊優雅的儀表、風度、氣質來自教師的文化素養。教師只有以協調的人格美、儀表美、風度美,才能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塑造出當代教師的美好形象,造就新一代的師魂。
綜上所述,良好的師德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它是教師敬業樂教的動力,是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證,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催化劑。因之,它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教育、調節、影響作用。學陶師陶重在實踐,弘揚師德要正師風。讓我們站在新的歷史高度,重新審視陶行知崇高師德的價值,在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範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養,塑造自身的形象,鍛造新一代的師魂,把中國的教育推向新的輝煌!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徵文【篇二】
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為人師表。而為人師表就要從一下幾個方面要求自己。
一、情操高尚知榮知恥。唯有樹立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明辨是非真假、善惡美醜,形成維繫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道德風尚。教師承載著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傳承文明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師就要具備高尚的情操,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二、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教師是教育人的人,面對的是特定的學生群體,被學生視為知識的擁有者,是他們獲取知識的源泉,老師的話比父母的話更有權威性,因此老師應該努力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應該自我警惕、自我告誡、自我鞭策、自我提高。不斷地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使自己具有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志趣高尚、遵紀守法、治學嚴謹、謙虛好學、認真負責、待人謙和等優良品質。
三、語言文明儀表端莊。作為教師,語言要規範,要用普通話教學,教課要儘量使用專業術語。要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幫助學生在繁雜的知識結構中總結出知識的主幹部分,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防止說話囉嗦,顛三倒四,廢話連篇。教師的儀表最直接反映教師的道德面貌和審美情趣,對學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義和審美價值。因此教師的儀容要自然大方,衣著要整潔美觀,舉止要文明得體,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身教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