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教師節寄語【最新】
2023-12-02 16:40:11 2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又是一年教師節,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教師節領導寄語,供大家參考。
教師節校長寄語【1】
人類社會要進步、要發展·決不能沒有教師。假如沒有教師.前人所開闢的偉大事業就無法得到繼承與發展.後人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前人的經驗,實現美好的理想。所以,教育工作是極其重要、崇高的。鄧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無產階級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勞動者,關鍵在於教師。」
教師的工作擔子很重,教師的工作是崇高的。不是嗎?教師雖身居鬥室,待遇不高,但時刻想著為祖國多育人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正是教師形象的光輝寫照。
教師的職業,是應該受尊重的,歷史不止一次地顯示:哪個國家、哪個時代尊師重教,哪個國家、哪個時代就興旺發達,繁榮昌盛;反之,則會停滯不前,貧窮落後,給國家民族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文革」十年浩劫便是一個有力的例證。這段歷史是足以引起國人的深刻反思的。
革命導師在尊師重教方面,為我們作出了光輝的榜樣。毛澤東同志給他的老師徐特立先生的一封信中,飽含真情地說:「您不僅是我從前的先生,也是我現在的先生,將來還是我的先生!」1923年.列寧在重病中仍十分關心教師的地位問題,他尖銳地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師的地位,就談不上任何文化。這個論斷是非常深刻的.這是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對教師的高度評價。
如今,我國已進入了一個騰飛奮發的黃金時代,教育也愈來愈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近年來,黨和國家積極採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師的生活待遇和社會地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為了表彰教師的豐功偉績,發揚尊師重教的傳統,全國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這充分體現了廣大人民的意願。讓我們記住一位哲人的話吧:「太陽底下再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更崇高的了。」
教師節校長寄語【2】
在第32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願我們的老師熱愛事業,不負使命,追求夢想,愛崗敬業,立德樹人。讓我們的心靈沐浴在思想聖潔的光輝中,用愛心與智慧締造幸福完整的童話般教育生活,共享教育幸福時光。
教師節校長寄語【3】
值此第32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我謹代表彩虹學校全體師生向全市辛勤工作在教育戰線的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離退休教職員工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以崇高的社會責任感教書育人,辦真教育,辦有良心的教育,不斷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把彩虹學校建設成為教育思想一流、教學質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的三秦名校。
教師節校長寄語【4】
又是一年教師節。
9月10日這天,屬於所有的老師!從江南到塞北,從大山深處到豪華都市,長城內外,全國上下,老師都是今天的絕對主角,都會收到問候、祝福和讚美。美酒奉獻給英雄,鮮花奉獻給大地,長路奉獻給遠方,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同行?
我把真誠的感激獻給你。
追溯設立教師節的初衷,乃是要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但是很長時間以來,社會對待教師群體,還是高道德要求、低物質待遇。應該承認,眼下的教師職業仍是一個收入不夠體面的職業,是一個「必須奉獻」的良心職業。就在這樣的境況下,我們樅陽中學的各位老師一如既往地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堅守三尺講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用淵博的學識文化,用得體的言行舉止,教育感化樅中學子,即使在艱難困苦之中也從不懈怠。尤其是今年,各位用自己的勤勉,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汗水,為我校的高考輝煌立下了汗馬功勞,居功至偉。所以,今天,讓我們都把對老師的真心感恩和深情謝意,真摯地表達出來吧!
我把美好的祝福獻給你。
我要祝福各位在享受教書育人快樂的同時,可以盡情享受人生的幸福。教師不應該是蠟燭,照亮了別人的同時,燒完了自己;教師不應該是春蠶,吐完絲後生命隨之結束;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應該是一朵美麗的花;教師甚至不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是一個機器,讓工程師任意修理。教師不應該被悲壯地放在神壇之上,而應該還原成也食人間煙火的平凡形象。教師首先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油鹽醬醋,有自己人生幸福的追求,他必須做好一個人,爭取做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記住並學習的人。教師的幸福也不僅僅是學生的成功,同時應該是自己的充實與成功。教師可以利用的時間與空間決定了教師是一個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光彩照人!
我把自己對教育的反思獻給你。
一思節日的文化意義。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決定以孔子的誕辰8月27日(農曆)為教師節。新中國成立後的1951年,有關部委曾宣布五一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文革之後,葉聖陶、冰心等學者提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同意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之所以定在這一天,是考慮到新學年開始,新生入學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教師節的設立,是從國家層面從國家儀式上表達尊師重教的傳統。教師節的文化意義,應該是肯定教師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和不敢鬆懈的職業壓力,甚至超常付出,應該讓教師在自己的節日感受到誠摯的祝福,讓職業成就感和自豪感得到激活,讓社會感恩無所不在。
二思師表形象與師德底線。為人師表,無上光榮。教師節這天,我們接受問候與祝福的同時,也進行著一年一度的精神洗禮,內心深處的教師自豪感油然而生。被譽為「萬世師表」的孔子、陶行知、張伯苓、葉聖陶、陳鶴琴、霍懋徵等名家已經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教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對學生盡責了嗎?我對學生有足夠的人文關懷嗎?我能做得更好嗎?我是不是產生了職業倦怠感?我是不是有莫名的教學壓力?是不是該少一些「分數崇拜」,多一些溫馨賞識?是不是該少一些殘忍鐵血,多一些豁達大度?是不是該少一些生硬說教,多一些和風細雨?經常問一問自己這些問題,就會胸懷敬畏之心,胸懷職業的謹慎之感。
三思教育情懷。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業在教師。教師應該有這樣的教育情懷——做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老師,對待學生一視同仁,拒絕因「財」施教,拒絕唯利是圖,讓教育行為堂堂正正,讓教育結果問心無愧,讓教育規律得到盡情張揚。做一個甘於奉獻的老師,選擇了做教師,就是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奉獻,選擇了高尚,甘做培育人才的泥土,在奉獻中體現價值,在平凡中成就偉大。
然而,教師節從明年開始可能就要改期。國務院法制辦5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把孔子誕生日作為教師節,無疑更能豐富教師節的歷史文化內涵,對教育史、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更有意義。當然這也引發了廣泛的社會爭議。其實,當社會足夠重視教師這一職業的時候,當每一個老師都能充分享受到教師這一職業所帶來的巨大幸福的時候,教師節的具體日期並不顯得重要,因為每一天都可以當成節日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