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寵物店收養寵物貓(95後倉鼠店老闆被迫)

2023-11-09 01:12:11

「朋友們好啊,大家都知道我是搞倉許(鼠)店的」,短視頻平臺上,很多網友聽過這句帶有武漢方言味兒的自嘲。每條視頻開頭杜奇都這麼自我介紹,視頻裡卻記錄著他和好友袁帥「被迫養貓」的經歷。

視頻截圖

二人起初沒想過靠拍視頻走紅,今年3月,他們將一隻風餐露宿的小貓帶回了自己的倉鼠店,並記錄下安置過程。不料,視頻發布後一夜之間引來了百萬網友關注,大家被店主的愛心打動,調侃「求倉鼠心理陰影面積」,同時店鋪的命運也被改變,倉鼠店成了「動物園」。

陸續有人不打招呼就從全國各地送來貓、狗、豬、兔、雞等需要救助的小動物,悄悄放到店門口,其中貓咪佔大多數。截至9月中旬記者採訪時,累計超過130隻,不少是被棄養。最多時,他們一天收養17隻貓,原本就很喜歡小動物,實在不忍心貓咪再次被拋棄,決定將倉鼠店改成「收容所」,從養貓小白成長為行家裡手,並嘗試主動出擊救助流浪貓。

期間他們拍視頻記錄下每次到店開門充滿「驚嚇」的時刻,受到不斷走高的曝光度激勵,開始拍攝《被迫養貓》系列紀實短視頻。視頻流量讓他們有了暫養的經濟來源,也吸引了不少希望領養貓咪的人士前來聯繫,二人篩選符合條件的人,並籤署他們所制定的免費領養協議。

半年時間,單平臺播放量近6000萬,四個平臺帳號的粉絲數共計106.4萬。二人都是95後,最多讀完高中就外出務工,雖然經歷過創業失敗,但面對資本的誘惑,他們拒絕了不少合作,「年入百萬是很簡單的事,有人出90萬籤約,但我們回絕了,不想太商業化,利用救貓大肆收錢就走偏了,不過錢也是要掙的。」

走紅後,他們有了安置棄養動物的資金來源,幫助流浪貓脫困的心願得以實現,原本苟延殘喘的小店,經營也得到改善,甚至還有富餘。他們感受到影響力越大,責任越大,越難把握兩人能力範圍的度,養多少、怎麼養,掙多少錢合適?擔憂和壓力隨之而來,「最怕被網暴」。

無法承受匿名者不斷地送貓、捐物,他們因此搬家三次,現在連招牌都沒敢掛。

倉鼠店門前

【1】舉手之勞引關注

「被迫養貓」系列視頻的創作者袁帥、杜奇二人,此前在做房產經紀人時相識。2020年10月,他們用攢下的錢開了家文具店。袁帥告訴九派新聞記者,店鋪勉強維持了一年,虧損20餘萬後關門。他們一直很喜歡小動物,開店期間養過幾隻倉鼠,二人一合計,乾脆做起倉鼠生意。

他們開的倉鼠店原本在漢南區百花街——當地「人潮湧動」的街區。現在搬遷至一處偏僻的巷子裡,沒有懸掛招牌的店鋪很不起眼,周邊鋪子大多已閒置多時。

杜奇(右)在打包倉鼠

記者到來時,他們正忙著封裝快遞盒,寄售倉鼠。剛一進門,記者就被四五隻聞聲而至的貓咪蹭來蹭去,貓和倉鼠共處一室,氛圍形成強烈反差。相比街邊警惕性很高的流浪貓,它們顯得非常親人,像是在感激人類救助它們,其中叫「嘿嘿」的貓就是這一切的開始。

袁帥介紹,起初就開帳號發過倉鼠短視頻,想以此增加銷量,但效果不溫不火,粉絲也只有幾千個,開始拍攝救貓純屬機緣巧合。

今年3月4日,他們剛走出家門就看見一隻流浪貓蜷縮在樓梯間的角落裡,見人立馬湊過來叫喚。袁帥回憶,貓咪看起來很髒、很瘦弱,像是在尋求他們幫助,「沒準生下來就開始流浪,我們看著很難受就把它帶回店裡了,取名『嘿嘿』」。此時他們還是養貓小白,不知道需要置備什麼,匆忙到附近寵物店諮詢併購置了貓咪用品,順路在小商店裡買來臉盆用作貓砂盆,並記錄下了救助經過。

據介紹,第一個視頻發布後,一晚上播放量過百萬,漲了約1萬個粉絲。觀眾好奇一個倉鼠店主開始養貓,都會發生怎樣滑稽的事情。「一早醒來我的微信被加爆了,光通過好友申請就花了半小時,大部分是來買倉鼠的」杜奇激動地告訴記者。

對普通內容創作者而言,看到突然激增的曝光量無疑倍感興奮,他們緊接著發布了後續視頻,關注度依然很高。二人意識到,倉鼠店收養貓咪具有強烈反差感,內容能帶來流量,就想藉此趨勢繼續拍「嘿嘿」的後續,沒準能促進銷售倉鼠。然而,之後離奇的收養經歷讓他們措手不及但也樂在其中。

【2】被人「硬塞」貓咪

第一集《被迫養貓》發生在今年4月8日,上午10點杜奇來店裡開門,走近發現好幾個路人圍在店門口,有人帶著小孩好奇地看向地上的貓籠,裡面有5隻小奶貓。他詢問隔壁店主才得知,早上有人悄悄放下這一籠子貓就走了。杜奇感嘆:「我是開倉鼠店的,這麼多貓子讓我怎麼養呢。」緊張又興奮,說罷,本就喜歡小動物的他只好收留了。

騰出店裡一個原本單獨給一隻倉鼠住的籠子,鋪上尿墊、倒出貓糧,戴上兩層手套,他用抓倉鼠的手法一個個把小貓揪出來安置在籠裡。「尿墊鋪反了,奶貓吃不了幹貓糧,小心被抓傷......」網友們調侃他漏洞百出的處理方式,同時也在「可憐」那隻被趕走的倉鼠「別墅變單間」。

也許是嗅到了同類氣息,一隻流浪的「奶牛貓」不請自到,把倉鼠店當成了貓館,一進門就胡吃海喝。一旁的杜奇無奈地朝它喊道:「嘿,我跟你很熟嗎,看來貓界都傳開了。」幽默風趣的話語逗笑了觀眾,評論區裡不少人戲稱「倉鼠店快成貓咪自助餐店」,想要追續集。

這集視頻5分多鐘,看似不符合一般短視頻傳播規律的時長,轉贊評數量卻達到了14萬。由於觀眾愛看,他們繼續記錄並製作續集。有了第一次收貓,就像是「破窗效應」,不打招呼就送貓過來的情況逐漸增加,還有人送狗,甚至有人從廣州匿名郵寄寵物豬過來,這些都被他們收留。

粉絲從廣州匿名郵寄的寵物豬

百花街的商鋪裡,經常有人趁早上沒開門給一家倉鼠店悄悄送貓,這成了周邊商鋪喜聞樂見的焦點,大家湊上來議論並拍照分享。袁帥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一周有三次,其中部分是別人棄養的寵物,或是好心人救助的流浪貓。有人送來之前會先聯繫,但90%以上是不打招呼就直接送。「我們不可能丟掉不管,畢竟它們也是生命」。據統計,數量最多時店裡同時容納了約40隻貓。

《被迫養貓》每一集都受到觀眾青睞,還有粉絲來電請他們幫忙救貓。不忍脆弱的流浪貓受苦,他們決定外出救助。

一次,他們接到女粉絲來電,說青山區一個單位裡的母貓生了窩小貓,實在無法安置。因為距離相隔五十多公裡,二人租了輛共享汽車前去接貓,解決了市民的燃眉之急。

此後他們走路時也會留意流浪貓是否需要救助。眾所周知流浪貓裡少有「品種貓」,一天晚上路過店門口,杜奇發現一隻「銀漸層」躲在車底,仔細觀察後看到它沒有爪子,猜測一定是從主人家走丟,便帶回店裡。附近商鋪的店主刷到了視頻,一看竟是自己家走丟幾個月的貓,趕緊前來認領;

感受過創業失敗的二人曾經有些自卑,救貓視頻發布後收到了網友讚揚,這讓他們找到了自己的社會價值,「沒想到拍視頻還能幫貓咪找家」,他們有了更多衝勁,愛心粉絲確也沒有「辜負」他們救貓的貢獻。

由於店鋪信息過度曝光,他們經常收到匿名包裹,裡面有寵物用品,也有給人吃的食品,例如月餅、西瓜,甚至還有胡辣湯。記者看到聊天記錄,一些粉絲加微信直接發紅包捐款,但被袁帥婉拒。「禮物能退的我們都退了,不想讓捐贈成為風氣,還是要靠自己」。此外,如何照顧好不斷送來的貓,防止交叉感染致死成了最大難題,他們坦言「實在頂不住了」。

【3】18隻貓去世

二人最初的店鋪只有約35平米,地址和電話都在短視頻平臺上公開,眼看倉鼠店就快成了「動物園」,不得不搬家。他們目前租了兩個店鋪,其中一個專門用於安置動物。袁帥介紹,空間不夠相對好解決,最難應付的是貓咪生病,部分到來的流浪貓輕則患有常見疾病,例如貓蘚、口炎,重則攜帶「貓瘟」。據了解,「貓瘟」有很強傳染性,小貓患病更脆弱,致死率超過50%。

被收養的貓咪

雖然每次收養貓咪他們都先檢查一番,但最初經驗不足,店鋪空間小,況且沒有資金每隻都帶去體檢,一些貓咪交叉感染患病死亡。「開門就看見貓咪死了,一些原因不明的估計是應激反應導致,總共死了18隻,都是生命啊,太心疼了」。他們意識到防疫不到位,搬家後單獨租了間店鋪,買來36個籠子分別安置貓咪,購置了消殺設備和疫苗,希望儘量減少傷病。

明顯患病的貓咪需要就醫,健康的也要絕育。接受記者採訪時袁帥還在為一隻生病住院的貓忐忑不安。他說本月11日帶了6隻貓去醫院,當天花費近8000元,一隻病重需住院,「每天也要兩三百」。他說,粗略計算幾個月來花費的醫療費超過三萬元。

他介紹,包括每月租金4000多元的開店成本,帶貓看病檢查、安置、日常飼養都需要錢,而唯一的收入來源——賣倉鼠起初每天最多300元的利潤,經濟並不寬裕,且不時有人來送養,貓多了應接不暇,當時只能做到短期救助。

困境中迎來轉機,系列視頻的熱度不減,影響力大了,帶動了倉鼠的銷售,同時品牌方和資方找上門來希望合作。「我們告訴粉絲不需要幫助,因為一個月能接兩條廣告,有萬把塊」。

雖然經歷過創業失敗,但面對資本的誘惑,他們拒絕了不少合作,「年入百萬是很簡單的事,有人出90萬籤約,但我們回絕了,不想太商業化,利用救貓大肆收錢就走偏了,不過錢也是要掙的。」袁帥還透露,不願受到牽制,憑空捏造內容是拒絕和網紅公司籤約的另一個原因,「我們不想去做什麼、怎麼做都要聽令於人」。他表示,「出圈」後目前賣倉鼠每天最高能掙1000元,加上必要時接廣告,現在能達到收支平衡,還有些富餘,「但不想吃相太難看。」

不少想領養貓咪的人士看到視頻陸續前來,二人篩選符合條件的人,並籤署他們所制定的免費領養協議。袁帥介紹,只向有穩定工作的人開放領養,並讓他們承諾科學餵養,做到體檢、打疫苗。為了監督後續情況,他還創建了微信群,定期詢問貓咪近況。

走紅後貓咪數量增加,他們感覺力不從心。為控制收養數量他們選擇搬家,前來送養的人變少了,現在店裡還剩9隻貓。他們堅持以賣倉鼠作為主要收入,但並不想斷掉運營短視頻帳號帶來的收益。他們糾結,怎樣在能力範圍內收養,養多少、怎麼養,掙多少錢合適?

【4】「我們不想當博眼球的網紅」

店鋪搬遷後,目前暫時清淨下來,他們暫時謝絕了想送養貓咪的人,打算有能力照顧好更多的貓再繼續收養。

袁帥想做大,未來打算成立流浪動物民間救助機構,形成完善、可持續的救助、領養機制。但做大需要錢,也需要管理能力。通過內容變現或和資方合作,其中的尺度很難把握。「靠推廣實用的良心產品賺錢,填補救貓的資金缺口問心無愧。與資方合作別人肯定有更多利益追求,這樣是用貓咪賣慘掙錢,救助就成了副業」。

袁帥感嘆,機緣巧合開始的《被迫養貓》,讓最多只讀到高中的二人既興奮又焦慮。

九派新聞記者 宋煒奇

,
同类文章
貓咪多久需要擠肛門腺(貓咪肛門腺到底要不要擠)

貓咪多久需要擠肛門腺(貓咪肛門腺到底要不要擠)

鏟屎官最近聞到自家的貓咪散發出一股臭味,久久揮散不去,走哪帶哪。 貓咪也開始頻繁在地上摩擦自己的屁股,這是貓咪需要擠肛門腺了嘛? 鏟屎官立刻就某度了一下,結果有人說要擠!有人說不要擠!這給人整暈乎了,到底是擠還是不擠啊! 本篇文章就幫鏟屎官們理理清楚,先出結論:不用擠!
寧波流浪狗愛心救助直播(寧波最暖心物業)

寧波流浪狗愛心救助直播(寧波最暖心物業)

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 那救狗一命呢? 天熱了 小動物們都很愛折騰啊 論壇上剛來了一隻最不要臉的邊牧犬 現在又有了一隻錯估自己頭型 伸進欄杆卻出不來的流浪狗 …… (拍的略糊,可這小眼神看著又慘又想笑) 東論網友@quyd拍攝 終於,這副慘狀引來好心
蜘蛛俠新角色首曝(蜘蛛俠新女友黑貓)

蜘蛛俠新角色首曝(蜘蛛俠新女友黑貓)

2021年還剩下幾天就將成為過去式,而未來式的2022年也是站在了接力點前,而伴隨著2022年虎年的到來,關於漫威這段時間的很多消息傳聞也是不斷湧現出來,有關於後續的項目作品的,也有關於之前漫威項目新消息的。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看看,漫威這段時間都有哪些新消息曝光: 【1】8個漫威秘
狗突然的對主人叫心臟都要嚇壞了(主人以為狗狗躺在血泊中)

狗突然的對主人叫心臟都要嚇壞了(主人以為狗狗躺在血泊中)

家裡養了狗,那真就是隨時準備迎接新驚喜,尤其是柯基這種渾身上下散發著「智慧」氣質的狗狗。 這隻超可愛的柯基叫作Cartier,它的主人在泰國大城經營著一家咖啡館兒,平時它就跟主人在店裡呆著,四處遛遛什麼的。 前幾天主人像往常一樣讓Cartier出門自己上廁所然後等它回來。結果等了好久
貓超卡划算嗎(10元貓超卡又來了)

貓超卡划算嗎(10元貓超卡又來了)

前言:收到顯示器,黑色背景下全是彩色亮點,換貨; 不過27寸4K的屏幕,用電腦真的爽,比筆記本爽多了,雖然我這個筆記本是16寸的。01 10元貓超卡又來? 一、活動概覽 活動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eries/activity/serv
戰神貓熊滿級(娜貓的雙子指令形態登場)

戰神貓熊滿級(娜貓的雙子指令形態登場)

在最新的特攝雜誌上,出現了比較有趣的劇照,首先就是關於女騎假面騎士娜貓的新形態。雖然是女騎,但其實她的新形態比較少,目前一直都是在使用這個節拍形態,終於有了新的形態了。另外就是之前因為基洛利而下線的假面騎士棕熊,似乎並沒有死亡,然後再度歸來。然後就是假面騎士極狐和邪魔徒的立場了,似乎是合作了?因為
世界排名前10最聰明的狗貴賓(能記住一千多個單詞)

世界排名前10最聰明的狗貴賓(能記住一千多個單詞)

2021年5月10日,Hub City Animal Project宣布展出一座銅像,以紀念「世界上最聰明的狗狗」——Chaser。 她有多聰明呢?她在1歲時就能記住約4百個單詞,在三歲時,她的詞彙量已經超過了一千個! Chaser飼主的女兒Bianchi還說道,除了知道哪個單詞對應
淘寶目前暢銷的玩具(天貓618四大類玩具熱賣榜)

淘寶目前暢銷的玩具(天貓618四大類玩具熱賣榜)

截止6月20日23:59,天貓「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與往年鋪天蓋地的宣傳相比,今年整個活動周期都顯得有些安靜,平臺方甚至沒在活動結束第一時間發布最終成交額數據。這不免讓人忐忑:今年的行情是否很差? 從玩具業來看,不是很樂觀。中外玩具全媒體中心記者從部分廠商處獲悉,由於疫情對經濟造成的
愛養貓的女生什麼性格(養女兒如養貓)

愛養貓的女生什麼性格(養女兒如養貓)

在眾多想生兒子的家庭中,不全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有些夫妻感覺養女兒後經歷失望和傷心,許多方面要比養男孩更操心。 可女兒不是一直被稱為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嗎?為何會有人這樣比喻女兒呢?這不得不提有些女孩總在感情中犯傻的情況。 不久前的假期我參加了多場婚禮,現場有許多新娘新郎的長輩,在一聲聲祝
已滅絕的金剛鸚鵡(最高可賣上萬歐元)

已滅絕的金剛鸚鵡(最高可賣上萬歐元)

金剛鸚鵡原產於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地區。圖據《國家地理》網站 金剛鸚鵡是色彩豔麗的大型鸚鵡,羽毛五彩斑斕,像彩虹一樣漂亮。平均體長在90-100釐米左右。它們智商很高,模仿能力超強,平均壽命有65年之久。由於廣受喜歡,金剛鸚鵡長期以來成為不法分子走私的對象。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