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玉女潭作文
2023-12-09 09:45:26 1
玉女潭是清新美麗的旅遊佳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遊覽玉女潭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遊覽玉女潭作文
坐在從學校到玉女潭的車上,從車窗向外望去,欣賞著沿途風景。路邊香樟樹排著整齊的隊伍,向車後飛速地跑去,如同一幅移動的畫卷。遠處,藍天碧水中嵌著一枚鮮紅的太陽;近處,滿眼是一望無際的莊稼,透著勃勃生機。而車內則是陣陣歡聲笑語。
沒過多久車停了,車內一陣騷動,同學們嚷著、擠著、跳下了車。一座三層古樓映入我的眼帘,飛揚高翹,頂上之瓦整齊排列,其由紅木所制,四扇古式大門敞開,給人以思古幽情之感。兩旁茂密的樟樹林將這古樓和和在懷中。
過了安檢,穿過古樓,引入眼帘的是一個小潭,潭上一美女手抱琵琶,似與風隨唱。四面瞧瞧,忽眼前又出現一古樓,白牆黑瓦。中間,一塊棗紅色排匾,上面寫著四個大字——玉女山莊。呵,這才是真正的大門。
一陣小跑,便進了那玉女山莊,前面是一座小亭,中間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一行行綠色字體。上前瞧瞧,是某某詩人的記錄。後面的是一大片竹林,漫步其中,心情放鬆。耳畔響起一陣鳥鳴,不一會兒就到了一線天,兩邊巖石聳立,視線昏暗令人心驚膽跳,向上望去,這藍天可真成一線了。
又在林中漫步許久,終於到了那玉女潭。相傳,玉女在此處沐浴修煉,後來成仙不知去向,因而得名玉女潭。玉女潭的水,很綠,如一塊溫潤的翡翠,但其中又透著一絲藍,像一塊晶瑩的藍寶石,很是奇特,也不知那水有多深。潭上一塊巨大的巖石倒躺著,與潭面挨的很近,上面隱約寫著「玉潭凝碧」四個草體字,旁邊一塊大理石碑上面刻著「天下第一潭」。四圍竹樹環合,藤蔓交錯,這潭顯得那樣的隱蔽安靜。
繼續往後走,一個小茅屋出現在眼前,這不是諸葛亮的小茅屋嗎?本來踏進去看看,但想起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景。還是不打擾他老人家了。旁邊一小潭,水尤清洌,水中藻荇交橫,魚蝦們在水中「譁啦譁啦」地遊著,無憂無慮。
很快,便走出了那片樹林,走出了玉女山莊,回到了那車水馬龍的街道。回首仰望那座古樓,心中湧起一股留戀,留戀那古樸的樓宇、靜謐的樹林、凝碧的潭水。
遊覽玉女潭作文
漫長的冬季終於走了,浪漫詩意的早春二月詩行已在心中流淌,迫不及待地與同學相約郊遊,擁抱這最新最嫩最美的春天,享受春意萌動的美好季節。
在龍山豪庭我家集中後,大家便融合成一個大家庭,向位於宜南山區的玉女潭風景區進發。玉女潭位於蓮子山上,距城區23公裡。景區16公頃,遊程約2000米。唐李幼卿於此建別墅「玉潭莊」。明嘉靖間,名士史恭甫在這裡構築「玉潭院」和「玉光閣」,吳中才子文徵明為此寫下文採飛揚的《玉潭仙居記》。此地被譽為江南園林的發源地之一。
或許,太陽也被我們的喜悅感染,活力十足,熱情洋溢,坐在蜿蜒於林蔭大道上的車裡,周身被一股股熱流包圍著。我們的心情也像這早春的陽光,多彩爛漫,歡顏笑語,仿佛又回到20年多前,變成四個帥哥美女,一起放下工作和心中的牽掛,踏青遊玩,觀景賞春,談笑著同窗時的趣聞軼事。
甫進景區大門,仿佛來到了不同的世界,深秀文雅之氣撲面而來。迎面就有幾塊名碑相迎,古代名人關於玉女潭的傳說或紀實刻在其上,雖然昔人已去,白雲千載,但這裡的參天古樹甚至園內一塊石頭都曾見證過去的繁華,千百年來一直默默訴說著她的故事。碑亭後面就是茂林修樹了,楓香、槭樹、含笑、合歡、海桐、君遷子……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層層疊疊,葳蕤密布。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良好的自然稟賦兼而有之,大概是玉女潭吸引我們前來的緣由吧。踏上層層臺階,發現臺階邊枯乾的老樹皮裡竟然露出了許多探頭探腦的小草,微風吹拂,小草們紛紛搖動身子,爭先恐後地睜大好奇的眼睛欣賞這神奇而美妙的世界。我不由俯身愛憐地撫摸著它們,它們的顏色是如此的青翠欲滴,這新鮮的嫩綠準是春——這個多彩的調色盤中最美麗的色彩!
我們朝公園西北部走去,經過一片太湖石的地界,導遊介紹那是喀斯特地形,神奇的是許多樹木居然倔強地屹立在懸崖的縫隙裡,或堅強地挺立在溝壑的背脊上,或頑強地紮根在山腳的亂石中,棵棵顯得蒼勁有力。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們生長的土壤和環境並不會都是肥沃厚實,但只要像這些樹一樣咬定青山不放鬆,在曲曲折折的千迴百轉裡一定會沉澱自我、升華生命。再往前走,沒想到這裡竟然還有一個「一線天」,兩片石頭中間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可以穿越,頭頂一縷陽光映照洞中,雖然談不上雄偉,但足以讓人驚嘆。大自然真是一個藝術家,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展示著它的鬼斧神工。從「一線天」上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竹的海洋,一陣微風吹過,竹林好像笑了,發出了「譁譁」的響聲,絲竹清悠,宛若仙境。一條小溪從竹林深處流淌而來,水細且平緩,輕輕地發出「淙淙」的聲音;幾根水草隨著水流在水底搖擺著,那是河床在努力舒展著僵硬的關節,迎接春天的到來。
走過竹林不遠,忽見一潭深碧池水,想來這就是「玉女凝碧」的玉女潭了。池水清澈見底,宛如碧玉,微風吹過,吹皺了平靜的水面,漾起了圈圈圓暈,小鳥嘰嘰喳喳地盤旋在水面上方,一個勁兒地照鏡自賞。俗話說「水清則無魚」,但潭中分明還有小魚在遨遊,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玉女潭就是這樣一汪清水:你好像似曾相識,卻總是朦朦朧朧;她靜佇的等候著你的到來,卻總是矜持而委婉,古典而羞澀,真實而幽遠。而好像只有當你倦了,走近她,她才以她的內涵,撲入你的記憶。將一顆塵心,安放於此種山水草木間,徜徉於如此春光清風中,怎不教人心曠神怡、蕩漾胸懷呢?
「竹外桃花三兩枝」,果真我看到了竹外路邊的幾株亭亭玉立的梅樹和桃樹,它們長著許多茸茸的嫩芽兒,伴著一朵朵明豔的笑臉,真叫人喜歡。看那枝節,有的虯曲多姿,有的修長細柔,有的遒勁茁壯;看那花朵,有粉紅的,有亮黃的,也有殷紅的。花兒的香味各不相同,或濃或淡,淡的使人雅致溫馨,濃的沁人心脾。特別是那臘梅,每一個骨朵兒好似一隻小鈴鐺,又仿佛一張羞澀的臉。它們正迎風開放,透出一股昂揚之氣,別有「傲霜挺立,迎風怒放」的味道。
諾大的一個園子,竟然只有我們寥寥數人,而早春下午的光和影籠照在參天的古木上,依稀篩下斑駁的影子。「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沿著這條古老的石路,我們來到了中央電視臺拍攝的《三國演義》之三顧茅廬的地方。遙想少年時期看到鏡頭中劉關張三人在雪天騎馬經過此地的情景。85年的電視劇,屈指算來,居然也有三十年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子曰:何陋之有?譬如家鄉宜興,身居江南繁華,卻不求聞達於諸侯。這實在是一種沉穩內斂的美,一如這早春時節,雖沒有深春的濃麗驚豔,但更有淡雅素倩。
此時此刻感嘆春天去了又回,時光流逝無痕。匆匆間我們也大學畢業20餘年,曾經的年輕,過去的故事,都已隨著人生的腳步,漸漸丟失在流年的光影裡。而我們現在所能做的,也只有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珍藏那些還能打撈起的記憶。因為,春天時短,時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