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邢臺沙河是個市還是縣(邢臺老沙河城及周邊若干村名來歷的舊說新考)

2023-10-15 06:14:30

《邢臺老沙河城人文歷史》系列之

邢臺老沙河城及周邊若干村名來歷的舊說新考

-兼 與《沙河縣地名志》 商榷和 補正

作者: 胡順安

可以說,中國所有的地名,無論城市或鄉村,都具有一定的來歷和含義。雖然地名豐富多樣,卻無外乎普遍具有如下特點:有的取之於自然地理風貌、自然環境及地理方位等,如**峪(溝),後坡,百泉,洛陽,南京等;有的以歷史人物命名,如左權縣;有的則按照群居的家族姓氏取名,如王瑙,胡家莊,馮寨等。還有的村名,包含著其他的歷史淵源和民間傳說,如救駕村,皇寺,鳳凰村,鶴崗,天津,五里舖等。地名的形成,通常夾雜著某種地理風貌屬性,歷史緣由或典故傳說,其中自然融含著一定的美好願望、文化底蘊和其他歷史意義。

通過長期研究,綜合比較與分析發現,和地理風貌密切相關的村名居多(估計當時人們匆匆遷徙定居,依照住處特點順口取名,簡明易記,方便識別),家族群居或歷史典故者次之(或許為了突出和彰顯姓氏特點)。通常認為, 「村 」是自然群居形成的農民聚居小區。有時候也是對姓氏雜亂的散居地域的粗俗泛稱;而「 莊 」則多是有著密切血緣關係的族親群居之處。古代封建社會,有錢有勢的人為了彰顯威嚴或個性,還可以在「莊」名前冠以莊主姓氏或名門望族的姓氏。比如胡家莊、王家莊、張峪、吳家寨等,含有富貴,莊重,高雅之意。一般來說,「村」散「莊」聚, 「村」 小 「莊 」 大,「村」俗「莊」雅。

邢臺老沙河城,自隋開皇公元596年置縣,曾是沙河縣的舊治所在,具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長期作為政治經濟和歷史文化中心,沙河城人文底蘊十分深厚,是河北省千年歷史文化名縣縣城。沙河城周邊村莊密集,名稱各異,來歷不一,但也具有前述特徵。有的源於地理風貌,自然環境或地理方位,如東北流、大流、留村,洛陽、北陽,北街,南街,東南俎,等;有的以姓氏命名,如端莊、趙莊、張莊、韓莊、毛莊、郭龍莊、劉莊、王莊、潘莊、薛莊等;有的則和民俗信仰,歷史傳說或典故等有關,比如戶村、仁裡村、留客、十里舖、九家鋪、六方、北俎、青介等。

近年來出版的《沙河縣地名志》《沙河市地名志》等對沙河城附近的村名均有簡單列述。筆者長期研究,實地走訪,發現其中若干志載及其他材料撰述和當地民間流傳的說法存在一定差別,甚至謬誤。估計當年的地名志編者沒有長期深入實地進行系統考究,及至以訛傳訛。

研究沙河城及其周邊村名的來歷,一定要放在大的歷史背境下去做。認真系統的研讀各種史料與傳說,綜而合之,你會發現,沙河城附近村落名稱的淵源,相當一部分與大沙河流域的水流及北邊百泉水系的水文地理風貌,還有 「燕王掃北」「 山西移民 」等部分人文歷史有密切關係。了解這些相關基礎知識,是研究和搞清楚沙河城周邊村名來歷的重要前提。

綜合《華北水系資料》《山海經》和《史記》等文獻, 約在一億三千多年前的一次地殼活動中,華北平原地區斷裂下陷,變成了與海洋連接的浩瀚大海,滔滔海水一直遊蕩在 太行山麓。分布在華北西部和北部的眾多河流攜帶大量的泥沙湧入大海,經過漫長的歲月,填造了華北大平原。但是,平原上殘留下了尚未填平的窪地,形成了 東部的 大陸澤和一些湖泊。宋大觀二年(1108年),黃河「北流」於邢州決口,大陸澤被大量泥沙灌入,湖底抬高,積水向北部 和東部 相對低洼處排洩,匯入 寧晉縣的泜澤。到明代中期,澤內中段脫水,分成「南泊」和「北泊」。「南泊」叫 做 大陸澤,「北泊」稱為 「寧晉泊」,兩泊中間有新 澧河相通。兩泊分隔後,「南泊」有李陽河、馬河、牛尾河、沙河、七裡河、 北洛河(疑似洛陽南邊的大沙河分支) 等注入;「北泊」先後有 滹沱河、 冶河、 洨河、沙河、澧河、 滏陽河、清河等歸匯,素有「 九河下稍寧晉泊」之稱。明清兩代,水利不興,河流阻塞,長期為患,兩泊漸漸變為沼澤,並在上世紀初最後乾涸。

史料記載,大沙河(明朝有一段時間叫劉泉河)源自遼州,水面闊十裡。自西向東,出牛神口後沿邢沙邊界東行,至大油村北折向東南,到沙河城南復向東去,進入南和縣境後稱為澧河。歷史上沙河主河道曾多次遷移。到宋元時,自油村以下分為南北兩支。起初,南支為主流,叫老沙河,經冀莊、普通店、田村入永年,在雞澤和洺水匯合後稱沙洺河,然後北行到任縣入澧河。南支流於 1963年在油村修攔河壩後斷流。而北支流叫新沙河或程寨河,原系沙河側流,南距古縣城約 5(公)裡,多次洪水衝刷後逐漸北移,流量加大,河道漸寬。到明清時期,這股水流分為兩大分支。萬曆版《沙河縣誌》記載,城西南來的水流依然叫沙河(這就是現在的大沙河主流);西北沿西狼溝的水流叫洛泉/河,從相關水流圖上看,流經洛陽,馬莊,九家鋪,北俎,繞道東南方向。其中有兩股細流分別穿越留客村到食膳鋪,沿張莊向東和從西北留村經康莊村南-康莊鋪匯入廠裡村,流向北俎。如今說的大沙河,實際上只剩北支流了。

大沙河在沙河市境內長 86.4公裡,年徑流量23 萬多立方米,多集中在訊期,系典型的季節性洩洪河,平時河道處於乾涸無水狀態,幾十裡的河床布滿了黃沙。歷經唐宋元明清千餘年多次罕見的大水洪澇,導致大沙河分成多股水流。由於主槽深度較淺,流沙難固。洪水來臨時,勢猛浪翻,黃沙上下奔騰,衝壓田地,蕩析村墟,為患甚烈。舊時人們飽受沙河之苦,有詩云: 「沙河空叫河,水少黃沙多,風起沙蓋日,水來吞莊禾 」,甚至連南北御路也成了危途,致使清代有人在河中豎二十四塊「指迷石」來幫人辨別道路。

史料顯示,大沙河最大的洪澇有十四次。泛濫之水無渠道,無涯岸,造成河道主槽在城南遊蕩不定。因「迭遭水患,河道逐漸北徙」;在城北支流遍生,以洛泉水、留客村北,馬莊村,康莊村南的支流最具代表性。

清朝光緒年後,大沙河主道漂移至沙河城南二三裡地,並基本穩定下來。民國六年(1917年),洪水衝掉了河心/堤鋪(今河南莊附近)和沙河城南閣樓。1956年和1963年,兩次洪水,城池南邊的主河道衝刷至現在600多米寬。

關於城北諸多支流情況分述如是:明朝時期,邢臺縣康莊鋪東邊有一條叫做魏郭橋河的水流,發自邢臺縣南康莊村東和廠裡(也叫大廠村,即今邢臺開發區南廠村)村西之間(據考實際上是源自南康莊村的沙河分支),屬於百泉水系。流經沙河縣東九家村北,進入北俎村和六方附近,當地人叫做西狼溝河(俗稱小澧河),然後在東北流東邊和六方西邊匯入留村和大流。

位於北九家村(即今東九家村)東南的洛泉河(實際上是大沙河分支,與西北留而來的流經馬莊的水為同源),水流如湧,併入狼溝河,注入留村,大流,持續南下,在北陽、南陽與沙河主流匯合,入南和縣。留客村的水溝是當時大沙河一個分支的走向,叫普通河(無名河)。自西穿過留客,沿著食膳鋪-張莊,過大村分叉往東北方向流去,再南折迂迴和北俎來的水流交匯於大流村東,一馬平川的湧向留村,然後向南奔去。普通河這條支流當時雖然是不足百米寬的小河溝,但水量充沛,水流平穩,有利於農田灌溉。兩岸是沙土混合的土壤,且土質細膩,土壤肥沃,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和農民屯耕。因此,在其沿岸,村落密集,人口密度大。留村路北沿途村莊的形成歷史基本都與此有關。

受上述水源綜合作用力的影響,形成了沙河城北部、南部和東部的衝積扇平原以及沼澤地。

上世紀初期,沙河城北的廠裡村,東九家、九家鋪、北俎、南俎以及青介村、善下村一帶,水位很低,甚至地表到處是沼澤,蘆葦肆意滋生蔓延。

東部的留村、南陽、北陽村這一帶地表水更是豐富,滲漏很慢,到處坑窪沼澤。遇到夏季大雨,這裡便成了洪災泛濫,漫無邊際的汪洋。水流在此泛濫,流速極為緩慢乃至停滯,形成大片沼澤地。如果說寧晉泊是華北平原的大陸澤,那麼留村一帶絕對稱得上是沙河城東邊衝積扇平原的大陸澤。所以,這裡舊時被沙河城人稱作東泊(城東的沼澤地,大湖泊)。如今沙河城附近的耄耋老人對此記憶猶新。日久,大流至留村區域儲存的大面積水域從大流村東的幾條水溝緩緩流向北陽和南陽村附近,與縣城南部的大沙河主流匯合,形成漫流,繼而繞道郭流莊入南和縣境內。

研究還發現,沙河城北邊和東部的地質豐腴,大片溼地利於屯耕和生活。因而,村落密布,人口稠密。沙河城南邊,由於洪澇災害頻繁,大沙河道鵝卵石隨處可見。兩岸河床及衝積平原積沙成丘,難以耕作居住。所以,南邊主河道的沿岸村落稀少,人口密度小。

秦漢時期,沙河城(當時只是周邊土著居民的貿易集散地,而非縣制的古城)位於大沙河的下遊,西部是乾旱的丘陵地區,東部、南部和北部俱是 衝積扇 平原和沼澤地。周邊方圓百裡均為流沙與鵝卵石,土壤貧瘠,草木依稀,居民甚少。兩晉時期,沙河城發展成御路旁邊一個商貿集散重鎮,雛形已具。

巨鹿之戰結束後,項羽部落的部分老弱病殘就在沙河北支流沿岸留下屯居墾荒,繁衍不息,漸漸形成一些村莊。更多村落是明代「燕王掃北」之後,部分山西移民奉旨遷徙到此。根據生活經驗,這些人在選址時普遍考慮依山傍水,避風遠災,祈求福祉。故而,多選在沙河北支流水流平緩,土質優良的地方屯居。而沙河城南邊的沙河主道的沿岸卻因地勢低洼,洪澇頻繁,沙灘較多,不便居住和耕種而很少擇居。因此沙河南北的村落和居民相應的形成一種明顯差別現象,沙河南岸的村莊普遍較小,人口稀少。比如老莊、韓莊、高廟、周莊、毛莊、姚莊等;而沙河北邊的村莊稠密,人口眾多。比如之前一個留村鎮的人口,幾乎比周莊辦事處所轄村落的人口之和要多出很多。

閒話少說,書歸正傳。

本文所列出的村名,以沙河城為中心,輻射周邊方圓約二十華裡為半徑範圍內的部分核心村落。全部覆蓋曾經隸屬於沙河城鎮舊治管轄的村落,適當兼顧周邊原有或現存的留村(青介)鄉,周莊辦事處(原沙河市淮莊鄉)、原洛陽(東戶)鄉(現屬邢臺橋西區李村鎮)、原西北流鄉(現屬邢臺橋西區)等,以及其他相關的個別重要村落(雖然地理位置偏遠或隸屬其他轄區,如沙河縣西部的西九家村,邢臺橋東區的南康莊村等),因與本文所涉村落的形成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歷史淵源關係,故而一併納入本文,方便閱讀,唯其簡略提及而已。

為了完成拙文,筆者遍查多種資料,上溯《史記》《山海經》《河北通志》、《燕趙風物誌》等,下及《順德府志》《沙河縣地名志》《沙河縣誌》等。甚至冒著酷暑,不嫌其煩,實地走訪各種人士,凡是本文所涉,逐村採風,查看地方文字和石碑,了解坊間傳說等。在走訪和記錄過程中,以史為據,尊重事實,對於可信度高的舊有資料儘量採納;涉及民間傳說,努力予以考證,或對其可能性進行邏輯演繹和分析推理,斟酌選用。對一時難以考證的,羅列於此,僅供參考。

經過兩年多的認真調查和研析,謹茲不揣冒昧,特撰拙文,誠與商榷和補正。 3由於時間倉促,水平局限,謬誤在所難免,敬希專家學者給予斧正和不吝賜教。或提供更加詳實的史料,以期日後補正完善。本文採寫過程中,曾經得到孔復興先生,李守國先生、陳春英女士等諸多友人不同程度的幫助,一併聊表謝忱。

以下村名基本採用漢語拼音首字母排序為主,先摘錄《沙河地名志》的相關敘述,然後補充筆者搜集的資料。涉及到一村分治或對應的村名時,一併提及,以便表述和理解。例如沙河城的北街 /南街/ 北關,洛陽村的東街 /北街 /西街。又如東/ 西馬莊,前 /後大流,北 /南陽,東/ 西趙莊,東 /西北流,東 /西戶村,東/ 西九家,北 /南俎等。

B

1,八裡莊--- 1953年前俗稱西八裡莊。位於沙河老城西南大約八裡地,故名八裡莊,實際距離遠大於八裡。該村龍王廟碑文記載,清朝雍正八年(1730 年)六月,連續暴雨,山洪衝毀了八裡莊(今老莊村,即老八裡莊村的簡稱),部分村民遷至村西另建新村,因位置在老村偏西,遂取名西八裡莊。村民為祈求平安,曾經給該村取大名叫太平莊。該村現有 520多戶,共 2200人,以楊、侯、鄭、任、張居多。耕地158 公頃,多沙地,有林木。農曆三月十九和十月十六廟會。 2,北流/留---東/西北流(留)。

北留村也叫北流村,簡稱北留(流),明代萬曆版縣誌寫作北劉村。包含東北流和西北留兩個村。

a東北流,也稱東北留,在沙河城東北方向六七裡處。《沙河地名志》說因地處縣城東北方向,故名東北流。據傳,明清時期,東北流也曾俗稱東北汪(概因位於縣城東北方向地勢平緩,到處積水成澤)。

新考為:大沙河沿十里舖-張莊-大村路線的一條支流,到此分叉往東北方向有溝流水,與北俎的來水等匯合,然後迂迴再往東南的留村和大流方向。有人前來在這個東北方向分叉河溝的沿岸墾荒謀生,群居成村,以水溝流向取名東北流村。傳說,燕王掃北之後,該村人口驟減,數百口人只剩下田、於兩姓氏幾戶人家。明朝永樂二年( 1404年),從山西遷來喬、張、王等姓氏到此定居。東北留村的王家墳挖出一塊金代石碑,刻有 「東北流鄉」 四個字,證明該村在金代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乾隆版《沙河縣誌》記載,東北流村有禪花寺,元朝至元年間建造。但據東北流村校長李守國先生回憶,小時候曾在禪花寺看到一通石碑,寫有「禪花寺備於隋,建於唐,…… 」字樣,石碑下端署「大明隆慶年重修」。

東北流村現有717 戶,人口大約 3300人,以王、李、杜姓居多,餘為喬、侯、呂等姓,有耕地 267公頃,產蘋果、梨等。廟會為農曆十月二十七。

b西北留--- 原作西北流,在沙河城的西北方向二十裡地處。是當年沙河縣比較大的村莊之一。和東北流村相似,其來歷也與大沙河分支的水流走向有關。明代,這一段的大沙河曾被當地人稱作洛(泉)水。在洛陽村西,洛(泉)水有一股分支流向西北方向一個大面積的低洼,滯留成湖。有人遷來圍此居住開墾,日久成村,故名西北留/流。早期,西北流毗鄰沙河北岸,在洛陽村西的一個平臺上。後遭水患,往北遷移到現址。村南舊址依然是大面積的低洼長期積水,形成東西狹長的溼地,蘆葦叢生,成為邢臺一個著名的溼地景點。村民中以林,任,杜,張等為主要姓氏。農曆二月十五,九月十三廟會。 2,北陽/南陽

a北陽村,在沙河城東邊約六七公裡處,留村東南約2 公裡。村名來源說法不一。

(1)北陽村,第一種說法是,原名北楊村,以楊姓命名。村北有一個楊將軍墓地。 1964年挖開時,發現少量漢代銅錢、漢磚、玉雕等。明朝燕王掃北時期,楊姓絕戶,北楊村改為北陽代替。

(2)其實,漢末,留村幾戶居民到此墾荒,為方便耕種,搬來居住,當時沒有村名。邀請留村重陽寺的高僧給村子起名。高僧思忖,這裡位於大沙河之北。僧人依據古代 「水之北,謂之陽」 ,於是取名北陽。元末,曾一度寫作北楊/揚村。現分為北陽東、北陽西兩個村民委員會,共有898 戶, 3786人,有 57個姓氏,人口較多者有趙、劉、賈、張、史、王、秦、李等姓。有耕地 368公頃。村中有泰山聖母廟,農曆二月十四、七月初十廟會。

b南陽,位於沙河城東偏南六七公裡處,北陽正南,與北陽相對應。元末明初,部分北陽村民發現沙河南岸大片地勢平緩,方便耕種和居住,於是逐漸南移,日久成村。為表明來源於北陽村,同時還和北陽有所區別,依方位,故名南陽。也曾經寫成南楊/揚村。所以當地民間早時曾經有「先有北陽,後有南陽」之說。南陽現分為南陽一、南陽二、南陽三共三個行政村落。共有 831戶,3710 人,以武姓最多,次為曹姓,餘為王、翟、趙、遊等姓。有耕地 199公頃,產花生、西瓜,南陽的西瓜曾經因為皮薄,砂甜,被列為沙河縣四大聞名特產(北俎葦子,南俎席,南陽西瓜,洛陽梨)之一。萬曆版縣誌記載,南陽村有明代洪武年間建築的中陽寺,農曆三月十五廟會。

2, 北 俎/(東、西)南俎。

說起北俎/(東、西)南俎的村名,最好先了解一下「俎」。俎是 古代祭祀時盛肉的器物 ,類似於四足的桌案,通常用一整塊石料做成。然後,再從北俎的村名和所處的地理風貌慢慢道來。

a北 俎,曾名鳳凰村,位於沙河城東北方向八九公裡處,北界邢臺,系一古老村莊,村西曾發現夏商遺物,說明夏商時期北俎這塊土地就已經存在人類活動。但該村名字的來歷卻是和古代祭器石俎有關 (《沙河市地名志》) 。

北俎村文化名人孔復興先生提供的《北俎村志》云:「距沙河十餘裡,當南北之衡其以北俎名其村者在唐李時已然, ……以先聖之裔避地居此其鄉名取義得非以俎亞為孔氏之事而因以名」,只言孔氏後裔來此時,北俎村名早已有之,並不能說清北俎村名的來歷。

史料記載,古時候,北俎附近有一條叫做魏郭橋河的水流,來自邢臺縣南康莊(村東)和大廠村(廠裡,即南廠村)村西之間,屬於百泉水系。在流經沙河縣東九家村北,從北俎村南流過,當地人稱之為狼溝河(俗稱小澧河,明清《沙河縣誌》叫俎水河;《北俎村志》叫蘭溝。採訪中,孔復興認為「蘭溝」應該是「狼溝」的音變)。北俎這裡地勢低洼,旱澇不均。有時候連續乾旱,農作物欠收,居民生活難以為繼;若值雨季,百泉的水和西部山區洩洪,造成大澇,衝毀村莊及農作物,積水連片。為祈求平安,居民商議在村南的河岸建造河神廟,廟裡擺放石俎,定期祭祀河神。但依然在唐宋時期履遭水患。元朝至正1342年,村民商議在狼溝河(俎河)岸建造一座普陀寺和牌坊。寺前置放巨大石俎,農曆七月十五開光祭祀。信徒紛沓而至,除了本地居民,也常有香客遠道而來,甚至遷居於此。人們為了方便識別和稱呼,以石俎為中心,按照在俎器周邊不同方位名之。在哪個方位,就叫做 *俎。例如位於俎器北邊的範圍叫做北俎。俎器南邊的區域則稱為南俎。另據坊間傳說,在此祭祀的居民身份不同,居住的位置也因此有別,依地理北高南下,北尊南卑。孔天鐸是孔聖人後裔, 官至金符管車千戶兼邢州學校提舉 。北俎村中有元朝提舉孔天鐸墓,明代沙河知縣方豪曾撰寫《元提舉孔天鐸墓記》並立石於此。孔姓和嫡親及侯姓周姓等因此顯貴,居俎之北,就形成現在的北俎村。孔侯周仍為北俎三大主要姓氏;身份卑微者(包括遠道而來的其他香客)住石俎之南,即是現在南俎村(也有傳說,西狼溝河附近有曾經盛產叫做石俎的祭器工廠,廠北邊的村就叫做北俎,南邊的村落叫做南俎)。

北俎村現有1036 戶, 4451人,以孔姓最多,其次為侯姓,再為周姓,另有李、宋、張、呂、蘇、孫、吳等雜姓,基本都是後來者。北俎有耕地 370公頃。舊時村北有泉,四周多水窪地,盛產蘆葦,一時美名「邢臺白洋澱」。村民有種植和編織葦席的傳統。近年水位下降,蘆葦已近絕跡。該村有糧食加工、飼料等企業,興達飼料企業等聞名河北。農曆七月十五廟會。

B南俎,現在叫西南俎。民間依然習慣於稱呼南俎,位於北俎村的南邊。現有 298戶,1282 人,人口來源複雜。以王姓居多,周姓次之,餘有孔、張、崔、潘等姓。有耕地 108公頃,皆可澆。南俎村名擅長用蘆葦編制密織的蘆葦蓆子(農村蓋房頂用的建材),因手藝高超,而聞名邢州。所以,邢臺地區當年普遍流傳著「北俎葦子,南俎席」之說。南俎村後來另擇農曆三月十九廟會,祭祀普陀寺與河神。

清朝初期,永年縣高固村幾戶村民遊牧牛羊,來到南俎村東南二裡處,見這裡地肥草盛,方便生活,於是定居下來。當地人為了方便稱呼和易於辨別,把永年人聚居之處叫成了東南俎(意思是在石俎或者南俎村的的東南方位),以示區別。以前的南俎村,因為在東南俎的西邊,自然就叫成了西南俎。

東南俎現有185 戶, 721人,以蘇姓居多,餘為周、董、南等姓,有耕地 72公頃,農曆二月初八廟會。

當地人坊間傳說「先有北俎,而後有南俎,最後才有東南俎。」

C

廠裡村,在九家鋪北邊二三裡。據該村幹部自述,此處原是一片沼澤地,蘆葦茂盛。所以,附近居民經常來這裡放牛馬,逐漸叫做牧馬場,因地處順德府之南八裡地,故稱南馬場。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張姓弟兄三人,長兄住邢臺縣張東村,二哥住北邊的百泉村,老三就近在馬場搭建草棚居住,牧馬墾荒,維持生計。後來陸續有人遷來居住,逐漸成村。叫廠裡村,亦名大廠村。1950年代,為方便管理,廠裡村北部分叫北廠,村南部分叫南廠。總計近兩千人,張姓居多。

D

1,褡褳,志載明代稱南中鋪,系南北御路上的一處驛站和遞鋪。民間也有許(蓄)友店、海馬鎮等別稱。明清時有護溝、圍牆及南北二門。舊時,因該村多銷售線褡褳的店鋪,來往商客漸漸把南中鋪喚作褡褳店。日久,褡褳店便成了其正式稱謂。 1903年京漢鐵路通車,在附近建火車站,該村發展加快。民國時曾一度稱褡褳鎮。 1958年,從褡褳往西通礦山村的鐵路支線修通。 1969年沙河縣革命委員會從沙河城遷來,使褡褳迅速發展成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79年復置褡褳鎮。褡褳村處沙河市區南緣,現有村民 1298戶, 5355人。村民有李、樊、朱、羅、趙、侯、元、付、高等姓。有耕地 85公頃,村民多從事工副業及蔬菜經營。 2007年村南建機械零部件市場。另有楊九思墓。農曆六月十三傳統廟會。

2, 大(當地人讀 dài)流----前/後大流。

大流村位於沙河城東邊五六裡地處,現在分為前大流和後大流兩個行政村。關於大流村的來歷,說法各異。

a坊間傳說,明初,山西洪洞縣的(李姓、董姓和任姓)三戶連襟奉旨從山西遷徙北陽和南陽村之間叫中陽的小村居住耕作。清朝時期,大水衝毀。居民分散遷到北陽、南陽和西邊三四裡處的大流附近居住耕作。以村中東西走向的河溝為界,前街叫前大流,后街叫做後大流。現在這裡村民還習慣稱呼前大流為前街,後大流為后街(持此說法者聲稱依據中陽寺石碑記載。但筆者在大流村走訪時未見此碑。查閱史料記載,沙河縣南陽村有一個明朝洪武年間建造的中陽寺,但沒有看到關於中陽村的詳細記述)。

據大流村出土的明朝萬曆三十五年立碑,知縣谷師顏撰寫的《大留村重修神女祠記》碑文顯示,「大留地脊多沙,民俗務實而勤苦,井眼如篩,圃連阡陌,一簇煙火,桑麻雞豚……村有古廟一所,……舊有正祠三間,內塑神女二尊,人號二仙娘娘廟,始建不知何時……」。

碑文還說 「神女祠在前朝屢廢屢修 」,說明大流村應該在宋元時期已經形成。有學者推測說,唐朝武則天時期推崇建立觀音堂,該村的觀音堂應該是唐朝時期建立,以證明唐朝就存在大流村了。明朝寫作大流村,清康熙年繼續沿用。乾隆時期一度寫成大留村。 1774年,本村寫成大柳村滋新莊。道光年間仍改稱大流村。之後,以村中水溝為界,始有前、後大流的叫法,沿用至今。

(有人推測這個大留村實際上是指現在的留村範圍,石碑在多次大沙河洪流中反方向衝到現在的大流村。此說有可能,但待考證)。

有大流村的老人稱,後大流村曾經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證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在此活動了(當然,未必能證明當時就有大流村的名字)。還有說附近挖掘出的漢代古墓推測出漢代有人在這裡居住活動。

目前現有資料可以證明,大流村的起源應該早於明代,而且清朝道光之前的各種志載沒有前、後大流之分。

b大流村的真正來歷,是源自沙河北幾個分支的水流和來自北俎村南的百泉水流等多股水流在附近匯合後,由於這裡地勢平坦,井泉如篩,水面驟然變得寬闊,水流寬大,平緩穩定,大流由此得名。之後,這股水流順著大流村東的水溝往東南而去,直奔北陽南陽。

大流村,從開始建村就稱大流,此後曾經叫過大留存、大留村(可能一部分人源自東邊的留村或其他地方遷來,而滋蔓成新村?或者當時的留村包括現在的大流區域)也稱滋新莊(從字義推測可以印證是附近村民擴散遷居滋生而成),清改大流村或大柳村(莫非附近曾有茂密柳林?)但並無前、後大流之說。清朝道光年後,村民習慣以村中靠南端一個東西走向的水溝為界,南邊的範圍叫前街,後成為前大流村;北邊的區域叫后街,就是現在的後大流村。由此沿用至今。

前大流現有村民 280戶, 1260 人,以李姓居多,董次之,餘為武、張、趙、郭等雜姓,有耕地 82公頃。南近沙河。

後大流村現有 413戶, 1780人,以徐、任居多,餘為宋、郭、左、梁等姓,有耕地 147公頃,農曆二月二十四廟會。

C大流村的村民來源複雜,有的是明朝洪武年間遷來,包括留村、南陽,北陽等遷來的人大部分住在村南(即前街),基本以董、李姓氏為主,自述祖籍均來自山西洪洞縣棗陽村。

據調查,大流村的任姓、李姓和留村、北陽的任姓、李姓為同源同宗,一脈相承。武姓和南陽的武姓也是一脈相承。推算大流村民應該是有一部分源自留村遷徙而來。

3, 大【當地人讀 dài】村 ---位於沙河城東北方向六七裡地,在東北留村西一裡處,屬於留村鎮。據本村呂氏始祖的石碑記載,明朝永樂 2年,山西太谷縣呂氏中甫、萬甫、千甫三兄弟遷徙到現在的大村北二裡許一個當時叫做莊和頂的地方居住,附近有一個大沙丘。數年後,一場暴風颳平沙丘,露出一座小廟。呂氏兄弟及鄰村幾戶土著居民認為此處乃是吉祥之地,紛紛遷來建房定居。起初,這裡僅有呂氏兄弟和幾戶土著居民,村子很小,又沒有正式名稱,鄰村居民藐視其小,故意諷刺而戲稱之為大村。這就是大村的來歷。經過近六百年的發展,如今,大村已經變成名副其實的大村了。現有 774戶, 3357人,以呂姓居多,餘為樊、李、趙、姚等姓。有耕地 271公頃,農曆七月十七廟會。

4,東南莊--- 據傳,清朝大雨成災,老八裡莊遭遇洪水衝毀,部分村民搬遷到老八裡莊的東南角定居,當時叫做東八裡莊,以區別於舊村。因位於老八裡莊(即老莊)東南,依方位在解放後改名東南莊。現有 84戶, 338人。以張、劉二姓較多、有耕地 30公頃,多沙土,有林木。

5,端莊村,以端姓族民群居而名,位於沙河城西北二裡處,西南鄰沙河。原名幸福莊。據該村三家聖母廟碑文記載,清朝康熙年間,端莊也曾叫太平莊,有祈求太平無患之意。傳聞,該村始於明朝中葉, 1950年代前,先在東戶村南邊,因履遭水患,後挪到位於大沙河西北方向,即現在京廣鐵路橋以西的河套,開墾河灘謀生。 1963年再遭大水衝毀,全村搬遷到京廣鐵路以東,河道北岸現址。歷次洪澇的衝襲,讓村民對神靈的保佑失去了信心,人們毅然改成以主要姓氏端姓命名的村莊。現有 385戶, 1631人,仍以端姓居多,餘為王、胡、侯、陳、李等後來雜姓。耕地 32公頃。

6,段莊,距離沙河城東南大約15 裡地左右。古代曾經叫做段莊泊,意指此處水泊成片,茅草遍地。據說明朝永樂元年,一戶段姓人家遷此居住。永樂二年,山西曲沃縣一李姓遷來,還有本地留村的趙姓,高村的閻姓,中旺村的梁姓等。因段姓來的最早,就叫做了段莊,以姓氏得名。現有 132戶,大約 500多人。有李、趙、張、苑等姓,已無段姓。耕地 94公頃。農曆正月廿四廟會。

G

1,高廟村-- 位於沙河城西南大約四華裡處(現在沙河南岸。康熙版縣誌圖顯示在沙河北岸)。傳聞,早期這裡經常遭遇洪災衝襲,一片沙漠。來此開墾居住的人倍受洪水之害。為求得好年景,築一高臺,防備河水衝毀,高臺上建築一座小廟,每年祈禱。由此得名為高廟,村以廟名。現有 293戶,以劉、韓、張、石姓較多。共 1311人,耕地 73公頃,多沙質土,有林木。農曆十一月初一廟會。

另外傳說,此處曾經有一僧人居住,樂善好施,美名遠揚。去世後,葬於此地。香客在其墳墓及靈臺周邊築一高臺,高臺上建一座廟,藉此紀念。香客每年到農曆十月初一前來祭祀,後來逐漸有人在此屯居,故名高廟村(以上摘自《沙河市地名志》)。

據該村的《釋加牟尼佛廟碑記》記載,大禹治水之後,大沙河水流幾經變遷,終於在大沙河南岸剩下一座高達三丈餘的土臺。唐代初期,幾戶人家遷居此處屯耕。某日,有一僧人至此,氣宇軒昂,氣質非凡。他給村民們說這個土臺下藏有珠寶一顆,有避水功能,此乃佛祖為拯救此地生靈,防禦水患而置。果真,歷次洪災發生時,村民逃到土臺上避難。儘管水勢兇猛,土臺穩如泰山。村民在土臺上如同乘坐船上,安然無恙。土臺被廣大村民稱為救命福地。唐朝天寶年間,有村人突然發現土臺上有一尊石頭佛像,乘馬車於臺上。附近村民聞訊陸續趕來,焚香敬佛,認為是佛祖顯靈。很多人解囊資助,興建一座佛廟於高臺,塑佛像供奉。院內根植松柏,院後種植槐樹。後該僧人長期入住,誦經伴佛,久居不離。此前,土臺附近雖然有人居住耕作,但沒有村名。因寺廟建在高臺之上,高廟村名由此而來。寺廟於農曆十一月初一開光,這一天就成為了該村的廟會。

該村現有近300戶, 1400 人左右。以劉、韓、張、石姓較多。耕地 73公頃。

2, 郭龍莊 --位於沙河城東稍微偏南約25裡的沙河北岸。東北二面與南和縣相鄰。村名來歷有兩種說法。但都沒有文字和物證。

a據傳,早期,沙河縣古城沒被洪水衝毀之前,郭龍莊在趙莊、大流附近。古人稱縣城外為 「郭 」,沙河水流經大流村、北陽南陽而繞道於此,這裡居住一部分人,水流穿村而過入南和境內。曾經稱作郭流莊。清末,該村寫作郭龍莊。(《沙河市地名志》)

b有郭龍莊村民說,明朝初期,該地只有龍姓幾家開荒為生,後來從山西遷來郭、張等姓氏。陸續從本縣郝莊、端莊遷來郝姓、王姓等。未幾,永年縣歧辛寨遷來鄭氏。至此,該地正式成為村莊。因為郭姓為村裡大戶,外加龍姓是這裡的始祖姓,合在一起故名郭龍莊。現有 723戶, 3290人,以王姓居多,餘為賀、郝、張、鄭、丁等姓,有耕地 243公頃,多沙地,產花生、西瓜,農曆二月初五、七月初五廟會。

H

1韓莊--- 原名韓家莊(現在沙河南岸。康熙版縣誌圖顯示在沙河北岸),107國道和京廣鐵路之間。中華民國版《沙河縣誌》註明韓莊距離沙河城西南四裡地。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山西人韓克讓攜弟韓克義從祖籍榆次縣遷至沙河縣西部河頭村。嘉靖初年,河頭村韓姓先祖流寓到沙河城西的沙灘開荒謀生。起初,只是幾戶群居,沒有正式村名,當地人信口以城西莊名之。後來,逐漸繁衍,人口增加,城邊沙地明顯不足。韓氏族人發現沙河南岸地勢平坦,易於耕作,城西莊韓昌一家率先遷至南岸(起初在京廣鐵路以西的地方)。清朝康熙年間(有說清末),因風沙水害頻發,而族人耕耘之田多在沙河南岸,城西莊大部分人遂陸續遷來南岸居住。因以韓姓起始和為主,故名韓家莊(康熙版《沙河縣誌》《縣境圖》有顯示),簡稱韓莊。民國六年,一次洪水將韓莊村中的水溝衝成小河,韓莊分成東韓莊、西韓莊。民國29年縣誌才開始出現韓莊名字。《韓莊村志》自述從城西莊遷來建村歷史約350年。以前在京漢鐵路西邊,和高廟村相鄰。 1963年沙河大水再次衝襲後,韓莊人才整體從京廣鐵路西搬遷鐵路東邊現址居住。根據村址附近出土的考古化石等發現,此處遠古時代即是沼澤地。

韓莊現有近400戶,大約 1300多人,韓姓仍然居多(韓莊和高廟村的韓姓一脈相承),餘者為近年來外地遷入的任,賈,孫,陸等少數姓氏。農曆二月二十五廟會。

2,河北莊 ---位於沙河城西南十幾裡地,臨沙河故道。坊間傳說,該村歷史上與附近的八裡莊、老莊、東南莊同為一村,叫八裡莊,也稱太平鎮。清朝同治年間,一場特大洪水將該村衝毀,原址(老莊,即老八裡莊)留下少數人居住,其他人紛亂遷至四周居住,分成了老莊、東南莊、八裡莊與河北莊四個村。因該村位於沙河古道以北,故名河北莊,也名北八裡莊。至今,這四個村的諸多同姓還互相來往。以張、趙、解、郭為主。張姓來自本縣的留客村,趙姓來自邢臺南康莊村,解姓是解放時來自沙河城南街(也是冊井村的一脈),郭姓來自河南孟州玉寺等。現有 84戶, 358人,以張、趙二姓較多。多沙土,有林木

3,河堤鋪( 康熙年間叫 河心鋪) 。古代,在 沙河城南閣樓(沙河城南甕 /月城南邊的不遠處)南邊 二 裡許, 原有一驛站遞鋪,後有永年、雞澤和大名縣等地的難民前來附近墾荒居住,日漸成村,故名。住戶極少,數十人。 民國六年 ,沙河 發洪水後 ,河堤鋪 與南閣樓一起衝毀, 原 村不再保留體制名稱。遺留的幾戶居民不願遷走,原址居住 耕作 (後來形成南街十隊村民) ,也有人稱之河南莊 。 現劃歸沙河市周莊辦事處管轄。

4, 戶村-東/西戶村.

戶村包含東戶村和西戶村兩個行政村落,分別位於沙河城西北方向大約十華裡和十二華裡處。

(1) 東戶村的來歷,常見的有兩種說法。

a東戶村,原名東護村,傳說是唐朝宋璟墓地看護人聚集居住的地方。唐公元 737年,宋璟辭世,皇帝命一幫人馬護送宋璟遺體回祖籍南和縣的過程中,至此繩斷棺脫,按照民俗,落地為墓。皇帝指令就地埋葬(宋璟墓,當地人叫丞相墳),並敕建宋文貞公祠。一些護送人員奉命就近居住,世代看護宋璟墓地,以防盜挖。護墓人起初居住在墓地稍微西北方向一裡地。後,焦姓族人因開荒逐漸西移,分成東、西護村。後漸簡寫成戶村。西戶村因為焦姓族人居多,一度曾叫焦家莊,簡稱焦莊。許多學者認為此說可信度比較大。

b東戶村,清朝以前曾叫南護村。傳為紀念一位保護村莊免遭水患的神仙老婆婆而得名護村。後將護村簡寫為戶村。1980-1990年代曾為洛陽(東戶)鄉政府駐地。

東戶村現有 706戶, 2950人,閆姓居多,餘有趙、張、尤、陳等姓。耕地 144公頃,多梨樹,農曆二月初一廟會。村東南有中學,原為宋文貞公祠堂和宋璟墓神道碑及墓地所在。古時,周邊松柏參天,綠木成蔭。現歸邢臺橋西區管轄。

1984年文物普查時,在東戶村南發現東戶村遺址(為方便稱呼和辨記而以戶村命名,只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此處早期就存在人類活動,但無法證明是戶村的存在),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主要文物有鑽孔石器、鼎足、紅陶缽、彩陶片等。初步確定為仰韶文化後岡型文化遺址。

(2)西戶村 ----位於沙河城西北方向約12華裡處,東戶村西北不到 1公裡處。傳原名焦莊,明遭水患後改稱西戶村(沒有史料支持此說)。現有 368人, 1610人,以焦、閆二姓為主。有耕地 53公頃。有梨樹。(主內容摘自《沙河市地名志》)

在山西晉城礦務局工作的西戶村籍焦拉倉先生給筆者提供了若干文字,對西戶村的歷史有所補充。筆者引用和稍加編輯,以供參考。

焦先生認為,西戶村中的焦姓家族系周文王后裔,遷居至此,坊間俗稱焦莊。焦姓先祖懷念文王,取文王時的周都所在地陝西戶縣為村名,故名戶村。

焦先生寫到,戶村「村史可上溯至唐代,但據一些古墓葬看,唐之前此處可能有人居住。村西南原曾出土過一些小型陶罐,通體灰色,質地較細,口大身矮,平底無足,外形類似於明宣德爐;其直徑約15公分,高約7公分,壁厚約7毫米,村中老人稱其為「紂朝小罐」,至今村中尚有存者。後經與博物館中器物對照,分析其可能為龍山文化晚期遺存。」

他提供的《石刻碑銘記戶村》或許可以作為進一步的借鑑:

明朝後期,「戶村」並不帶「西」字。閆氏祖碑銘文記載了西戶村最初曰「戶村」,其原文中有四次出現「戶村」一詞,其內容如下:

公諱錦,字德華,別號東嶺,古籍山西太原人 ……,南移於戶村,距張寬不二、三裡許,又為戶村編民,屬洛陽裡。大清嘉慶年間,戶村繼續稱「戶村」。嘉慶十七年(1812年),戶村焦家與洛陽村同宗因墳樹打官司碑文中涉及村名,仍用「戶村」稱謂,原文如下:「----刻戶村族長焦治本---。」民國年間也還以「戶村」為名。真正以「西戶」為村名是到新中國以後才流行起來的。

焦先生在文字材料中自述,其先祖在明永樂二年自山西洪洞遷來。當時遷來弟兄兩個,洛陽村東街為老二,西戶村為老三(老大在洪洞故居守祖),至今兩村焦氏輩分不亂, 2013年還聯合修譜,世系直至明初,一代不缺。始遷祖諱焦玘,至其孫輩時分為南、北二門。伴隨該村人口逐漸增多,因外交需要,焦姓先祖便提議將村莊命名為「戶村」,其含義是為了紀念「文王遷都戶縣」一事,即:文王由於遷都戶縣(在陝西戶縣的灃水西岸建立了新的都城「豐京」。其實文王在這裡建都時,這裡並不叫「戶縣」,在此設立郡縣是西漢以後的事。而且西漢在這裡設置的縣當時叫「鄠(hu)縣」,「戶」與「鄠」音同字不同。但由於鄠縣與我村相距遙遠,先人代代相傳誤以為是「戶縣」。正式將「鄠縣」改成「戶縣」是解放以後的事。先人為了敘事方便,常簡稱說「文王遷都戶縣」)。從洪洞遷到「戶村」,希望也能像周朝先祖一樣興旺起來。因為村名並非按焦族姓氏而稱,故其他村民亦無異議,於是「戶村」之名便被確定下來。此事大約發生在明成化年間。他認為東戶村最早的居民乃是西戶村閆家之分支。

後來由於遷民政策,先後有多家從山西洪洞遷來,與南面的閆家共同居住。他們向東南方向開發土地,使得南邊的閆家駐地逐漸形成一個村落,於是便形成了兩個「戶村」。那時兩村人稱兩個村子分別叫作「東頭」「西頭」,或者稱東邊的村子為「東邊的戶村」。因該村最初居民是從戶村遷去,又在西戶村東邊,天長日久逐漸演變成「東戶村」,而西邊戶村仍叫「戶村」,所以今日東戶村與西戶村都有閆家居住。

戶村的村名加「西」字大約從清末開始沿用(此處指民間。道光二十五年《沙河縣誌》顯示,政府在官方文件中加「西」字時間較早,但民間不願接受)。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進行戶口普查,政府嚴格管理,為區別兩個戶村,才命名原戶村為「西戶村」(因在東戶村西邊),於是沿用五百餘年的「戶村」之名消失。他堅持認為西戶村原叫「戶村」,乃是為紀念文王遷都戶縣而得名,後於解放初改為今名。

一九八三年沙河縣編篡的《沙河縣標準地名資料彙編》(簡稱彙編)云:「西戶村原名焦莊,位置在今村東南4裡處,後為大水所衝,遂遷現址,改名護村,謂託神保護之意,後訛護為戶,並為與鄰村區別加一西字,沿用至今」。

綜合各種史料,閆姓在東、西戶村都是主要姓氏,而且同宗同源,一脈相承(焦先生考證認為, 焦、閆兩姓在周朝初年均出自姬姓,是廣義上的「同源」)。村名都用「戶」字,絕不是偶然的巧合,似應存在一定的歷史淵源,即都是由護村演變而來的可能性比較大。包括戶村西邊的洛陽村民,也極有可能和戶村的同姓村民是同宗同源。

5,淮莊 ---位於沙河城西南約4公裡處的京廣鐵路西側。1970-1990年代曾為沙河市淮莊鄉政府駐地。據說,元末,該村位於沙河城南的河堤鋪附近,十幾戶人家。以王姓村民居多,故,原名王莊。明朝弘治、嘉靖年間,幾次大水衝毀村莊。部分村民遷至南和縣,部分淮姓村民遷入此地居住,因淮姓人丁興旺,且乾隆年間,淮姓族人在河南做了府官,作為嘉獎,後該村更名為淮莊。民國時,村東曾有小任莊(四五戶居民,後入住八裡莊),今無。淮莊村現有 199戶,仍以淮姓居多, 800人左右。南近沙河故道。農曆十月十一廟會。

J

1,冀莊 --大沙河南岸,沙河城南偏西十幾裡地處。史料記載,大約在明朝萬曆年間,永年縣南伊固村幾戶冀姓人家遷到此處開荒謀生,後來逐漸發展成村,以姓氏取名冀莊。有 687戶, 3050人,現在以劉姓居多,次為杜、張、郭、冀等姓。耕地 197公頃,近沙河故道,多沙質土。農曆七月十五廟會。

2,九家 —東/西九家村。

九家,原名救駕村,原指沙河城西邊約30公裡大沙河南岸的九家村(也即西九家)。唐初,大將尉遲敬德救秦王李世民於西九家村北的河套中,此說流傳甚廣,明清縣誌均有記載。後來有人遷居這裡,就依此典故叫做救駕村,後來簡寫成九家村。

另據《順德府志》記載,唐初,尉遲敬德曾經在沙河流域的西部救得秦王,當地村莊故名為救駕村。明朝燕王掃北之後,該村居民或死或逃,只有一戶倖存。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八戶人家,加上本村遺留的一戶,共計九戶人家,故名九家村。明朝萬曆版縣誌曾將其寫作西九家村。

唐末宋初,西九家村有幾戶村民因西九家村地瘠勢陡,諸多不便,遂遷居到御路上十里舖(古代叫食膳鋪)北邊五六裡地,馬莊村東邊,沿洛陽村-馬莊村流向的洛泉河溝耕作謀生,日漸成村。因懷念鄉情,源自九家,村民依然自稱九家村。只是為了區別開來,人們把位於西部山區的九家村叫西九家,東邊的叫做東九家。明朝萬曆版縣誌載有西九家村和九家鋪的字樣,看不見東九家村的記述。乾隆版縣誌將東九家村寫作北九家(位於沙河城北邊,也為區別縣城西邊的西九家村)。

a東九家,位於沙河城北近 8公裡處公路東面。現有 618戶, 2450人,以張姓較多,餘為薛、魏、韓、樊等姓,耕地 196公頃,舊時村旁有泉,多棗樹,農曆十月初十廟會。

b西九家,亦名九界、救駕。位於沙河城西部約30公裡的沙河南岸的山坡上,北鄰公路。現有 1600人, 315戶,以侯、劉二姓居多,餘為傅、胡、王、黃等姓。有耕地 138公頃。農曆二月二十二廟會。

3九家鋪 --位於沙河城北十七八裡地處,在東九家村西北角,靠京廣公路(古代御路)。實際上,這是古代縣署在九家村口設置的九家驛站遞鋪,故名九家鋪。明代萬曆版《沙河縣誌》村鎮篇記載有九家鋪,說明該村此前就存在。

邢臺民俗學者、邢臺市名城辦主任劉順超在新浪網實名博客《千年古縣(沙河市)》寫到:相傳,早期,東九家村北邊有一眼甘甜的泉水,泉眼上建有一個古亭,名曰「德泉亭」。過往路人經常在此歇腳飲馬。此時,東九家村一戶薛姓人家看到這裡人氣旺盛,認為是謀生好地方,就在此搭建簡易房子,開設飯鋪,招牌寫的是 「東九家飯鋪 」。日久,人們逐漸叫成了九家鋪。後來陸續有韓,樊等姓氏遷來居住,逐漸變成了東九家鋪村。現有 109戶, 470多人,以韓姓居多,薛姓,樊姓等次之。村中有耕地 34公頃。

在九家鋪村北距沙河城17裡的御路房,有清道光三十年立的沙河縣和邢臺縣的界碑(現已斷),上刻「沙河縣北界」。碑高約2米,寬約1米,厚約0.3米,存沙河市文管所內。

K

1, 康莊 ---沙河城北邊約二十餘裡處。古代,這裡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之平坦路口。後來逐漸有人遷來居住,日久成村。根據《爾雅》 「四達(通達四方的)謂之衢,五達(通達五方的)謂之康,六達(可以通達六方的)謂之莊 」,此處四通八達,故名康莊。據村中挖出的村碑記載,該村原名康家莊,簡稱康莊。為區別於邢臺市北康莊村,取名南康莊,現屬邢臺橋東區。村中趙姓,田姓等居多。

2,康莊鋪,位於沙河城北邊二十裡左右,在康莊東邊二裡。古代官府在此設置驛站遞鋪,因地點靠近康莊村,故名。村民範姓居多。

L

1, 老莊,古名八裡莊,因距沙河縣城約 8裡而得名,俗稱老八裡莊。該村石碑記載,八裡莊村始建於唐朝,臨沙河南支流。明清時連遭水患,人們期盼平安太平,所以曾一度叫太平鎮,屬於縣內規模比較大的鄉鎮之一。鼎盛時期大約千餘戶人家。在一次巨大的洪水徹底衝毀村莊後,村民紛紛搬遷至附近居住另建新村,分裂成東南莊、八裡莊等幾個村。留守居民居住的舊址依然叫做老八裡莊,簡稱老莊。現有村民 157戶,大約 700多人,以賈、侯、張、趙、鄭、劉、韓、任、李等姓氏為主。有耕地 43公頃,多沙地,有林木。文化大革命前有一座始建於宋代的關帝廟(後損毀)。十月初八廟會。

2, 劉莊,位於沙河城南約4.5公裡處的鐵路西側。據傳系清代永年縣鄧底一劉姓人家遷此始建,故名劉莊。後來,附近毛姓居民前來居住,甚至超過原始住戶劉姓。現有 37戶,共 164人,以毛姓較多。耕地 10公頃。

3, 留村,在沙河城東北位置四五公裡處,現在是沙河北岸的最大鄉鎮 —留村鎮政府所在地。

關於留村的來歷有多重說法。

a,舊時亦寫作流村,可能因古時村周多泉流而得名;也可能是古代留住內遷降民之處而得名。摘自《沙河市地名志》。

b, 又傳,明朝隆慶三年 1569年沙河大雨成災,洪水爆發,衝毀該地域許多村莊。留村也被衝毀大半,留下部分村民堅守家園。故名留村。

c,最新考證是,留村原叫流存。留村區域是多股水流在大流村東部逐漸擺脫側向約束,沉積作用而形成的衝積扇平原。所以,留村附近區域的地勢平坦寬闊,大沙河北邊幾股支流由西而東,與北俎來的水流匯合於此,滯留不走(留存),積水成泊。有人發現此處地勢平坦,土質細膩,土壤肥沃,水量豐沛,方便屯耕,於是搬來居住耕作,逐漸成村,故名流存,也叫留存,後寫作留村(或大留村)。另外,幾百年來,但凡下大雨或河水猛漲,很多水都是流到這裡低洼地帶積存起來,四處一片汪洋。所以,早期的沙河城老年人也把位於東邊的留村叫做東泊(言外之意,留村是沙河城東邊的一片水窪)。由於常年積水和潮溼,留村成為主要鹽鹼地帶。筆者兒時曾隨父親到此搜刮硝土,回去熬製,當做自製鞭炮的原料。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留村地表水依然十分浮淺,挖坑一米見水。

起初,留村住戶極少。元朝時期,居民由少漸多。當年由於留村到處是窪地,而且經常遭受水患,難以長期穩定居住。所以,留村村民在附近來回流動遷居,也有人把留村叫成流村(流動人口居住之處,不固定),從而成為附近大流,北陽等村落形成和居民的重要起源(此說待考)。還有一個說法是,大流村少數村民來此墾荒耕作,後形成留村。不管這兩種傳說成立與否,但是留村居民和周邊村落的很多居民有著相當密切的淵源關係(甚至包括天然的感情親切)。據筆者走訪考證,留村、大流(杏花村)、北陽和東北流村的李姓,留村與大流、北陽、仁裡村的任姓,留村和大流村的董姓等這些同姓,大部分是一脈相承。

近年來,有考古學者曾經在留村西二裡許的地方(大流村附近),發掘出經過鑑定認為是東漢前後的遺物,並命名此處是 「留村遺址(只是證明此處早期存在人類活動,不能證明即是留村的存在) 」。亦或,留村和大流村曾經同為一村(留村就是大留村?大流村也即是大留村?),後散遷分裂?

留村現為鄉政府所在地,分為留村東、留村西兩個村民委員會。共有 1092戶, 4523人,以李姓居多,餘為侯、任、謝、董、趙等,共 73個姓氏,有耕地 283公頃。

明朝正統年間1436年,在留村建重陽寺,俗稱東大寺(也有人說東大寺是指趙莊的無梁寺)。(相傳,後因重陽寺僧某日中午劫持從北俎回北陽婆家的新媳婦並姦殺,觸犯眾怒,燒毀寺廟。自從,重陽寺消失)。留村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五、九月二十一廟會。

4,六方,原名六間房,距離沙河城東北十餘裡地,位於留村北 1.5公裡處。據說,明朝永樂年間,有李姓兄弟三人從山西遷此而居,開墾謀生。起初,他們用樹枝茅草搭起來簡易住房。經過多年辛苦勞動,李氏兄弟共蓋了六間新房,在草棚成堆的地方鶴立雞群,成為地標。於是,鄰村村民叫這裡為六間房村,簡稱六房,後演變成六方村。

該村現有 250戶,大約 1000多人,仍以李姓居多。有耕地 83公頃。村西口建有一座廟宇,農曆二月十九廟會。

5,劉胡莊,位於沙河城西北約1.5公裡處。村名來歷三種說法。

a《沙河村名志》說,位於沙河城北約 1公裡,南鄰北關,古亦名三里舖,傳原名六戶莊,後寫作劉胡莊;也說此村系古代留住胡人之處(筆者存疑:胡人是羯族人,胡人石勒於東晉元帝大興二年(319)建立趙國,定都襄國,史稱後趙。遠早於下一句所說最早是明代山西遷來,矛盾)。現村民最早是明代由山西遷來,村中仍有明代古槐。

b還有人說,劉胡莊村建於元朝。原來只是六戶為縣城種菜的菜農,就近聚居,日久便被稱作六戶莊。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遷來姐妹三家。大姐二姐分別居住留客村和張莊,三妹一家住六戶莊。至清朝原來六戶莊逐漸被按照諧音叫做劉胡莊了。

c最新考證,劉胡莊原名六戶莊,實際上是明朝外地遷來六戶馬姓居住的小村,以種菜謀生。清末,有樊姓遷居入六戶莊。在1930年代末,因一馬姓女兒嫁給擔任沙河縣民團團長的天津人李漢卿後,陸續全部遷到沙河城內北街居住,霸佔胡勤經家的北邊空地,聚居形成馬家巷。著名的沙河城馬家燻雞即得傳於李漢卿家人。由是,六戶莊村民以樊、張姓為主。郭、胡、馮、張、姚等姓俱是民國年間到1945年前後才從本縣其他村遷來。而據考證,早期的六戶莊根本沒有劉姓和胡姓居民居住。六戶莊後來誤寫成劉胡莊,也是近百年以內的事情,之前查無史料記載。據沙河城現健在的九十高齡的申清廉等先生說,三里舖並非指劉胡莊,劉胡莊也從未叫過三里舖。按照乾隆版的《沙河縣誌》縣境圖和前人傳說,北三里舖是高臺大院,為古時官辦北三里舖驛站(清末傾圮,只剩一個高臺,1949年建國後被村民毀掉),在北關閣樓與十里舖之間,御路西邊,靠近劉胡莊,但和劉胡莊是兩碼事。三里舖驛站的東邊,則是明代沙河縣令姬自修建造的演武場(也即留村路和御路交叉口東南角原來沙河城鎮造紙廠南邊)。明代萬曆版《沙河縣誌》及其他史料看不見六戶莊的記載。劉胡莊的大古槐也不能證明以前此處就存在劉胡莊村。當時田間到處有耕作時納涼的樹木。

劉胡莊現有 163戶, 712人,以張、樊、姚姓居多。耕地 28公頃,西靠京廣公路,路西有無名烈士墓。

5,留客,坊間俗稱留歇兒,位於沙河城之北偏西,十裡地左右,十里舖正西三四裡處。唐朝,留客村北建有文貞公宋璟的丞相祠和墓地,面積佔地幾十畝,南邊至留客這裡,松柏蒼翠而茂密。東邊御路過往行人在食膳鋪吃飯後,經常到這裡停下來歇息一會兒繼續趕路。後來有人發現商機,於是,在此建築簡單茅屋,供過往客人食宿歇住,逐漸發展成村莊。當地人因此稱之留歇兒村(意味著客人到此停留下來歇息一會兒,也指客店主人挽留客人歇息之意)。宋璟祠堂年久失修,松柏也慘遭砍伐損毀。正德十一年,沙河知縣方豪前赴宋璟祠堂弔祭,尋找殘碑,再造三間正廳,塑宋璟像,並在東西兩側分別擴建梅花亭和長松亭,完續顏真卿書寫的石碑。上世紀中末期,留歇兒的村民認為「留歇兒」一名不雅,改稱 「留客 」。 該村現有 876戶, 3576人,村民以申、張、韓、武、尤、李等姓為主。耕地 207公頃。村中還有一棵明代以前的古槐。農曆二月初十廟會。

《沙河市地名志》在談及留客的來歷時說,可能因古代留住羯人而得名。此說純屬臆想,於情理邏輯不合。

6,劉莊,位於沙河城西南八九裡處。清朝康熙年間,永年縣鄧底村一戶劉姓人家遷至此地開荒謀生,逐漸繁衍成村,故名劉莊。人口很少,鄰河多沙。

7,洛陽,

洛【當地人讀 lào】陽 ---位於沙河城西北約九公裡處,北鄰邢臺市,曾經是沙河縣境內較大的村落之一,舊時曾稱洛陽鎮。1958年為洛陽人民公社駐地。

該村名稱的來歷也有幾種說法。有說古時村南有洛泉河,也稱洛河(其實就是元明時期沙河水流的分支流經此地的別稱)。移民遷來居住,日久成村。因村落位於河水之北,依古人「水之北,為陽」的原理,得名洛陽;另外一說是,唐相宋璟卒於東都洛陽,後葬於沙河縣之先塋,戶村一部分人移至此處居住耕作,追思先祖,懷念東都(洛陽),故取洛邑之名,融古人「水之北為陽」的說法,得名洛陽。據說,該村古時候街道齊整,建築格式頗具東都洛陽的遺風。另據考證,洛陽村的焦姓、閻姓與戶村的同姓屬於同宗同源,一脈相承。洛陽的焦姓,閻姓,應該是洛陽村的早期居民,可能從戶村遷來。

舊時洛陽村周多梨樹。春季,梨花遍開,一時勝景。清朝道光年間的沙河縣令魯傑賦詩讚道「梨花本是洛陽芳,此地居然號洛陽。一路香風三十裡,也應載酒洗春裝(河南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樹下曰「為梨花洗妝」)」。而洛陽村東牧馬場一帶的梨子(也說麻家墳的梨。更多當地人傾向於說因為洛陽村麻姓家人經常亡故,麻家祖墳周邊土質因此十分肥沃,周邊幾棵梨樹生命力旺盛)由於個大,皮薄,汁甜而遠近聞名,傳為清朝慈禧太后喜歡吃的貢品。上世紀曾經流傳說 「北俎的葦子,南俎的席,南陽的西瓜,洛陽的梨 」。洛陽村現分為洛東、洛西、洛北三個村民委員會,共 1497戶, 6255人,以張、焦、範、李四姓居多,餘為宋、趙、尹、麻、郭、閻等姓。耕地 111公頃。農曆三月初三、六月二十七廟會。

M

1, 馬莊 —東/西馬莊

馬莊,原名孝義村。位於沙河城西北方向七八公裡處,京廣鐵路西側,北鄰邢臺市。因為該村村風古樸,崇尚孝義而得名。也有村民說其先民來自山西孝義(外人稱此地叫做孝義人居住的村),後人為紀念和銘記祖籍而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稱為孝義。摘自《沙河市地名志》。

據考證,此處和西邊洛陽村之間,有一道河溝,自西向東穿過孝義村,流往九家鋪。孝義村恰處河溝兩岸,地肥草美。明代永樂年間,沙河縣設置馬政。方豪擔任縣令期間,將洛陽村東至孝義附近的大片肥沃土地設為馬場,寄養孽馬460匹,兒馬92匹,騾馬396匹及其它馬匹,計約近千。養馬的人為生活工作方便就近搭棚居住此地,和孝義村民共同生活。日久,人們開始稱孝義村叫做馬莊。清朝期間,孝義村正式改名馬莊,沿用至今。清末民初,為方便管理,以東西方位,將孝義村分為東、西馬莊。

東馬莊村現有 547戶, 2250人,以翟姓居多,楊、張次之,餘為常、侯等姓。有耕地 149公頃,產梨,農曆二月十九廟會。

西馬莊現有 654戶, 2780人,以邵姓居多,郝次之,餘為閻、杜等姓。有耕地 158公頃,西北近張寬煤礦。馬莊村和洛陽村都曾經以梨樹環抱而聞名。

2,毛莊,位於沙河城南十裡左右,臨近原御路。在現107國道東邊,姚莊西邊。南臨沙河故道。據說是清康熙年間,沙河縣南部的興固村有幾戶毛姓族人遷此開墾荒地謀生,日漸成村,依姓氏取名毛莊。後有元姓居民遷入,而且元姓繁衍甚快,成為首姓。現有 188戶,以元姓居多,毛姓次之。近千人。多沙質土,有林木。

P

潘莊 ---位於沙河城東北約11公裡。據傳,明代以前,該村有五戶人家。明代燕王掃北之後,該村只剩杜姓一家。永樂年間,潘大榮一家從山西洪洞遷來後,潘姓人丁興旺,後入為主。附近遂將該村稱為潘莊。其他姓氏大部分是清末民初遷來。該村現有 368戶,大約 1600人,仍以潘姓居多,還有少量張、周、王、杜等姓人家,有耕地 133公頃,皆可澆,農曆二月十三廟會。

R

1,仁裡村--位於沙河城東偏北 2.5公裡處。「應該是出自《論語 .裡仁》,可能因風俗淳美而得名。另古曾寫作任禮村,也可能因姓氏而取名。」(《沙河市地名志》)

據走訪和考證,大約在隋唐時期,仁裡村之南曾經是沙河縣署舊址。古城北邊居住一個智慧的仁者,善待鄰裡,講究禮儀,頗具儒風大雅,深獲周邊居民的尊重和愛戴,紛紛見賢思齊,遷來聚居於此,附近一時風俗淳美,聲譽卓著,故名仁裡村。仁裡,取於《論語 *裡仁篇第四》「子曰:裡仁為美(裡,住處,借作動詞用,意指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也說源於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裡者,民之所居,居於仁者之裡,是為美。"仁裡村還曾經寫作仁禮村。又因任姓居多,也曾寫作任裡/禮村。於是又有人臆測可能因姓氏而得名。查閱後趙石勒時期的文字記載,秦朝雍大族遷入到襄國(沙河縣曾經隸屬襄國)仁裡的文字,估計也與此有關。該村現有 332戶,約 1380人,絕大多數為任姓。有耕地 104公頃。

2,榮莊 ---亦名新榮莊,以姓氏得名。原本位於沙河市西北部,在沙河縣朱莊水庫南岸。村史記載,明朝永樂年間,大約 1410年,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安居,開荒耕作。 1970年,因修建朱莊水庫,該村按照規劃地處淹沒區。 1973年,榮莊往東遷至東九家村東2公裡處,1975年完成,稱為新榮莊。現有 127戶, 553人,仍以榮姓居多,次為奚姓,還有張、李、王、呂等姓,有耕地 40公頃,多可澆。

Q

青介 ---也寫作清戒 /界(古代 「戒 」通 「界 」),位於沙河城東北方向20裡左右,系一古老村莊。曾為青介鄉政府駐地。現屬留村鎮管轄。村名來源有多種說法。

a據說,該村得名傳由 「清戒(界) 」演變而來。1950年以前,該村有寺廟,廟碑記載稱,附近眾多信徒經常前來寺廟祈禱,環繞寺廟聚集而居。信徒告誡自己要遵守佛教準則,防非止惡,增強自律。讓身心完全清靜,做事要符合戒律要求。於是,附近居民處世耿直,清正廉潔,品格高尚,不同流合汙。很多居民做事謹慎,自律自戒,不做違反清規戒律之行為。整個村子形成了村風淳樸,達到佛教中 「清介有守 」的境界。故名清界。

b還有說是,這裡居民古時村風淳樸,清正耿介,當地高官稱之清介,後來逐漸演變成青介。村民以此作為居處的名稱。

c又傳,寺廟附近曾有一甘甜清泉,飲之,頓覺內心清爽。周邊汩汩流水,水窪連片,是一處清靜安寧的地方。居住這裡內心清靜,可以達到佛教所說的清淨之界。清界是取佛教「 清靜之界 」 的涵義命名。據老人傳說和古廟碑文查對, 「 青介 」 是 「 清界 」 二字的衍化而來。

村旁曾有古代陶器出土。考古學者在該地發現一些石斧、石刀、泥陶等遺物,認為是夏商遺址,命名為青介遺址。由此認為 4000年前就發展成村莊了,遠早於沙河縣置縣1500年的歷史。

現有 503戶, 2060人,以劉、溫、李姓居多,餘為王、杜、蘇、孫等姓。有耕地 204公頃,有中學等。農曆二月十八廟會。

S

1, 沙河城 --古名坊關,近代才開始叫城關,民間俗稱老沙河城或沙河老城。地處沙河下遊的北岸,107國道東邊。平時民間所說的沙河城,包括北街、南街和北關三個行政村落(有時候周邊人在外地也以沙河城人自稱,因為沙河城知名度比較高)。

沙河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具備雛形。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隸屬趙國,秦時歸巨鹿郡;漢朝隸屬襄國(也即邢臺縣)。隋朝,沙河城屬龍岡縣(今邢臺縣)管轄,只是南北御路東邊約四五裡地遠的一個無名商貿集散地,居民稀少。據傳,巨鹿之戰後,項羽部落少數老弱病殘留下來在此屯住開墾,和當地土著居民通婚和貿易,一時繁榮興盛,後來逐漸發展成集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以及商貿為一體的重鎮 —沙河鎮,政府還駐軍把守。隋開皇十六年,即公元596年,以沙河鎮為中心,東西沿沙河一線從龍崗縣析出,單獨置縣,因臨大沙河,故名沙河縣。此後一直屬順德府管轄。最初的沙河縣城,位於現在的仁裡村和趙莊之間。當時只有縣衙治所,沒有城池。後因盜匪猖獗,居民被擾,商貿凋敝。為保護民眾安居樂業,隋初,畫地為限,植木成寨,縣衙居中,並於仁壽二年在寨內修築文廟,啟蒙學童。後失火寨毀。隋末,原址始建土城防火,縣署設在城內東南隅,文廟緊鄰。不幸,城池卻遭水衝。唐朝武德元年(618年),為祈平安,避水患,沙河縣再築城池,更名溫州(源自沙河西北部湯山有一溫泉),石匾刻字,鑲於門樓內側上方。公元621年,廢州復縣(邢臺著名學者冀彤軍先生綜合《永年縣誌》和沙河市封巒寺明代石碑等史料推測認為,廢除溫州後,沙河縣名應是溫陽縣,至宋朝復稱沙河縣)。新築城池,土牆環城,唯南北城門石礎磚壁。唐睿宗垂拱年間到武則天執政時期,沙河城大興土木,加固城牆,翻新縣衙,修擴文廟。同時加高南北兩個門樓(為二層閣樓形式),分別命名「迎薰」、「拱極」,刻於門樓外上方,以示吉祥。在城池西邊三四裡許的地方(沙河城現址西北隅)設計建造梵愛寺(印度傳教,立碑為志),俗稱西大寺。寺內殿堂宏偉,翠柏高聳,也是沙河縣八大景之一。清朝縣令魯傑寫《唐柏聳翠》詩道「幾株翠柏欲參天,種自前唐豈浪傳?怪底古香兼古色,飽餐霜雪已千年。」唐末,滔天洪水再次衝襲沙河縣舊城,全城毀殆。後晉開運年間(約公元945年),沙河縣城池西移三裡許,遷到現在位置重建,仍築土城。規制依舊,規模擴大。縣衙居中靠西,坐北面南;城隍廟鄰於西;文廟復於東南隅,武廟(關聖廟,春秋和5月13祭)仍位城北。唐宋元明千年間,沙河城池履遭水患,履毀履建(如文廟在宋朝大觀年間重建;縣署衝毀後於洪武年間重建;明萬曆年間,姬自修改建北三里舖附近為演武場;萬曆年間,沙河城城池周長五裡二十步,高三丈。南北二門重修後分別叫做泳薰,拱辰。隍深一丈有餘,闊兩丈,等)。縣誌記載,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因罹水患,縣令葛禎(遍查史料,葛禎離任沙河後升遷潮州府通判。弘治三年到六年縣令是王讓,弘治七年縣令為張璠fan。此間沒有出現葛禎復職)將縣治遷至西部35裡處小屯(今新城)。地處丘陵,諸多不適。十八年(1505年)復還舊址。後任知縣張謹重築城池。再次修擴,南北增建甕城(亦叫月城),北邊甕城門朝西開,南邊甕城門口朝東。甕城門旁皆植巨石,上書「大路然(即官道)。」

同期,新建閣樓分於南北二百米處(修建詳記曾刻石植於閣樓上,1950年代後去向不明)。城池經多次修繕,至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再修,周長五裡有餘,高四丈,四隅有角樓,南北仍有雄偉的迎薰、拱極二門,門外置南、北二關,檢查過往行人。甕城外的南北閣樓再得修葺加固(有關石刻記載碑文留存於北街村民胡東貴於北城門西側北屋房簷下的東部)。民國六年,城池甕城南邊閣樓被大水衝毀。 1945年秋季,沙河縣解放,城池東西兩牆被攻破,西牆佔先。隨即,中共沙河縣委、沙河縣政府陸續入城佔用國民黨沙河縣政府辦公。是年底,沙河城南北兩門及甕城拆除。因年久失修,沙河縣城池門樓破損,城垣頹廢。1958年,沙河縣城關人民公社成立。為方便別管理。沙河城劃分為北街,南街和北關三個行政村。以縣府所在的東西街為界,以北區域叫北街,以南的地方稱作南街(古時,北街居民以官商富戶為主。沙河城解放後,一部分難民分得房產遷內居住;南街,包括之前叫河堤鋪的城南莊,經營農貿為主,如糠/花市街等)。沙河城現有 1000多戶, 6000多人.共有 67個姓氏,以胡為主,苑、高、閻等次之,餘為趙、李、張、王四姓較多。有耕地 226公頃。

1969 年沙河縣革命委員會遷往縣南褡褳。沙河城歷經一千四百多年的風雨滄桑,至此凋敝敗落。城內歷史建築只有文廟大成殿和龍王廟、城隍廟舊址,梵愛寺唐碑等。舊縣署遺址和古城牆已無蹤影。

北關,位於沙河城池北甕城門外的古代御路西側(志載北關的實際區域包含關聖廟到北關閣樓準提庵附近)。古時,官府曾在南北兩個月城外設置關卡,檢查出入城門證件。依方位取名北關(南邊甕城外設置南關,區域包括南門到河堤鋪的範圍。南關夜景非常美麗。清朝道光年間的沙河縣令魯傑漫步南關河堤鋪,看平沙浩浩,垂柳依依,過客曉徵,望殘月一鉤。興起處,欣然賦詩《河堤曉月》:「沙湧河堤一望遙,曉風楊柳舞千條。多情更有溶溶月,伴送行人過短橋。」可惜,民國年六年發洪水,衝毀南閣樓與河堤鋪村,南關消失)。早期,北關僅是一個關卡,周邊雖有幾戶外來難民搭棚散居,並未形成自然村落。清道光年至民國初,住戶漸多。 1945年秋季,沙河城解放,北關有人分得城內房產,隨後遷入居住。北關村現有 140戶,人口大約 600人。以王、郭二姓較多,餘為段、胡、鄭、李、賈、劉、孟、邵等姓,耕地 36公頃。1945年城池北門和北邊甕城拆毀後,北關民房與北街村相連。村北有建於明代的玄帝閣門洞(也即北關閣樓,類似於城池的烽火臺和瞭望哨以及裝飾性建築)和武廟(即武安王廟,也叫關聖廟) 斷壁殘垣 遺存。

沙河城北街小學現存有唐朝梵愛寺的唐柏石碑。萬曆版縣誌記載的位於北街的都察院,梵愛寺,府館,北關的演武場,南關的接官亭,南街是預備倉等,

永樂年間修建於城東的八臘廟和識(師)德祠(祭祀任環,毛國賢等知縣),城西的社稷壇,縣署西邊緊鄰的城隍廟和馬神廟,城北的邑厲壇,城南的風雲雷雨山川壇;北街明萬曆時期和乾隆年間胡氏家族(胡三省,胡三顧,胡光等)的旗杆和鴻臚坊等,南街許家秀的「紫誥重封坊」牌坊,文廟「桂林毓秀」牌坊,承宣坊,世科坊等,康熙年間建在南月城也就是甕城內的火神廟等統統毀圮無存。

沙河城北街、南街、北關共享農曆四月初八、六月初一、九月十八、十二月初一有廟會。,

2, 善下 ---善南/善北

善下,在沙河城東北方位二十餘裡,東界南和縣。據考,元代之前,叫 「善遐 」, 村風淳樸,樂善好施。災害年間,人行道過,該村多人行善施捨,美名遠揚,故名 「善遐 」,為善名遠揚之意。因早時村民文化普遍低下,遐字難寫,後人逐漸簡寫成 「善下 」。如明代萬曆版《沙河縣誌》即寫作「善下」,自此始傳。 1966年該村挖掘陳家墳,挖出一塊金代石碑,碑文上落款是 「金國聖旨 」「善遐鎮 」,說明這個村落早在金代就存在了,而且當時就屬於規模比較大的村鎮。1974年又在善下村西北約1公裡處挖出石刀、石鐮、石鏃、殘蚌、鬲足、繩紋罐口沿、蘭紋陶片、黑色陶片等,於是命名「善下遺址」。該遺址近似正方形,邊長約百米,文化層厚度在0.3米至0.7米之間。初步研究大部遺物屬商代後期。人傳此處原有人居住,稱為「於崗。」

1962 年,為方便管理,善下村被劃分為善南、善北兩個行政村落。共 1292 戶, 4650 人,其中程、侯、趙、魏四姓較多,餘為尹、任、鄭、周等姓。有耕地 406 公頃。農曆二月二十、四月初一廟會。村內有麵粉廠等企業。

3,申莊 ----沙河城西南七八裡地。以申姓人戶起始和為主而名。該村家譜資料顯示,明朝萬曆年間,申太始祖第五世孫途徑此地,發現這裡土質肥沃,東西走向的兩條小河流水潺潺,草木茂盛,便在此定居,逐漸發展成村,故名申莊。大約五六百人。

4,十里舖 ---古代亦叫食膳鋪,位於沙河老城正北約十裡處。《沙河縣村名志》說,由古御路旁的一處遞鋪發展而來。清乾隆皇帝南巡時曾駐此村,故亦名食膳鋪(實際上明代萬曆版《沙河縣誌》已記為食膳鋪)。

實際新考為:十里舖(十裡之說是依據舊時縣城南另一個驛站河堤鋪的大約距離)。隋末唐初,官府在設置驛站,僅為古御路旁一處傳遞公文和百姓書信的普通驛站遞鋪,除專職工作人員外,周邊並無居民。史料記載,當時十里舖是一片「白沙彌望,壅積成邱」。

據傳,公元 737年,唐代宰相宋璟辭世。部分官兵奉命與宋璟少數親友護送宋璟遺體回祖籍南和縣,途經十里舖西約三四裡處時,繩斷棺脫,按照落地為墓的風俗,就近埋葬。喪事完畢,皇帝敕建祠堂和牌坊於墓旁,種植松柏。還指令護送的官兵在附近居住看護(形成戶村)。宋璟的嫡系後人和近親(宋、陳、唐姓等)獲準在十里舖居住,享受俸祿,方便祭拜和關照宋璟墓祠。宋璟後人在十里舖驛站開墾荒地,在路西祠堂附近開設飯鋪茶水,舉行饗禮招待前來祭祀的人們,同時對外經營,方便沿途路人吃喝,也增加一份收入。飯鋪廚師曾長期在宰相府侍奉。廚藝超群,普通食材也可做得色香味俱全,而且還自釀米酒,口感香醇,深獲好評。有食客贊言如享皇宮膳食一般。於是,這個飯店被稱作食膳鋪。此後,食客紛至,人氣漸旺。食膳鋪的稱呼一度取代了十里舖的名字。但食膳村的文字記載卻最早見於明代正德年間( 1517年)沙河縣知縣方豪撰寫的《續宋文貞公神道碑記》。庚午年( 公元1750年)季秋,乾隆皇帝巡視河南 返京時 ,途經聞聽 此地是名相宋璟故裡,便「停駕駐蹕」於此。他參拜梅花亭,遊玩梅花園,吟詩作賦,興趣盎然 ,並畫古梅一枝。後人將賦、詩、畫刊刻於石,鑲嵌在梅花亭北側的梅花堂內牆壁上,稱之為「乾隆御書石刻」。食膳鋪老闆也用「醋溜豆芽」款待乾隆皇帝。因清脆可口,酸甜適宜,味道佳美。乾隆百吃不厭,也認為勝過宮廷 膳食 ,贊口不絕,食膳鋪之名日盛。明清時期,多任沙河縣令加大力度,以梅花亭為核心,擴修十里舖的各種建設,使之發展成為松柏蒼翠,環境優美的宜居佳處。清朝沙河縣令杜灝稱之小黃粱(參照黃粱一夢,指此處意境優美,如入仙境)。但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十里舖,尤其是清末。十里舖現有 416戶, 1772人,以陳姓居多,次為唐姓,餘為宋等姓,胡姓是清末民初由沙河城遷居。上世紀中葉才陸續有張、王、齊等其他雜姓遷入。

十里舖有耕地 122公頃,西近鄰107公路。農曆正月二十二廟會。

2008 年,溫家寶總理曾來該村視察農業生產。

W

王莊 ---沙河城西南六七裡地左右。《沙河縣地名志》記載,明朝萬曆年間,永年縣趙木聯村一戶王姓遷至這裡開荒謀生,幾代繁衍,逐漸成村。由於王姓最先入住,故名王莊。村民大約有 300多人。

X

1,新建 ----位於沙河城正北約7公裡處的京廣路東側。原名奚溝,原址在沙河縣西北部今朱莊水庫的南側山腳下。 1975年因修水庫需要而遷此,因系新建之村,改名新建村,取名新生的之意。現有 73戶, 305人,以奚姓居多。耕地 14公頃。

2,杏花村,俗名杏花莊,位於沙河城東約 2.5公裡處。據傳,明朝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遷來張姓一家及其兩女、女婿,大女婿姓董,二女婿姓李。起初,三家都住在前大流村。後來發現前大流村西部一個沙丘地勢高,而且土質不錯,可以屯耕,還有幾株杏樹連片成蔭,方便歇息。於是,李姓一家搬到這裡開墾謀生,並搭起棚子居住。後來,肥鄉縣遷來梁姓數人也居住於此。這裡逐漸發展成小村,並沒有正式名字。有人稱之李莊或梁莊。明末,一位南方舉人赴京趕考,途經此地,因天色已晚,投宿人家。李姓村民熱情招待,談話間,順便邀其為這裡起名。次日,舉人環顧四周,發現幾株粗大杏樹連片成蔭,而且杏樹是這裡的主要特色和標記。當時正值陽春三月,杏花盛開,爭芳鬥豔,令人陶醉。於是, 「牧童遙指杏花村 」的名句悠然湧上舉人心頭,他脫口而出說就叫做杏花村吧。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現在。上世紀才有王姓遷來。該村現有 156戶, 682人,仍以李姓居多,次為梁、王等姓。有耕地 43公頃。杏花村民自述與前大流和留村的李姓是同宗近源。另據考證杏花村恰處沙河縣古城東北角外緣的舊址。

3,薛莊 ---距離沙河城東北約九公裡左右處。明初,薛姓人家遷此建莊,以姓氏得名。現有 251戶, 1040人,仍以薛姓居多,餘有郭、葉、潘、張等姓。有耕地 83公頃,皆可澆。農曆二月初三和十月十五廟會。

Y

姚莊 ---位於沙河城正南約五六公裡處,西近毛莊。原村在沙河南岸,傳系明代興固一姚姓人家遷此開墾荒地謀生,逐漸繁衍,陸續有元、高、閻等姓入住,壯大成村。 1963年沙河大水衝毀全村,村民南遷至現址另建新村,仍名姚莊。現有 366戶,仍以姚姓居多,餘有元、高、閻等姓,共 1413人,耕地 64公頃。南近沙河故道,多林木,農曆十月十一廟會。

Z

1, 趙村--東/西趙村。

趙村,以趙姓為主聚居的村落,故名趙村。分為東/西趙村兩個行政村,位於沙河城東北方向約24裡地。查閱史料,該村明朝初期已經存在。起初,居住沙河縣西部。燕王掃北之後,遍地陳屍。永樂年間,山西遷來李、周 任等姓氏到此屯耕居住,恢復生機,依舊叫做趙村。為與沙河縣西部趙村區別開來,依方位稱之東趙村。後來,東趙村逐漸擴大,為了方便管理,在東趙村內部以東街、西街為範圍,分裂成新的趙村東街(簡稱趙東,或東趙村)、趙村西街(簡稱趙西,或西趙村,但與沙河縣西邊的趙村無關)兩個行政村。

共 574戶, 2530人,以郭姓居多,次為王姓,餘為李、張、石、節、潘、周等姓,有耕地 185公頃,農曆二月初二、十月十五廟會。

2, 張莊--北張莊/南張莊。

張莊,以張姓居民為主而取名。現在的張莊依方位分為北張莊和南張莊兩個行政村落。據傳是同一個村落一分為二成為現狀。

a北張莊,位於沙河城北偏東 4公裡左右處。以姓氏得名,成於明朝。據傳,明朝燕王掃北之後,人口驟減。明朝永樂 2年,山西洪洞縣遷來張趙兩姓。張姓人口繁衍比較快,於是取名張莊。趙姓人丁不旺,後漸外遷。清朝乾隆年間,北張莊曾叫做梅花莊。 1945年解放後,恢復原名張莊。因縣南邊有個張莊,為區別開來,根據地理位置稱為北張莊。北張莊村現有 361戶, 1426人,以張姓居多,餘為趙、蘇、段等姓,耕地 121公頃,農曆七月初三、三月二十二廟會。

b南張莊,在沙河城西南十餘裡處,京漢鐵路以西,北鄰沙河故道,以村民姓氏取名。因人口數少,又名小張莊。據南張莊村民自述,明朝永樂年間,張氏先祖從山西遷至沙河城北邊的張莊(即北張莊)。清朝康熙後期,北張莊的張姓四世祖攜子遷至沙河縣南邊趙泗水村,乾隆年間,又遷至此地,逐漸繁衍成村,仍名張莊。另有說法是,附近周莊(古名曾叫南大張莊,相對於村南的小張莊而言)的張姓因發洪水而遷居村南開墾居住,繁衍成村。因村民以張姓居多,俗稱小張莊或南張莊,以區別於沙河城北的北張莊村。據考證,南北張莊和周莊的張姓本系同宗同源。該村現有136戶,600多人,仍以張姓為主。耕地38公頃,多沙土質。

3, 趙莊---大/東/西趙莊

趙莊,沙河城東南約三裡地處,沙河縣城池舊址之南。分為大趙莊,東趙莊,西趙莊,俗稱三趙。其中大趙莊人數最多。平時所說的趙莊主要是指人口居多的大趙莊村為代表。

趙莊的來源,說法不一。

a《沙河市地名志》記載,明朝燕王掃北,趙莊人口驟減。新村只餘鄭姓幾戶。明朝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遷來李氏兄弟兩家和遭遇洪水衝毀的尹莊遷來幾戶定居在此。這些人們都是歷經戰亂和自然災害的患難之眾,希望能安居樂業,免遭災害和遷徙之苦,把新居住處取名兆莊,意思是預兆美好的村莊。大約二百年之後,村西南出現了兩個以趙姓命名的村莊,即東趙莊,西趙莊。 「兆莊 」也被人順口叫成了趙莊。但因為兆莊人口發展很快,人數最多,為區別於村西南的趙莊,兆莊就被稱做大趙莊。東趙莊叫做小趙莊。西趙莊是東趙莊的幾戶人家在東趙莊村西開墾荒地,逐漸居住形成小村,故名西趙莊。

b東趙莊、西趙莊的傳說 ---兩村位於大趙莊村南,南臨沙河,依方位分稱東、西趙莊。據傳東趙莊該村建於明末清初,起初只有侯姓,故原名侯莊,西趙莊原名楊莊,俗名楊三家,意思是總是楊姓三家,發展不大。後因趙姓興盛起來,改為趙莊。據考證,東趙莊自古以來沒有侯姓存在,而楊姓也是清末遷來。

c另有傳說,東趙莊人原系沙河縣南邊的中旺村一趙姓弟兄倆和楊姓人家因常年打官司遷居在縣城周邊,逐漸發展成村。趙姓族人繁衍迅速,人數多,以此姓氏取名趙莊。因在西趙莊東邊,故名東趙莊。但據村民自述,東趙莊比西趙莊產生的時間早,而且西趙莊村民是東趙莊村民的外遷。

d經綜合各種信息考證,大趙莊存在的時間比較早。有資料傳稱,趙莊原名兆莊(亦或鄭莊?),鄭姓居民為主(追問鄭姓人家自述或說來自永年縣,或說沙河西部),後遷居北關。元末明處,沙河縣南部的中旺村遷來趙姓兄弟兩戶人家,搭建草棚居住下來,以姓氏取名趙莊。兄住北,弟住南。哥哥家人丁旺盛,但只是生育了三四個女兒,沒有兒子。後分別招王姓、李姓、程姓為婿入居。王姓住村東,李程二姓居村西。趙姓哥哥夫妻去世後,趙姓斷絕,只留下趙氏女婿王李姓氏的後人。王李兩姓人口繁衍速度快,數量大,成為趙莊的主要居民。大趙莊雖無趙姓,但人們依然按照早期的習慣叫做趙莊。清朝末期,逐漸有張姓等從外地遷來居住,人數驟然劇增。家在村南的弟弟,生育兒子,但男性基本上是幾代單傳,女性外嫁。人口不多,始終發展緩慢。為方便稱呼和識別,當地人把北邊哥哥那一支村民數量多的居住地叫做大趙莊。南邊弟弟那支人口少的居住地稱為小趙莊。清末有楊姓(只有弟兄三人)和侯姓等入住,據說楊姓剛來時曾與趙姓發生耕地糾紛,訟事糾纏很久。後來,楊姓人口逐漸增加,侯姓逐漸消失。清朝中葉,小趙莊有人在村西荒灘開墾居住,漸漸成村。為區別,故名西趙莊。將之前的小趙莊叫做東趙莊了。

大趙莊還有東漢延平年間(延平是東漢皇帝劉隆年號,公元106年。估計當時沒有趙莊村)建造的無量/梁寺(無量是佛語, 指宗教普度 無量 眾生而應具有的精神 。有人說是因為廟堂整個拱形圓房頂,中間沒有過梁,故名無梁寺,村民俗稱沒梁寺)。乾隆五十九年秋季,大水衝毀趙莊。後重建。現有 420多戶, 1700多人,以李姓居多,餘為王、程,張等姓。村有耕地 78公頃。農曆二月初一廟會。

現東趙莊有 123戶, 556人,以趙姓居多,次為楊、郭等姓,耕地 30公頃,有造紙廠等。西趙莊 124戶, 438人,絕大多數為趙姓,耕地 18公頃,多沙質土。

4, 周莊,原名南大張莊,與沙河城北邊的北張莊相對應。位於沙河城南約 5公裡處,沙河故道北岸,曾以張姓居民為主。清康熙年間遭水患,把村莊衝開。張姓多數遷到沙河故道南岸居住和耕作,叫小張莊,也即現在的南張莊村。而留下的部分因為周姓遷入並成為大戶,改名周莊。該村現為沙河市周莊辦事處住地,有 157戶, 720人,周姓居多,次為韓張等姓。有耕地 56公頃,西近京廣鐵路,東有公路。南鄰沙河故道。農曆二月二十廟會。

5,竺村---原來屬於毛莊村,位於沙河城南約7公裡處的公路東側。據傳,民國六年,一場洪水衝垮了毛莊村,幾戶村民選擇搬遷到舊村南一裡地處蓋房居住。當時八戶人家,四十餘口人。因房前有一條自西向東流水的水溝,溝邊長滿毛竹蘆葦,村中幾位年長者看到翠竹茂盛,便給居住之地起名竹村。不知何時,人們逐漸把竹村叫成了竺村,沿用至今。現有71戶,以元姓居多,共288人,耕地16公頃。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