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的讀書筆記範文
2023-10-09 14:15:59
國富論的讀書筆記範文1
如果要從本章中抽出主幹,我想是:「分工現象」以及「分工的意義」的結合體。此二者構成本章的主要內容,是清晰可辨的,然而並無法將二者截然分開。
一開頭,亞當˙斯密就說:「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處指導勞動或應用勞動時所用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結果。」我想,這是本章的核心思想。作者展開分工的優勢,以便其後章節的論斷。
接下來,作者開始例舉分工現象,首先是對「不重要的製造業」和「更重要的製造業」這二者所體現出來的分工現象的區分。他質疑「一般的設想」,即「分工是最完全地實行在某些極不重要的製造業上」。但並未糾結於此問題,並沒有提供證據來證明這一命題是錯的。而是給了我們一個視角,也即:「從這些不重要的製造業中,我們可以對這種分工現象一覽無遺。」因為此類製造業工人少,各個不同部門的人往往集中在同一施工所。
再接下來,作者舉了個更具體的例子,即「針製造業」。這是一種極微小的製造業,可在操作上,工序上卻並不簡單。正如作者所言:「一個工人,如果沒有受過這種職業的訓練,是不知怎樣使用這種職業上使用的機器的。」再如:「計抽線者一人,直者一人,截者一人……」這些已為我們展開了製造業上分工的場景。此即為「分工現象」而這部分文字裡所著重要體現的應當是分工之意義。文本中有這樣一段話:「這十個工人(分工情況下),每日可以成針四萬八千枚以上,一人一日,可以成針四萬八千枚的十分之一,那就可以說是每人每日成針四千八百枚。如果他們分別獨立地工作,其中任何人都不熟習一種特殊的業務,那麼他們不論是誰,漫說一日二十枚,就連一枚也會制不成。」
我想,這其中體現出「規模生產」的意思。如此的分工,只有在大規模生產之時才不至於浪費成本。進一步的我們或許可以說:「在社會契約達成的情況下,人們進行分工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如同作者接下來所言:「在每一個進步的社會內,農民往往就只是農民,製造業者往往就只是製造業者。」著這種分工愈加明顯和成熟,也便意味著這個社會更具生產財富的能力。
想來這也就是作者希望闡明的觀點,即分工的重要意義,即分工對於財富創造的積極推動力。
依我看來,這也確實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傾向了。
在後面的內容中,作者又闡明了分工之所以促成這種作業量提升的原因。依作者所言,當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工人技巧的改良;第二:由於從一種工作到另一種工作,對通常會損失掉的時間的節約;第三:適當機器的利用,可以大大地便利和節省勞動。
其實這部分內容又可歸於「分工的意義」之中去。分工的情況下,自然界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規律便會開始發生作用——分工使得生產力提高,且易於掌握操作的技巧,反過來這種經驗的積累又是推動再發展的力量。是進一步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結論:應促進社會合理、充分分工,進行社會化生產。
我們雖明白分工之意義,然而真正要使得分工得以充分的實現,卻並非易事,因為這需要社會的合意。或者說需要一種社會的默契。然而,這又建立在信息充分被接受的前提之下,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想讓分工更為合理有效只怕不可能。
國富論的讀書筆記範文2
斯密《國富論》一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個不同側面詳細而嚴謹地論證了如何增加國民財富和促進經濟的發展繁榮。用了以分析微觀經濟為基礎的宏觀分析方法,綜合了人性論、法律與政治理論及經濟思想理論的分析視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濟學理論體系。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馬克斯·勒納評論說:「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著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國富論》前承《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建立的經濟理論體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論》的論述為前提的。
從《國富論》出版的年代來看,該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概念。亞當·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亞當·斯密(分工理論)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就全書而言,《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市場調節,即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比如,對於部分商品,供不應求導致其價格上升,價格上升使生產者利潤增加,高利潤吸引其他生產者進入該領域,更多的生產商也會生產出更多的商品。生產增加會緩和之前的供應短缺,並且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會使商品價格下降到較低的水平。在這一過程中,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通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受著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並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並不因為事非出於本意,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國富論》,第四卷第二章)
而在我看來,《國富論》一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分工思想。《國富論》開篇就是研究分工,後文對於分工也多有闡述,可以說,分工思想是該部著作的基石。以下主要談談分工思想。主要分為:勞動分工促進生產力增長,分工使合作有效率,勞動分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分工與利己心的結合是交換產生的根源。
《國富論》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亞當·斯密把人的自利心與公利心做了和諧的統一,讓我們知道了自利與公利並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有利於整體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自然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引導著人們做出有利於社會與個人的最佳選擇,沒有任何政府與個人會代替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必會帶來混亂。這隻「看不見的手」是什麼呢?斯密雖然沒有直接表達,但是全書已經告訴我們,那隻「看不見的手」正是人類的利己之心。
國富論的讀書筆記範文3
打開《國富論》的時候,我的心中是一片茫然,看著那麼多密密麻麻的字,總感覺讀起來會使我變得暈頭轉向。
不管怎麼樣,我還是讀了下來,也深有感觸。亞當斯密是18世紀的經濟學家,因此在看他的國富論時當然要從他的時代出發。無論他說的是對還是從誰的角度出發,對於今天的我看來,了解到當時的很多經濟因素和狀況,使我看待今天的經濟時聯想到國民經濟的發展歷史。應當說亞當斯密是偉大的,他提出的勞動創造價值理論和社會分工,使我們直觀的理解社會經濟的發展史。就這一點我們不能用批判的眼光看亞當斯密。應當說每一個觀點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識之上,亞當斯密的觀點也不例外。然而讓我想到了今天的有些學者,不是為了提出觀點而是為了整理觀點而努力,一點點成果沒有經過考證便自認為水平高就急不可待的發表。我佩服亞當斯密的精神。亞當斯密一生中為什麼只有這一個成果,並不是亞當斯密寫完這本書之後就沒有精力了,而是他的治學態度非常嚴肅,當亞當斯密處於彌留之際時讓別人將除《國富倫》其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毀掉,為了不讓半生不熟的觀點公布於世。
整篇文章通讀下來,使我不由得對作者獨特的見解和高深的學問敬佩不已,正是因為有了許多像斯密這樣的偉人,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傳承和發揚下去呢?
在此書中,亞當·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亞當·斯密(分工理論)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例如,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通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牽著去實現一種他根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他們促進社會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們真正想要實現的還要好。」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後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鬥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臺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著牛羊群的出現,產生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他說,"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後,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後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後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在《國富論》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預見到了馬爾薩斯人口過剩的觀點。
所以我覺得《國富論》是每個學經濟的人必讀的經典書籍,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得到收穫。
國富論的讀書筆記範文4
看完國富論、美國近代經濟發展史、羅斯福新政後,一直想寫點嘛。現在4點多了,也睡不著了,就寫點吧。
1929—1933年的美國,是美國經濟史上最黑暗的年代。這個時期,是美國私人壟斷企業發展到最鼎盛的時期,但是這種私人壟斷鼎盛帶來的,是國民經濟減少,貧富懸殊加劇,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不安。每一個人都把最壞的東西扔在大街上,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跟今天的中國發生的情況一樣)帶來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私人壟斷企業的鼎盛。因為私人壟斷企業追逐的就是利潤,就是個人利益,為了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它是不負任何社會責任的(就像現在的中石油,中石化。我壟斷了我就是不降價)很多商品他寧可囤積爛在倉庫裡(就像現在的囤積房地產),倒在大海裡,也不願銷售出去。因為賠本銷售,帶來的是不盈利。私人壟斷追逐的是個人盈利。社會動蕩什麼的,似乎跟它無關。
但私人壟斷忘記了,個人利益雖然最大了,但在一個動蕩、黑暗、每一個人為了個人利益不折手段的社會裡,怎樣安全消費,利益再大又有何用。只有社會穩定,人人富裕,商店顧客盈門的環境裡去消費,才能真正實現和體現個人利益最大化。這就是為什麼今天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到處遊說,提倡富人要把自己的財富,反哺於社會。這就是為什麼郎鹹平在講座時,一遍一遍問富人們,你們還敢不敢讓孩子一個人去上學。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美國富人們為什麼去上書國會,主動要求增加自己的稅負。他們這種財富來源於社會,就要反哺社會思想的起源,就源自1933年以後的羅斯福新政。
國富論的讀書筆記範文5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四篇第七章中分三節論述了殖民地的相關內容,表達了其反對殖民統治的立場,當然,幾乎每個人都會反對歐洲各國長期的殖民統治,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但殖民統治對於殖民地的影響,我們不應該總是持批判反對的觀點,認為殖民統治給殖民地帶來的只是消極的、不好的影響,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是沒有正視歷史的偏見,鑑於此,我在此要重點論述殖民統治給殖民地帶來的積極影響,下面我講具體談談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其一,建立殖民地的動機。隨著生產的發展,物質產品的豐富,人口日益增多,而歐洲大部分國家的國土面積較小,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生存發展的需求,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歐洲一些國家開始尋求對外發展和擴張,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一些國家就開始了瘋狂的對外擴張過程,一方面轉移國內過程的人口,另一方面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和財富。這是建立殖民地的動機。
其二,殖民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歐洲國家在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都比殖民地先進,歐洲國家在進行殖民統治的同時也帶來了歐洲發達的經濟、文化、政治,使得殖民地國家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特別是殖民地國家引入歐洲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後,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殖民地的經濟狀況總的來說是得到很大的改善和發展,這對於以後經濟全球化以及技術、文化、各種信息的全球流動提供了便利,有利於縮小東西方國家的差距。
其三,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原因。因為殖民地國家一般土地廣闊、人口稀少、資源豐富,但由於生產技術、政治制度等比較落後,歐洲國家在對殖民地進行人口轉移的同時也帶來了歐洲國家先進的生產技術、政治制度等,極大地促進殖民地國家經濟的發展繁榮,這是殖民地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當然,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原因具體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我在此對殖民地做此番論述主要目的是幫助同學們懂得在看待歷史上發生的每一現象、事件時應從正反兩方面綜合看待,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來分析,這樣才能做出比較客觀的分析或評論。
國富論的讀書筆記範文6
每個國家成員的勞動都是為本國國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或者是用這部分產品換取外國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影響一國成員數量多少的原因,也就是說勞動提供的必需品和便利品數量的多少的原因。斯密說有兩個:一個是勞動者勞動技能的熟練,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生產力,一個就是從事有用勞動和無用勞動的比例。相對這兩點,第一點的影響更大,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文明未開化的種族中,人民有時候必須拋棄或者殺死其中的老弱病殘,以保證種族的延續;在許多文明開化的社會中,總是有許多從事無用的勞動的人,比如古代的官員和軍隊!
勞動分工使得同樣數量的人,生產的商品大大增加。這要歸因於三種情況:第一,每一個工人只從事一種工作,能提高勞動熟練程度;第二,節約了從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的時間;第三,發明了一些機器,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那造成分工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在人類族群內部是禁止偷盜和搶劫,所以某個人想要獲得某種物品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自己勞動獲得,一種通過交換獲得。在族群內,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善於製造弓矢的人發現自己專心製作弓矢比自己去打獵更有利;比如善於造房的人發現自己專心造房比種田更有利,於是他們就是專心從事某種勞動了,分工就產生了。交換引起了分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到交換能力即市場範圍的制約。因為市場太小,勞動者無法用他們自己消費不完的剩餘勞動產品來隨意換得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產品。最先開化的種族都是在河流附近,因為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相對來說,水運對於陸運有天然的優勢:第一,水運風險較低,陸運要通過野蠻民族的領地,危險較大;第二,成本相對較低,通過水運需要的人數和交通工具較少。所以由於水運的好處巨大,工藝和產生的改良出現在水運便利的地方就理所當然,這樣改良要很久才會傳到內陸地區。
當勞動分工完全確立後,一個人自己的勞動只需要很小部分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必須拿著自己用不完的勞動產品來換取其他人的勞動產品。在交換的過程中,有一些物品得到所有的人的公認,可以換取所有的勞動產品。在這期間,有貝殼、糖很多的物品充當了這個角色,但是最終都被金屬所取代。這是因為金屬易於保存,易於分割。於是金屬貨幣就這樣產生了。
一個人是貧還是富,依照他能享受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的多少和品質決定。商品的價值分為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任何商品的真實價格就等於該商品能使他購得或者支配的勞動量,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是尺度。世間所有財富,最初都是用勞動而不是用金銀購買的。雖然勞動是所有商品的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是商品的價值通常並不是用勞動去衡量的,而是通過商品的名義價格去衡量的。通常而言,勞動也像商品一樣有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所謂真實價格就是報酬勞動的一定數量的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所謂名義價格就是一定數量貨幣。勞動者的貧與富,不是與勞動的名義價格成比例,而是與勞動的真實價格成比例。勞動的真實價格,一年一年的來說貨幣更容易體現。一個世紀來說穀物更容易體現。
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之前,勞動是決定各種物品相互交換的主要標準。比如,兩個小時勞動才能獲得的物品的直接必定兩倍於一個小時就能獲得的物品。如果要讓資本投入生產,必須給其相應的報酬(也就是資本利潤),這個時候資本也參與了勞動產物的分配,資本的利潤與資本的規模有關。土地私有化之後,地主會要求土地上所有的產物中的一部分會自己(也就是地租),這個時候地租也參與勞動產物的分配。勞動不僅衡量價格中分解為勞動那一部分的價值,而且衡量價格中分解為地租和利潤的那部分價值。分開來說,每一件商品的價格或交換價值,都是由這個是那個部分全數或者其中之一構成。合起來說,構成一國全部勞動年產物的商品價格,比如由這三個部分構成,並且財富就是以這三種方式在不同的國民之間分配。一國財富的勞動產物的普通或平均價值是逐年增加,還是逐年減少要取決於工資,利潤以及地租是以怎麼樣的比例在國民間分配。
商品的自然價格就是一種商品如果不多不少恰恰等於生產,製造這商品乃至運送這商品到市場所使用的按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工資和利潤,這商品就是按自然價格出售的。商品的市場價格就是商品通常賣出的價格。商品的市場價格有時高於自然價格,有時低於市場價格。市場上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稱為有效需求者,他們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因為這種需求使得商品的出售可能實現。市場上任何一種商品的供售量,如果不夠滿足這種商品的有效需求,那種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就不能得到他們所需求的數量,他們當中有些人,寧願支付高價格也不願意得不到商品。於是競爭便在有效需求者之間發現,市場價格高於自然價格,價格上升程度大小,要看貨品的缺乏程度和競爭者富有程度和浪費程度的大小。反之,如果市場上的供售量超過了這種有效需求,這種商品就不能全部賣給願意支付自然價格的人,其中的一部分必須賣給出價較低的人,市場價格於是低於自然價格。下降程度的大小,要看賣方怎樣急於要把商品賣出,易的物品比耐久性商品在賣方之間競爭更大。市場價格雖然能長期高於自然價格,但是卻不能長期低於自然價格。如果市場價格低於自然價格,必然是工資,利潤或者地租中某一方或全部都不能達到自然率。這樣這三方肯定抽掉一部分,使商品數量接近有效需要量,向自然價格靠近。自然競爭的市場價格一般都是賣方能承受的最低價格,壟斷的市場價格都是有效需求者能承受的最高價格。
關於勞動工資和利潤,如果一個人通過勞動不能獲取養活自己,那他必須通過坑蒙拐騙來獲取他活下去的必需品。所以在制定最低工資時必須要讓勞動者能養活全家人。最高工資不是出現最富裕的社會,而是出現在最快富裕的社會,也就財富增加最快的社會。在不斷進步的社會資本具有較低的利潤,勞動者具有較高的工資;在財富停滯的社會資本具有較高的利潤,較低的工資;在即將衰退的社會,資本具有最高的利潤,最低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