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資治通鑑的學習筆記精選

2023-10-10 17:26:59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資治通鑑的學習筆記【篇一】

  P8

  昭穆:在青銅時代的中國社會的最上層坐著國王和他的王族;後者是由王和有繼承王位資格的或與有繼承王位資格的人有直系關係的全部男性親屬和他們的女性的配偶所組成的。……依據近來對夏商王制的研究,三代(除了周代後期以外)的王位繼承制度可能是在內婚王族之內若干產生繼承人的單位之間輪流繼承的制度,而這些單位分為兩個主要的單元。在王室的祖廟裡,這種兩元制度便反映為周代文獻中所記載的所謂昭穆制度——昭級的祖先排入在中央的太祖的左邊(即東邊)的昭廟裡,而穆級的祖先放入右邊的穆廟裡。又P110,祖孫同群,父子不同群。後衍變為兄弟的輩分。現在用來指宗譜的字。

  P9頁

  宗法:上述的王族是位於一個父系氏族的尖端上;這個父系氏族的成員宣稱他們都是由同一個神話傳說中的祖先傳下來的。氏族的下面又分為若干宗族;宗族的成員彼此都有從氏族系譜上可以追溯下來的血親關係,而在同一個宗族之內其成員根據他們與主支(由每一代嫡長子)在系譜上的距離而又分成若干宗支。

  P12頁

  由鄭州商城所代表的商代中期遺址的分布……這期商代文化的特徵……亦有夯土城牆,但儀式性殺人殉葬的證據首次出現。社會最低階層的成員不僅供應祭祀用的人牲,他們的骨頭還用來作製造骨器的原料。

  參加趙襄子事。

  P72頁

  整個青銅時代的基本社會單位是有城牆圍繞的城邑……每一個城都在四周為土牆圍繞。土牆是夯築而成的:長條木板縛在一起形成槽狀,黃土放入槽中用石頭或金屬夯具捶實,然後木板解下向上移位以後再形成一級空槽。

  P91

  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子繼為常,第及為變。

  p287

  「為什麼歷史研究如此受到寵愛,它到底有何種價值?」賴特(arthur.F.Wright)作了這樣的回答:「原因之一是,以往的成敗無疑為當代提供了借鑑……儒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訓導人們研究歷史,以積累有關的經驗。第二個原因是……歷史研究會提供許多實際例證讓人們明白:當個人生活與正統的道德觀相一致或相背離時,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P418

  所以如果要研究古史、古代美術、考古學的話,我認為要時常想想下面幾個單詞:what,where,when,how,why。

  P413

  商代只有父和子這兩個稱謂。(所以父經常是指父輩)

  資治通鑑的學習筆記【篇二】

  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後,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於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辭,求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辭甚習,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於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後。

  譯文:趙國的大夫趙簡子的兒子,長子叫伯魯,幼子叫無恤。趙簡子想確定繼承人,不知立哪個好,於是他把他的日常訓誡言辭寫在兩塊竹筒上,分別交給了兩個兒子,囑咐說:「要好好記住」,過了三年,趙簡子問起兩個兒子,大兒子伯魯說不出竹筒上的話,再問他的竹簡,已經丟失了,又問小兒子無恤,竟然能熟練的背誦竹簡上的訓詞;追問竹簡,他便從袖子中取出獻上。

  飛語:這個故事簡單的無以復加,就這麼緊跟著前面那個故事直接敘述,難免讓人犯暈,但是不論如何,總是個案例,本著一視同仁的態度,本著實事求是的執著,我還是把它拿出來作為筆記。這個案例中表達的意思應該是很明確的,一個很聽話,而且很勤奮;另一個不知道怎麼了,不但丟了竹簡,還忘了詞,話到此處,你說遇到誰都知道選哪個當接班人阿,沒什麼考慮阿。可是這裡還是有的把玩的,一是這個伯魯兄,是壓根就不想當接班人呢?還是確實是馬馬虎虎的應付差事,結果被抓了現形呢?二是時間,三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對於現代的我們不算長,但是我估計對於戰國時的人均壽命應該算不段了,好比TVB中的經典臺詞:「人生有幾個十年?」呵呵,這個時間的跨度會讓有些人直接衡量時間成本與收益了。三是這個無恤的做法,簡直讓人覺得完美的無法再完美了。很多時候,完美的過頭了,就讓人考慮其真實性了。

  飛胡言亂語:儘可能的扯的多一點,順便恢復下自己的知識和記憶,本是寫給自己看的,至於看不下去的,可以直接跳過。對於這件事情,我個人覺得:

  首先,對於選接班人的問題上,趙簡子比上一則的智宣子要主動,選接班人嘛,不但要看他以前的表現,當然還要看他能不能經過自己的測試,不能覺得他有才,覺得他有能力,千萬不能拍腦袋,推而廣之,企業的選材也是同樣道理,拿現在的企業做類比,智瑤子的選材模式是一種被動的,憑此人過去的口碑及表現來定奪是否用;而趙簡子的方式相比要主動的多,不知道該選誰,確定誰是吧,好,一個人一個竹簡拿著,我提醒我自己,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竹簡上寫的是什麼?寫的是趙簡子日常的訓誡言辭,說白點,家訓,說大點,企業文化。這裡發竹簡就是主動選材的一種方式,很值得我們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借鑑,至於竹簡的內容嘛,這裡多說兩句。

  人才,其能力再強,其水平再高,關鍵問題是能不能為我所用,對吧,否則,人家人才們一個個的十八般武藝,到頭來又不是你的夥計,你激動個啥?所以,現在選擇高新技術人才和核心骨幹人才的時候,企業應該首先在明確人才水平和能力的基礎上,明確人才的核心價值觀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否符合,說句不好聽的,你企業是誠信經營、童叟無欺,你說你搞一個時遷,搞一個雞鳴狗盜之徒,搞一個孟嘗君樣的只要你來我就收,那結果只有兩個,一個企業受不了這個人,辭退之;另一種,這個人才受不了企業,辭職也。扯了半天,弄了個打短工的麥客,有意思嗎?所以,以後管理者們要是獵高級人才,別激動,能成立你的戰友的才是有價值的,否則有水平的害群之馬和沒有水平的害群之馬,哪個更禍害,自己掂量掂量。

  比如:房產公司中的萬科與綠城的核心理念不一樣,綠城是不惜成本做產品,而萬科則以低成本和銷售量為優勢,你想想,萬科做的好的高手,到了綠城,難免小家子氣;而綠城的高手到了萬科,憋都能把你憋死,一個綠化和景觀設計,綠城1000元一平米,萬科400元一平米,就這種核心價值觀,來,你試試。再,比如:以成本為核心優勢的製造業,找了一個以技術領先為優勢企業的高手,那這高手到了,肯定被排擠,肯定覺得不夠重視;再,再比如,賣民品的高手,跑來做配套企業的銷售,那麼,結果,你,說呢?還是洗洗睡吧。

  其次,我一直覺得伯魯這個事情很蹊蹺,按理說,他肯定不是低能兒,否則趙簡子也不會這麼糾結,可是他為何如此這般呢?這個問題,自己把握。但是這裡有個啟示給我們,什麼啟示?就是中國從公元前403年到現在的2500多年的時間,人性一直沒怎麼變過,想要得到認可嗎?好,拿著竹簡,揣在兜裡,背會內容。這個是首要任務,至於其它的嘛,自己把握;想幹點其它的,因為三年的時間成本太高,你開始就放棄了,那也別太著急的得色,要分清形勢,看清問題的核心,看是否無法推掉的,何為無法推掉,推掉會傷害了領導的心,會如何如何,總是,你綜合形勢覺得推不掉,那就學學伯魯的方式,僅供參考。順便提醒一句核心的問題:你得知道你自己的竹簡是什麼?對吧。否則,別人怎麼會認為我們賢能呢?

  再者,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杯水重不?不重,好,來,胳膊平舉,拿著這杯水,舉1分鐘如何?小case,10分鐘如何?有點抖吧,100分鐘如何?受不了了吧,來,三年如何?我記得這個在管理學上有個專業術語的,但我忘記了,暈,但意思我記得,就是說一個管理者不要在對下屬的管理上馬虎,不要自己認為有些東西沒所謂,形不成多大的壓力和傷害,要明白,再小的傷害,時間久了,誰也hold不住。同時,也不要高估自己對一些傷害和壓力的時間忍受程度。

  最後提醒一句,不要以為三年短,也不要以為三年之後一定就是結束,也許是三年又三年,有空看看無間道裡面的梁朝偉的境遇。就知道那種折磨和無奈。所以,決定之前,先想想自己的時間成本能不能hold到收割的那天。

  資治通鑑的學習筆記【篇三】

  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後。智果曰:「不如宵也。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弗聽,智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

  飛語:

  資治通鑑卷一,周紀,所謂夏商於西周,東周分兩半,春秋和戰國,這裡就是從戰國時期的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開始的第一個故事。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應該是比較好理解的:當初,晉國的智宣子想要以智瑤為繼承人,族人智果說:「他不如智宵,智瑤有超越她人的五項長處,而只有一項短處,美發高大是長處,精於騎射是長處,堅毅果斷是長處,才藝雙全是長處,精於騎射是長處,雖然如此,卻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項長處來制服別人而做不仁不義的壞事惡事,誰能和他和睦相處?要是真的立智瑤為繼承人,那麼智氏宗族一定滅亡。」智宣子不聽,智果便向太史請求脫離智族姓氏,另立為輔氏。

  飛胡言亂語:

  這個故事呢,後面繼續結果的,暫且不說,先看這個故事和案例。選人才,選接班人,實乃國之大事,企業之大事,不可不察,好比打鬥地主的時候,沒有算出別人手裡有炸彈一樣危險。這個是重要性,可是下面面臨的問題就是選接班人,選厚道但是沒有才的呢?還是選有才但不厚道的呢?有人說了,哥們,我選即厚道又有才的,我說,哥們,你怎麼這麼會琢磨呢?是不是以為自己是造物主阿?或者是Thekingisalwayslucky(王老吉)?啥好事都是你的?不過王老吉也不成阿,商標也被廣藥集團收走了阿?別琢磨了,就兩個選項,二選一。

  怎麼選?選有才但是不厚道的?後世難保,選厚道但有才的,今世難保?然而,為什麼智宣子選有才的呢?這個我個人認為涉及到人性,你說你是領導人,你願意選一個啥也不特長,單單厚道的?我不信,別說我不信,你自己信不信?所以,智宣子的選擇從今天看來依然有現實的參考意義。

  企業選接班人我們管不了,但咱們可以推而廣之,選人才,怎麼選?以德為先,還是以才為首?

  具體到臥龍,我們都知道,有德有才的重用,有德無才的慎用,無德無才的不用,對嗎?科學嗎?這個問題先擱著,且先說說自己的看法。

  問題的拋出是為了提醒我自己不要陷入歷史的泥沼,也不要陷入用現代眼光評判歷史的怪圈。我一直奉行,研究歷史,咱得客觀,得先假定還原當時的情況,你說,當時啥時候?戰國阿?為啥叫戰國?別問我,問自己,實在不知道,自己百度之。

  瞎扯完畢,話入正體。單說這則案例,我個人認為:

  首先得看自己的國家目前處於什麼態勢,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我們得先有大局觀,倘若當時的國家是太平盛世,我們需要哪種人呢?我覺得是治世之能臣;倘若國家目前風雨飄搖,群雄割據呢?我覺得則是亂世之梟雄。說到這裡,我反問自己,戰國是亂世阿,我哪裡出錯了?錯了。因為戰國隨是亂世,亂世中也是有國家處於平穩的上升態勢的,我們保不齊智宣子的國家是平穩態勢,但是這種可能性從智果的話來看,可以排除,那選智瑤有問題嗎?我覺得依然有,原因如下:一、有才的智瑤不一定就是有能力的管理者,所謂才不在高,能用才靈;二、在戰國時代,孔子周遊列國的時期,我們大抵可以判斷,這個時代的禮崩樂壞的程度是極其嚴重的,所以,諸子百家,所以孔子弟子三千,有了這些現象,才說明,這個時代最缺少什麼樣的君主?想到這裡,也許選擇厚道的智宵會好一點,但是,也不保不齊智宵也是個單厚道,但無管理能力的人。以上種種都是猜測,但是可以啟發智慧。

  其次,當我們作為管理者,需要二選一的時候,我們怎麼做,才能讓我們的管理效能最優化?我個人記得當時是詩人但丁說過「才華的缺陷可以靠德行來彌補,而道德的空白是無法用才華來填充的」這也是他一家之言,要我個人選,我難免不會聽他的,我聽誰的?我聽「當下」,當下即眾生。當下什麼形勢,亟需哪種人,我就會用哪種人。是嗎?這個是理論上的,其實在現實管理中,我們總是會不自覺的信任那些懂人情事故的人,不自覺的對其有好感;我們總是不自覺的喜歡那些有才華的人,不自覺的有好感;但是對於不善交際、不善言談的人,我們也許會忽略,智宣子也許就沒有覺得智瑤不厚道,他個人判斷很厚道,這裡最成功的應該非隋朝的幾個爺們裝的好,是楊堅還是楊廣記不住了,自己去百度下,選繼承人的人時候那叫一個好,得了位以後那叫一個猛,作為管理者,這一點要小心,建議有空看看《鄒忌諷齊王納諫》,我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要分清屬下的真正所長與所短,為自己的判斷做好前期準備。

  再者。關注一下智果的行為,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潛居抱道,以圖再戰。這個哲學,點到為止,自己感悟。

  最後,想想中國近代史,想想林彪,想想華國鋒,想想毛澤東,劉少奇,了解下這段歷史,體會下當時毛澤東的決策智慧。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