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引發鄉村巨變(村村通成村村痛)
2023-10-14 02:37:38 1
在以前的農村,「要想富,先修路」這樣的標語幾乎每個村子裡都能看到,這也反映了當時農民最為迫切的需求之一,就是修路。那時候,筆者老家村子裡沒有一條硬化路,一到下雨下雪天氣,村民有事外出只能踩著泥濘路出行,要不就得開著拖拉機。在城市裡風馳電掣的小汽車,來到農村的泥濘路上都要趴窩。
後來國家開始在農村實施「村村通」,幫助無數村子修通了水泥路或者柏油路,農民終於告別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泥土路,走上了跟城市一樣的硬化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基本上所有村子,都已經實現了至少有一條硬化路的目標。
時代在發展,農村的發展變化尤其迅速。近幾年來,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日子越過越好,很多村子裡的小汽車、大卡車、各種農機車輛越來越多,這就導致以前修的「村村通」道路逐漸不堪重負,出現了各種問題。
比如說以前的「村村通」修的水泥路,一般寬度都只有3.5米寬,這是村級道路的最低寬度要求。這樣的寬度,顯然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現在農村人生活、發展的需要了,尤其是在節假日期間,比如春節、清明等,以及春耕夏收秋播等農忙時節,農村道路上經常堵成一片,因此有人戲稱村村通現在成了「村村痛」。
為了解決農民出行難,改善農村的道路交通條件,近年來,國家在各地農村全面開展農村公路暢通工程, 建設「四好農村路」。啥是「四好農村路」呢?簡單地說,就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這意味著,未來農村公路將會迎來以下4大升級改造。
1、提升農村公路建設水平過去農村公路建設標準低,現在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因此,未來農村公路將會提升建設水平,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要增加村道路面寬度。很顯然,現在3.5米的寬度早就不夠用了,至少也得達到4米以上,在部分經濟發達地區,新建的村道寬度要求甚至超過6米,還要建成雙向車道。
2、村道管理養護更加完善以前的農村公路,基本都是「有人建,無人管」,建好之後就沒有人來維護了,因此老化得特別快。在城市裡有專門維護路面的部門,路上有坑了很快就能得到修補,農村公路卻缺乏養護管理,導致剛修沒幾年的公路,很快就破爛不堪。未來農村公路將實行「路長制」,每一段都有專人負責管理維護,延長道路的使用期限。
3、提升村道安全防護水平過去農村公路只重視「路」,路修好了其他往往就會被忽視,像很多危險路段也沒有護欄,路邊沒有安全提示牌,村道上的橋梁,有的已成為危橋,卻一直沒有重修等等。以後農村修路,不僅路要修好,道路安全防護水平也要提高。
4、發展農村公共運輸路修好了,也要運營好,在修好路的村子,特別是行政村,未來將會優先實現「村村通」公交車,農民出行更加方便。
相信未來「四好農村路」全面建成以後,農村道路條件將會得到質的提升,農民出行更方便,也更有利於農村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