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的收穫作文450字
2023-10-31 09:11:02 1
篇一:玩中的收穫
一天下午,我玩起了資料盒,覺得很有趣!
這個資料盒是供三年級小學生在準備期考複習用的,可以查三個主科科目呢!
打開資料盒,你會看見三個按鈕,上面分別寫著:語、數、英。只要按下想查的科目,那張寫有那個科目的紙就會自動彈出,供你參考。數學的資料最特別,你按下「數」按鈕後,資料盒會自動合上蓋子,來360度大轉彎,張開下面的一個「大嘴巴」,吐出數學資料紙,給你參考。要是你參考的時間超過5分鐘,它會「啪」的一下自動合上,這時你需要重新再按「數」按鈕才可以再打開,怎麼樣,有趣嗎?
每一張資料紙都清清楚楚地寫著這個科目的重點。如:英語紙上寫著短語、單詞與句子;語言紙上寫著成語和重點句子;數學紙上寫著乘法口訣。只要是重點,都能在上面找到。你也可以拿起筆補寫一些知識,這樣可以彌補了你複習時查不到的知識。
這個資料盒裡裝的都是知識。它總結了課本裡的知識,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考試時考個好成績。它有點設計得非常好,就是可以自己把一些知識補進去,遇到好東西可以收集起來,所以,它又有一個名字叫:收集盒。
在玩這個資料盒的同時,我們也嘗到了一些課本裡沒有的知識,還學會了收集資料,對於小學生來說,作用太大了。
篇二:玩中的收穫
有許多人認為,玩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我認為,從玩中也能學到知識。
有一次,我和我三歲的弟弟一起玩。我們倆一起玩積木,積木可好玩了了,我們玩的正開心的時候,由於我們太高興了,我笑地往後一仰,頭撞到了牆上,我的頭頓時感覺好像被什麼東西打了一下,我疼的大哭起來,眼淚譁譁地往下掉。突然,我感覺嘴裡好象鹹鹹的,頓時停止了哭聲。我奇怪地問媽媽:「什麼東西這麼鹹啊?」沒想到媽媽的回答卻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人的眼淚是鹹的,這是為什麼呢?我想了一個小時也沒想出來。
我回家查了一下《十萬個為什麼》,可我沒查到,我又上網查。原來,據科學家分析,發現眼淚中百分之九十九是水分,百分之一是固體,其中固體中一半以上是鹽。鹽在人體內分布很廣,有的在細胞內的液體中,有的在細胞外的液體中,如血液、汗液、唾液等,到處都有它的蹤跡。眼淚就是用血液做原料,由淚腺加工製造出來的,因而淚水中很自然就含有鹽。鹽在血液中約中約佔百分之零點九,在淚水中約佔百分之零點六,所以淚水流到嘴裡,會覺得鹹。
玩中也能得到收穫,你說是嗎?
篇三:玩中的收穫
玩耍常常被人們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有些收穫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
我喜歡玩魔方。我生日那天,媽媽送給我一些生日禮物,其中包括一個包裝精美的小盒子。「這是什麼東西呀,怎麼是一個盒子?」我疑惑不解地問道。「你打開看看就知道了。」原來禮物還包在盒子裡呢。我欣喜若狂,三下五除二地就把盒子打開了。啊,是一個魔方,我高興極了。
於是,我連忙打開魔方,玩了起來,我原以為玩魔方是非常簡單的,可玩起來卻有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我先把魔方原來的樣子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就動手把魔方弄亂,接著就想辦法把它拼成原來的樣子,我努力回想著我剛才把魔方打亂時的情景,可我卻怎麼也拼不成原來每個面全都有一頭小豬的圖案,只能拼成其中一面有一頭小豬的圖案。接下來,我又反覆弄了好幾遍,可還是一無所獲,我有些不耐煩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又耐著性子,重新拿起魔方,又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經歷和無數次的想方設法。最後,終於把魔方拼回了原來的樣子。
玩魔方使我懂得了:做事要善於思考,反應要快,不能急切求成,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這樣才能有所收穫。
篇四:玩中的收穫
許多人認為,玩是在浪費時間,是一種幼稚的行為。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在玩中也能學到知識,也能得到啟示。
記得過完春節以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姥姥家。弟弟把剛買來的積木拿出來陪我玩,我心想:好吧,反正我也很久沒有玩搭積木了。
我們開始玩了,弟弟對我說:「姐姐,我們來搭些樓房給爸爸媽媽住吧!」於是,我們開始建樓房了。我們一邊建一邊說說笑笑,十分開心!
我們的「樓房」越建越高,可是,忽然,積木房子倒下了,許多積木都落到了地上。看著眼前的這一切,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眼淚都快出來了。我心想:如果不是最底層沒建好,這樓房就不會倒下了。這時,我便想起媽媽對我說過:「如果要建房子,地基沒建好,以後要建多高都是行不通的。學習就像蓋房子,如果不把基礎知識掌握好,將來的知識就永遠都學不好。」
後來,我們把掉落的積木撿起來,重新建了一座房子。經過第一次教訓,我們細心的把每個角落都搭的很不錯。終於,房子搭好了,我們都很開心。同時我也從這次玩中得到了啟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踏踏實實的做好,一步一個腳印,要想一步登天那是永遠不可能的。
篇五:玩中的收穫
在大人們的眼裡,玩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可是,我們小孩子都十分喜歡玩耍,因為在玩中,也能學到知識,得到啟發。
幾天前,爸爸買了一大盒樂高積木,這種積木是一種拼插玩具,用裡面的拼插可以拼出各種各樣的物品,如飛機、房子等。玩這種玩具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今天中午,我準備用樂高積木拼潛艇。我先把零件找齊,接著找到說明書,按照上面的要求拼了一個大約十釐米的底座。再逐步往上面拼插小零件,最後往上面放裝飾用的工作小人,好了,大功告成。我把潛艇舉起來,準備好好地端詳一下。突然「譁啦」一聲,我的潛艇散架了。我又急又氣地跑到爸爸身邊,大聲地問:「這是為什麼呢?」爸爸走過去看了看說:「那一定是因為你的基礎沒打好,再去試一試吧,這一次要認真一點啊呀!」我把潛艇重新拆開,發現原來是底座出了問題。底座的部分拼插塊沒有安好,這一次我可不敢有一點疏忽,第一塊積木按了又按,仔細地檢查每一塊積木所在的位置,生怕有什麼差錯……經過一個小時的拼裝,我的小潛艇終於裝好了,而且十分堅固,我高興極了。
看著拼好的玩具,忽然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讀書、學習不是和蓋房子一樣嗎?如果現在不打好知識的基礎,將來在學習上也同樣會遇到「潛艇散架」的,所以我要努力學習,打好知識的基礎,將來就能建好知識的潛艇。
篇六:玩中的收穫
在一個陽光明媚。太陽高照的一天,爸爸開車帶我去龍口打高爾夫球。車子像離弦的箭一樣,我的心中充滿了憧憬和激動。「到了。到了」我高喊著,這時也叫醒了進入夢鄉的媽媽。奶奶。
到了高爾夫球場一看,「哇!好大的球場啊!漫山遍野就像蓋了一層綠綠的地毯,美極了……!我越看越迸發出打高爾夫球的激情,時不時的對爸爸說:」開快點,開快點。「終於車停到了高爾夫球練習場,下車後我迫不及待地衝進練習場。拿起一根球桿就打,爸爸說:『給你找個老師吧。」不用了。不用了,我能行。我特別放鬆的說:瞧我的,我掄杆到計時三二一打,結果因為腳形不對,使我在原地轉了三圈兒一屁股坐到地上,把我的小腰給扭了。這只是一次失誤而已,我急忙解釋到,再來一次,這次因為球桿比較重,我的手形不對,球桿唰的一聲飛了出去,手腕也扭了,我垂頭喪氣地說:「爸爸還是找一個老師吧。」爸爸馬上叫來一個個子高高的,長的帥帥的男老師,他非常和藹的教我怎麼拿杆,腳形怎麼定位,怎麼打……我打不好,他總是微笑的說:「沒關係,我再教你一遍。」經過他的指點,我打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球,哇!終於找到感覺了。
這件事告訴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勇敢。相信自己,但是看似簡單的事情更應該虛心學習,慢慢領會,在玩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篇七:玩中的收穫
玩,能讓我們學到許多知識,還能給我們的生活增加許多樂趣,是個兩全其美的好東西,許多發明就是在玩中產生的。
有一天,我看到媽媽在擺弄一個顏色漂亮的正方體,我便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媽媽告訴我,這是魔方,也叫魔術方塊,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的厄爾諾·魯比克教授在一九七四年發明的。媽媽讓我也玩一會兒,我一開始不相信我能玩的很好,可媽媽一給我做示範,我又覺得沒那麼難玩。媽媽首先教我了一些簡單的花樣,後來,媽媽看我玩的越來越帶勁便讓我自己玩,拼不上的話她給我拼上。我不會玩,只好亂擰,一不小心拼不上了,我一著急忘了媽媽的話,一急之下把魔方給拆了,我發現它的核心是一個軸,有六個面,每個面上有十八塊小正方體,也就是說,魔方是由26個小正方體組成的。
觀察完了,我才想起了媽媽的話,連忙叫來了媽媽,讓媽媽給我拼上,媽媽看到散了一堆的魔方說:「你怎麼拆的啊?力氣可真大。」媽媽一邊拼一邊給我講魔方的事:「別看魔方東西小,可卻有43252003274489856000種變化。」我聽了媽媽說的話後感嘆到:「小小的魔方居然有這麼多種變化,真是佩服厄爾諾·魯比克爺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