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送王學士赴兩浙轉運(招財符有效期1年嗎)

2023-10-27 17:26:55

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的翻譯

列傳第一百八十
○楊棟姚希得包恢常挺陳宗禮常家鉉翁李庭芝
楊棟,字元極,眉州青城人。紹定二年進士第二。授籤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廳公事。未上,丁母憂。服除,遷荊南制置司,改闢西川,入為太學正。丁父憂,服除,召試授秘書省正字兼吳益王府教授,遷校書郎、樞密院編修官。入對,言:「飛蝗蔽天,願陛下始終一德,庶幾感格天心,消弭災咎。」又言:「邇來中外之臣,如主兵理財,聽其言無非可用,跡其實類皆欺誣,上下相蒙,無一可信。陛下先之以至誠,而後天下之事可為也。」又言:「祖宗立國,不恃兵財法,惟恃民心固結而已。願陛下常存忠厚之意,勿用峻急之人。」理宗悅,以臣僚言奉祠。
起知興化軍。孔子之裔有居氵亟頭鎮者,棟為建廟闢田,訓其子弟。遷福建提點刑獄,尋加直秘閣兼權知福州,兼本路安撫使,遷都官郎官,又遷左司郎官,尋為右司郎官兼玉牒所檢討官,除宗正少卿。進對,帝曰:「止是正心修身之說乎?」棟對曰:「臣所學三十年,止此一說。用之事親取友,用之治凋郡、察冤獄,至為簡易。」時有女冠出入宮禁,頗通請謁,外廷多有以為言者。棟上疏曰:「陛下何惜一女冠,天下所側目而不亟去之乎?」帝不謂然。棟曰:「此人密交小人,甚可慮也。」又言:「京、襄、兩淮、四川殘破郡縣之吏,多是兵將權攝,科取無藝,其民可矜,非陛下哀之,誰實哀之。」帝從之。
遷太常少卿、起居郎,差知滁州,以殿中侍御史周坦論罷。起直龍圖閣、知建寧府,不拜。提舉千秋鴻禧觀,遷起居郎兼權侍左侍郎、崇政殿說書,繼遷吏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兼侍讀,以集英殿修撰兼中書舍人兼侍講,出知太平州,以右補闕蕭泰來論罷,依舊職提舉太平興國宮。起知婺州。召奏事,以舊職奉祠。度宗立為太子,帝親擢棟太子詹事。遷工部侍郎,仍為詹事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兼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權刑部尚書兼國子祭灑,遷禮部尚書,加端明殿學士、同籤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進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拜參知政事。
台州守王華甫建上蔡書院,言於朝,乞棟為山主,詔從之。因卜居於臺。尋授資政殿學士、知建寧府,不拜。以舊職提舉洞霄宮,復依舊職知慶元府、沿海制置使。以監察御史胡用虎言罷,仍奉祠。加觀文殿學士知慶元府、沿海制置使,又不拜,仍奉祠。乃以資政殿大學士充萬壽觀使。卒,遺表上,帝輟朝,特贈少保。
棟之學本諸周、程氏,負海內重望。方賈似道入相,登用故老,列之從官,棟亦預焉。及彗星見,棟乃言蚩尤旗,非彗也,故為世所少雲。或謂棟姑為是言,陰告於帝,謀逐似道,似道覺之,遂蒙疑而去。所著有《崇道集》、《平舟文集》。
姚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剛,潼川人,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討論《六經》、諸子百家之言。調盤石令。會蜀有兵難,軍需調度不擾而集,更調嘉定府司理參軍。改知蒲江縣。巨室挾勢,邑號難治。希得綏強扶弱,聲聞著聞。同知樞密院事遊似以希得名聞,召審察,遷行在都進奏院,通判太平州,改福州,徒步至候官,吏不知為通判也。
召為國子監丞,遷太府寺丞,時暫書擬金部文字兼沂靖王府教授。時帝斥逐權奸,收召名德,舉朝相慶。希得以為外觀形狀,似若清明之朝;內察脈息,有類危亡之證。乃上疏言:「堯、舜、三代之時,無危亡之事,而常喜危亡之言;秦、漢以來,多危亡之事,而常諱危亡之言。夫危亡之事不可有,而危亡之言不可亡。後世人主乃履危如履坦,諱言如諱病。」又言:「君子非不收召,而意向猶未調一;小人非不斥逐,而根株猶未痛斷。大權若操握,而不能無旁蹊曲逕之疑;大勢若更張,而未見有長治久安之道。廷臣之所諷諫,封囊之所奏陳,非不激切,而陛下固不之罪,亦不之行。自古甘蹈危亡之機,非獨暗主,而明君亦有焉,此臣之所甚懼。朝廷者,萬化之所自出也,實根於人君之一心。夫何大明當天,猶有可議者?內小學之建,人皆知陛下有意建儲也。然歲月逾邁,未睹施行,人心危疑,無所系屬。秦、漢而下,嗣不蚤定,事出倉卒,或宮闈出令,或宦寺主謀,或奸臣首議,此皆足以危人之國也。陛下何憚而不蚤定大計?邸第之盛,人皆知篤於親愛也。然依馮者眾,輕視王法,請託之行,捷於影響。楊幹,晉侯弟也,亂行於曲梁,而魏絳戮其僕,晉侯始怒而終悔,晉卒以霸。平原君,趙王弟也,不出租稅,而趙奢刑其用事者,趙王賢而用之,趙卒以強。皆足以興人之國也。陛下何為而不少伸國法?今女冠者流,眾所指目;近璫小臣,時竊威福。此皆陛下之心乍明乍晦之所致,豈不謂之危乎?國有善類,猶人有元氣,善類一敗一消,元氣一病一衰。善類能幾,豈堪數消,沙極則國隨之矣。陛下明於知人,公於用人,固無權奸再用之意。然道路之人往往竊議,此元佑、紹聖將分之機也。禍根猶伏而未去,不幾於安其危乎?」帝改容曰:「朕決不用史嵩之。」
遷知大宗正丞兼權金部郎官。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雖以病告,曷若留奉內祠,侍經幄,亦足為朝廷重。」又言:「財用困竭,民生憔悴,移此不急之費,以實軍儲,以厚民生,敬天莫大於此,豈在崇大宮宇,莊嚴設像哉!」又條救錢楮三策,請置惠民局,帝皆以為可行。
進秘書丞,尋遷著作郎,授江西提舉常平。役法久壞,臨川富室有賂吏求免者,希得竟罪之。遂提點刑獄,加直秘閣。未幾,加度支員外郎,尋直寶章閣,移治贛州。盜有偽號「崔太尉」者,據石壁,連結數郡;劉老龍等聚眾焚掠,一方繹騷。希得指授方略,不五旬平之。以直寶謨閣、廣西轉運判官兼權靜江府。尋授直徽猷閣、知靜江府、主管廣西經略安撫司公事兼轉運判官。母喪,免。召為秘書少監兼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入對,言君子小人邪正之辯,且曰:「君子犯顏敢諫,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為國計,非為身計也。小人自植朋黨,擠排正人,甘言佞語,一切順陛下之意,遂取陛下官爵,此乃為身計,非為國計也。」遷宗正少卿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兼權給事中,兼權刑部侍郎、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時西方用兵,有為嵩之復出計者,謂非此人不能辦。帝有意再用,知希得必執之,出旨諭意,希得毅然具疏密奏,不報。又繳鄧泳予祠之命。右正言邵澤、監察御史吳衍、殿中侍御史朱熠相繼論罷。
久之,以集英殿修撰提點千秋鴻禧觀。未幾,依舊職兩淮宣撫使司判官,俄加寶謨閣待制,移京西、湖南北、四川。詔敘復元官。護江陵有功,召為戶部侍郎。帝曰:「姚希得才望可為閫帥。」乃進煥章閣待制、知慶元府、沿海制置使,繼升敷文閣待制。詔增沿海舟師,希得為之廣募水軍,造戰艦,蓄糧食,蠲米一萬二千石、舊逋一百萬。去官,庫餘羨悉以代民輸。召為工部尚書兼侍讀。入侍經筵,帝問慶元之政甚悉。以華文閣直學士、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行宮留守。希得按行江上,慰勞士卒,眾皆歡說。溧陽飢,發稟勸分,全活者眾。創寧江軍,自建康、太平至池州列砦置屋二萬餘間,屯戍七千餘人。帝聞之,一再降詔獎諭。加寶章閣學士,尋加刑部尚書,依舊任兼淮西總領。
景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兼侍讀。乃言用人才、修政事、治兵甲、惜財用四事。拜端明殿學士、籤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公星變,上疏引咎,乞解機務。兼權參知政事。度宗即位,授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尋授參知政事。以言罷,授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起知潭州、湖南安撫使,以疾甚,辭,乃仍舊職奉祠。請致仕,詔不許,力請,以資政殿大學士、金紫光祿大夫、依舊潼川郡公致仕。鹹淳五年,卒。遺表聞,帝輟朝,贈少保。
希得忠亮平實,清儉自將,好引善類,不要虛譽,蓋有誦薦於上而其人莫之知者。廣西官署以錦為帟幕,希得曰:「吾起身書生安用此!」命以繒纈易之。蜀之親族姻舊相依者數十家,希得廩之終身,昏喪悉損己力,晚年計口授田,各有差。所著有《續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
包恢,字宏父,建昌人。自其父揚、世父約、叔父遜從朱熹、陸九淵學。恢少為諸父門人講《大學》,其言高明,諸父驚焉。嘉定十三年,舉進士。調金溪主簿。邵武守王遂闢光澤主簿,平寇亂。建寧守袁甫薦為府學教授,監虎翼軍,募土豪討唐石之寇。授掌故,改沿海制置司幹官。會歲飢,盜起金壇、溧陽之間,恢部諸將為十誅夷之。沿江制置使陳韡闢為機宜,復有平寇功,改知吉州永豐縣,未行,差發運幹官。福建安撫使陳塏檄平寇,遷武學諭、宗正寺主簿,添差通判台州。徐鹿卿討溫寇,闢兼提點刑獄司主管文字,議收捕。改通判臨安府,遷宗正寺主簿、知台州。有妖僧居山中,號「活佛」,男女爭事之,因為奸利,豪貴風靡,恢誅其僧。
進左司郎官,未行,改湖北提點刑獄,未行,移福建兼知建寧。閩俗以九月祠「五王」生日,靡金帛,傾市奉之。恢曰:「彼非犬豕,安得一日而五子同生,非不祥者乎?而尊畏之若是。」眾感悟,為之衰止。兼轉運判官,以侍御史周坦論罷。光州布衣陳景夏上書云:「包恢剛正不屈之臣,言者污衊之耳。」又四年,起為廣東轉運判官,權經略使,遷侍右郎官,尋為大理少卿,即日除直顯文閣、浙西提點刑獄。是時海寇為亂,恢單車就道、調許、澉浦分屯建砦,一旦集諸軍討平之。嘉興吏因和糴受賕百萬,恢被旨慮囚,曰:「吾用此消沴氣。」乃減死,斷其手。
進直龍圖閣、權發運,升秘閣修撰,知隆興府兼江西轉運。沈妖妓於水,化為狐,人皆神之。有母訴子者,年月後狀作「疏」字,恢疑之,呼其子至,泣不言。及得其情,母孀居,與僧通,惡其子諫,以不孝坐之,狀則僧為之也。因責子侍養跬步不離,僧無由至。母乃託夫諱日,入寺作佛事,以籠盛衣帛,因納僧於內以歸。恢知之,使人要之,置籠公庫,逾旬,吏報籠中臭達於外,恢命沉於江,語其子曰:「為汝除此害矣。」又姑死者假子婦棺以斂,家貧不能償,婦愬於恢,恢怒,買一棺,紿其婦臥棺中以試,就掩而葬之。改湖南轉運使,罷。
景定初,拜大理卿、樞密都承旨兼侍講,權禮部侍郎,尋為中書舍人。林希逸奏恢守法奉公,其心如水。權刑部侍郎,進華文閣直學士、知平江府兼發運。豪有奪民包舉田寄公租誣上者,恢上疏,指為以小民祈天永命之一事,帝覽奏惻然,罪任事者,即歸民田。召赴闕,辭,改知紹興,又辭。度宗即位,召為刑部尚書,進端明殿學士,籤書樞密院事,封南城縣侯。郊祀禮成,還,以資政殿學士致仕。
恢歷仕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治蠱獄,課盆鹽,理銀欠,政聲赫然。嘗因輪對曰:「此臣心惻隱所以深切為陛下告者,陛下惻隱之心如天地日月,其閉而食之者曰近習、曰外戚耳。」參知政事董槐見而嘆曰:「吾等有慚色矣。」他日講官因稱恢疏剴切,願容納。理宗欣然曰:「其言甚直,朕何嘗怒直言!」經筵奏對,誠實懇惻,至身心之要,未嘗不從容諄至。度宗至比恢為程顥、程頤。恢侍其父疾,滌濯拚除之役不命僮僕。年八十有七,臨終,舉盧懷慎臥簀窮約事戒諸子斂以深衣,作書別親戚而後卒,有光隕其地。遺表聞,帝輟朝,贈少保,諡文肅,賻銀絹五百。
常挺字方叔,福州人。嘉熙二年進士。歷官為太學錄,召試館職,遷秘書省正字兼莊文府教授,升校書郎。輪對,乞以李若水配享高宗。改秘書郎兼考功郎官,出知衢州,拜監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疏言邊閫三事:曰闢實才,曰奏實功,曰招實兵。朝廷二事:曰選良吏,曰擢正人。又言:「願陛下深思宏遠之規模,奮發清明之志氣,立綱陳紀必為萬世之法程,昭德塞違以示百官之憲度。」遷太常少卿兼國子司業,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兼直舍人院。遷起居郎,權工部侍郎兼直學士院。遷工部侍郎、給事中。右諫議大夫陳堯道論罷。以寶章閣直學士知漳州,改知泉州,權兵部尚書兼侍讀,權禮部尚書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進《帝學發題》,遷吏部尚書。鹹淳三年,授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封合沙郡公,拜參知政事。四年,致仕,尋卒,贈少保。
陳宗禮字立之。少貧力學,袁甫為江東提點刑獄,宗禮往問學焉。淳佑四年,舉進士。調邵武軍判官,入為國子正,遷太學博士、國子監丞,轉秘書省著作佐郎。入對,言火不循軌。帝以星變為憂,宗禮曰:「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又曰:「天下方事於利慾之中,士大夫奔競趨利,惟至公可以遏之。」兼考功郎官,兼國史實錄院校勘,兼景獻府教授,升著作郎,遷尚左郎官兼右司。時丁大全擅國柄,以言為諱。宗禮嘆曰:「此可一日居乎!」陛對,言:「願為宗社大計,毋但為倉廩府庫之小計;願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得左右便嬖戚畹之心;願寄腹心於忠良,毋但寄耳目於卑近;願四通八達以來正人,毋但旁蹊曲逕類引貪濁。」拜太常少卿,以直寶謨閣、廣東提點刑獄進直煥章閣,遷秘書監。以監察御史虞慮言追兩官,送永州居住。
景定四年,拜侍御史,直龍圖閣、淮西轉運判官,遷刑部尚書。以起居舍人曹孝慶言罷。度宗即位,兼侍講,拜殿中侍御史。疏言:「恭儉之德自上躬始,清白之規自宮禁始,左右之言利者必斥,蹊隧之私獻者必誅。」以《詩》進講,因奏:「帝王舉動,無微不顯,古人所以貴於慎獨也。」權禮部侍郎兼給事中。進讀《孝宗聖訓》,因奏:「安危治亂,常起於一念慮之間,念慮少差,禍亂隨見。天下之亂未有不起於微而成於著。」又言:「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國家之福。」帝曰:「孝宗家法,惟賞善罰惡為尤謹。」宗禮言:「有功不賞,有罪不罰,雖堯舜不能治天下,信不可不謹也。」
遷禮部侍郎,尋權禮部尚書,乞奉祠,帝曰:「豈朕不足與有為耶?」以華文閣直學士知隆興府,再辭,依舊職與待次差遣。逾年,依舊職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加端明殿學士、籤書樞密院事,尋兼權參知政事。疏奏:「國所以立,曰天命人心。因其警而加敬畏,天命未有不可回也;因其未墜而加綏定,人心未嘗不可回也。」卒官,遺表上,贈開府儀同三司、盱江郡侯,諡文定。所著有《寄懷斐稿》、《曲轅散木集》、《兩朝奏議》、《經筵講義》、《經史明辨》、《經史管見》、《人物論》。
常茂字長孺,顯謨閣直學士同之曾孫。入太學。淳佑七年舉進士。調常熟尉。公廉自持,不畏強御,部使者交薦之。調婺州推官。疏決滯訟,以剸繁裁劇稱。臨安府尹馬光祖又薦於朝,闢差平江府百萬倉檢察,不受和糴事例,戢吏卒苛取。發運使趙與TP兼提點刑獄,屬茂檢核,雪無錫翟氏冤獄。監江淮茶鹽所蕪湖局,不受商稅贏,光祖益敬之。改知嘉定縣。歲大水,勸分和糴,按籍均敷。發運使王�龠、提點刑獄孫子秀俱特薦於朝,籤書臨安府判官,不為權勢撓。有為淮東提舉常平,闢茂提管,茂知其不可與共事,笑而卻之。未幾,強茂行,遂拂衣去,朝野高之。主管城南廂,聽訟嚴明,豪石益憚之。都城火後,瓦礫充斥,差民船徙運,在籍者百五十家,惟二十有五家應役,餘率為勢要宦官所庇。茂悉追之,不服者杖其人,械於他所,無不聽命。又力拒戶部科買。葉夢鼎、陳昉深期獎焉。添差臨安通判。朝命鞫封樁庫吏範成獄,不肯承廟堂風旨,無辜者悉出之。
知廣德軍。郡有水災,發社倉粟以活饑民,官吏難之,茂先發而後請專命之罪,置慈幼局,立先賢祠。故事,郡守秋苗例可得米千石,乃以代屬縣償大農綱欠。拜監察御史,知無不言。嘗論天變及賈似道家爭田事,論繼皇子竑嗣,觸度宗怒,遷司農卿,尋為兩浙轉運使。禁戢吏奸,不以急符督常賦。海鹽歲為鹹潮害稼,茂請於朝,捐金髮粟,復輟己帑,大加修築新塘三千六百二十五丈,名曰海晏塘。是秋,風濤大作,塘不浸者尺許,民得奠居,歲復告稔,邑人德之。
遷戶部侍郎。受四方民詞,務通下情。兼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兼刑部侍郎。極論檢覆之敝。上進故事,首論雷雪非時之變,帝意不悅。丐祠,不許,以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值旱。故事,郡守合得緡錢十五萬,悉以為民食、軍餉助。蠲苗九萬、稅十三萬、版帳十六萬,又蠲新苗二萬八千,大寬公私之力。飛蝗幾及境,疾風飄入太湖。節浮費,修府庫。既代,有送還事例,自給吏卒外,餘金萬楮,茂悉不受。吏驚曰:「人言常侍郎不愛錢,果然。」改浙東安撫使。值水災,捐萬楮以振之,復請糴於朝,得米萬石,蠲新苗三萬八千。又以諸暨被水尤甚,給二萬楮付縣折運,民食不至乏絕。民各祀於家。兩浙及會稽、山陰死者暴露與貧而無以為殮者,乃以十萬楮置普惠庫,取息造棺以給之。尋以刑部侍郎召。申明期赦敘改法,與廟堂爭可否,辨偽關獄,救八倉虧欠免死罪,平反天井巷殺人獄,全活者甚眾。兼給事中,封還隆國夫人從子黃進觀察使錄黃。帝怒,似道以御書令委曲書行,茂迄不奉命。以寶章閣待制提舉太平興國宮。
德佑元年,拜吏部尚書,以老病辭,累詔不許,專官趣行甚峻。茂入見,首言「霅川之變,非其本心,置之死,過矣,不與立後,又過矣。巴陵帝王之胄,生不得正命,死不得血食,沉冤幽憤,鬱結四五十年之久,不為妖為札於冥冥中者幾希。願陛下勿搖浮議,特發神斷,宗社幸甚」。於是詔國史院討論典故以聞。明堂禮成,進端明殿學士、提領戶部財用,特與執政恩數。茂以國步方艱,非臣子貪榮之時,力辭恩數。與廟堂議事不合,以疾謁告。二年春,拜參知政事,為夏士林繳駁,拜疏出關,後六年卒。
家鉉翁,眉州人。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政譽翕然。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為大理少卿,直華文閣,以秘閣修撰充紹興府長史,遷樞密都丞旨,知建寧府兼福建轉運副使,權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遷戶部侍郎,權侍右侍郎,仍兼樞密都丞旨。賜進士出身,拜端明殿學士、籤書樞密院事。
大元兵次近郊,丞相吳堅、賈餘慶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署。元帥遣使至,欲加縛,鉉翁曰:「中書省無縛執政之理。」堅奉表祈請於大元,以鉉翁介之,禮成不得命,留館中。聞宋亡,旦夕哭泣不食飲者數月。大元以其節高欲尊官之,以示南服。鉉翁義不二君,辭無詭對。宋三宮北還,鉉翁再率故臣迎謁,伏地流涕,頓首謝奉使無狀,不能感動上衷,無以保存其國。見者莫不嘆息。文天祥女弟坐兄故,系奚官,鉉翁傾橐中裝贖出之,以歸其兄璧。
鉉翁狀貌奇偉,身長七尺,被服儼雅。其學邃於《春秋》,自號則堂,改館河間,乃以《春秋》教授弟子,數為諸生談宋故事及宋興亡之故,或流涕太息。大元成宗皇帝即位,放還,賜號「處士」,錫齎金幣,皆辭不受。又數年以壽終。
李庭芝,字祥甫。其先汴人,十二世同居,號「義門李氏」,後徙隨之應山縣。金亡,襄、漢被兵,又徙隨。然特以武顯。
庭芝生時,有芝產屋棟,鄉人聚觀,以為生男祥也,遂以名之。少穎異,日能誦數千言,而智識恆出長老之上。王旻守隨,庭芝年十八,告其諸父曰:「王公貪而不恤下,下多怨之,隨必亂,請徙家德安以避。」諸父勉強從之,未浹旬,旻果為部曲挾之以叛,隨民死者甚眾。嘉熙末,江防甚急,庭芝得鄉舉不行,以策幹荊帥孟珙請自效。珙善相人,且夜夢車騎稱李尚書謁己,明日庭芝至。珙見其魁偉,顧諸子曰:「吾相人多,無如李生者,其名位當過我。」時四川有警,即以庭芝權施之建始縣。庭芝至,訓農治兵,選壯士雜官軍教之。期年,民皆知戰守,善馳逐,無事則植戈而耕,兵至則悉出而戰。夔帥下其法於所部行之。淳佑初始去,舉進士,中第。闢珙幕中,主管機宜文字。珙卒,遺表舉賈似道自代,而薦庭芝於似道,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柩葬之興國,即棄官歸,為珙行三年喪。
似道鎮京湖,起為制置司參議,移鎮兩淮,與似道議柵清河五河口,增淮南烽百二十。繼知濠州,復城荊山以備淮南。皆切中機會。開慶元年,似道宣撫京湖,留庭芝權揚州。尋以大兵在蜀,奏知峽州,以防蜀江口。朝廷以趙與TP為淮南制置,李應庚為參議官。應庚發兩路兵城南城,大暑中暍死者數萬。李璮窺其無謀,奪漣水三城,渡淮奪南城。鄂兵解,庭芝丁母憂去。朝議擇守揚者,帝曰:「無如李庭芝。」乃奪情主管兩淮制置司事。庭芝再破璮兵,殺璮將厲元帥,夷南城而歸。明年,復敗璮於喬村,破東海、石圃等城。又明年,璮降,徙三城民於通、泰之間。又破蘄縣,殺守將。
庭芝初至揚時,揚新遭火,廬舍盡毀。州賴鹽為利,而亭戶多亡去,公私蕭然。庭芝悉貸民負逋,假錢使為屋,屋成又免其假錢,凡一歲,官民居皆具。鑿河四十裡入金沙餘慶場,以省車運。兼浚他運河,放亭戶負鹽二百餘萬。亭民無車運之勞,又得免所負,逃者皆來歸,鹽利大興。始,平山堂瞰揚城,大元兵至,則構望樓其上,張車弩以射城中。庭芝乃築大城包之,城中募汴南流民二萬人以實之,有詔命為武銳軍。又大修學,為詩書、俎豆,與士行習射禮。郡中有水旱,即命發廩,不足則以私財振之。揚民德之如父母。劉盤自淮南入朝,帝問淮事,盤對曰:「李庭芝老成謹重,軍民安之。今邊塵不驚,百度具舉,皆陛下委任得人之效也。」
鹹淳五年,北兵圍襄陽急,夏貴入援,大敗虎尾州;范文虎總諸兵再入,又敗,文虎以輕舠遁,兵亂,士卒溺漢水死者甚眾。冬,命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督師援襄陽。文虎聞庭芝至,貽書似道曰:「吾將兵數萬入襄陽,一戰可平,但無使聽命於京閫,事成則功歸恩相矣。」似道喜,即除文虎福州觀察使,其兵從中制之。文虎日攜美妾,走馬擊球軍中為樂。庭芝屢欲進兵,曰:「吾取旨未至也。」明年六月,漢水溢,文虎不得已始一出師,未至鹿門,中道遁去。庭芝數自劾請代,不允,竟失襄陽。陳宜中請誅文虎,似道芘之,止降一官知安慶府,而貶庭芝及部將蘇劉義、範友信廣南。庭芝罷居京口。
未幾,大元兵圍揚州,制置印應雷暴死,即起庭芝制置兩淮。庭芝請分淮西夏貴,而己得專力淮東,從之。十年,築清河口,詔以為清河軍。十二月,大元兵破鄂,詔天下勤王,庭芝首遣兵為諸道倡。德佑元年春,似道兵潰蕪湖,沿江諸郡或降或遁,無一人能守者。庭芝率所部郡縣城守。有李虎者持招降榜入揚州,庭芝誅虎,焚其榜。總制張俊出戰,持孟之縉書來招降,庭芝焚書,梟俊五人於市。而日調苗再成戰其南,許文德戰其北,姜才、施忠戰其中。時出金帛牛酒燕犒將士,人人為之死鬥。朝廷亦以督府金勞之,加庭芝參知政事。七月,以知樞密院事徵入朝,徙夏貴知揚州,貴不至,事遂已。
十月,大元丞相伯顏入臨安,留元帥阿術軍鎮江以遏淮兵。阿術攻揚久不拔,乃築長圍困之。冬,城中食盡,死者滿道。明年二月,飢益甚,赴濠水死者日數百,道有死者,眾爭割啖之立盡。宋亡,謝太后及瀛國公為詔諭之降,庭芝登城曰:「奉詔守城,未聞有詔諭降也。」已而兩宮入朝,至瓜州,復詔庭芝曰:「比詔卿納款,日久未報,豈未悉吾意,尚欲固圉邪?今吾與嗣君既已臣伏,卿尚為誰守之?」庭芝不答,命發弩射使者,斃一人,餘皆退去。姜才出兵奪兩宮,不克,復閉城守。三月,夏貴以淮西降,阿術驅降兵至城下以示之,旌旗蔽野,幕客有以言覘庭芝者,庭芝曰:「吾惟一死而已。」阿術使者持詔來招降,庭芝開壁納使者,斬之,焚詔陴上。已而知淮安州許文德、知盱眙軍張思聰、知泗州劉興祖皆以糧盡降。庭芝猶括民間粟以給兵,粟盡,令官人出粟,粟又盡,令將校出粟,雜牛皮、曲櫱以給之。兵有烹子而食者,猶日出苦戰。七月,阿術請赦庭芝焚詔之罪,使之降,有詔從之。庭芝亦不納。是月,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芝以朱煥守揚,與姜才將兵七千人東入海,至泰州,阿術將兵追圍之。朱煥既以城降,驅庭芝將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將孫貴、胡惟孝等開門降。庭芝聞變,赴蓮池,水淺不得死。被執至揚州,朱煥請曰:「揚自用兵以來,積骸滿野,皆庭芝與才所為,不殺之何俟?」於是斬之。死之日,揚之民皆泣下。
有宋應龍者為泰州諮議官,泰守孫良臣之弟舜臣自軍中來說降,良臣召應龍與計,應龍極陳國家恩澤,君臣大義,請殺舜臣以戒持二心者,良臣不得已殺之。及泰州降,應龍夫婦自經死。提刑司諮議褚一正置司高郵,督戰被創,沒水死。知興化縣胡拱辰,城破亦死。
論曰:楊棟學本伊、洛,而尼於權臣,速謗召尤,誰之過歟?姚希得藹然君子。包恢以嚴為治,抑以衰世之民非可以縱馳待之耶?常挺、陳宗禮鹹通濟,著聲望。常茂晚訟皇子竑事,光明正大,公義炳然。家鉉翁義不二君,足為臣軌。李庭芝死於國難,其可憫哉!

趙立文言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趙立,徐州張益村人。以敢勇隸兵籍。靖康初,金人大入,盜賊群起,立數有戰功,為武衛都虞侯。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復拒守,命立督戰,中六矢,戰益厲。城始破,立巷戰,奪門以出,金人擊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蘇,乃殺守者,陰結鄉民為收復計。金人北還,立率殘兵邀擊,斷其歸路,奪舟船金帛以千計,軍聲復振。乃盡結鄉民為兵,遂復徐州。
時山東諸郡莽為盜區,立介居其間,威名流聞。會金左將軍昌圍楚州急,通守賈敦詩欲以城降,宣撫使杜充命立將所部兵往赴之。且戰且行,連七戰勝而後能達楚。兩頰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後拔鏃。詔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廢屋,城下然火池,壯士持長矛以待。金人登城,鉤取投火中。金人選死士突入,又搏殺之,乃稍引退。五月,兀朮北歸,築高臺,以輜重假道於楚,立斬其使。兀朮怒,乃設南北兩屯,絕楚餉道。承、楚間有樊梁、新開、白馬三湖,賊張敵萬①窟穴其間,立絕不與通,故楚糧道愈梗。始受圍,菽麥野生,澤有鳧茨可採,後皆盡,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詣朝廷告急。籤書樞密院事趙鼎欲遣張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劉光世督淮南諸鎮救楚。高宗覽立奏,嘆曰:「立堅守孤城,雖古名將無以逾之。」以書趣光世會兵者五,光世訖不行。金知外救絕,圍益急。九月,攻東城,立登磴道以觀,飛炮中其首,左右馳救之,立曰:「我終不能為國殄賊矣。」言訖而絕,年三十有七。眾巷哭。金人疑立詐死,不敢動。越旬餘,城始陷。
立家先殘於徐,以單騎入楚。為人木強,不知書,忠義出天性。善騎射,不喜聲色財利,與士卒均廩給。每戰擐②甲冑先登,有退卻者,捽而斬之。仇視金人,言之必嚼齒而怒,所俘獲磔以示眾。忠義之聲遠近皆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
訃聞,輟朝,諡忠烈。
節選自《宋史•趙立傳》)[注]①張敵萬:盜賊首領。 ②擐(huàn):穿。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六矢,戰益厲 厲:激烈。
B.立率殘兵邀擊 邀:阻截。
C. 立介居期間,威名流聞 流:傳布
D. 忠義之聲遠近皆傾下之 傾:欽佩
5.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明趙立「敢勇」的一組是(3分)
①城始破,立巷戰 ②兩頰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
③金人登城,鉤取投火中 ④立斬其使
⑤立家先殘於徐,以單騎入楚 ⑥每戰擐甲冑先登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立軍事才能突出。在徐州保衛戰中,他臨危受命,抗擊金軍;絕地血戰後及時整合鄉民和殘部的力量,擊潰撤退中的敵軍,收復徐州。
B.趙立為人正直,治軍嚴明。在孤守楚州期間,雖然被金軍重重圍困,糧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不下寧願吃磨碎的榆樹皮,也不擾民。
C.趙立屢建戰功,威名顯赫。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後,為他堅守孤城而感嘆,認為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無法超越他。金人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D.趙立一生都懷有忠義報國之心。他痛恨金人。臨終前還為自己不能繼續為國殺敵而悲憤嘆息。對於他的忠義,朝廷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賊張敵萬窟穴其間,立絕不與通,故楚糧道愈梗。
(2)以書趣光世會兵者五,光世訖不行。

試題答案:

(一)(19分)
4.(3分)A 5.(3分)A 6.(3分)B
7.(10分)
(1)(5分)盜賊張敵萬在這中間建造巢穴,趙立堅決不跟他往來,所以楚州運糧的道路更加阻塞。
(2)(5分)五次用書信催促(劉)光世聚集軍隊,光世最終沒有執行。
4.【試題答案】(3分)A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
【試題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實詞的掌握。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現象比較多,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係來推斷實詞的含義。解答此類題我們可採取以下方法:①語境推斷法,文言文實詞大部分是一詞多義的,且詞義是不定項的,我們可結合上下文來判定實詞的含義;②課文遷移法,試題中出現的一些實詞解釋課文出現過,可聯繫課文相應遷移;③語法分析法,根據詞在句中的語法位置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斷它的詞義;④代入檢驗法,將答案代入原文,無滯礙的即為正確答案。
5.【試題答案】(3分)A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分析綜合)。
【試題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中信息篩選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我們可以採取如下方法:①注意陳述主體是否一致,即注意所選文句的陳述主體是否與題幹一致;②注意主體關涉的對象是否一致;③明確信息的意義指向;④梳理文意、句意;⑤鮮明行為、品質與功績、影響等。題中③講守城,④表明趙立抗金的決心,⑤講趙立的身世,都與「敢勇」無關。
6.【試題答案】(3分)B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考生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對原文內容進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分析綜合)
【試題解析】此類題目選擇肢中設錯類型可分為信息錯位、錯解詞語、強加因果(或因果倒置)、無中生有、顛倒是非將文中未然的信息說成必然等。解題時考生應審準題幹,依文索義,正確分析。選項中「不擾民」文中沒有。
7.【試題答案】(10分) ⑴(5分)盜賊張敵萬在這中間建造巢穴,趙立堅決不跟他往來,所以楚州運糧的道路更加阻塞。 ⑵(5分)五次用書信催促(劉)光世聚集軍隊,光世最終沒有執行。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考生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理解)。
【試題解析】試題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本題兩個句子的翻譯偏重對文言實詞理解能力的考查。考生應把語句放到原文語境中整體考慮,以提高理解、翻譯的正確性,還應注意翻譯語句的通順合理。(1)本句翻譯關鍵點有:窟穴、其間、通、梗。(2)本句翻譯關鍵點有:趣、會、訖。
【譯文】翻譯:趙立,徐州張益村人,因為勇武被招募成為士兵。靖康初年,金人大舉入侵,盜匪群起,趙立因屢立戰功,被任為武衛都虞候。建炎三年,金兵攻打徐州,王復據險堅守,命令趙立督戰,趙立被六支飛箭射中,卻越戰越勇。王復因為他的英勇,含著眼淚為酌酒慰勞他。後來城池陷落,王復和王復的家人全部被殺,只有他的獨生子王佾因先離去而沒有被害。徐州教授鄭褒也因為辱罵敵人而被處死。徐州剛剛破城時,趙立和金兵巷戰,搶奪城門想要逃出,結果被金兵擊暈過去。後夜時下了小雨,趙立這時候甦醒。殺了掉了金軍守衛,在城中找到王復的屍體,痛哭著用手將王復掩埋。趙立暗中聯繫鄉民想要從新收復徐州。得知金國的軍隊向北歸還,趙立立刻率領殘兵在後面追殺,切斷金兵的退路,奪得舟船錦帛博數以千計,軍隊的士氣得以振奮。趁機招募鄉民,重新奪回了徐州。趙立被授予忠翊郎、權知州事。趙立上奏為王復立廟。趙立每逢遇到出徵,必定率領眾將領在廟前禱告說:「您為國家而亡,死後在陰間也一定會保佑我們這些活下來多人。」齊地的人聽聞了這些話全都歸附與他。(徐州古代屬齊國)
這時候山東諸郡強盜草莽四起,趙立在暗中幫扶,一時威名流傳。趙立後因功升遷,官至右武大夫、忠州刺史。此時正值金軍左將軍昌圍楚州,楚州告急。通守賈敦詩欲以城降敵。宣撫使杜充命令趙立帶領自己的兵馬前往解圍。趙立且戰且行,一連七戰全勝,最後才到達了楚州,這時趙立的兩個臉頰都被飛箭射中,不能說話,所只能用手指揮,直到進入楚州城,安排將士休息後,才拔出箭簇。皇帝降詔讓趙立留守楚州。第二年正月。金軍再次圍攻楚州,趙立命令拆毀廢棄的房屋,在城下點燃形成火池。手下的士兵則持兵刃嚴陣以待。金軍登城,則鉤取後投入火中。(猜想應該是像鐵鉤一樣的守城兵器,金軍登城時,鉤斷雲梯,士兵全部墜下火池。[二十日,賊列騎成陣逼城,驅人抬鵝車、洞子、樓座,用牛皮並氈包,漫攻齊安門。被城上人及城門上門空處,先以撞竿、扥叉抵定,次用搭鉤鉤去洞子上皮氈,墜大石及磚石摧擊,又用弓弩箭射,其賊退去。(宋朝守城戰的一段記錄)])。金軍組織乾死隊通過突擊登城,又被殺盡。禁軍無奈撤軍。五月,兀朮南徵北回,築起六座高臺,想要借楚州運送輜重。趙立斬殺了兀朮派遣的使者,搶奪了輜重。兀朮大怒,在楚州南北設立了兩個屯兵之處,斷絕楚州的後勤,趙立領兵出城作戰打敗了破兀朮。
正值朝廷分封藩鎮,任命趙立為徐州觀察使泗州漣水軍鎮撫使兼知楚州,趙立一天帶著六個隨從出城,大聲的對金軍說:「我是本鎮的鎮撫,你們敢來迎戰嗎?」金軍聽聞後有兩人想要在背後偷襲他,趙立提起金軍兩個長矛反刺向他們,二人全都掉落在地,趙立奪得兩匹戰馬而還。後面有金軍的數十名騎兵追趕,趙立怒目大喝一聲,後面的追兵就全部逃避開。第二天,金軍列三隊挑戰。趙立以三陣應之。金軍用重騎兵數百騎將趙立分割保衛,趙立奮起突圍,挺身而立大聲呵斥,金人被擊下馬者不計其數。
在承州、楚州之間有樊梁、新開、白馬三個大湖。金軍將部隊散落其中,斷絕兩地的聯繫。因此楚州的糧道被阻塞。剛開始被圍困的時候,可以吃一些野草,水草。後來就只能吃榆樹皮。
承州被攻陷後,楚州更加的被孤立,趙立派人向朝廷告急。籤書樞密院事趙鼎想要派遣張俊(這個人居然位列中興四將)前去解圍,張俊不肯前去,趙鼎說:「江東的物產,全部有兩淮產出。失去楚州天下就會有危難,如是你張俊害怕獨自前往,我願意與你通行。」張軍仍舊推辭,於是任命劉光世督淮南諸鎮前往救援楚州。東海的李彥先首先到達淮河,被金兵阻攔無法前進。高郵的薛慶(這是一英雄)至揚州,轉戰途中被殺。劉光世的屬性王德到達承州,屬性未聽從命令只是裝裝樣子。揚州的郭仲威(害死了薛慶)在天長按兵不動,左顧右盼,觀望形式。只有海陵的嶽飛可以救援,但是人馬又少,寡不敵眾。高宗看到了趙立的奏章後,感嘆說:「趙立堅守孤城,既然是古代的名將也沒有辦法了。」後來又五次讓劉光世動兵,劉光世都推辭不行。金軍知道外援已經斷絕,更加緊的了圍困。九月,金軍攻東城,趙立招募壯士焚燒金軍的雲梯,火卻反向燒來,趙立感嘆說:「難道是老天都不相助於我。」一會風向轉變,焚燒掉了一個梯子,趙立非常高興,在城樓的臺階上觀望,被火炮擊中了頭部,周圍的人趕快將他救下。趙立說:「我終不能為國滅賊了。」說完氣絕身亡。當時只有37歲。楚州城的大街小巷都被趙立慟哭。趙立死後參謀官程括攝鎮撫使鎮守楚州。金國的人以為趙立詐死,不敢輕舉妄動。過了10多天,城池才被攻陷。起初,朝廷聽聞楚州缺乏糧食,準備送去粟米萬斛。讓兩浙轉運李承造從海道先運送三千斛,而李承造沒有發糧,結果導致楚州失守。
趙立家人之前在徐州被誅殺,家庭遭到過破壞,這次進入楚州只有趙立自己。趙立為人剛烈秉直,沒有讀過書,但是天性忠義。善於騎射,不喜歡聲色財利,所得物品都當作俸祿發放給與士兵。戰鬥必定身先士卒,如果發現有逃遁的人,就會大聲怒喝,提著他的頭髮,怒斬其首。剛剛楚州的時,徐州和楚州的兵馬加起來不到一萬,兩個州的百姓不會打戰,趙立善於齊射,一點沒有保留得傳授給他們。趙立仇視金人,每次談到金人都會咬牙切齒,所抓到的俘虜也都會梟首示眾,沒來沒用割取他們的耳朵用來請功。金人都不敢說出他的名字。
死訊傳來,皇帝停止朝會,賜給他忠烈的諡號。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七十五吳奎翻譯

[宋史 吳奎傳]
【原文】
吳奎,字長文,濰州北海人。性強記,於書無所不讀。舉《五經》,至大理丞,監京東排岸。慶曆宿衛之變,奎上疏曰:「涉春以來,連陰不解,《洪範》所謂『皇之不極,時則有下伐上』者。今衛士之變,起於肘腋,流傳四方,驚駭群聽。聞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責,獨楊懷敏尚留。人謂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獲賊之際,傳令勿殺,而左右輒屠之。此必其黨欲以滅口,不然,何以不奉詔?」遂乞召對面論,仁宗深器之。再遷殿中丞,策賢良方正入等,擢太常博士、通判陳州。
入為右司諫,改起居舍人,同知諫院。每進言,惟勸帝禁束左右奸幸。內東門闌得賂遺物,下吏研治,而開封用內降釋之。奎劾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論事,詔詰所從受。奎言:「御史法許風聞,若窮核主名,則後誰敢來告以事?是自塗其耳目也。」上為罷不問。郭承佑、張堯佐為宣徽使,奎連疏其不當,承佑罷使,出堯佐河中。
皇佑中,頗多災異,奎極言其徵曰:「今冬令反燠,春候反寒,太陽虧明,五星失度,水旱作沴,饑饉荐臻,此天道之不順也。自東徂西,地震為患,大河橫流,堆阜或出,此地道之不順也。邪曲害政,陰柔蔽明,群小紛爭,眾情壅塞,西、北貳敵,求欲無厭,此人事之不和也。夫帝王之美,莫大於進賢退不肖。今天下皆謂之賢,陛下知之而不能進;天下皆謂之不肖,陛下知之而不能退。內寵驕恣,近習回撓,陰盛如此,寧不致大異乎?又十數年來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無實,或始是而終非,或橫議所移,或奸謀所破,故群臣百姓,多不甚信,以謂陛下言之雖切而不能行,行之雖銳而不能久。臣願謹守前詔,堅如金石,或敢私撓,必加之罪,毋為人所測度,而取輕於天下。」
唐介論文彥博,指奎為黨,出知密州。加直集賢院,徙兩浙轉運使。入判登聞檢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奉使契丹,會其主加稱號,要入賀。奎以使事有職,不為往。歸遇契丹使於塗,契丹以金冠為重,紗冠次之。故事,使者相見,其衣服重輕必相當。至是,使者服紗冠,而要奎盛服。奎殺其儀以見,坐是出知壽州。
至和三年,大水,詔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儲嗣未立。在禮,大宗無嗣,則擇支子之賢者。以昭穆言,則太祖、太宗之曾孫,所宜建立,以系四海之望。俟有皇子則退之,而優其禮於宗室,誰曰不然?陛下勿聽奸人邪謀,以誤大事。若倉卒之際,柄有所歸,書之史冊,為萬世嘆憤。臣不願以聖明之資,當危亡之比。此事不宜優遊,願蚤裁定。定之不速,致宗祀無本,鬱結群望,推之咎罰,無大於此。」帝感其言,拜翰林學士,權開封府。
奎達於從政,應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孫氏辜榷財利,負其息者,至評取物產及婦女。奎發孫宿惡,徙其兄弟於淮、閩,豪猾畏斂。居三月,治聲赫然。除端明殿學士、知成都府,以親辭,改鄆州,復還翰林,拜樞密副使。治平中,丁父憂,居喪毀瘠,廬於墓側,歲時潔嚴祭祀,不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適終制,以故職還朝。逾月,參知政事。時已召王安石,辭不至,帝顧輔臣曰:「安石歷先帝朝,召不赴,頗以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耶?曾公亮曰:「安石文學器業,不敢為欺。」奎曰:「臣嘗與安石同領群牧,見其護短自用,所為迂闊。萬一用之,必紊亂綱紀。」乃命知江寧。
奎嘗進言:「陛下在推誠應天,天意無他,合人心而已。若以至誠格物,物莫不以至誠應,則和氣之感,自然而致。今民力困極,國用窘乏,必俟順成,乃可及他事。帝王所職,惟在於判正邪,使君子常居要近,小人不得以害之,則自治矣。」帝因言:「堯時,四兇猶在朝。」奎曰:「四兇雖在,不能惑堯之聰明。聖人以天下為度,未有顯過,固宜包容,但不可使居要近地爾。」帝然之。御史中丞王陶,以論文德不押班事詆韓琦,奎狀其過。詔除陶翰林學士,奎執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資政殿大學士知青州。司馬光諫曰:「奎名望清重,今為陶絀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於四方觀聽非宜。」帝乃召奎歸中書。及琦罷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贈兵部尚書,諡曰文肅。
奎喜獎廉善,有所知輒言之,言之不從,不止也。少時甚貧,,既通貴,買田為義莊,以賙族黨朋友。沒之日,家無餘資,諸子至無屋以居,當時稱之。
【譯文】
吳奎, 字長文, 濰州北海人。記憶力強, 博覽群書。通過《五經》科貢舉考試,官至大理寺丞, 監管京東排岸司的工作。仁宗慶曆年間御前侍衛政變後, 吳奎上書說:「開春以來, 陰雨連綿, 氣候反常。正如《洪範》所說:『上梁不正, 則會導致以下犯上的。』中央發生兵變, 動搖根本,影響極壞。聽說皇城司官六人中已處罰五人, 只一楊懷敏留用。人們說皇上任人唯親, 以情枉法。活捉反賊後, 您下令留活口, 有人卻擅自殺掉了, 這些人必然是反賊的同黨, 殺人是為了滅口, 否則,為什麼不聽指揮?」於是請求仁宗召見面議, 深受仁宗器重。再升為殿中丞、策賢良方正人等, 又升為太常博士、陳州通判。
後調回京城任右司諫, 又改任起居舍人、同知諫院, 專給皇上提建議。多次極言進諫, 都是勸仁宗約束近侍佞媚拍馬之輩。內東門司亂收賄賂, 交給吏部追究時, 開封府鑑於他們是親近皇帝的官吏, 就把他們釋放了。吳奎於是上書彈劾開封府尹魏馞, 結果魏馞被調到越州。彭思永論事時, 仁宗追問其中一些消息來源, 吳奎代答說:「按照法律, 御史有權保護其消息的來源, 如果盤根問底,那以後還有誰敢為我們提供情況? 這豈不是自己遮掩自己的耳目嗎?」仁宗於是不再追問了。郭承佑、張堯佐任宣徽使,吳奎接連上書說他們不稱職, 結果郭免職, 張調到河陽。
皇佑年間, 天災頗多, 吳奎分析其症候說「: 今年冬暖春寒,太陽不夠明亮,五大行星運行失度, 水旱二災作惡, 饑荒接踵而至, 這是天道不順; 從東到西, 地震
為患, 黃河改道, 地面還冒出山來, 這是地道不順; 邪惡妨害朝政, 陰險小人擋住了皇上的光明, 爾虞我詐, 明爭暗鬥, 下情難以上達, 西夏、遼國二敵, 慾壑難填, 這是人事不和。帝王的品德最重要的就是親近君子而斥退小人。現在有天下公認的賢才, 您知道了卻不提拔; 天下公認的宵小, 您識破了卻不斥退。嬪妃驕恣, 近侍邪惡, 陰風如此旺盛, 怎能不導致天災人禍? 幾十年來您發下的文件或開展的一些工作, 有些是有名無實,有些被下面的官吏變了樣, 有些因遷就莫衷一是的議論而改變, 有些被奸賊蓄意破壞。因而全國上下, 都已不大相信政令的權威, 以為皇上說得再好也未必行動, 即使雷厲風行地行動一陣子也未必能堅持辦好, 不過是一陣風而已。我希望皇上能將以前下發的文件堅決執行, 堅定不一, 持之以恆, 誰敢阻撓, 嚴懲不貸, 不要被人猜疑而被天下人輕視。」
唐介彈劾文彥博時, 指責吳奎是文彥博同黨, 於是調吳奎任密州知州。後任集賢院直院, 又轉任兩浙轉運使。又回京師供職於登聞檢院, 任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出使遼國, 正碰上遼主加稱號,要他進去慶賀。吳奎認為職有分工, 沒有去。回國時路上遇到遼國使者。遼國以金冠為大, 紗冠次之。老規矩是, 兩國使者相近, 服飾體現出的品級應相當。這次遼國的使者是紗冠, 而吳奎是盛服。於是吳奎降其服飾等級以會見遼使。回國後他也因此而被調任壽州知州。
至和三年鬧水災, 詔令朝野議論朝政得失。吳奎上書說「: 皇上在位三十四年了, 還未確定皇位繼承人。據禮制, 嫡系無子, 就要在旁系中擇賢而立。就左昭右穆的血統而言, 應立太祖、太宗的曾孫為太子, 這是眾望所歸。等您有親子後再改立, 而給曾立為太子的人以一定地位, 誰說不合理呢? 皇上不要聽小人的鬼話, 誤了大事。若變生倉促, 以致大權旁落, 記錄在史冊上, 也為萬代後人所嘆惜憤恨。我不願意皇上以如此賢明的資質而遇到不測。這件事不能猶豫, 但願您早日決定。不迅速定奪, 宗族即無所本。導致宗族不和的最大原因就是無所本。」仁宗被他感動, 拜官翰林學士, 兼開封府知府。
吳奎在開封從政, 機智果斷, 下吏不敢欺瞞。富人孫氏放高利貸, 欠債的人受其迫害, 直至被奪家產、妻女。吳奎收集孫氏的歷年罪惡, 發配孫氏兄弟到淮、閩, 土豪劣紳從此不敢作惡了。任職三月, 政績顯赫。升任端明殿學士、成都府知府。為避親諱, 改任鄆州。又回翰林院, 拜為樞密副使。英宗治平年間, 父死, 悲痛傷身, 在墓旁搭棚守墓, 逢年過節時以潔淨食物莊嚴地祭奠, 不舉行佛教禮儀。
神宗即位時, 吳奎剛守滿孝, 官復原職。一月後, 升任參知政事。當時神宗已經召見王安石, 王不來, 神宗對左右大臣說「: 王安石是先帝的大臣, 先帝請不動, 我很以為他不恭順。現在又請不來,是真的病了嗎? 還是有什麼條件呢?」曾公亮說「: 王安石是個學者,不會玩弄權術的。」吳奎卻說:「我曾與王安石共事,此人有錯不認, 剛愎自用, 其主張也很迂闊。萬一受重用, 必然紊亂朝綱。」於是命王安石任江寧知府。
吳奎曾對神宗說:「陛下對天誠敬,天意無他, 只是合人心罷了。若以至誠待萬物, 萬物無不回報以至誠, 則上下祥和的氣氛自然形成。現在民力凋敝, 國庫空虛, 必須先安民, 才能談其他。帝王的職責, 就在於判斷正邪, 使君子常常居於關鍵職位, 小人無法傷害, 天下自然就大治了。」神宗反駁說:「 以堯的聖明, 朝廷也有四兇。」吳奎說:「 四兇雖然在, 但不能妨害堯的聖明。聖人以天下為己任, 小人沒有顯著的劣行時, 就應該包容, 不能以潛在的可能性處罰人。只不過不能把他們放在重要崗位上。」神宗認為有道理。御史中丞王陶, 因為韓琦不去文德殿押班而彈劾韓琦跋扈, 吳奎揭發王陶的險惡用心。皇上下令改任王陶為翰林學士, 吳奎仍堅決反對, 王陶又反告吳奎阿附韓琦。王陶被調出京城, 吳奎也以資政殿大學士任青州知州。司馬光勸皇帝說「: 吳奎名聲好,德高望重,現在因為王陶而貶謫吳奎, 恐怕大臣們會感到不安而辭官。皇上剛即位, 這樣做會不利於您的形象的。」神宗乃召回吳奎去中書任職。韓琦罷相後, 吳奎出任青州知州, 一年後逝世, 享年五十八歲。追認兵部尚書, 諡號文肅。
吳奎喜好獎掖廉潔善良之人, 知無不言, 皇上不聽他的他就不罷休。出身貧寒, 當官後, 買田修「 義莊」, 救濟鄉鄰親友。死時家無餘財, 兒子們甚至無房子可住, 為時人稱道。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宋史·列傳第四十三的翻譯

堯諮於兄弟中最為少文,然以氣節自任。工隸書。善射,嘗以錢為的,一發貫其中。兄弟同時貴顯,時推為盛族。子述古,太子賓客致仕;博古,篤學能文,為館閣校勘,早卒。
這段翻譯是啥啊

女代駕司機的夜行生活是怎樣的?

是的

珩字取名寓意及含義是什麼?

珩讀作héng時多用作人名。意指稀世之才、天資卓絕、冰清玉潔之義。珩字給孩子取名可以搭配道德起名法,以誠、善、謙、孝、忠等描寫道德品質的字起名,塑造品德高尚的氣質形象,也寓意孩子能通過名字,時刻約束自身的品德言行。

珩有兩種讀音héng、háng。讀作héng時為佩玉上面的橫玉,形狀像磬。古玉器名。玉飾品,雜佩上部的橫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於璧環之上,因較稀少而珍貴。多用於人名。讀作háng,一般用在珩磨,是一種對孔的內表面進行精磨加工的方法。

珩讀作héng時多用作人名。意指稀世之才、天資卓絕、冰清玉潔之義。珩字給孩子取名可以搭配道德起名法,以誠、善、謙、孝、忠等描寫道德品質的字起名,塑造品德高尚的氣質形象,也寓意孩子能通過名字,時刻約束自身的品德言行。

和珩字搭配好聽的姓名:

維衍、幟衍、嘉衍、聚衍、瑰衍、願衍、菱衍、葉衍、郡衍、瑜衍、夥衍、懿衍、嫡衍、德衍、萊衍、漂衍、精衍、勝衍、萍衍、廣衍、裳衍、誼衍、準衍、菲衍、節衍、菘衍、樂衍、旖衍、菊衍、碧衍、滿衍、齊衍、蝶衍、瑩衍、莎衍、巒衍、塵衍、瑗衍、翠衍、察衍、萱衍、魯衍、慧衍、鳳衍、嬋衍、磊衍、範衍、蘋衍、菁衍、皚衍、嫦衍、華衍、暮衍、銜衍、瑕衍、編衍、霄衍、儀衍、嫻衍、逸衍、滕衍、歡衍、衛衍、逞衍、榮衍、源衍、鞏衍、暢衍、寧衍、僚衍、徵衍、賢衍、影衍、逢衍、漁衍、瑤衍、凜衍等。

同类文章

做夢夢到死人復活(已婚女人夢見人死了又活了)

做夢夢到死人復活意味著什麼?周公解夢夢見死人表示你打算忘記一些不快的往事,並準備從失意中再站起來。不用害怕。如果夢境是快樂的,這是吉祥之夢,如果是悲傷、嚴肅的則是骨肉將有意外。夢見死人復活若夢見死去的父親活過來,表示家庭成員中會有爭論。若是夢見亡友,則表示物質上將會發生困難。夢見死人從棺木中走出表示

夢見被蛇追但是沒咬著(夢見被蛇追還被咬了一下)

為什麼我會經常夢見蛇追著要咬我,它追我跑都沒咬到一般夢見的蛇都是美女蛇(不管男女蛇統稱美女蛇),這個夢說明你最近有桃花運,但是你跑,就說明你懼怕的,你不喜歡他,而他追著咬你沒咬到就說明這個桃花會很快消失。夢見自己被一條巨蛇追但沒被咬到,請高人幫我解夢蛇代表生活中和你有點矛盾的人,沒咬到你說明他沒得逞
浦塔羅斯附身夏海(屬兔摩羯座今年運勢)

浦塔羅斯附身夏海(屬兔摩羯座今年運勢)

一些關於假面騎士的問題,請一一解答。因為不和他們戰鬥他們就會一一消失首先是因為破壞即重生,其次是因為鳴瀧一直傳播它是破壞者,他也就接受了假的,詳情請看假面騎士鎧武最後一集因為他有強大的信念之類的吧因為海姆冥界只選中了紘汰和戒鬥因為極鎖種就是禁斷的果實的一部分是這個劇中沒有提到因為那時他已經恢復記憶了

做夢夢見長輩死人復活扭臉一笑(夢到人死了又復活了還看見臉了)

夢到死人復活什麼意思?思念過度夢見去世的長輩又復活了夢見死去的長輩復活,得此夢者多主你心中有煩惱,乃是你與別人在事業中的想法不同,則引來禍患如你能在事業中做事認真,心態平和,則你的生活會有好的跡象。心態決定很多,春天夢之吉利,夏天夢之不吉利。單身男女夢見死去的長輩復活,是你近期感情狀況不佳,乃是你心

周公解夢夢見父親死而復生(夢到爸爸死而復活是啥預兆)

夢見自己死去多年的爸爸復活了什麼意思?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焞煌本夢夢書夢見父親死而復活〖夢見父親死而復活意味著〗:家人需要你幫忙的一天。打算搬家或者裝修的朋友,今天是不錯的時機。想離開家人的照顧,體驗獨自生活的年輕人也可以選擇在今天向長輩提出,好好說,你能得到他們的諒解和支持的。【佛滔算命】掛親前夢見死

稱骨算命4兩3錢的命(三兩六錢男命姻緣)

稱骨算命是四兩三錢,好不好啊,是什麼命?稱骨算命:四兩三財碌厚重白手成家之人為人心性最聰明,作事軒昂近貴人。衣祿一生天註定,不須勞碌是豐亨。為人和氣,喜好春風,交朋群友,利官近貴,遇兇不為兇,逢兇化吉,骨肉少靠,女人口快能言,多出風刺之命。適業:外科醫、僧侶、...(火星人)1313稱骨算命女4兩3
玉函風水排盤(玉函通秘排盤軟體)

玉函風水排盤(玉函通秘排盤軟體)

誰教玉函風水瀋陽平易齋周易文化 蔡老師 瀋北新區江南甲第三期南門附近百度可以找得到 在瀋陽 第一個把玉函風水帶到瀋陽的人玉函風水蔡中平蔡老師瀋陽人 是瀋陽第一個得玉函真傳的人 師傅李聖湘 師爺彭大雄 是真真的真傳玉函風水授徒玉函風水是什麼樣的,一冊《玉函通秘》難道就是另外一門風水了?它和三合、玄空等
陳姓取名字大全(陳徐兩個姓氏怎麼取名)

陳姓取名字大全(陳徐兩個姓氏怎麼取名)

陳姓女孩取名字大全姓名應有吉利的數理意義。姓名好壞不在字義,而在數理,因為叫「富貴」的人並不見得就富貴,叫「豪傑」的人並不見得就是豪傑, 取名就要做到數理「吉」,至少也應該「半吉」。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天、人、地、外、總五格數理含義要儘量避兇趨吉; ②人格和外格的數理關係會影響

媽祖靈籤17籤問事業(第五籤解籤全解)

媽祖靈籤解籤?這條籤的意思是說,暫時婚姻求不得,要到下半年之後才有希望…詳見周易總站--周公解夢。求解呂祖靈籤十七籤,問事業上籤。不可莽撞,相機行事,謀而後動,臨機立斷,終無憂。壬癸子午為應驗日期。求解籤觀音靈籤第十七籤,問事業不要被因閒言閒語影響自己的心情,有空閒時多念佛少說是非,這些無意義的高談

玉函風水排盤軟體使用方法(玄空排盤軟體)

請問八字排盤軟體 在輸入生辰時要自己換算好真太陽時再輸入?還是不用自...換算時區時間玄學通電子風水羅盤使用說明?電子風水羅盤軟體包括:黃曆通書、八字量化排盤、玄空飛星風水排盤、乾坤國寶排盤、過路陰陽排盤、八宅風水排盤、河洛風水排盤、元空寶監水口、六爻起卦、姓名分析、紫薇鬥數、周公解夢、梅花易數、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