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話話嘮怎麼說(儂曉得伐上海話混搭English)
2023-10-11 20:59:01 2
#頭號周刊#
上海話與英語能夠和諧共融其實是有歷史淵源的,一切都源於181年前的那場戰爭。
1840年,英國憑藉堅船利炮叩開了中國的國門。隨著《南京條約》的籤訂,上海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1842年正式開埠,洋人不斷湧入。此後,上海話不僅融合了江浙一帶的方言,更融入了眾多的英語單詞。這些西洋「外來語」豐富了上海話的詞彙,增加了語言的感染力,「拿摩溫」、「阿三」等等朗朗上口的詞彙,如今都已經徹底跟上海話融合在一起。
上海租界地圖
今天,就來給大家總結下上海話中的「外來語」。坐好,阿拉上課啦!
【拿摩溫】——number one,工頭。(最最經典的幾個詞語之一,朗朗上口啊)
【發嗲】——發「DEAR」,DEAR,親愛的,可愛的,引申為嬌柔的,撒嬌的,媚態萬千的。(嗲,絕對的本幫特產)
【門檻精】——MONKEY,英語「猴子」加上漢語詞根「精」,猴子精,引申為聰明的、精明的,構成典型的洋涇浜英語。(音譯加形譯,多麼有趣的一個詞)
【赤佬】——CHEAT,欺騙,和中文「佬」的混生詞語,貶義詞,現在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混帳,一個魯迅時代最流行的洋涇浜俚語。
【小(老)開】 ——小(老)KITE,大小「騙子」之意,以後引申為對有錢人的泛稱。
【戇大】——GANDER,傻瓜,呆鵝,糊塗蟲,引申為受騙者,現被北方人讀若「港都」
【混腔勢】——混「CHANCE」,CHANCE,機會,混槍勢就是混機會,也引申為渾水摸魚,等等。(讀起來相當有感覺)
【軋朋友】——GET朋友,GET,得到。結交異性。「軋」是一個普遍運用的動詞,可以進行各種自由組合,如「軋鬧猛」即為湊熱鬧。(本詞充分體現出上海人對於動詞的靈活應用)
【拉三】——LASSIE,少女,情侶,引申為妓女、MAIYING者或生活不檢點的青年女子。
【慕客】——MUG,流氓,引申為嫖客。
【大班】——大BANKER,大銀行家,引申為大老闆、富豪。
【退灶私】——退JUICE,JUICE為油水和錢財,「退JUICE」的本義,是流氓退還敲詐得來的油水與錢財,後引申為丟臉、失面子。
【克拉/克勒】——來源於class,有社會等級的,優秀出眾的,現僅用於形容上海老小資——「老克拉」(又記為「老克臘」)。另兩種解釋,一為collar,衣領的意思,現在也就引申為衣冠楚楚西裝革履的老上海人。二為clerk,也就是「職員」的意思。算是上海最早的白領。譬如洋行的買辦。
【接(劃)領子】——接LEADS,LEADS,LEAD的複數形式,意為提示,暗示,線索。接LEAD,即得到示暗示或暗示(「劃」為上海方言,意為給出、拋出)。
【哇色】——WORSE,更糟的,更惡劣的,被引申為專門形容心情的難受和惡劣。
【落佻】——ROTTER,英國俚語,指無賴、X L胚、可惡的人、討厭的傢伙,名詞。後轉為形容詞,意為無賴的、無恥的、XIALIU的、卑鄙的。
【噱頭】——SHIT,胡說、謊言、大話,蹩腳的商品或表演,引申為吸引觀眾的低級趣味的表演,引顧客上當的騙局,以及各種華而不實、譁眾取寵、引人發笑的手段。(SHIT現在是罵人的話了,可是噱頭在上海話中有著豐富的含義)
【嘎三壺】——GOSSIP,聊天,閒談。(GOSSIP GIRL上海話應該叫嘎三壺小寧?)
【邋遢】——LITTER,雜亂、四下亂扔的東西,在公共場合亂扔廢物的人,引申為形容詞:雜亂、凌亂和不修邊幅。
【蹩腳】——BILGE,船底汙水,引申為骯髒的、下三濫的、劣質的;出蹩腳,原為黃浦江水手用語,後引申為向人潑汙水,誹謗中傷
【大興】——DASHY,浮華的,華而不實的,引申為假的、冒牌的、劣質的;開大興,現在一般意為說過的話沒有兌現
【骯三】——ON SALE,二手貨賤賣,引申為垃圾貨、形容人的品質低劣
【癟三】——BEG SIR,乞丐先生,用來形容叫花子、難民、逃荒者等各式窮人,後引申為最廣泛的罵人用語之一
【打】——dozen,一打十二個
【水門汀】——cement,水泥(地板)
【水汀】——steam,暖氣
【飛】——fit或fitting,常指機械中起傳動作用的齒輪,如山地變速自行車的每檔稱為「飛」,上海話發音應該是FEE
【扎臺型】——(衣)著DASHING,DASHING本義指穿著打扮很漂亮,後引申為出風頭、自我表現,自我炫耀等。(看過周立波的應該很熟悉了,呵呵)
【火腿店】——ham shop,暗指白俄的妓院。這些酒吧妓院在洋人口中叫做ham shop,暗指有「大腿出售」。被上海人意譯成為「火腿店」。(有創意的~~~)
【司的克】——stick,手杖
【老狄克】——有人認為「狄克」也是來自stick,指涉世較深,社會閱歷豐富的人。舊時手杖多為留洋歸來自詡文明的人所使用,所以又稱為「文明棍」。
【開司米】—— cashmere,現在泛指羊毛織品。
【滴確涼】——dacron,一種布料(周立波多次運用,老上海人的服裝標誌)
【畢的生司】——empty cents,意思是「身無分文」。
【帕斯】——pass,意思較多,可以當名詞指證件。
【阿三】——舊時對上海公用租界裡的印度巡捕的稱呼。有人認為是印度人和人交談,總是以「I say……」開頭,所以稱為「阿三」。(經典!!!)
【麥頭】——mark的洋涇浜語,意思是貨品外面的商標,現在已經少用。
【麥克】——Much很多。如:「伊鈔票多得來麥克麥克。」
【時髦】——smart,這個字最先流行於滬上,後來風靡全國。
【帕克】——大衣。英語裡稱parka(風雪大衣)
【老虎窗】——roof,屋頂上的窗子。(多麼有創意啊,好記又形象)
【沙蟹】——Show Hand,是一項緊張刺激的賭博遊戲(香港賭神、賭俠系列中最常見的賭博方式)。
【司撥靈鎖】——spring,一種舊時常見的彈簧門鎖。
【凡耳】——valve,閥門(很多老人到現在還經常用)
【羅宋湯】——Russian,舊時上海人對俄國的稱呼(又一經典)
【差頭】——charter,「出租,包車」。(跟香港人的「的士」有的一拼)
【康樂球】——corner ball,流行於舊上海的一種球類遊戲。
【拉司卡】——last car之音譯,老上海話裡作「最後」的意思。如:「我是拉司卡一個人。」 (也蠻經典的一個音譯,貌似現在不太用了)
【斯達特】——starter,日光燈上的啟動器。
【來沙爾】——lysol ,消毒劑,1947年一代越劇紅伶筱丹桂喝這個自殺身亡的事件轟動上海灘。(好像現在不用了,讀起來我也讀不準)
【白特】——butter,奶油
【爛糊面】——本來指煮爛的麵條,因為和英語love me諧音,所以常用來開玩笑。如:「請儂吃爛糊面」,暗示「請你喜歡我」。(真的還假的?如果是真的,真是太佩服了~~)
【塌皮】——指歸還舊債,從此兩不相欠。有人認為來自英語的par,經洋涇浜語轉變為「塌皮」
【撥落頭】——plug,指的是電插頭。(現在也指一些線的一端,具體解釋,呃,只能意會啦~~~)
其他還有些直接音譯的,如:
凡士林:Vaseline,護膚防裂品;
凡啞鈴:violin,小提琴;
阿摩尼亞:ammonia,廁所裡的臭氣;
阿斯匹林:aspirin,止痛藥;
迪斯科:disco…
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呢?通過這些「外來語」,我們可以看出上海這座城市的包容性,她的創造性以及她那具有浪漫主義的豐富的想像力。
肯定會有所遺漏,各位看官如果對上海話裡的「外來語」還有補充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裡為本文拾遺補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