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真實身世之謎(終於搞清了白骨精的來歷)
2023-10-13 03:50:50 3
白骨精真實身世之謎?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白骨精真實身世之謎?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白骨精真實身世之謎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取經路上,出現過很多妖怪,要說哪個最特別嘛,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其實細究起來,每一個妖怪都很特別,但在每一個都很特別的妖怪中,有一個給我們留下的疑點最多。
她就是在白虎嶺出沒的白骨精,要本事沒本事,要地盤沒地盤,要手下沒手下,甚至連土地山神都打不過,面對孫悟空揮過來的棒子,只能被動的挨打。
可是,就這麼一個綜合能力最弱的妖怪,卻敢覬覦連大妖們都要斟酌再斟酌的唐僧肉。白骨精究竟啥來歷,難道是梁靜茹送給她的「勇氣」,為什麼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唐僧肉發起自殺式衝擊呢?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只會一招屍解,連土地都打不過,白骨精哪來的膽量敢挑戰唐僧肉?
一、
白骨精確實混得比較慘,別的妖怪大都是有名號的,像什麼南山大王,黃風大王,靈感大王啥的,有地盤、有手下、有名號、有本事……
而白骨精,自始至終書中就沒給出一個確切的稱呼,一開始作者在題目中說,這個妖怪其實是屍魔:
「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等到白骨精正式出場的時候,仍然沒有名字,只是稱呼她是個妖精:
「果然這山上有一個妖精,孫大聖去時,驚動那怪。」
等到孫悟空跑回來,睜開火眼金睛發現站在唐僧面前的是妖精後,書中立馬又換了稱呼,白骨精又成了怪物了:
「那怪物有些手段,使個解屍法,見行者棍子來時,他卻抖擻精神,預先走了,把一個假屍首打死在地下。」
等到白骨精再三挑戰唐僧肉,最終被孫悟空一棒子拍死的時候,她又成了妖魔:
「那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
但是,在孫悟空給唐僧解釋這個白骨精的時候,他口中稱呼這個白骨精是殭屍:
「他是個潛靈作怪的殭屍,在此迷人敗本,被我打殺,他就現了本相。」
當然,由於白骨精被打死後變成了一堆粉骷髏,粉骷髏的脊梁上還刻著一行字,寫著「白骨夫人」,故這個妖怪又可以稱呼為白骨夫人。
事實上,翻遍整部原著,書中都沒有提到這個妖怪叫白骨精,「白骨精」其實只有我們在這樣叫!
二、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稱呼她是屍魔、妖怪、妖魔、殭屍、白骨夫人,而偏偏給了她一個書中都沒提到的「白骨精」稱呼呢?
其實,這應該得益於一些地方戲劇,比如1960年的紹劇《三打白骨精》,這可是連偉人都熱捧的經典劇目。這才將這個在《西遊記》中存在感相當低的妖怪,有了出人頭地,揚名立萬的機會。
等到86年央視《西遊記》拍出來,乾脆這一集的題目都不改了,就叫《三打白骨精》!
在這裡,孫悟空第一次被唐僧趕走,也讓我們一個個義憤填膺,替他抱不平。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情感,完全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知道白骨精接連變化的女子、老婦、老農就是妖怪,會不自覺地代入到了孫悟空身上。
這樣就非常容易入戲,不管是孫悟空跟白骨精的衝突,孫悟空跟唐僧的衝突,孫悟空跟豬八戒的衝突,都會讓我們從內心偏向於孫悟空,從而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若是仔細讀原著的話,會發現,在白骨精這裡,孫悟空之所以被唐僧趕走,並非是唐僧不信任他,也並非是肉眼凡胎,不相信面前被打死的是妖怪。
而是因為,孫悟空根本就沒尊重過自己的師父,接二連三越過師父,自己拿主意,做決定。而不是擺足證據,給唐僧幾個選擇,並最終讓師父來拍板要不要打死白骨精?
他不去找證據證明自己沒錯,反而居功自傲,講什麼沒了自己,你唐僧都走不到西天,換你你會怎麼辦?
三、
所以,白骨精厲害的地方,並非是她本領多大,智謀多高,而是她卡點卡得準,正好卡在了孫悟空和唐僧的矛盾點,這才一擊而中。
很簡單嘛,孫悟空這樣說,就算是唐僧知道他說的實話,可嘴上能承認嗎?這次承認了,妥協了,那下次孫悟空還會先斬後奏,再下次,唐僧可就一點話語權都沒有了。
畢竟,做案子的是孫悟空,查案子的也是孫悟空,最後當法官判案子的仍是孫悟空,就算你本領再大,當領導的唐僧也不服啊:
「這潑猴越發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淨就不是人?」
也正是因為這次孫悟空跟唐僧發生了領導權的爭議,導致兩個人的性格發生了轉變,唐僧也不再那麼疑心疑鬼,給足了孫悟空面子。而孫悟空也不再那麼刻薄,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也不再一意孤行。
後來的道路上,唐僧沒少救妖怪,像銀角大王變化的老道、紅孩兒變化的小孩、老鼠精變化的女子,孫悟空都僅僅是提醒,但最終拍板權卻交給了唐僧。
比如孫悟空回歸取經隊伍後,雖然對唐僧也有怨言,但也不再硬頂,面對銀角大王變化的老道,他還是順從了師父的意思,馱著他。
結果被銀角大王移來了兩座大山壓在了底下,當時就壓得孫悟空七竅噴血,氣得孫悟空直抱怨,怪老和尚不聽自己的話,該死:
「師父啊,可憐,可憐!你死該當,只難為沙僧、八戒與那小龍化馬一場!」
四、
可是等到再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後,孫悟空仍然不敢再越過師父做決定,明知是妖怪,也不敢輕舉妄動。
比如唐僧執意要救紅孩兒,孫悟空一再提醒無果,也就作罷,依了唐僧,心裡也是犯嘀咕:
「大聖見師父怪下來了,卻又覿面看見模樣,一則做不得手腳,二來又怕念《緊箍兒咒》,低著頭,再也不敢回言,讓唐僧到了樹下。」
當然,唐僧也不是那麼頑固不化,這種事情經歷得多了,也會聽孫悟空的勸告。比如老鼠精變化美女求救,唐僧一開始想救,但孫悟空明確告知他,這是妖怪,唐僧就真聽了,上馬走人。
倒是把那個老鼠精氣個半死,換了個套路直叫喚:
「師父啊,你放著活人的性命還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經?」
最終,唐僧良心過意不去,還是決定去救,孫悟空阻攔了一陣,也就依了,去救了那個女子:
「師父既然如此,只是這個擔兒,老孫卻擔不起。你要救他,我也不敢苦勸你,勸一會,你又惱了。」
所以說,三打白骨精這裡,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唐僧冤枉孫悟空,豬八戒在一邊拱火,卻沒細思這件事後,在師徒四人身上所發生的轉變。
而這一切,都是拜白骨精所賜,那麼就回到我們的題目了,這個白骨精究竟啥來歷,她怎麼就卡點卡這麼準,直接分裂了取經團隊?
五、
書中有關白骨精的來歷,描述並不多,但從書中的細枝末節中,我們也能推測個大概!
白骨精所在的地方叫白虎嶺,倒不是說這裡有白虎出沒,而是因為這裡到處是白骨。關於這個白虎嶺的稱呼,其實是有出處的,在《西遊記》成書之前,民間傳說中,有關白虎嶺這裡有這麼一段記載:
白虎嶺還是白虎嶺,但在嶺上卻臥著一具白骨,足足有四十裡長,看起來白花花的一片。這個白骨當時並沒有吸收日月之精華,還沒有成精,真正的妖精是一隻白虎精。
這隻白虎精變做了一個女子跟孫悟空打鬥,最終戰敗,被一棒子打死,這便是整個故事的大概經過。
而到了《西遊記》書中,這個地方的名字是保留了,但嶺上的那具巨型白骨成了滿地白骨,妖怪也不是白虎精了,而成了一具女性屍骨。
這具屍骨吸收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最終修煉成了白骨精。可是,這句話聽起來高大上,可是哪一個生靈不是吸收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所成?
為啥整個白虎嶺上到處是白骨,偏偏這一個就受到了日月的青睞,天地的垂青,讓她成了精?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不是受到了太陽和月亮的照射,天空和土地的滋潤,而在於這句白骨的與眾不同: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想必這隻實力弱小的妖精也不可能傲嬌到,自己在自己的脊梁上刻下這四個大字,所以,解開這刻字之謎,就揭開了白骨精的身份之謎。
六、
為什麼說,白骨精脊梁上刻上一行字,她就能在眾多白骨中脫穎而出,成精了呢?
道理嘛,其實也很簡單,畢竟在西遊世界中,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一隻小老鼠在靈山偷吃了如來佛祖的鮮花香燭,就能瞬間增加千年功力,連李天王都認她當乾女兒;一隻在南海蓮花池內探出頭來,聽了幾次觀音菩薩說話,就能修煉成靈感大王的金魚,還能跑通天河作亂;還有一隻黃鼬,在靈山偷吃了佛祖點燈用的香油,瞬間就變成了黃風大王,還能吹出怪風,連王母娘娘都為之顫抖:
「五百羅漢鬧喧天,八大金剛齊嚷亂。文殊走了青毛獅,普賢白象難尋見……老君難顧煉丹爐,壽星收了龍鬚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風吹斷裙腰釧……」
所以,一具白骨脊梁上被人刻了幾個大字,就能瞬間聚斂殘魂,修煉成精,也並非什麼稀奇事!
當然,也不是說一個窮酸秀才閒得沒事,吃飽了撐得慌,跑到荒郊野外找具屍骨題個字,這堆骨頭就成了精?
字好題,但墨難尋,更何況這種墨經歷了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還能清晰可見,足可見這墨的可貴。
然而,整部書中都沒有提到過,天庭的神仙,或者是道家的神仙,具備這種技能。唯一跟起死回生比較像的一次,是太上老君提供的仙丹,給烏雞國國王服下,他便復活了。
但畢竟烏雞國國王身體保存地相當完好,況且仙丹只能救命,並沒有出現其他特殊功效。
七、
由此可知,白骨精脊梁上的墨,極有可能來自於靈山,她的出現也跟靈山脫不開干係。
我們再來看看白骨精在書中有數的幾句臺詞,先看她第一次見到唐僧時說了句啥:
「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箇今日到了。」
很多人看到這句話,下意識地以為,白骨精的消息是來自於她的家人,她是有家人的。隨後更是衍生出討論她的家人究竟是鎮元子,還是奎木狼,甚至是太上老君,並帶著這種猜測去書中到處找佐證。
其實,這種理解從一開始就錯了,我們往往將這句話理解成,幾年前,家人們講……
但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在前面提到唐僧執意要救金鼻白毛老鼠精時,老鼠精其實也說過一句類似的話:
「幾年家聞人說孫悟空神通廣大,今日見他,果然話不虛傳。那唐僧乃童身修行,一點元陽未洩,正欲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
若真理解成家人的意思,那老鼠精的家人我們是清楚的啊,一開始她在靈山,後來認了李天王當乾爹。那她的家人就是李天王和哪吒啊,難道是李天王和哪吒傳出來的吃唐僧肉可長生不老?
那麼,他倆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
還有金角大王也講過類似的話:
「我當年出天庭,曾聞得人言,唐僧……」
他是出了天庭後才知道唐僧肉的秘密,顯然,消息並不是天庭發出來的啊。
八、
其實,白骨精和老鼠精所說的那兩句話,應該斷句成「幾年家」、「人都講」……「幾年家」、「聞人說」。
意思就是:幾年前,人們都講,幾年前,聽人家說……
況且,唐僧乃如來佛祖二弟子金蟬子轉世,這個秘密最開始就只有佛界高層知道,其他人並不知道的。
所以,結合種種跡象,我們可以推斷出,白骨精背後的字,極有可能是佛界大佬刻上去的,最起碼墨是來自於靈山。散布吃了唐僧肉可長生不老的秘密,也是由靈山傳出來的,其他嫌疑人一沒有動機,二也沒有證據。
更重要的是,唐僧一路走到白骨精這裡的時候,也是遇到了好多個妖怪,比如寅將軍、黃風大王、黑熊精等等。
他們可是都不知道唐僧肉的秘密,不然寅將軍不會只吃唐僧的兩個隨從,而偏偏漏掉了唐僧?
黃風大王也不會把重點放在孫悟空身上,而忽略了唐僧肉的價值:
「我聞得前者有人傳說:三藏法師乃大唐奉旨意取經的神僧,他手下有一個徒弟,名喚孫行者,神通廣大,智力高強。」
而白骨精是第一個提出吃唐僧肉可長生不老的妖怪,恰恰又是唐僧師徒湊齊了後,先是四聖試禪心,後是五莊觀偷吃人參果,然後遇到的第一個妖怪。
由此可見,散布唐僧肉的秘密者,是非常清楚取經路線,是刻意卡著唐僧師徒湊齊後的時間點,散布出來,且將消息阻攔在白虎嶺。
九、
不然的話,若唐僧還沒有收沙和尚、豬八戒、孫悟空,就遇到了知道唐僧肉秘密的妖怪,他豈不是早就一命嗚呼了。
分析到這裡,答案基本就出來了,真正清楚取經路線,也清楚誰將是唐僧徒弟的人,只有一個,她就是觀音菩薩!
她是從靈山開始,一路散布消息,一直卡點卡到白虎嶺,再往東走就是五莊觀了,鎮元子當年可是參加過盂蘭盆會,他是知道金蟬子的。
但鎮元子不會散布唐僧肉的秘密,一方面這會砸自己的鍋,畢竟唐僧肉是人參果的競爭品。二是,若是他散布的消息,清風明月鐵定會知道,也就不會一再詢問師父,為啥給唐僧這個凡人和尚人參果吃?
觀音菩薩若要思考取經安排的話,在五莊觀停留是首選,但當時取經還是保密的,自然不能去。而五莊觀再往東就是流沙河了,是沙和尚出沒地,顯然也不便於思考,只有白虎嶺,才是理想中的站點。
觀音菩薩夥同惠岸使者,在荒無人煙的白虎嶺停留,這裡安靜,沒有生靈。甚至,菩薩還掏出了墨寶,寫了一些字,畫了下取經路線,畢竟從這裡開始,才是正式的師徒四人一同打怪,
就在這停留的時刻,她嘴裡念叨著,取經團隊人員湊齊了,咱們得給他們增加難度。告訴沿途的妖怪,唐僧肉乃上好佳品,吃了可長生不老,以免沿途妖怪對唐僧等人不感興趣,取經太過順利。
或許是一瞬間,觀音菩薩發現腳下的這堆粉骷髏好有意思,一定是女性的骨頭,不然為啥是粉色的呢?
我就給她起個名字吧,就叫「粉骨夫人」,也不對,哪有粉骨夫人啊,還是稱呼她「白骨夫人」吧!
十、
得,就這樣,這具骨頭迷迷糊糊就被刻了字,意識恍惚之中又聽到有人講唐僧是什麼金蟬子轉世,吃了可長生不老,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故事。
畢竟僅僅是吸收了觀音菩薩墨寶的那一點法力,所以,白骨精只會屍解法,別的法術也沒有。要知道取經路上的土地山神,沒少被當地的妖怪欺負,唯獨白骨精,連他們都打不過:
「好大聖,念動咒語叫當坊土地、本處山神道:『這妖精三番來戲弄我師父,這一番卻要打殺他。你與我在半空中作證,不許走了。』眾神聽令,誰敢不從?都在雲端裡照應。」
果然,土地山神一參戰,啥都不用幹,就在那站著,白骨精就毫無招架之力,被一棒子打死了。
而且,白骨精根本就無法遠行,往東是五莊觀,她不敢去找死,不然她就去偷人參果吃了。往西也不敢走,奎木狼也不是好惹的,她是萬萬不敢造化的,事實上,她自己就說了:
「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過此山,西下四十裡,就不伏我所管了。」
白虎嶺又荒無人煙,一個生靈都沒有,所以,唐僧肉的秘密傳播到這裡,就不再往東繼續傳了,也符合觀音菩薩的預期。
至於這堆白骨是誰,已經不重要了,或許是一個被強盜搶來冤死的少女,或許是一個不幸死在這裡的路人,又或許是正常死亡埋葬在這裡的女子。
但,毫無疑問的是,她確實推動了唐僧師徒的關係發展,也確實為取經事業貢獻了力量。因為她生來就是為了阻攔唐僧的,實力強弱也罷,野心大小也罷,都不影響這種定位。
從她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結局,這才是她不顧實力義無反顧向唐僧下手的原因,這對佛界大佬來講,值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