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為媒
2023-10-13 11:17:54 2
姚君生在京城糧倉任一名小小的書辦,經常在糧倉裡四處巡視,檢點米糧數目,作帳記錄。他這也算是繼承家業,因為姚家自大清朝以來,連續幾輩人都是在糧倉裡謀差事。
最近一段時間,他忙得焦頭爛額。從公事上來講,最近糧倉總督張頌傑因為貪汙的事情被抓,刑部的捕頭衙役一天往糧倉跑好幾趟,不斷傳人過去問話,查對糧倉的帳目及相關情況。上司為了好交差,不停地吩咐姚君生加班加點核對帳目。
從私事來講,姚君生的父親得了重病,奄奄一息之際,對兒子說自己唯一的心願就是喝一碗倉燒老米煮的粥。這更是讓姚君生萬般為難。
古語云,黃金有價,老米無價。在古時候,糧倉內儲藏米的容器是松木做成的圓桶,圓桶底部的米長期被上面的米擠壓,再加上與松木接觸,時間久了,便會燻出一股獨特的香氣,而且凝結成團塊狀。這種米就叫倉燒老米,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香醇,是可遇不可求的佳品。要在平時,只有管理糧倉的高官或者總督才能享受,非常稀有。
姚君生只是一名小小的書辦,又如何能謀得這稀有的倉燒老米?不過,為了在老父臨終前能盡一份孝心,他開始四處打聽,託親戚朋友替自己留意買倉燒老米的事情。
這天晚上,姚君生剛要出門,突然進來一位蒙著面紗的女子。她懷裡抱著一個米袋子,一進門便將米放在了他的腳邊。
「聽說您急著買倉燒老米,看這些夠嗎?」女子語氣焦急地問。
姚君生用手一拎,袋子非常重。他打開袋子,一股獨特的香氣撲鼻而來。看到袋子內那些棕紫色的米,姚君生大吃一驚:這可是正宗的倉燒老米。這女子一下子抱來這麼多,真讓人感到奇怪。這米她是從哪裡得來的呢?還有,看她身材纖瘦單薄,怎麼抱著這米就像拎只小雞一樣輕鬆?姚君生心裡有很多疑問,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女子急了,再次催問他收不收。姚君生定了定神,趕緊從袖中取出銀子。女子只取了最小的一錠,便要往外走。姚君生慌了,忙喊了一聲「姑娘留步」。他知道這米價格不菲,女子只拿這一點兒銀子,顯然太少了。
那女子聽到喊聲猛一回頭,面紗不小心滑落下來,姚君生看到了一張美豔絕倫的臉。他失神地愣在了那兒,女子卻沒有停留,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這一晚上,姚君生徹夜難眠。他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那女子的音容笑貌不斷地浮現在他的腦海中。這個神秘的女人究竟是誰呢?
老父親吃了倉燒老米熬的粥後,身體居然好多了。這讓一家人歡喜異常。
可就在第二天,姚君生剛打開家門,兩個如狼似虎的衙役便撲了上來,給他套上枷鎖鐵鏈,推搡著他往官府走。姚君生急了:「我又沒犯法,憑什麼抓我?」
一個捕頭晃著身子從鋪子裡走出來,手中提著米袋子說:「哼,你和糧倉總督張頌傑同流合汙,他貪汙糧米,你替他售賣,早就有人知情舉報。瞧,這些倉燒老米就是罪證!」
姚君生一聽傻眼了。他一直清清白白當差,根本不認識什麼糧倉總督,沒想到會落得這樣一個結果。他大喊冤枉,可是沒想到進了衙門,一頓大板子打得他皮開肉綻,鮮血淋漓,當官的根本就不聽他解釋。
奄奄一息的姚君生被扔進大牢的時候,心想,難道昨天夜裡來的那個美女是為了陷害他才送米的麼?可是自己和她無冤無仇,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姚君生百思不得其解。
姚君生入了獄,家裡人急壞了。父母為了救兒子,變賣了家中值錢的東西,總算是湊夠了一筆銀子。
正當家人準備去送禮的時候,姚君生的案子卻被轉到了刑部,由刑部尚書劉清昭親自審問。這劉清昭素來有「賽包公」的美譽。通過對糧店往來帳目和買賣商人的調查,他發現姚君生是冤枉的,於是立刻下令當堂釋放姚君生。
姚君生感激涕零,回家之後,特意備了一份厚禮去拜謝。劉清昭拒收禮物,卻留他喝茶。席間兩人一番交談,劉清昭立刻對姚君生刮目相看,他覺得這位年輕人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確實是個人才。於是當即決定,要聘請他當自己的師爺。
姚君生心想,劉清昭對自己這麼器重,又是出名的清官,噹噹師爺也無妨。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入職之後,劉清昭越發地賞識姚君生,無論他交待什麼事情,姚君生都能辦得井井有條,毫釐不爽。不久,姚君生便成為劉清昭的得力幹將,被其視為心腹,常把一些極其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辦。
這天,姚君生奉命在衙門裡查閱一些舊的案宗,天氣突變,颳起了大風,把案頭的卷宗吹得滿屋子亂飛。他趕緊跑過去關上了窗戶。回過身來,他突然發現,地上一堆散亂的紙中,竟然有一張美女的畫像。
在古代,為了辦案方便,有的刑犯面目會被繪成圖像保存下來,夾到卷宗之內。眼下,他看到的正是一位案犯的畫像。姚君生吃了一驚,倒不是因為此女子貌美如花,而是因為這畫上的美女正是那夜給自己送米的女子。
姚君生顧不得處理手頭上的事情,迅速開始查找相關的資料,並詢問相關的辦案人員。
他很快便搞清楚了這名女子的身份。原來,畫上的女子是糧倉總督張頌傑的獨生女兒張妙棋。張頌傑被人舉報貪汙糧米被抓,判了重刑問斬。而張家被抄的時候,她僥倖逃出虎口,在京城四處逃亡。苦於生計,身上的首飾已變賣一空,幸虧奶媽說自己家中私藏了一些倉燒老米,於是她便想賣米籌錢。沒想到這樣做反而連累了姚君生。後來,她親自去求見劉清昭,講明事情原委,懇請他早日提審姚君生的案子,為他洗清冤情。
劉清昭同意了。由於張妙棋是朝廷緝拿的要犯,她這樣一來相當於自投羅網,也被抓了起來。按照大清律法,她被官賣到妙春樓,做了一名歌妓。聽說現在還在那裡賣藝。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姚君生痛悔不已。他沒想到為了只有一面之緣的自己,張妙棋居然捨命相救。念及此,他立刻轉回家中,帶上家人前些日子籌集的所有銀子,直奔妙春樓贖人。
當他把這堆銀子放在桌子上的時候,那老鴇不屑地笑了笑說:「就這點錢兒,只能讓我們的姑娘陪您唱唱曲兒。」
原來,這張妙棋由於姿容出眾,身價甚高,現已經是妙春樓裡的頭牌。
姚君生此時也顧不上許多,只好先見到人再說。這兩個人一會面,真是相見恨晚。他們從琴棋詩畫一直談到人情冷暖、身世悲涼,越談越投機。直到老鴇一臉不高興地催了好幾次,他們才戀戀不捨地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