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幾月幾日(寒露幾月幾日具體時間)
2023-10-20 16:36:55 2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10月8日22時6分,我們將迎來「寒露」節氣。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到了寒露,一重秋風一重冷,一場秋雨一場寒,有一種真真切切的冷,叫「忘穿秋褲」。諺語說:「不怕霜降霜,只怕寒露寒」,寒露已然是秋天中的秋天,而且是從立秋到霜降整個秋季中氣溫下降最快的節氣。天氣的變化進入了快車道。秋意熟透,你那裡冷嗎?
寒露·習俗
◎蒸螃蟹
寒露前後,蝦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節氣蒸螃蟹的習慣。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此時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所以,寒露節後,不妨進食幾隻肥蟹來滿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喝「寒露茶」
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習慣。寒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採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鬥蛐蛐兒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鬥蛐蛐兒的高潮期。蛐蛐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蛐蛐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秋釣邊
這個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宜出遊,可賞花,流行吃螃蟹、釣魚。寒露時節,陽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區難以被曬透,所以魚、蟹都移向更為溫暖的淺水區,正是臨水垂釣的大好時機。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寒露·詩意
秋,
歷來為文人墨客所吟詠。
那麼關於寒露的詩歌有哪些?
哪些又是和南京有關呢?
《宿瓜州》
唐·李紳
煙昏水郭津亭晚,
回望金陵若動搖。
衝浦迴風翻宿浪,
照沙低月斂殘潮。
柳經寒露看蕭索,
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舊諳唯旅館,
歲陰輕薄是涼飆。
《金陵秋興六首》
明·鄧雲霄
晚出城西望,平沙浩渺茫。
昏鴉點古渡,野水落寒塘。
閱世東流急,懷人鳥路長。
莫將孤客鬢,來比菼葭蒼。
《遊仙詩十九首其七》
魏晉·郭璞
晦朔如循環,月盈已復魄。
蓐收清西陸,朱羲將由白。
寒露拂陵苕,女蘿辭松柏。
蕣榮不終朝,蜉蝣豈見夕。
圓丘有奇章,鐘山出靈液。
王孫列八珍,安期煉五石。
長揖當途人,去來山林客。
《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
唐·元稹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隨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芳樹》
南北朝·沈約
發萼九華隈,開跗寒露側。
氤氳非一香,參差多異色。
宿昔寒飆舉,摧殘不可識。
霜雪交橫至,對之長嘆息。
寒露·養生
寒露時節,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有諺語曰:「寒露不露腳」,意思是寒露就要注意足部保暖了。
寒露以後,天氣少雨,風也逐漸大了起來,很多人會感覺咽幹、皮膚乾燥。因此,飲食方面要多吃一些柔潤食物,如芝麻、糯米、粳米、大棗、山藥、蜂蜜、乳製品等。
增加雞、鴨、牛肉、豬肉、魚、蝦等攝入以增強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注意多補充水分,適當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葡萄等水果。
寒露時節是一年中哮喘病的高發時節,每次冷空氣來臨,氣溫的降低直接對哮喘有誘發作用。所以,應關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加衣被,避免受涼。早晚出門最好能戴上口罩,以減少冷空氣的直接刺激。
「空庭得秋長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單。」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天氣漸冷,幸福不過有人為你加衣。
內容來源: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紫金山新聞、上海發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