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一桌14個菜(坐席兒時記憶中的婚禮宴席)
2023-10-15 19:57:04 6
文字:老海邊的萌大叔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大家好!我是老海邊的萌大叔,一個出生在黃海邊農村的70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每天和你一起分享我的那些故事。
說完了「坐席」的一些情況,我再講講過去「坐席」時遇到的事吧。
過去農村辦喜事,因為條件侷促,一般宴席是流水宴,也就是這桌吃完了,撤下來,打掃乾淨,另外的人再坐過來接著開桌。
當然,這個是由一個做婚禮「料理」的人牽頭安排的。然後還有兩個跑腿的人,負責通知誰誰誰開始到哪個地方坐席了,被通知到的人就會到指定地點「坐席」。
那時候,好多人家辦喜宴,會在自己家屋裡、院子裡搭帳篷、同時利用鄰居家空屋子,作為辦酒席的地方。
「料理」是喜宴的主要負責人,主家那天一般啥也不管的,就是和往來的親戚打招呼。
另外還有一個敬酒的環節,就是「料理」會帶著新郎官去挨著桌子斟酒、敬酒。
不像現在,新郎新娘都需要和雙方的父母一起給來賓敬酒。
那時「料理」會到長輩桌上喊一聲,新郎給長輩(或大家)敬酒了。然後從最高輩分起,挨著先斟酒,斟酒完畢,還要給每個人點「喜煙」。
當然這個是比較正規的,因為都是長輩,是不會開玩笑的,一般長輩們都會說點祝福的話。
那時,白天新娘子是只能在新房裡坐著,幾乎是一天不吃不喝,也不會去敬酒的。
所以會有「看新娘子」一說,就是我們孩子們會跑到新娘子的新房裡,看看新娘子長得啥樣?然後再和新娘要糖果子和糖塊呢。當然,最後也是主家的人幫著拿果子和糖給孩子們。
但是到了晚上,如果新郎的朋友多,一般會在酒席上「鬧喜」,那時新娘才會被強烈要求出面敬酒、點菸。
這時,輪到新娘新郎共同到朋友桌敬酒敬煙了,那一般就放開了。
一個般是會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
或是戲謔一下新娘,比如新娘用火柴給點菸時,會故意吹滅火柴,讓新娘多點幾次等。
那時「坐席」時,還會遇到一些「趕喜」的乞丐。這個估計也算是苦難年代全國的共同文化吧。
過去因為物質生活比較差,一年到頭難得見葷腥,因此,不但老百姓希望趁著「坐席」打打牙祭,就是乞丐們,也會互相串著去「趕喜」。
所謂「串著」,就是乞丐們會提前相互間通氣,告知對方,哪天哪莊哪戶辦喜事,然後約著一起去要吃喝去。
「趕喜」的乞丐我們那裡一般叫「喜郎」。
「喜郎」「趕喜」的唯一手段就是一些自己編排的順口溜或者吉利話,聽著非常的喜慶,也最能活躍氣氛,讓婚禮達到高潮!
當然「趕喜」也是有規矩的。
一般兩到三個乞丐一起,組隊到了主家門口,先放一掛小鞭,炸完後,就在門口一唱一和地說起吉利話。
有文化一些的,大概會這麼說:
來到喜主大門上 好
貴府今日喝喜酒,好
全國人民共舉杯 好
家主一片好瓦房,好
很快就要蓋樓房 好
蓋上北樓寄北鬥,好
蓋上南樓迎太陽 好
蓋上東樓金倉庫,好
蓋上西樓玉米倉 好
中間顯出玉寶地,好
又蓋文武雙學堂 好
文學堂裡把書念,好
武學堂裡練刀槍 好
念完詩書練刀槍,好
一舉成名天下揚 好
我在門前站一站,好
就能迎來金鳳凰 好
金鳳凰,好
入洞房,好
一年一個小兒郎 好
兒郎長到七八歲,好
送到南學念文章 好……
沒文化的「喜郎」,會說的比較直接:
一包煙,不拆盒 好
兩個兒子上大學 好
一瓶酒,不拆封 好
兩個兒子上高中 好
大意是新郎家越大方,將來孩子越有出息,是讓主家多給點菸酒的意思。
說了半天,有人就會和「料理」說,來「喜郎」了。然後「料理」就會趕緊讓人給「喜郎」打上半茶缸的酒和一大碗肉菜、米飯,再給一包煙幾個「喜郎」他們分。
這個也算是過去「坐席」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