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各縣名的由來(邢臺各縣的由來-任縣)
2023-10-15 18:50:24 5
#頭條故事會#
「任地、任縣」之名歷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先民有仍氏在此繁衍生息。
夏末商初演變為蘇氏部落在此割據一方。 西周初為區別徵稅,鑑於任縣有廣袤無涯的大陸澤,所以被劃為「任地」。春秋戰國初任縣為晉周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頌發「郡縣制」,任地改名「任縣」。西漢初,漢高祖劉邦沿襲秦制,正事建任縣,西漢中後期,改張侯、廣鄉,為張縣、廣鄉縣。東漢光武帝劉秀為精減機構,減輕百姓之負擔,於公元四年漢光武六年,將張,廣鄉:縣撒銷,合併到任縣。公元282年晉武帝司馬炎也為精減機構,將南和縣,襄國(邢臺),南亦(巨鹿)三縣撤銷,合併到任縣。
公元312年西晉因八王之亂,直至公元317 年西晉滅亡。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國」建都,史稱「後趙」,曾改任縣為清苑縣。公元333年石勒病死,其弟石虎篡位,將國都由襄國遷往鄴城。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下詔,析「任縣」復置南和、襄國、南變。北齊保六年公元555 年任縣並南和縣。隋開皇十六年(596) 析南和縣復置任縣屬邢州。大業三年公元(609) 析「任縣」洛清苑鄉城(改楊周村西南)屬邢州。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因邢州大水,平地水深二丈苑鄉城被淹沒,被迫遷往今治。五代因之。北宋熙寧五年(1072),任縣省入南和縣 為鎮。元祐元年(1086) 析南和縣復置任縣。宣和元年(1119), 邢州升為信德府,縣屬之。 金天會七年(1129)降信德府為邢州,縣屬之。蒙古至元二年(1265) 省入邢臺縣,不久復.置,先屬順德府,後屬順德路。1928年廢大名道,縣始隸河北省。1948年8月,任縣劃屬邢臺專區。1958年4月,撤銷邢臺專區,任縣劃歸邯鄲專區;同年12月,任縣併入巨鹿縣。1961年5月復置邢臺專區,同年7月復置任縣(含南和),屬邢臺專區。1962年3月,任縣、 南和分設。1967 年邢臺專區改稱邢臺地區,縣仍屬之。1993 年屬邢臺市。
由於任縣的久遠歷史,決定境內主要地名都具有古老的顯著特徵。據對全縣178 個自然村考證和統計分析,除6個村無據可考外,其餘172個自然村中建村千年以上的65個(其中秦漢 時代建村的28個),佔自然村總數的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