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演周恩來(同樣是演周恩來)
2023-04-22 05:05:34 2
前段時間一部名為《數風流人物》的電視劇剛一上映,就引來了大批群眾的圍觀,
除了劇中毛主席的扮演者候京健引發網友們討論外,
其中周總理的扮演者許敏,也成為大家十分關注的對象。
在這部電視劇中,許敏主要飾演了周總理青年時的狀態,
看上去英俊瀟灑,眉眼之間充滿了英氣。
對於許敏的演技,網友們對此各抒己見,
有人說他演的不好,但也有人說他演出了周總理的睿智。
其實在影視界,飾演過周總理的人並不少,今天就來看一下那些曾經飾演過周總理的特型演員們。
1978年,王鐵成出演電影《大河奔流》當中的周總理一角,
雖然影片當中關於周總理的戲份並不多,大多數畫面都是周總理的側臉,但是卻仍然給觀眾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其一是因為這是周總理第一次出現在熒幕上,
其二是王鐵成出演的周總理確實神形兼備,就好像是周總理本人站在那裡一般。
王鐵成是第一位周總理的特型演員,除了在電影《大河奔流》以外,
他起初在話劇團也曾飾演過兩次周總理,
分別是在《轉折》、《報童》當中,
確切地說話劇《轉折》才是周總理第一次「站在」群眾面前。
王鐵成出生在北京,一個家境十分優越的家庭,從小他的藝術細胞就比較活躍,
而恰好王鐵成的父母思想比較開明,兒子喜歡什麼就讓他去做什麼,從來不會去強迫王鐵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在王鐵成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接觸京劇,別看他年紀小卻也唱的有模有樣,
再後來王鐵成因為個人條件優異,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
也正是因為這個契機,王鐵成開始對演戲感興趣。
從電影學院畢業之後,王鐵成轉身進入話劇團上班,
一直都是在團裡打打下手,飾演一些小配角,從未受到過團裡領導的賞識,
但儘管如此王鐵成並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堅持下來。
1977年,為了紀念周總理,團裡籌劃了一處話劇名為《挫折》,
出於周總理本人最起碼的尊重,團裡的領導在選角上花費了很大的功夫,
他們認為一定要找到一個與周總理「神形兼備」的男演員。
王鐵成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當即報了名,不是說他對自己有多麼自信,
而是他心中始終對周總理十分的崇拜。
其實在沒有成為周總理的特型演員的時候,王鐵成就十分擅長學習周總理的相關資料,家中也掛著一副周總理的畫像,
他總是以周總理的精神以及作風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
或許是對周總理過多的了解,又或許是眉眼之間與周總理有些許的相似,
因此在選角現場時,王鐵成順利的當選了話劇《挫折》當中的周總理一角。
從定下角色到開始演出,王鐵成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雖然在此次話劇當中的出場時間只有15分鐘,但是王鐵成還是感覺壓力山大,
因為在短短的17天裡,他不僅要熟背臺詞,更重要的是還要學習周總理的神態、表情、動作等等。
時間緊任務重,為了能夠將周總理的形象活靈活現在觀眾面前,
王鐵成那段時間裡基本上除了睡覺都在翻閱關於周總理的相關資料,
哪怕是吃飯、上廁所時,資料也不離手。
自己在家裡琢磨出來之後,王鐵成對著鏡子斟酌了許久,但是仍然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生怕自己得不到觀眾們的認可,
於是他便前往周總理遺孀鄧穎超的居所,向她請教周總理的人物特徵。
鄧穎超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一直坐在輪椅上,
在看到王鐵成的第一眼時,她的眼眶就溼潤了,並伸出雙手緊緊握住迎面走來的王鐵成,
「實在是太像了……」
鄧穎超一邊直勾勾的盯著王鐵成,一邊小聲嘀咕著。
幾句話的寒暄過後,
王鐵成開門見山,就開始向鄧穎超詢問著周總理生前的一些習慣。
周總理說話時都會帶一些南方口音,語速比較輕快;
走路時左腳比右腳更突出一些,步伐頻率快。
聽完鄧穎超的建議,王鐵成低著頭一條一條的手寫到筆記本上,
回家後又把自己關在一間只有一面鏡子的房間裡,
光是周總理的走路姿勢,他就足足練了整整一個上午,
一直照著鏡子走來走去。
眼看著排練的日子就要見底,讓王鐵成既興奮又緊張的公演終於到來了。
化妝、對臺詞、調整呼吸、準備上場,
王鐵成剛剛從後臺走到臺中央,臺下的觀眾幾乎愣住了,
「這難道是周總理嗎?」王鐵成化完妝簡直是「周總理再現」。
看著臺下觀眾們的反應,王鐵成心頭一顫,生怕自己演的不好,
但是既然都站在臺上了,那就要繼續演下去。
隨後王鐵成就開始按照劇本在臺上表演,
剛說每兩句話,臺下就傳來一片雷鳴般的掌聲。
正是這第一聲掌聲的出現,讓王鐵成心裡有了底,
於是他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周總理這個角色來,忘記了自己在表演的事情。
15分鐘的演出結束了,王鐵成這才從角色中脫離出來,
他回過神來,看到話劇團的過道、樓梯口全都圍滿了人,就連座位上的人也都依次站了起來,
再仔細的看過去,還有不少人在偷偷抹眼淚。
看著臺下觀眾們的反應,王鐵成很欣慰,自己的努力終究是沒有白費,
觀眾們終於能夠再一次看見周總理了。
話劇《轉折》中王鐵成的精彩表現,為他後來的演繹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並且還在冥冥之中讓他成為了周總理的特型演員。
在這之後,王鐵成因飾演周總理而名聲大噪,
一些大劇本的導演開始向他頻繁的拋出橄欖枝,
王鐵成也從之前那個無人問津的小配角,搖身一變成為了舞臺中央的主角。
看著自己蒸蒸日上的事業,王鐵成並沒有因此而飄飄然,
而是仍然秉承著自己的初心,依然保持著對工作的認真。
為了全身心的投入周總理這一個角色,王鐵成在受到其他劇本時都會委婉拒絕,
他並不想破壞自己心中對周總理的詮釋,他想用一生來演好周總理這一個角色,這就夠了。
1992年,王鐵成已經演繹過幾十次周總理,對於周總理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都快形成了肌肉記憶,
只要王鐵成站在聚光燈下,即使什麼都不幹,都能看出周總理的影子。
隨著年齡的增加,王鐵成的身體也逐漸圓潤起來,
但是為了在演戲過程中更貼合周總理的形象,
王鐵成愣是拖著年邁的身體鍛鍊、節食,幾個月的時間裡整整瘦了二十多斤。
影片《周恩來》中有一個鏡頭,看哭了無數觀眾。
那場戲是周總理參加自己老友的葬禮,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
但在葬禮上,親眼送別並肩作戰多年的賀龍,周總理還是沒有忍住淚水,
而王鐵成就將周總理的這個「沒忍住」詮釋的十分自然。
微微皺起的眉毛,逐漸溼潤的眼角,
緊接著在為逝者鞠躬時,王鐵成的嘴角緊跟著顫抖起來,
在彎腰低頭的那一刻,王鐵成眼角的淚才湧出來,
將周總理心裡的那份難過,演繹的出神入化。
還有一次,王鐵成在一次拍攝的路途中不慎受傷,肋骨摔斷了六根,
這樣的受傷程度就連年輕人都承受不了,更別說是身體年邁的王鐵成了,
但即使是這樣,王鐵成依然沒有休息沒有請假,而是簡單去醫院處理了一下傷口之後,又回到了片場。
理由很簡單,王鐵成剛好飾演的是周總理晚年臥病在床的劇情,
他認為這樣更能代入情感,更能演繹出周總理晚年的那種狀態。
2003年,王鐵成拖著86歲的身體出演《周恩來的萬隆之行》,
該影片拍攝完成之後,王鐵成才完全步入了退休生活,
安安心心的在家裡養老休息。
王鐵成用他一生的心血詮釋了周總理這一個角色,
他的敬業、他對工作的執著與熱愛,才是一個演員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相比於王鐵成,劉勁與他不僅有共同點,還有許多不同點。
王鐵成的演繹生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在劇場跑了多年的龍套之後,才開始書寫自己事業新篇章;
而劉勁也是這樣,他的演員夢也是一波三折的。
兩人之間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王鐵成一生只飾演了周總理這一個角色,
但劉勁卻前前後後試驗過多個角色。
劉勁從小就是一個小帥哥,就是大家眼裡的那種「老天賞飯吃」的人,
因此他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演員,成為一個大明星。
在劉勁的印象當中,小時候的他是靠著《小喇叭》這個節目度過的童年,
那個時候一到《小喇叭》播出時間後,劉勁就會緊緊的抱著家裡的收音機,
並且還會跟著收音機裡面的叔叔一起大聲朗讀。
16歲那年,劉勁在姐姐的鼓勵下開始報考電影學院,
但是從未學習過表演方面課程的劉勁,並沒有如願以償,
連著奮鬥了三年之後,才拿到了解放軍藝術學院的通行證。
只是劉勁想的太簡單了,單單只是進入學校並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他依然不能放鬆警惕。
畢業之後,劉勁開始在演藝圈裡奔波,
雖然也能接到一些劇本,但是並沒有為自己的事業激起多大的浪花。
在這期間,劉勁演過順治帝、張學良,
不能說演的不好吧,只能說總是少了一些味道,
因此他的事業也長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直到1995年,劉勁才遇到了他演藝生涯中的伯樂,
這個人就是王希忠。
王希忠是一名專業化妝師,專門為演員化妝做造型,
比如剛剛所說的特型演員王鐵成的周總理的造型,就是王希忠一手打造出來的。
那時,劉勁正在電影《宋家皇朝》的片場等待化妝師做造型,
他在劇中飾演的是張學良,所以需要專業的化妝師為他簡單做個「易容術」,
而劇組裡給劉勁安排的化妝師正是王希忠。
在王希忠開始為劉勁化妝的時候,他就仔細觀摩了劉勁的五官,
一邊化一邊認真的向劉勁說:「我感覺你更適合演周總理,你的五官都與周總理很貼合。」
劉勁聽完雖說心裡樂開了花,但是表面上卻有些自卑,
「怎麼可能,沒有沒有。」
劉勁原本以為這件事就像一個笑話一樣一帶而過了,
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王希忠還真的幫他實現了這句話。
就在劉勁即將將這件事拋到腦後的時候,
他卻接到了《遵義會議》的導演的電話,
電話那頭說想要邀請劉勁飾演周總理一角。
劉勁一臉的不可思議,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
電話另一端的導演或許是聽出了劉勁的懷疑,於是便說出王希忠的名字,
這下劉勁才相信這一切不是在做夢,而是真實存在的。
隨後,劉勁便前往現場,進行試妝,
在王希忠的簡單裝飾下,劉勁身上果真有幾分周總理的模樣。
定下角色後,劉勁心中不但沒有安穩下來,反而更加慌張了,
第一次飾演這樣重要的角色,他怕演不好。
為了不辜負王希忠老師對自己的認可,以及不辜負自己的夢想,
劉勁開始靜下心來專注於鑽研周總理的人物形象當中。
劉勁與其他特型演員一樣,都是從手機角色的資料,以及家訪等等,
口音、說話腔調、神態、走路的步伐等等,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
在模仿周總理的這些特徵之後,劉勁更專注於在周總理的人物性格上下功夫,
在詮釋周總理的過程中,將他整個人更飽滿的演了出來。
比如在電視劇《長徵》當中,有一場醉酒的戲份就是劉勁臨場發揮出來的。
這場戲的來源是在取得了一次勝利後,劉勁認為應該有一場「領導的慶功宴」,
導演覺得他說的可行,於是就連忙叫編劇加了一段歷史上沒有存在過的劇情。
為了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的更加真切,劉勁在開拍前還與搭檔王伍福、唐國強一人喝了二兩白酒,
借著酒勁兒,更容易入戲。
可誰知,劉勁不勝酒力喝的有些上頭,在演戲中有些入戲太深了,
不僅在劇中一直勸酒毛主席,還說出了一些豪言壯志,
看的一旁的導演一愣一愣的。
不過酒醒之後,劉勁立馬就意識到自己有些「過頭」了,
連忙嚮導演申請重新拍攝,
但令他意外的是,導演不僅沒有批評他,
反而還表揚他演得不錯,說劉勁將年輕時的周恩來詮釋出了另一種感覺,讓人耳目一新。
其實,劉勁剛開始以周總理形象站在熒幕上的時候,並沒有獲得一片的讚美聲,
大家對於劉勁的表達方式有人贊同有人不贊同,
不過隨著長時間的不斷改進,劉勁這個周總理的特型演員也逐漸的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怎麼說呢,劉勁所飾演的周總理,總會演出一些不同的韻味,
除了形態、外貌想像以外,劉勁會給周總理多加一些小細節,
或許這就是很多人都說他演出了周總理的「骨」的原因吧。
關於孫維民所塑造出的周總理的形象,一直備受爭議。
有人說他演的誇張,
有人說他與周總理一點也不像。
事實上,孫維民所飾演的周總理也別有一番韻味。
孫維民第一次出演周總理這一角,是在1995年拍攝電視劇《七戰七捷》期間,
那時演藝圈上已經出現過多位周總理的特型演員,個個都十分出色,
尤其是最原始的王鐵成演員,更是達到了神形兼備的效果。
起初,孫維民是拒絕的,他認為自己無法勝任這一項重任,
但是在思考了一會兒後,他又答應了。
孫維民一直都是十分要強的性格,如果還沒有嘗試就放棄,這跟他的性格十分不想像,更何況他也不像當「懦夫」。
剛開始說到,孫維民與周總理的外貌不怎麼貼合,
這一點不光是網友們說過,就連孫維民本人都曾說過,
所以在出演周總理時,孫維民更注重周總理的「神似」,
這點可要比外貌、形態上貼合困難多了。
「神似」,也就是說要將周總理在不同時期,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不同情緒表現出來,
這就需要孫維民花時間在查閱歷史資料上了,
他不僅要熟悉歷史,更要從中總結出周總理不同的情緒、心情等等。
前段時間,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當中,孫維民就詮釋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周總理。
儘管很多人都說在這部電視劇當中,孫維民的扮相有些顯老,
但事實上,他之所以這樣出場是另有原因的。
在該電視劇當中,孫維民想要飾演一個更加慈祥更加親民的周總理,
在影片中,我們隨處可見孫維民版的周總理溫文爾雅,風度翩翩,
或許這就是他想要表達的情感。
王鐵成是在周總理去世沒多久之後出現的最早的特型演員,
他的目的是去塑造一個「一比一」神還原的形象,更注重相;
劉勁在全是在出演了多種角色之後,賦予了更多的未知因素在周總理身上,他更注重骨;
而最後的孫維民在相貌上並不佔優勢,他只能更注重神。
其實,這些特型演員身上,我們不僅僅看到的是他們的演技,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精神也深受這些偉人們的影響,
在傳達歷史故事的同時,更將偉人們身上的優秀品質弘揚了下去,
為他們點讚!
標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48小時與我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