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類簡史》讀書筆記精選
2023-10-12 06:45:29 1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的一部重磅作品。從十萬
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
《人類簡史》的讀書筆記一
《人類簡史》;這本書開場就給我一個震撼,那就是其實人類發展史上分別存在著:東非直立智人、歐洲尼安德特人,亞洲魯道夫人、印尼索羅人這幾大類人群(年代從220萬到100萬年前),其中從智力和體力最強大的是尼安德特人,但在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直立智人用了十萬年滅絕了其他幾類人種,最終統治了全球,所以我們今天的人類主要是智人的後來(在DNA中以智人為主,雜交著少量其他人種)!那麼為什麼是智人獲得最後勝利呢?因為智人提前完成了認知革命,迅速從一個普通物種完成了智慧物種的飛躍(人類發展至今其實經歷了三個階段:認知革命-10萬年前開始、農業革命--1.2萬年前開始、科學革命--500年前開始);那麼什麼是認知革命呢?認知革命就是把抽象概念變成可理解的內容,比如當一個智人捕獵者看到「河邊有個獅子」他能把這個圖面轉為一種抽象概念去傳遞給其他族人,族人們能理解他想表述「河邊有一個獅子」概念後一起與他合作捕獵,這個過程就是認知;其實認知最核心的特徵就是--語言溝通;人類之所以能夠超越其他生物成為地球統治者,原因就在於人類學會用語言溝通來完成陌生人之間的分工合作,然後通過分工合作來贏得生存;最有趣的是,人類在完成語言溝通中使用最多是進行「八卦」,這種八卦能力傳遞了大量智人社會關係的信息,從而把個體的人凝聚成為一個團體(比如說同學會),而團體如果加上某種共同約束力就成為組織了(同學一起開公司,有了投資人和股東),那麼這種共同約束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虛構故事」或者叫「集體想像」--這在現代企業組織裡就叫做(品牌故事或者願景規劃);智人社會能進化到部落就是通過八卦,而部落進化到原始王國就是靠神話故事、英雄傳記等「虛構故事」;讓我驚奇的是,原來所有現代組織的構建基礎就是靠溝通和把溝通升級而來,但在書中還帶出一個所有組織的規模限制--150人,這不由得想到羅輯思維也講到現代網際網路公司最大規模不能超過150人,因為超過這個數字就代表靠人際關係的管理會僵化,人的主觀能動性會被機械化的流程所約束;
當人類完成認知革命後繼續生活了近兩百萬年,但在1.2萬年突然發生了全然改革,就是從採集和狩獵食物改成操縱動植物的生命--馴化,這就是農業革命中最顯著的兩大特徵--種植(對植物),畜牧(對動物);但書中談到最顛覆的觀點就是,人類以為馴化動植物讓自己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比如小麥、養羊等,但真實可能是處於演化弱勢群體的小麥、羊反過來通過馴化了人類而獲得生存並逐步滅絕其他物種;人類引以為豪的農業革命是一種進步,有可能是一個自然的陷阱,甚至是基因的一個陰謀;仔細思考一下,狩獵時代的人類更強壯、更敏捷、生存能力更強大、活動範圍更廣大,好像今天的獵豹;但農耕時代的人類更辛苦、更笨拙、生存能力脆弱、活動範圍更狹小,好像今天的螞蟻;因為人類被農作物、蓄養的動物束縛在某種狀態中,某片區域中!在農耕社會的很長一段時期,人類的總量和壽命並不比狩獵社會的人數多,壽命長;也許,農業革命恰恰使人類弱化、退化(當然從生物學角度)!
人類進入農業社會最大的成就是什麼?書中解釋到是建立有秩序的組織,最標誌性成果就是--建立帝國;一個帝國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呢?首先是需要強大的武力,那麼對於人類而言,男人因為強壯的肌肉而獲得武力優勢,女人因為缺乏肌肉而處於弱勢,由此帶來了人類社會的主導權從女權至上(靠生育能力獲得的優勢)轉為男權至上(靠武力獲得優勢),社會形態從母系社會轉到父系社會!建立帝國的第二條件是需要流氓理論或者叫攻擊理論,誰的攻擊性越強誰就可能獲得優勢,而攻擊性強恰恰是男性DNA裡的基因,建立帝國需要的是一群人而不是一個人,因此在需要攻擊力強的基因要求之外還需要一種基因能力--合作精神,而男人比女人更善於合作;隨著人類帝國的擴張,人類正進入一個叫「文化多元、文明單一」的時代,文化多元是從地緣角度來看,非洲文化、亞洲文化、歐洲文化、美洲文化、大洋洲文化下還有無數細分的文化;但從地球角度來看,整個人類只有一種文明--人類文明;因為在帝國擴張過程中-尤其是1492年的地理大發現之後,原來因為地理分割開的南美洲安第斯文明、非洲的廷克巴圖文明、歐洲的丹吉爾文明、大洋洲島嶼文明全部為打破、侵略、融合了,從此全球進入天下一家的文明時代,如果再談文明差異的話,只有地球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差別;文化多元+文明單一最大的收益是讓人類完成了時間和空間上融合統一,那麼是什麼因素推動了人類融合呢?那就是三種全球秩序,第一種叫經濟上的貨幣秩序,第二種是政治上的帝國秩序,第三種是心靈上的宗教秩序;其中經濟上的貨幣秩序是最完整、最有效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錢的力量」!那為什麼金錢擁有如此大的魔力呢?原因就在於「金錢正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統!」金錢制度帶來兩大原則:1、萬物皆可換--把土地轉為他人對你的忠誠,把正義轉為健康,把暴力轉為知識;2、萬眾相信--有了金錢,可以使任意兩個人合作各種計劃;讀到此時候,我聯想起另一個觀點就是「協助交換是人類大腦進化中最精彩的一次飛躍」,一個兩歲的嬰兒和同類的黑猩猩之間最大區別就是人類通過交換獲得收益,而黑猩猩永遠只在索取,正因為人類大腦天然擁有了利益交換的意識,所以金錢這個工具在人類發展史被必然被演化出來了!
《人類簡史》的讀書筆記二
最近在看,記錄些自己覺得有意思的筆記。不定期更新
1.人類一開始也像大猩猩或者貓一樣有不同的種類,比如獅子和老虎這種同屬貓科的不同,而不是白人黑人黃種人這種不同。現在的人類都是一種叫智人(現代人給自己取的名字)的後代。其他的則被淘汰or被智人取代咯。現代人仍有顯著不同而不認為是不同種類,因為可以互相交配繁衍後代,老虎和獅子就不能繁衍後代
2.人類一開始都是狩獵和採集食物,所以當時都身形矯健,體型健美。但因為自然資源有限,所以不能大量繁衍。後來人類學會了種農作物,可以獲得更多糧食養活更多的人。看似把農作物馴服了,其實也可以說是被馴服了,因為要種小麥,長期在田裡勞作(服侍小麥以取得更大產量),人類體型都發生了變化,新的脊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也出現了。同樣的,因為有了家畜家禽,天花麻疹肺結核等疾病也出現了。農業革命產生了更多的糧食,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雖然人類整體上繁衍最成功的動物,但是作為個體的人的幸福並沒有因此增加,所以作者說農業革命是騙局
3.人類都是「早產兒」。為什麼小馬小羊一生下來就會跑跳了,而人類還需要十幾個月才能獨立行走。因為獨立行走使女性臀部變窄,產道寬度受限制,嬰兒太大分娩死亡率就大,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是早點生下來。
4.人類因為八卦而發展壯大。「八卦理論」是說人類交流不僅有簡單的傳遞實際信息,比如「前面有食物」「有獅子」,還會「八卦」部落裡誰可信誰狡猾,這樣就能不斷擴大部落人數而且保證更緊密複雜的合作關係。而一般動物則語言比較單調更不可能有更深層次的交流。直到今天八卦還是大家的天性。「嚼舌根的人,所掌握的正是最早的第四權利」
5.対甜食和油膩食物的欲望是天性。現代人有歷史記載的幾千年,而之前1萬年人類都是務農或畜牧,在之前幾萬年人類都是在狩獵和採集。所以最近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現代化,只不過歷史的一瞬間。所以現代人的很多社會和心理問題從農業時代就開始塑型,只不過環境變了,我們的飲食習慣,衝突和性慾還保留著狩獵採集者頭腦中的樣子。舉例,高熱量食物的偏好,幾萬年錢的採集者來說,高熱量食物,甜食非常罕見,永遠供不應求,一旦遇到可能來源:熟透的水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一直吃吃到吃不下為止,否則等附近的其他動物也發現了可能就一個也吃不到了。這種大口吃下高熱量食物的本能就根植在我們的基因裡了。「貪吃基因」理論已經得到廣泛接受。哈,人類一直都是吃貨。
6.有學家認為古代採集部落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對多。所以孩子爸爸不容易確認,都共同撫養,所以女人為了當個好麻麻,就該和不同的男人做愛,而女人一旦懷孕了,便會找更多男人,以便讓孩子擁有更多優秀特質。(因為他們當時可不知道孩子只能有一個父親-現代胚胎學發展之後人類才知道的啊)(覺得原始人有點呆萌)
7.早期人類也是殘忍(動物生存下去的本能),比如一個群居部落可能會因為覺得食物有限而殺死小孩,或者殺死不能在提供勞動力的年邁老人。
《人類簡史》的讀書筆記三
第一章人類
第一節:智人(homosapiens)
智人最早於250萬年前出現在東非。
在世界各地有至少10種不同的人種,大多分布在亞非大陸。尼安德特人,歐洲、中東;梭羅人,印尼爪哇島;弗洛勒斯人,印尼弗洛勒斯島,矮人;直立人,亞洲;丹尼索瓦人,俄羅斯;魯道夫人,東非;匠人,東非。這些人種的演化都不是直線進行的。
第二節直立行走
一個60KG的人,腦體積有1200-1400,佔體重的2%-3%。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視野開闊了,但是也帶來了代價。身體支撐大腦,導致頸椎、背部疼痛變形。
女性尤其,直立後,雙腿要夾緊,產道變窄,而嬰兒腦大,生育死亡率要大於猩猩、大象等。只能在嬰兒不大、頭和身體柔軟時,儘量早的出生,因而嬰兒皆是未完全成熟就出生。而馬、貓等其他動物剛出生就能跑、四處覓食。
未成熟即出生帶來的影響是:
1、必須建立社會化關係,共同撫養嬰兒;
2、智人的嬰兒在子宮中像融化的玻璃,介於液態和固態之間,因而可塑性強,出生後可以進行再教育。
第三節火
10萬年前,智人處於食物鏈的中端,只能食用用石頭敲碎大型動物吃剩下的骨髓。智人使用工具後,躍升為頂級捕食者。武裝的羊比沒有武裝的狼更可怕。其中掌握用火的關鍵。
火的作用:
1、光源
2、取暖
3、抵禦敵人
4、改善環境
5、烹飪:烹飪可以食用不能消化的食物,殺死寄生蟲、節省咀嚼時間。身體最耗能的部分是腦和消化系統,減低了消化系統的能耗,就可以將能量提供給大腦,從而促進大腦發育。
第四節智人的來源
1、雜交假說:智人與其他人種,如尼安特人、直立人雜交後,行程人類。
2、取代假說:智人從東非出發,到世界各地,將其他人種滅絕後,佔領世界。這種觀點得到考古支持,也在政治上比較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