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戶的一生(手記兒女雙全的)
2023-10-12 10:06:37
五保戶的一生?「梁山鎮西二臺子村有一戶村民蘇某有5個子女,卻是村裡的五保戶,領了6年補貼……」在對瀋陽市新民區民政領域低保五保專項監督治理開展大數據比對排查時,軟體系統亮起了紅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五保戶的一生?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五保戶的一生
「梁山鎮西二臺子村有一戶村民蘇某有5個子女,卻是村裡的五保戶,領了6年補貼……」在對瀋陽市新民區民政領域低保五保專項監督治理開展大數據比對排查時,軟體系統亮起了紅燈。
我們當地申報五保戶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申請人沒有法定義務的贍養撫養人。這麼明顯的條件不符,申請人當年是如何瞞天過海,拿到五保戶待遇呢?是誰給他開了方便之門呢?
帶著這些疑問,我決定先從村委會和鎮民政辦入手,查查這個兒女雙全的「五保戶」。
當我問起蘇某情況時,村委會書記王某表示時間太久了:「當年辦這事的村支書不是我,我可以帶你們去找老書記了解情況。」
老書記一邊回憶,一邊解釋:「當時,老蘇都快八十了,唯一的兒子剛過世,多次找到村裡要困難救濟。村裡又拿不出這筆錢,考慮他家裡也確實困難,我就給他出了申請證明……」
「你想為群眾解決困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違反國家政策啊。作為村裡的一把手,紀律紅線可不能踩。」
「這事兒我有責任,不該違反原則……」老書記很快就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離開村裡,我又到了鎮民政辦,找到了當年負責審批的孟某。
「村上給他出了無兒無女的證明,看著材料我就批了。確實沒到他家實地核實……」孟某有些心虛。
談話中我們了解到,他此前就因違規為他人辦理五保低保受過處分。「以前就有過這種失誤,怎麼不吸取教訓呢?核實資格就是民政辦工作人員的職責,怎麼可以大意呢?這麼大一筆補助發錯了,是要追責的。」
民政系統聯網顯示,2010到2016年,蘇某共違規領取五保金25730元。聯網核查中我們又發現,蘇某在2016年還獲批了一筆五萬多元的農村危房改造補貼款。
「國家農村危房改造補貼必須經第三方鑑定審核,層層把關,一般人很難鑽空子。」民政辦人員解釋說。
我關注的重點轉移到了蘇某的「特殊身份」上。大數據監督平臺的直系親屬信息摸排發現,他的二女婿正是我們剛到村委會時接待我們的那位村書記王某。
原來,在女婿村支書的「關照」下,蘇某利用之前違規獲批的五保戶資格,又騙取了五萬多元的危房改造補貼。
拿到了確鑿證據,我又回到了村委會。「王書記,蘇某的情況你了解嗎?」我開門見山地問。
「不是找過當時的書記了嗎?」王某拿出一開始的那套說辭。
「他的五保資格,你核實過嗎?」
「那是上任村書記任內辦的事,我不清楚……」
「2016年,他取得危房補貼款的事,你知情嗎?」
「他本來就是村裡困難戶,村裡看他年歲大了,住的條件也不好……就幫他申請了。」王某極力掩飾著心虛。
「他住的危房具體在哪?屬於哪個等級?誰去現場勘驗鑑定的?」在一連串的追問下,王某顯得有點手足無措。
「你和蘇某是什麼關係?」我乘勝追擊。
「他……是我嶽父……」本來還想狡辯的王某,看我點破了他們的關係後,在事實面前低下了頭。
「當時老人的房子正好要修,我一時私心作祟,明知他條件不夠,也還是報上去了。也怕人知道,就沒敢聲張,也沒走公示……以為這樣就不會有人發現。」 王某承認了自己優親厚友的違紀事實。
涉案的前後兩任村書記和兩任民政辦負責人因工作中未正確履行職責,違反了工作紀律,受到了黨內警告處分。
查辦這起虛報冒領案件後,我感觸頗深。蘇某可以在十年間,先後兩次騙取五保金和農村危房改造資金,恰恰說明了由於監督手段的單一,容易造成人為疏漏和把關不嚴、甚至優親厚友。而大數據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為我們發現問題切口提供了便利,必須沉到群眾中去,靠細緻入微的工作作風才能讓「微腐敗」無處藏身。(通訊員 張哲 楊靜 || 責任編輯 周振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