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滿清被中華文明圈為蠻夷(滿清入關是外族入侵)

2023-10-16 18:50:00

近年來,出現了有一些大漢主義的思想,甚至認為滿清入關不是改朝換代,是中國滅亡。這種觀點是因為是對中國古代歷史,東北民族的歷史源流不清楚造成的。滿族的祖先是肅慎、扶餘、勿吉、靺鞨、女真等,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呼,曾經在東北建立過扶餘國、高句麗、渤海國、金國、後金等政權。除了滿族之外,東北還有很多其他的民族,他們曾經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一,商朝的建立著來源於東北紅山文化

在西周之前,中國版圖上的民族並沒有東夷、西戎、北狄、南蠻的說法,只有夷、狄、戎、羌、蠻(苗)的說法,這些都是他稱。例如羌是商朝人對西邊民族的統稱,而夷又是夏人和周人對東邊民族的總稱。夷字,是一個人背著一把弓,《說文·大部》又云:「夷,東方之人也」。的確,東方的夷族十分擅長於射箭,這個民族出現過大羿、后羿、寒浞等著名的射箭人物。而東北的民族也屬於夷,都十分擅長射箭,今天的韓國人屬於古代夷的一支,在奧運會上射箭了得。

羌來自於西,夷來自於東,中原是戰場

夷族在山東半島創造過輝煌的大汶口、龍山等文化,在西遼河流域,他們創造了紅山文化、夏家店文化。考古學家經過對紅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的玉器和殷墟遺址的對比發現,殷墟文化是從紅山—夏家店發展而來的。而從古代史料的記載來看,商朝人也來自於東北。《荀子·成相篇》說:「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遷於商」,《世本·居篇》中記載:「契居亳,昭明居砥石」。可見砥石商朝人最早居住地。又《淮南子·墬形訓》曰:「遼出砥石。」高誘註解中說:「砥石,山名,在塞外,遼水所出」。《水經注》也曰:「遼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南流,入於海」。可見砥石就是遼河的發源地,位於西遼一帶,正好是紅山文化和夏家店文化地區。另外,《十六國春秋·前燕錄》記載:「昔高辛氏遊牧於海濱,留少子滅越以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又《讀史方輿紀要》記載:「紫蒙川在營州西北……秦漢之間東胡邑於紫蒙川」。可見,紫蒙也是位於西遼河一帶。

龍山文化:中國龍文化的產生地

更十分讓人驚訝的是,通過對商朝墳墓考古進行了考古,發現了商朝人的髮型基本都是辮髮。從出土文物形象資料看,商代男子辮髮樣式較多。有總發至頂,編成一條辮子,然後垂至腦後的;有左右兩側梳辮,辮梢捲曲,下垂至肩的;也有將頭髮編成辮子盤繞於頂的。中國古人的辮髮主要流傳於東北地區,除了女真、滿族之外,還有扶餘、高句麗人等。

商朝人的髮型

實際上,在中國史學界,早就有人提出商朝人來自於東北的意見。早在30年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傅斯年就寫下了《夷夏東西說》,提出了商族發跡於東北、建業於渤海與古兗州的觀點。1978年,金景芳發表了《商文化起源於我國東北說》,提出契居北方,昭明所居砥石在遼水發源處,即今內蒙昭鳥達盟克什克騰旗的白岔山。八十年代,幹志耿等人發表《商先起源於幽燕說》認為「只有在紅山文化中才能找到商先文化的基因、主千和淵源」等。

商朝武士

商朝滅亡之後,大部分留在了中原地區,西周在商朝故地設置了宋、鄭、衛、魯、齊、燕等國以管理殷商遺民。其中還有一部分商人退回了東北地區,如箕子率領殷商遺民退回了遼東和朝鮮,建立了箕子朝鮮。在東北的殷商舊勢力還有山戎、孤竹國,其中孤竹國是商朝初年,封同宗血親墨姓為君家裡的國家,在春秋時期被齊桓公所滅。西周時期,這些商朝舊族紛紛表示臣服於西周,於是就有了「肅慎、燕、亳、吾北土也」的說法。民國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傅斯年說「商之興也,自東北來,商之亡也,向東北去」。

箕子雕像

二,鮮卑族的入主中原:為漢族提供了新鮮的血液

漢朝以來,東北曾經出現過扶餘人建立的扶餘國、高句麗、百濟等政權,但是其勢力範圍都局限於東北,沒有發展到了中原,只有鮮卑族的影響範圍波及全國。鮮卑族最早居住與大興安嶺一帶,史學家認為他們屬於東夷族或者東胡族。《史記索隱》引東漢胡廣云:「鮮卑,東胡別種」,而三國韋昭「鮮卑,東夷國」。不過東胡也長期居住於西遼河一帶,屬於東北民族。東漢時期,鮮卑族走向了強大。公元91年,東漢擊敗了北匈奴,而鮮卑族乘機佔據了整個大漠,成為了這裡的新主人。東漢後期檀石槐統一了鮮卑各部,建立了強大的遊牧國家,和漢朝對峙。不過很快,鮮卑就分裂了。

鮮卑族的分布

魏晉時期,鮮卑族開始全國範圍內的遷徙,以東部鮮卑族最為活躍(鮮卑族的本部)。他們分為了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佔據遼西。其中拓跋部在拓跋力微的率領下,到達了漠南、山西北部一帶;之後禿髮部從拓跋部中分離出來,遷居到河西走廊。還有大量的鮮卑族遷入了中原。西晉末年,國力衰微,出現了「五胡亂華」的局面。此時的中原大地,建立了無數的少數民族政權。其中鮮卑慕容氏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幾個政權;河西鮮卑拓跋烏孤建立了南涼、乞伏部建立西秦、拓跋氏建立了代國。另外,東北的慕容氏一支還遷徙到了青海一帶建立了吐谷渾王國(313年—663年)。

鮮卑族的服飾和髮型

398年,代國國王拓跋珪改國名為「魏」,史稱北魏,定都於平城(大同)。到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中國正式進入了南北朝時代。拓跋氏入主中原後,在經濟上推行了均田制和租調製,促進了北方經濟的發展;在政治上,仿照魏晉官僚制度,建立了政治體制,推行了府兵制;在文化上,推行了漢化政策,改拓跋為「元」。孝文帝時期,遷都洛陽,正是定鼎中原。534年,北魏分裂,其中西部被宇文氏控制,為西魏—北周;東部被高氏控制,成為東魏—北齊。577年,北周強大起來,又統一了北方。

孝文帝遷都

鮮卑族入主中原給魏晉時期的政治腐敗帶來巨大的衝擊,給漢族加入了新鮮的血液,加速了中國的重新崛起。北朝創造的均田制、租調製、府兵制一直流傳到了唐朝前期。此後,隋朝興起,統一了南北朝。之後帶有鮮卑血統的唐朝又建立了起來,成為了中國古代的有一個高峰。

而留在東北的鮮卑族又經歷了分化,其北部稱為「室韋」,南部稱為契丹、奚,《魏書》記載「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另外,唐朝時期的東北還出現渤海國,曾經一度統一東北。唐朝滅亡後,契丹族崛起了,建立了強大的遼國,統一了東北地區,控制了蒙古高原。而遼國創立的南北院制度,以北院管理遊牧民族,以南院管理漢族,是一種「一國兩制」的制度。這種制度,後來被蒙古、金國和清朝繼承和發展,為中國形成二元制大帝國(農耕 遊牧)奠定了基礎。遼國滅亡後,其王族在耶律大石的帶領下進入了西域,建立了強大的西遼國,推行了漢文化和漢字。後來俄語中的「中國」就是契丹的意思,而在伊斯蘭世界,北中國就被稱為「契丹」,《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把中國分為契丹和南蠻兩部分。

契丹漢化

後來在大漠興起的蒙古族,屬於室韋的一支,《舊唐書》,稱作「蒙兀室韋」。後來他們逐漸遷徙到了大漠地區,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國,幾乎徵服了整個亞歐大陸。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1279年滅南宋,統一了東亞大陸。由於蒙古內部成分複雜,這裡就不在單獨算入東北民族進行了介紹了。

三,女真族和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

女真族就是長期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民族,也就是過去的肅慎、扶餘、勿吉、靺鞨。《金史·世紀》記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隋稱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女真的名字在宋朝出現,是遼國人對他們的稱呼,有時候也寫做「女直」。遼國在統治女真族時期,將遼東一帶的社會較為進步的女真族稱為「熟女真」,設置州縣管轄;黑龍江地區處於漁獵狀態的稱為「生女真」,通過羈縻制度管轄。實際上,熟女真就是過去渤海國居民,生女真就是黑水靺鞨。

完顏阿骨打

遼朝後期,生女真中的完顏部興起。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國,定都會寧(哈爾濱)。隨後,阿骨打就聯合宋朝一起進攻遼國。1125年,遼國滅亡。在滅遼的過程中,金國看到宋朝軍隊戰鬥力差,於是準備滅宋朝。1126年,金軍長驅直入,進攻北宋都城開封,開封淪陷,史稱「靖康之變」,此後,金朝就逐漸控制了中原地區,和南宋以秦嶺淮河為界。1153年,企圖滅南宋的海陵王完顏亮遷都燕京,正式定鼎中原。在強盛時期,南宋、西夏、蒙古各部都對金朝俯首稱臣。

金朝在政治上仿照遼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體系,建立府州制度;在女真族地區推行了兵農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是後來八旗制度的前身;在經濟上,積極推動農業生產;在文化上,推行了高度的漢化,實行了科舉制度,建立學校等。在金朝後期,遷入中原的女真族基本已經漢化,因此元朝滅金國之後,已經不能區分他們和漢族的區別,於是統一稱為「漢人」。

金朝滅亡後,蒙古在東北設置遼陽行省和徵東元帥府來管理東北女真族地區。明朝初期,女真族逐漸臣服於明朝,朱元璋於是在遼寧設置遼東都司,永樂帝在黑龍江流域設置奴兒幹都司以管理女真族。不過宣德年間,奴兒幹都司被撤銷,明朝就失去了對女真族的控制。明英宗時期,女真族開始侵犯明朝,嘉靖年間,明朝修建長城以抵禦女真族的入侵,萬曆時期,派遣李成梁鎮守遼東。明朝時期的女真族被分為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野人女真)。

1583年,努爾哈赤以「兵不滿百,甲僅十三」起兵,到1588年已經消滅了蘇克蘇滸部、渾河部、完顏部、董鄂部、哲陳部,宣告了建州女真的正式統一,並且建立了「女真國」。隨後,努爾哈赤又發動了對海西女真的統一戰爭,明朝出兵幹涉。1616年,努爾哈赤宣告建立「金國」,史稱「後金」,正式和明朝分庭抗禮。1619年,在薩爾滸之戰中擊敗了明朝明朝10萬大軍,隨後統一了海西女真。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

努爾哈赤

1626年,皇太極繼位,進行了大量的改革。政治上,引進明朝的制度,完善了八旗制度,將女真族改名為滿洲。加強中央集權,限制於滿洲貴族的勢力;在經濟上,提高漢族的地位,以恢復經濟生產;在文化上,建立科舉制度,大規模的翻譯漢族的書籍。他兩次東徵朝鮮,三次西徵林丹汗,佔據了漠南蒙古,此四次北徵野人女真,將黑龍江流域納入了版圖,多次和明朝爭奪遼西,最終在1640年將明朝趕出了山海關。

皇太極時期的清朝

1644年,清軍入關,「茲定鼎燕京,以綏中國」。 最終到1664年佔據了整個內地。隨後康熙皇帝平定了三藩之亂,收復臺灣;擊敗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擊敗葛爾丹,得到了咯爾喀蒙古;將西藏和青海納入版圖;乾隆又吞併了準噶爾汗國,從此完成了東亞大陸的統一大業。清朝是第一個將「中國」定為國名的朝代(之前的中國是地域概念,指的是中原地區),此後中國就成為了我們正式國名。同時,清朝也重新解釋了中國的民族概念,雍正說「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1912年,清朝滅亡,其清帝退位書寫道「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可見,清朝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基礎。

綜上所述,東北的民族曾經有四次入主中原,分別是商朝、鮮卑族(北朝)、金朝和清,如果將元朝算上就是五次了。另外,東北的民族還建立過箕子朝鮮、孤竹國、扶餘國、高句麗、百濟國、渤海國、吐谷渾、十六國中的七國、遼國、西遼等重要的民族政權,他們在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華夏族和漢族和東北的民族也多次發生了融合,商人、鮮卑族、契丹、女真、滿族都大量融入了漢族,而商朝、鮮卑、女真、滿族的文化也大量融入了漢族。因此,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為中華民族了。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