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公國歷史1066年(古老的斯拉夫文明的誕生與戰鬥民族俄羅斯的出現)
2023-10-16 17:00:58 3
導語斯拉夫人擁有著古老的斯拉夫文明,是歐洲最大的民族,同時也是「最不團結的民族」,它分裂成為16個國家,其中的幾個國家間還有「深仇大恨」,這是為什麼呢?跟隨筆者的腳步深入探訪吧。
為什麼會誕生斯拉夫文明?
任何文明的誕生都是有原因的,誕生的原因不同導致誕生出不同的文明。
農耕文明的誕生是因為人靠近河流與土壤,學會了種植;海洋文明的誕生是因為臨近海洋生活,學會了製造船隻,經過長期觀察掌握了一定的海洋知識,想要更深層次的了解未知的海洋文化並想要徵服海洋;遊牧文明的誕生是依賴著遼闊的天然草場,有著適宜放牧的環境。
而斯拉夫文明則是由於社會的發展與變遷而誕生的。早期的斯拉夫人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還十分原始,那時的斯拉夫人以作戰作為重要活動,以戰爭的方式從周圍的部落掠奪財物,多次衝破在多瑙河一帶拜佔庭的防線。早期的斯拉夫人在戰爭和貿易的推動下,斯拉夫文明誕生了。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每個文明的誕生背後都是有原因存在的,若想去了解這個文明,那就必先去了解隱藏在文明背後的原因。
圖二 古代四大文明分布
圖一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斯拉夫人為什麼會被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羅馬帝國時期,被羅馬人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的民族分別是斯拉夫人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位列其中,這是因為斯拉夫人在那一時期把作戰作為主要的重要日常活動,通過作戰來搶奪資源以確保自身資源足夠利用,但斯拉夫人好戰並非只有這一個原因。
所以是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相結合才導致了斯拉夫人這一民族形成了野蠻的行為觀念,並非是生來野蠻、好戰。
戰鬥民族——俄羅斯作為歐洲人數最多的民族,斯拉夫人分布地區廣泛,一部分的東斯拉夫人就演變成為了今天的俄羅斯人。
俄羅斯人的前身是羅斯人,是瓦良格人用武力徵服東斯拉夫人後,瓦良格人與東斯拉夫人融合稱為羅斯,建立起了羅斯國。所以筆者認為俄羅斯人是瓦良格文化與東斯拉夫文化碰撞融合的結果。兩個民族都是以武力著稱,在民族融合後,英勇善戰也保留了下來。現在我們所見的俄羅斯人武力值滿滿,想必就是這個緣故吧。
圖四 「好戰」的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成為「最不團結的民族」的原因斯拉夫人人數多分布廣泛,多分布於歐洲地區,以分布的地區分別稱為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每一分支的斯拉夫人的信仰有所不同,信仰上的差異是造成了斯拉夫人越來越不團結的其中一個原因。
斯拉夫人分布範圍廣,組成了歐洲地區多個國家。斯拉夫人大部分分布於16個國家,雖然這些國家同屬於斯拉夫人這一民族,但並非和睦相處在歐洲這片土地之上。
分布地區的不同造成了文化的差異,各分支的斯拉夫人組成了不同的國家,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各分支的斯拉夫人都要各自為自己的國家「謀福利」。所以當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是否同一民族被拋諸於腦後,國家利益是合作與衝突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所以國家利益與文化差異也造成了斯拉夫人民族的不團結。
波蘭與俄羅斯不合的原因俄羅斯與波蘭同屬斯拉夫人的分支,但俄羅斯屬東斯拉夫人,波蘭屬西斯拉夫人。在蒙古入侵統治羅斯國時期,波蘭人趁火打劫,奴役著羅斯國人民,但並沒有徹底成功掌握羅斯國。後來的一個世紀,羅斯國逐漸發展壯大,波蘭卻漸漸衰弱。羅斯國趁此機會與其他兩國三次瓜分了波蘭,導致波蘭直接滅國。「新仇舊恨」的累計,讓俄羅斯與波蘭間的戰火愈演愈烈,延續至今。
由此可見,國家間合作的前提並非只有共同利益,還應該著重注意的是以相互信任作為打開合作大門的敲門磚。俄羅斯與波蘭經過多次「互相傷害」,已經失去了對彼此的信任,但後續如何,也暫時無從得知。
圖五 普京與波蘭總理
總結
並非同屬於一個民族就會和睦相處、團結友愛,生產方式與生活習慣會對一個民族的觀念造成影響,歷史恩怨也會造成國家間的不同相處方式。
分析現代社會所見的兩國間的相處模式,應該把歷史與當代所發生的合作與衝突結合來看,才能清晰明了的得出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