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進程加速 曙光公司或換標謀變
2024-12-28 00:25:08
泡泡網CPU頻道3月28日 溫家寶總理在2011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要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設高性能寬帶信息網。」由是,伴隨中國信息化建設持續發展的國內外IT廠商,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春天。
近日,有消息稱,曙光公司將更換沿用了多年的品牌標識。記得《紐約時報》曾經撰文稱,曙光星雲系統獲得全球次席的事件凸顯了中國在科技領域日益增長的實力和雄心。如果曙光公司換標屬實,或將對行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專註:16年成就中國超算的產業化之路
2010年,中國高性能計算技術不僅在國際市場獨佔鰲頭。在國內市場,曙光公司更以34套高性能計算系統的絕對優勢成為摘得全國數量份額第一的寶座,佔到比較獨特的34%的份額。與2009年27%的份額相比增加了7個百分點,首次實現了30%的突破,同時也再次超越了同期的IBM、HP、DELL等國外廠商。另外,曙光公司的4套產品進入前十,也是前十名中份額最多的一家廠商。
追溯中國高性能計算產業的發展歷史,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已歷經了長達60年的發展。從最初的受制於人,到1995年「曙光1000」超級計算機的誕生,再到2010年「曙光星雲」超級計算機位列全球第二,曙光公司使高性能計算機的性能提高了120萬倍,成功推動中國躋身國際三大高性能計算大國之列。
作為民族廠商的代表,曙光公司的發展歷程也同時展現了中國高性能計算產業的發展歷程。面對如今中國高性能計算的成就,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歷軍表示:今天的成就並非偶然,而是中國高性能計算厚積薄發、常年積累的歷史體現。
在十幾年的發展中,曙光公司在發展技術的同時,依然堅持將高性能計算機作為一個產業,而非單獨的科研技術,不斷進行完善和發展。除了獲得世界領先的排名,將中國高性能技術帶向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夠研發出廣泛應用的伺服器產品,使整個社會享受到由高性能計算所帶來的便利和服務。
早在2007年曙光公司便在國內率先倡導「應用為先、服務超越」的發展戰略,投資3000萬元建立應用體驗中心,不斷通過技術創新,構建出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系列精品伺服器,能全面滿足用戶從超級計算機到普通PC伺服器的各項應用需求,在網際網路、金融、電信、生物、氣象、石油、科研、電力等多個行業有著大量成功應用。
據悉,中國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比例只有不足1%,曙光公司則把863項目的成果很好的轉化到社會上,改變了整個產業的市場競爭格局。在國家863計劃持續20年的投入扶持下,曙光公司將中國高性能產業做大做強,走出了一條適合歷史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的高性能產業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