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導課教學反思範文
2025-03-18 04:14:25
篇一:作文指導課教學反思範文
東方紅小學李巖
作文難寫,這也是很多學生的心聲。那麼,語文老師,怎樣上好作文指導課呢?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文指導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讀題,找到作文「要寫什麼,為什麼寫,怎樣寫」,教師只在學生不懂或有困難的地方幫助解釋即可。其次,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審題,獨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導課上,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如審題的規律、確立中心、選材的方法、布局謀篇的方法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自如寫作。再次,鼓勵學生說真話。讓學生把自己所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過的事真實記錄下來,哪怕是錯的也要如實記錄。只有這樣,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二、幫助學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角度去考慮問題。面對話題,多方求問就是激活思維的有效途徑。比如:圍繞話題「錢」,可以自問「誰在賺錢」、「他是怎樣賺錢」;「誰在用錢」、「他又是怎樣用錢」;「錢的作用有多大」、「錢是不是萬能」;「學生在花錢問題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現」;「未來的世界裡錢還會不會存在」等等。多角度解讀話題,使學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穎。第二,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從小事中抽取出帶有本質性的東西,豐富學生作文的選材。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這些小事中提煉出中心,這對豐富學生作文的素材,開拓學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讀與寫相結合。教師要把讀和寫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讀」去解決寫作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典範的文章,非常適用於「寫」的指導。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訓練上,很多都照顧到了「讀」與「寫」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些範文的寫作特點,也可以在學生寫作中,遇到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從中受到啟發,找到方法。
「讀」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內容,在選取內容時,通常是為了解決作文中的某一問題,而選取一個片斷,讓學生通過閱讀,對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領會。
四、作文與做人相結合。作文指導課,教師很少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造成一些學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問題。
教師必須在指導學生作文時,結合具體的類型作文,同時滲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人物」的作文時,教師一方面要求學生選取先進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刻畫出人物的特點,啟發學生寫出人物的高尚品質。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東方紅小學李巖
教學目的:能寫出自己聽到的或看到的一件事,按要求能寫出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
教學重難點:能確定中心,並能圍繞中心按順序把事情寫具體教學用具:小黑板,白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板書:
寫一件你聽到的或看到的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先確定中心,然後按順序寫,注意寫具體些。(板書)
二、審清課題:
1、我們已經學過記人寫事,寫景狀物的作文那麼這次作文是寫什麼的?(寫事)
2、寫什麼事呢?(寫能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並且是寫聽到的或看到的)
3、小結:這次作文要寫事是要寫你聽到的或看到的,能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好事)必須注意是寫你聽到的或看到的。
三、弄清中心選材:
1、應該怎樣來寫好這次作文,首先弄清這次作文的中心是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所以,按照這個要求選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
2、應該怎樣選材。(1)同學們想一想,該選哪些具體材料?(2)出示小黑板:*寫一家營業面積不過十平方米的小店乾淨整潔,小主人——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笑容可掬,有條不紊地打點著顧客,人們都稱讚這小店給大家帶來了方便。*寫生日那天,媽媽給「我「煮了兩雞蛋,」我「吃了一個,留給媽媽一個,寫一次「我」給媽媽送傘……*寫爸爸有病在家休息,聽說離他家有二百多米的一個房屋失火,爸爸毅然奔向失火的房屋,帶病滅火。(3)請同學說出這三個材料哪個最能符合這次作文?(第三個)為什麼?(因為寫出了爸爸捨己為人冒著生命危險帶病去滅火,寫出了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前面兩個材料?(不符合,因為不較典型,第二個又是寫「我」的。(4)小結:選材時,還要注意選擇別人做的事。
3、請同學們說出要選的材料。(寫鄰裡之間互相幫助的事,同學互相幫助的吞,農民自動積資辦學校的事,工人愛廠如家的事等等。)
4、強調選材時應該注意的問題,(1)出示小黑板:*寫居裡夫人在華沙鐳研究所開幕典禮上,如何尊敬自己中學時代老師的事。*寫自己第一次攝影的趣事。*寫姐弟倆看電視時爭吵的事。(2)第一個材料是否符合這次作文要求(不符合)寫的事不是社會主義的新風尚)(3)第二三個呢?(不較典型,第二個是寫「我」的)。
5、請同學們選擇材料,寫出來,提問一個同學所選的材料(一個自
習課,「我」在做一道題,怎麼也做不出來,後來小明同學認真地給「我」輔導幫助「我」解決了困難)。
四、按順序寫
1、怎樣寫好同學們所選的材料呢?(要按順序來寫,板書)
2、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也就是寫清事情的什麼?(起因、經過、結果)板書
3、在這一單元中哪篇課文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寫?(《一夜的工作》)起因:寫總理叫「我(作者)去他(周總理)的辦公室,經過:寫出看到總理的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結果:寫作者看了以後的感受。
4、怎樣寫清起因,經過,結果?請位同學按所選的材料說出怎樣寫清起因,經過,結果?(可分為三部分寫出(1)寫起因:我在學習碰到困難(2)經過寫小明怎樣幫助「我」解決困難。(3)寫結果:寫出「我」的感受想法。)
五、範文評析
1、出示例文《鄰居》
2、請位同學朗讀例文,同學們思考;例文的中心是什麼?(緊緊圍繞鄰居對「我」的熱心幫助,熱情歌頌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3、這中心能否符合這次作文的要求?是不是寫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寫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符合,不是,是)
4、例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起因、經過、結果)
5、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起因:媽爸不在家,沒人照顧我,經過:鄰居來幫助「我」。結果:「我」的想法。板書)
6、例文一個突出特點是什麼?(寫得具體,)板書
7、從哪幾個方面寫具體?(睡在床上的心理活動,叔叔、阿姨的語言、行動、神態,都寫得具體,)板書
8、找出例文中描寫「我」睡在床上的心理活動、叔叔阿姨的語言、行動、神態的句子?
9、小結:寫具體,主要把經過(發展)寫具體。寫好人好事重點放在發展這部分。(板書線條)
六、列提綱,寫具體
1、根據同學們所選的材料,列出提綱。(一般分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點明事情的起因,時間,地點內物,。經過:寫具體些。結果:寫出想法感受。)
2、請位同學說一說怎樣把自己的材料的經過部分寫具體些(主要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行動、神態這一些。)
七、布臵作業、總結
按照你們所選的材料,所列的提綱,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具體地寫出一件你聽(看)到的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題目自定。
作文指導課案例分析
東方紅小學李巖
一、教師課前談話,激發情趣。
同學們,上周星期五下午,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到我們縣著名的酒壺山春遊。大家腳踏巍巍酒壺山之巔,飽覽了那壯麗的山光水色。今天,我們就用自己的筆把遊覽中看到的景物描繪出來,讓讀者看後,能和我們共享春遊水壺山的歡樂。二、命題立意,理清線索。1.寫作文要有題目,今天我們要寫的這篇作文怎樣給它命一《春遊酒壺山》)2.寫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寫作目的,我們寫這篇作文的目的祖國大好河山。)3.寫一篇文章要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在寫《春遊酒壺山》這篇作文時,哪個字可以作貫穿全文的線索呢?(根據學生討們這次到酒壺山春遊的遊覽線是什麼?(隨著學生的討論,老師板書:遊覽線:鐵路邊——河岸——山腳——山腰—山頂。)
三、圍繞中心,討論選材。1.教師談話,提出選材中的問題和要求。我們寫過不少參觀遊覽記一類的作文,有些同學總是從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臉開始,到遊覽結束,晚上睡覺為止,不分大小巨細,主次輕重,點滴不漏,照寫不誤,結果寫出的文章像一筆流水帳。這次作2.按照遊覽順序,具體討論看到的景物,根據學生討論,老師簡要板書:鐵路邊:奔馳的列車,望不到邊的田野。河岸:清澈透明的河水,雄偉的大橋。山腳:如畫的田野,魚塘中歡奔跳躍的紅鱗鯉魚。山腰:盛開的鮮花,具有象徵意義的石像——「酒壺」帶的小溪流,一排排新建的樓房。四、突出重點,研究「靜」「動」。1.教師談話,指出訓練重點。這次作文除了很好運用過去所象地描繪出來,使文章更加生動,更加能感動讀者。
2.複習《鳥的天堂》一課的寫法和本組「讀寫例話」中關於靜態和動態描寫的知識。隨著複習討論,教師板書:靜態——形狀、大孝位臵、顏色等。動態——活動、變化等。3.具體討論這次春遊能看到的景物中哪些屬靜態,哪些屬動態,應該如何進行描繪。五、編擬提綱,開始習作。1.文章開頭應交待些什麼?(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天氣、心情等)(略寫)2.文章重點部分可以分幾層寫?(鐵路、河岸、山腳、山腰、山頂五層)(詳寫,但也要分主次)
3.文章可以怎樣結尾?(自然結尾,抒情結尾,議論結尾等)4.學生編寫提綱起草作文,教師巡迴個別輔導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東方紅小學李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學會生存的本領,有條理地寫出有關自我保護的事
情,或者寫讀了《魯濱孫漂流記》後的感想。能認真傾聽
別人發言,自然地與他人交流,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
欲望,能夠寫清事情及感受,並與同學互改習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多角度構思的能力。能把自己看到、聽到、讀到
的有關事情說清楚,並能發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相處,知道如何在社會中立
足,激發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具備自我保護的本領。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說一定深深地打動了你,誰來
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意?學生說
師:是啊,魯濱孫在荒島上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他是怎樣解決的呢?生:住----用木頭和船帆搭了一個簡易的帳篷
吃-----打獵、捕魚,畜養山羊,種糧食
安全----防禦
孤獨------救助「星期五」
師:魯濱孫在荒島上戰勝了各種困難,頑強生存下來的精神,使他成
為一個英雄的象徵。我們可能終生也遇不到那樣的情境。但「學會生存」卻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板書:學會生存)說說由這四個字你想到些什麼?生說
師:是啊!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我們要珍視生命,就要學會生
存,學會自我保護。板書:(自我保護)現代社會,信息的高速運轉,使我們目不暇接,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會使我們手足無措,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呢?我們該學些什麼?聯繫我們的實際想想我們該怎麼生活、怎麼生存。
二、打開思路,暢所欲言
1、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危險或災難,應該如何應對?(學生交流)
(1)在家中的自我保護:
防火:及時關閉電源、煤氣灶閥門,同時打開門窗,呼喚鄰居、行人
幫助滅火。家裡或近處有電話,應迅速拔119報警;
防水:知道家裡水源的總開關在哪裡,一旦發生跑水情況,先把總開
關關閉。如果擰不動,要趕快請鄰居幫忙。迅速撥打維修電話。防煤氣:要知道預防煤氣中毒的常識和使用爐火和煤氣灶的方法。屋
裡要經常通風換氣。
防盜:人在家,把屋門、防盜門從裡反鎖上,鑰匙放在固定位臵等。
(2)在外邊的自我保護:
上學下學儘量走大路,少走僻靜小路最好結伴而行。
如遇壞人打劫,儘快避開,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時大聲呼救;
篇二:作文課教學反思
馬山中學張芸
上周我給學生們上了節作文課。因為我的教學對象是一群初三年級的特別害怕寫作文的孩子們,所以在上課前,我就在想怎麼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們對「寫作」的畏懼感呢?我打算認真地傾聽一下同學們的心聲。因此在這節課的準備過程中,我向同學們提了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寫作文難嗎?具體難在哪裡?」鼓勵同學們暢所欲言。學生們也許也許也是感受到了我的真誠,也許是少了課堂的約束,表現的特別積極。有的說:「沒有內容可寫」。有的說:「不知道怎麼把要寫的內容表達出來」。有的說:「寫出來的內容像白開水,越寫越沒信心了」。聽了學生的發言,我心裡有底了。學生們在寫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一、生活中不是沒有寫作的材料,而是同學們很少留心觀察生活中值得記錄的小細節,缺少了善於發現的眼睛。二、在平時的語文學習中忽略了對寫作技法的歸納和演練。三、缺乏必要的文辭積累,文章缺乏文採。既然找準了病根,那就得趁熱打鐵,對症下藥。
在上課伊始,我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標題:「三句話寫好作文」。學生們這下可炸了鍋。有的人表示懷疑,有的人迫切想知道究竟是那三句話。在學生的「千呼萬喚」中我板書了這三句話並作出了簡明的解釋:一、把要寫的事情寫清楚了。(及格)二、把要寫的事情寫清楚了,並有文採。(優秀)把要寫的事情寫清楚了,並有自己的感悟。(高分)。公布答案後,學生似乎對我的說法將信將疑。於是,我拿出了事先準備的兩篇中考考場作文(《懷念蔥油餅相伴的日子》、《那一刻我長大了》),請學生們當一回「小老師」評判一下文章寫得怎麼樣。接下來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有的同學說:兩篇文章的作者都從生活小事中感受到了真情。有的同學說:《那一刻我長大了》這篇文章,作者觀察很細緻,用詞也特別準確,也很有文採。譬如,作者寫因為天氣熱,補鞋子的老爺爺額上滲出了汗珠。用「滲」而不是「流」。待學生評判完畢,當我告知學生這兩篇作文就是今年中考的高分作文時,學生終於信服了寫在黑板上的三句話。最後,我給學生們提出了有關寫作的兩點希望:一、多觀察,多練筆。二、從身邊的小事寫起,記小事,書真情。
課後,我認真地反思了這節課的教學。在課堂上我充分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給了學生一些寫作上的啟發。但課堂有限學習無限,要想讓學生們真正地愛上寫作,寫好作文,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會學生立足生活,感受生活!
篇三:作文講評課教學反思
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它是根據作文教學的要求,對批改中發現的學生作文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和評價的過程。在作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它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既是對前一次作文的總結,又是對後一次作文的指導。感謝這次同研一節課,讓我對作文講評課有了新的體會。反思這堂作文講評課,我認為其成功之處在於:首先教師要給自己一個恰當的定位,扮演好導演的角色,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向目標。這中間,教師要擅於調控課堂,做到
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其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是活動中的一員,在生生、師生的互動中生成新知識。再次,教師要擅於評價和鼓勵,用精當的評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上,我還注重讓學生練習有條理地說話、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概括能力,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意識和能力等。讓作文課不單是寫,而且還有聽、說、讀等方面的訓練。本課裡同樣也有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如:環節上還有些把得死,想放開,可是不知道學生會說什麼,怕駕馭不了,所以設計的時候還是走了保守的路線。這說明還是課堂調控能力不是很強,需要進一步鍛鍊並加強學習。在方法的總結上還是老師說得多,學生的認識僅限於表面,說明寫作的方法、評價的方法及角度還是把握不好,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指導,促進學生的寫作、評價水平都能提高一個新高度。如何利用作文講評為學生開創一個正常的自由表達空間,是作文教學面臨的難題,在今後的作文教學中,要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技巧,在作文講評中真正體會到寫作之樂,從而達到提高寫作水平。我將儘量抓住幾個關鍵環節。
一、樹立大作文教學觀,正確評價學生的作文學生的活動天地和思維空間會使他們的一些做法顯得有些幼稚,想法有些天真,但那是他們真實情感的流露。按照「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說真話、實話、心理話,表達真情實感」的要求,在作文評價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欣賞學生的作文,尊重學生的意願.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教會他們講真話。只要具體明白、具有真情實感,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內心出發,寫自己想寫的、所追求的、所欣賞的,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激情,同時促進他們在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素質的發展。二、以欣賞的眼光,科學評價學生的作文;作文講評不是單純的教師評、學生聽,而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討論、評議、修改的互動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要想使評講課上的生動活潑,教師必須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和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並不斷創新,才能使作文講評真正起到拋磚引玉、穿針引線的作用。以欣賞的眼光來,首先要善於肯定。教師要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講評過程中通過設置靈
活多樣的欣賞環節,如「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賞」等,讓學生朗讀自己的作品,暢談自己的寫作思路。同時還要注意肯定學生自己的相對進步,從而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進步和成績的機會,使被評價者通過他人的讚賞而受到激勵。另外我們還可讓學生的表現延展至課外,如鼓勵他們投稿等,讓他們充分「炫耀「自己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快樂。其次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賞中有評」。一是教師要善於用富有啟迪性、商討性、趣味性的語言點撥,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各抒己見,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評評好在哪裡,妙在哪裡,欠缺又在哪裡;二是教師要善於激發提高,喚起學生「我要修改、我要寫得更好」的心理需求,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值得提出的是,在學生動手修改、互改前,教師一定要強調「三分文章七分讀」,並提出相應的要求,切不可草率過場,敷衍了事,這樣在具體的欣賞、評析中,學生會產生一種羨慕之心,會自覺不自覺地以別人的優點為榜樣,吸收其中對自己需要的東西.自覺投入修改作文的過程中去。第三教師要抓住共性、突出重點。學生作文出現的共性問題,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語句不夠通順;二是應用文的格式存在問題;三是記敘文的「四要素」不全;四是議論文的論點不突出;五是文章的結構順序比較混亂;六是記「流水帳」,不能突出重點等。這些共性問題,其實都是學生作文的基礎問題。評講中,如果不注意這些共性問題,草草過場,往往它就成為我們作文教學路上的絆腳石,這點不容忽視。但我們又不能蜻蜓點水、面面俱到。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在作文中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每次確定一到兩個重點進行落實。三、引領學生自改、互改,切實提高學生的自改能力;葉聖陶老先生說過:「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因此,在講評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到自改、互改中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這是減輕老師工作負擔和壓力,培養學生動手、用腦等多方面能力的好舉措。首先教師要明確修改方向、提出要求,學生對照要求自改;其次學生在自改的基礎上進行互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別人是如何觸及生活、觸及自然的,是如何展開大膽而合理的想像的,又是怎樣以真情實感寫出新穎的文章來的,在互改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從而達到相互溝通、交流的目的。再次教師要引領修改,對部分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評改和交流,用這種引路的方法,鼓勵學生認真觀察、親臨社會實踐,把筆尖探到現實生活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強化情感。綜上所述,只要我們語文老師能夠抓住關鍵環節,在講評作文時講究科學,注重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創造一個和諧、民主、自由、健康向上的學習、育人環境,我們的作文教學水平就一定能上一個新臺階。
篇四:作文課教學教學反思
作文難寫,這也是很多學生的心聲。那麼,語文老師,怎樣上好作文指導課呢?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文指導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讀題,找到作文「要寫什麼,為什麼寫,怎樣寫」,教師只在學生不懂或有困難的地方幫助解釋即可。其次,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審題,獨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導課上,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如審題的規律、確立中心、選材的方法、布局謀篇的方法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自如寫作。再次,鼓勵學生說真話。讓學生把自己所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過的事真實記錄下來,哪怕是錯的也要如實記錄。只有這樣,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二、幫助學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角度去考慮問題。面對話題,多方求問就是激活思維的有效途徑。比如:圍繞話題「錢」,可以自問「誰在賺錢」、「他是怎樣賺錢」;「誰在用錢」、「他又是怎樣用錢」;「錢的作用有多大」、「錢是不是萬能」;「學生在花錢問題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現」;「未來的世界裡錢還會不會存在」等等。多角度解讀話題,使學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穎。第二,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從小事中抽取出帶有本質性的東西,豐富學生作文的選材。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這些小事中提煉出中心,這對豐富學生作文的素材,開拓學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讀與寫相結合。教師要把讀和寫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讀」去解決寫作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典範的文章,非常適用於「寫」的指導。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訓練上,很多都照顧到了「讀」與「寫」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些範文的寫作特點,也可以在學生寫作中,遇到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從中受到啟發,找到方法。
「讀」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內容,在選取內容時,通常是為了解決作文中的某一問題,而選取一個片斷,讓學生通過閱讀,對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領會。
四、作文與做人相結合。作文指導課,教師很少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造成一些學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問題。
教師必須在指導學生作文時,結合具體的類型作文,同時滲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人物」的作文時,教師一方面要求學生選取先進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刻畫出人物的特點,啟發學生寫出人物的高尚品質。
作文指導課教學設計
東方紅小學李巖
教學目的:能寫出自己聽到的或看到的一件事,按要求能寫出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
教學重難點:能確定中心,並能圍繞中心按順序把事情寫具體教學用具:小黑板,白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板書:
寫一件你聽到的或看到的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先確定中心,然後按順序寫,注意寫具體些。(板書)
二、審清課題:
1、我們已經學過記人寫事,寫景狀物的作文那麼這次作文是寫什麼的?(寫事)
2、寫什麼事呢?(寫能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並且是寫聽到的或看到的)
3、小結:這次作文要寫事是要寫你聽到的或看到的,能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好事)必須注意是寫你聽到的或看到的。
三、弄清中心選材:
1、應該怎樣來寫好這次作文,首先弄清這次作文的中心是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所以,按照這個要求選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
2、應該怎樣選材。(1)同學們想一想,該選哪些具體材料?(2)出示小黑板:*寫一家營業面積不過十平方米的小店乾淨整潔,小主人——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笑容可掬,有條不紊地打點著顧客,人們都稱讚這小店給大家帶來了方便。*寫生日那天,媽媽給「我「煮了兩雞蛋,」我「吃了一個,留給媽媽一個,寫一次「我」給媽媽送傘……*寫爸爸有病在家休息,聽說離他家有二百多米的一個房屋失火,爸爸毅然奔向失火的房屋,帶病滅火。(3)請同學說出這三個材料哪個最能符合這次作文?(第三個)為什麼?(因為寫出了爸爸捨己為人冒著生命危險帶病去滅火,寫出了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前面兩個材料?(不符合,因為不較典型,第二個又是寫「我」的。(4)小結:選材時,還要注意選擇別人做的事。
3、請同學們說出要選的材料。(寫鄰裡之間互相幫助的事,同學互相幫助的吞,農民自動積資辦學校的事,工人愛廠如家的事等等。)
4、強調選材時應該注意的問題,(1)出示小黑板:*寫居裡夫人在華沙鐳研究所開幕典禮上,如何尊敬自己中學時代老師的事。*寫自己第一次攝影的趣事。*寫姐弟倆看電視時爭吵的事。(2)第一個材料是否符合這次作文要求(不符合)寫的事不是社會主義的新風尚)(3)第二三個呢?(不較典型,第二個是寫「我」的)。
5、請同學們選擇材料,寫出來,提問一個同學所選的材料(一個自習課,「我」在做一道題,怎麼也做不出來,後來小明同學認真地給「我」輔導幫助「我」解決了困難)。
四、按順序寫
1、怎樣寫好同學們所選的材料呢?(要按順序來寫,板書)
2、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也就是寫清事情的什麼?(起因、經過、結果)板書
3、在這一單元中哪篇課文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寫?(《一夜的工作》)起因:寫總理叫「我(作者)去他(周總理)的辦公室,經過:寫出看到總理的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結果:寫作者看了以後的感受。
4、怎樣寫清起因,經過,結果?請位同學按所選的材料說出怎樣寫清起因,經過,結果?(可分為三部分寫出(1)寫起因:我在學習碰到困難(2)經過寫小明怎樣幫助「我」解決困難。(3)寫結果:寫出「我」的感受想法。)
五、範文評析
1、出示例文《鄰居》
2、請位同學朗讀例文,同學們思考;例文的中心是什麼?(緊緊圍繞鄰居對「我」的熱心幫助,熱情歌頌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3、這中心能否符合這次作文的要求?是不是寫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寫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符合,不是,是)
4、例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起因、經過、結果)
5、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起因:媽爸不在家,沒人照顧我,經過:鄰居來幫助「我」。結果:「我」的想法。板書)
6、例文一個突出特點是什麼?(寫得具體,)板書
7、從哪幾個方面寫具體?(睡在床上的心理活動,叔叔、阿姨的語言、行動、神態,都寫得具體,)板書
8、找出例文中描寫「我」睡在床上的心理活動、叔叔阿姨的語言、行動、神態的句子?
9、小結:寫具體,主要把經過(發展)寫具體。寫好人好事重點放在發展這部分。(板書線條)
六、列提綱,寫具體
1、根據同學們所選的材料,列出提綱。(一般分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點明事情的起因,時間,地點內物,。經過:寫具體些。結果:寫出想法感受。)
2、請位同學說一說怎樣把自己的材料的經過部分寫具體些(主要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行動、神態這一些。)
七、布臵作業、總結
按照你們所選的材料,所列的提綱,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具體地寫出一件你聽(看)到的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題目自定。
作文指導課案例分析
一、教師課前談話,激發情趣。同學們,上周星期五下午,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到我們縣著名的酒壺山春遊。大家腳踏巍巍酒壺山之巔,飽覽了那壯麗的山光水色。今天,我們就用自己的筆把遊覽中看到的景物描繪出來,讓讀者看後,能和我們共享春遊水壺山的歡樂。二、命題立意,理清線索。1.寫作文要有題目,今天我們要寫的這篇作文怎樣給它命一《春遊酒
壺山》)2.寫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寫作目的,我們寫這篇作文的目的祖國大好河山。)
3.寫一篇文章要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在寫《春遊酒壺山》這篇作文時,哪個字可以作貫穿全文的線索呢?(根據學生討們這次到酒壺山春遊的遊覽線是什麼?(隨著學生的討論,老師板書:遊覽線:鐵路邊——河岸——山腳——山腰—山頂。)三、圍繞中心,討論選材。
1.教師談話,提出選材中的問題和要求。我們寫過不少參觀遊覽記一類的作文,有些同學總是從早晨起床,刷牙漱口洗臉開始,到遊覽結束,晚上睡覺為止,不分大小巨細,主次輕重,點滴不漏,照寫不誤,結果寫出的文章像一筆流水帳。這次作2.按照遊覽順序,具體討論看到的景物,根據學生討論,老師簡要板書:鐵路邊:奔馳的列車,望不到邊的田野。河岸:清澈透明的河水,雄偉的大橋。山腳:如畫的田野,魚塘中歡奔跳躍的紅鱗鯉魚。山腰:盛開的鮮花,具有象徵意義的石像——「酒壺」帶的小溪流,一排排新建的樓房。四、突出重點,研究「靜」「動」。1.教師談話,指出訓練重點。這次作文除了很好運用過去所象地描繪出來,使文章更加生動,更加能感動讀者。2.複習《鳥的天堂》一課的寫法和本組「讀寫例話」中關於靜態和動態描寫的知識。隨著複習討論,教師板書:靜態——形狀、大孝位臵、顏色等。動態——活動、變化等。3.具體討論這次春遊能看到的景物中哪些屬靜態,哪些屬動態,應該如何進行描繪。五、編擬提綱,開始習作。1.文章開頭應交待些什麼?(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天氣、心情等)(略寫)2.文章重點部分可以分幾層寫?(鐵路、河岸、山腳、山腰、山頂五層)(詳寫,但也要分主次)
3.文章可以怎樣結尾?(自然結尾,抒情結尾,議論結尾等)4.學生編寫提綱起草作文,教師巡迴個別輔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學會生存的本領,有條理地寫出有關自我保護的事
情,或者寫讀了《魯濱孫漂流記》後的感想。能認真傾聽
別人發言,自然地與他人交流,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
欲望,能夠寫清事情及感受,並與同學互改習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多角度構思的能力。能把自己看到、聽到、讀到
的有關事情說清楚,並能發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相處,知道如何在社會中立
足,激發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具備自我保護的本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說一定深深地打動了你,誰來
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意?學生說
師:是啊,魯濱孫在荒島上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他是怎樣解決的呢?生:住----用木頭和船帆搭了一個簡易的帳篷
吃-----打獵、捕魚,畜養山羊,種糧食
安全----防禦
孤獨------救助「星期五」
師:魯濱孫在荒島上戰勝了各種困難,頑強生存下來的精神,使他成
為一個英雄的象徵。我們可能終生也遇不到那樣的情境。但「學會生存」卻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板書:學會生存)說說由這四個字你想到些什麼?生說
師:是啊!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我們要珍視生命,就要學會生
存,學會自我保護。板書:(自我保護)現代社會,信息的高速運轉,使我們目不暇接,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會使我們手足無措,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呢?我們該學些什麼?聯繫我們的實際想想我們該怎麼生活、怎麼生存。
二、打開思路,暢所欲言
1、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危險或災難,應該如何應對?(學生交流)
(1)在家中的自我保護:
防火:及時關閉電源、煤氣灶閥門,同時打開門窗,呼喚鄰居、行人
幫助滅火。家裡或近處有電話,應迅速拔119報警;
防水:知道家裡水源的總開關在哪裡,一旦發生跑水情況,先把總開
關關閉。如果擰不動,要趕快請鄰居幫忙。迅速撥打維修電話。防煤氣:要知道預防煤氣中毒的常識和使用爐火和煤氣灶的方法。屋
裡要經常通風換氣。
防盜:人在家,把屋門、防盜門從裡反鎖上,鑰匙放在固定位臵等。
(2)在外邊的自我保護:
上學下學儘量走大路,少走僻靜小路最好結伴而行。
如遇壞人打劫,儘快避開,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時大聲呼救;
如發現火災,有人溺水等要大聲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會遊泳,
篇五:作文公開課教學反思
作文公開課教學反思
實驗小學成利華
這學期,我有幸去市裡上了一堂作文競教課。這在我的教學生涯是第一次,雖然付出了很多,但也收穫不少。
12月,我接到通知去市裡上一堂作文課,課堂時間是40分鐘。這不禁使我犯了難,要知道,我們平常去聽專家上的作文公開課,都是一小時多,要在短短40分鐘內,既要給學生進行方法指導,又要訓練到說和寫,似乎內容太多,我無從下手。怎麼辦呢?思來想去,楊東教授的一句話浮現在腦海裡,「作文要抓住一個點,把它放大,做實。」不錯,既然不能完全呈現篇的教學,也許片段更是一個好的訓練點。經過一周的篩選,最後確定為人物語言描寫——提示語的寫作技法。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我安排了3分鐘的課前小遊戲,(1)讓學生猜表情;
(2)全面發展學生,調動其積極性,我設計了讓學生加上動作和表情表演一句話。當我出示出這句話時,學生們表現的欲望徹底激發了,很多孩子舉手要表演,上來表演的也為課堂增添了不少氣氛,這為我後面的課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整個課堂我採取的是「觀視頻,明方法——賞名篇,會方法——改片段,用方法——寫練筆,贊方法」,教學循序漸進,步步深入,讓孩子們學來興趣盎然,寫來毫不費功夫。
首先,我用了今年湖南衛視熱播的校園真人秀節目《一年級》中馬皓軒的語言視頻來引入,學生們看得樂呵,極成功的吸引住了他們的注意力。接著,我出示一句話,讓孩子們再觀看視頻,然後加上所看到的表動作、神態的詞,孩子們有了視頻的藉助,加起來不費吹灰之力,極大的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主動參與性,也成功的完成了從視頻到文本的過渡。然後,我就用三句視頻中的話讓學生任意加提示語,然後交流,從而引出提示語的加法,即:人+動作,人+神態,人+動作+神態。
其次,我選取了課文中的一個語言片段,讓學生賞析:哪句提示語寫得好,為什麼?讓學生在交流中明白提示語對於表達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在作文中主動使用提示語的興趣。
第三,我出示了一個提示語只有人稱的片段,讓學生分小組嘗試把提示語寫生動。這不僅合理使用了高效課堂中的小組合作,還讓學生加的提示語更豐富。這一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又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學生的表演很精彩。
第四,水到渠成,孩子們太急於想表達了,我設計了一個固定片段練習,還有一個自由片段練習,學生們發揮的空間很大,可以自由選擇。5分鐘後,已經有許多孩子舉手想展示。
這節課完成得非常好,時間恰到好處,孩子們也學到了作文中的一門技巧。相信對他們以後的作文會有很大的幫助。課結束以後,有老師還在臺上來照板書,我的心裡真覺得幸福。我去跟孩子們道別時,孩子們依依不捨,這也許就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成功之處吧!由於這是首次面對那麼多人上課,心中難免緊張,以後要多多歷煉自己。
[作文指導課教學反思範文]相關文章:
1.疫情反思作文_成長作文4700字
2.關於英語作文的教學反思9篇_成長作文
3.作文的教學反思13篇_成長作文
4.月考後的反思初中生作文_成長作文1600字
5.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4篇_成長作文
6.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400字三篇_成長作文
7.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三篇_成長作文
8.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3篇_成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