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單位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
2023-12-12 05:09:52 1
奉獻就是把自己所擁有的給予他人或集體的行為。人是具有社會性的,人脫離了社會是不可能生存和發展的。小編收集了機關單位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歡迎閱讀。
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一
在當今社會,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黨員幹部的奉獻精神不能丟,不能因為生活富裕了,戰爭和平了就不講奉獻了,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更應該講奉獻精神。講奉獻是一種精神境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要能做到:
一是能吃苦、能吃虧、能吃氣。能吃苦是一種品質,體現的是幹工作不僅肯幹、會幹,而且每一項工作都是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幹,特別是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在連續作戰、加班加點的狀態下,依然講求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做到腳踏實地不浮漂,埋頭苦幹不張揚;能吃虧、孔繁森同志曾說:「老是把自己當珍珠,就時常有怕被埋沒的痛苦。而把自已當泥土,讓眾人把你踩成路,就絕不會被埋沒」。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寬廣的胸懷,秉持不講名利、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升遷,以豁達的胸懷處理得失,以奉獻的精神回報社會,不怕吃虧,甘於付出,贏得尊重能吃氣。能吃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講求的是保持豁達的胸襟、平和的心態。
二是不伸手、不計較、不抱怨。「不伸手」體現的是黨性,講的服從組織、無私忘我、一心為公;「不計較」展示的是品格,由於工作崗位、條件、環境、地域不盡相同,幹部的付出和辛苦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別,要學會正確比較,與工作上努力、事業上用心的同志比較,與作風上過硬、生活上節儉的同志比較,與思想上進步、信仰上堅定的同志比較,不能因為心態不平衡,而牢騷滿腹,影響工作;「不抱怨」錘鍊的是作風。繁重的工作,難免會使人身心勞頓,抱怨也不是消除疲勞的途徑,要自覺地把工作當做一種精神追求,始終保持一股「鑽」的韌勁。
三是知感恩、肯實幹、思進取。奉獻是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一種自覺行為,表現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是常懷感恩之心,愛崗敬業,積極進取。「感恩」是奉獻的動力,「實幹」是奉獻的基礎,「進取」是奉獻的需要,焦裕祿、孔繁森等老一輩以及我們航道系統勞模鄭啟湘、李紅勇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多向他們學習,也多向我們身邊的榜樣學習,都積極爭做愛崗敬業模範,愉快地工作,努力地工作,為單位為社會多做奉獻。
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體現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研究院的一名成員,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務實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履職盡責,是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必備條件。我們的每位黨員同志要從實際出發,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腳踏實地,做一個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共產黨員。
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二
奉獻就是把自己所擁有的給予他人或集體的行為。人是具有社會性的,人脫離了社會是不可能生存和發展的。而社會是由一個個的人所構成的集合體,脫離了人,也便沒了社會,社會需要人們對其負起責任。有責任,就意味著要奉獻。每一個人對社會奉獻,其實也就是對自己和他人奉獻,並有所作為,這樣才會形成和諧美好的社會。因此,社會中不可缺少奉獻精神。奉獻精神是具有傳播性、感染性的,共產黨員應該發揮表率作用。那麼,什麼是奉獻精神?
第一,「講奉獻、有作為」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黨章》總綱的第一句就是,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兩個先鋒隊的根本性質和「三個代表」的先進性,要求廣大黨員要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艱苦奮鬥,把對黨、對人民的感恩之情轉化為堅定信念、聽黨指揮的崇高追求,轉化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轉化為埋頭苦幹、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勇創佳績、拼搏進取的工作勁頭。
第二,「講奉獻、有作為」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複雜性艱巨性決定的。今天,要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徵程事業是非常艱巨、非常複雜的。中國的事業要靠黨來承擔,要靠黨來領導。8700萬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因此,8700萬黨員的精神面貌、政治素養以及黨性修煉,對於我們全面從嚴治黨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任務也是至關重要的。
第三,「講奉獻、有作為」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脈絡決定了他與生俱來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實現國家獨立,走向民族復興,所以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要有非常堅強的擔當精神,必須「講奉獻、有作為」,必須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於旗幟鮮明,敢於較真碰硬,對工作盡心竭力、善始善終。
第四,「講奉獻、有作為」是由中華兒女優良品質決定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中國人對這句話都不覺陌生,可以說這種擔當的精神已經滲透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共產黨人作為中華兒女的優秀代表,更應該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把責任扛在肩上,甘於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腳踏實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不懈努力,扎紮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取得「接力賽」中我們這一棒的優異成績。
因此,在各種嚴峻的考驗面前,已經加入黨組織和正積極爭取入黨的同志都應該有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黨章和黨內法規都明確規定共產黨員要講奉獻、有作為,也就是要有責任、敢擔當。只有講奉獻才能充實人生,只有加強責任意識、公僕意識、服務意識,甘於奉獻,為人民群眾服務,為企業發展服務,才能最終實現人生的價值。
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三
中央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黨員,就是要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其中,「講奉獻、有作為」是做合格黨員的重要標準之一。
講奉獻、有作為,說到底就是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兢兢業業為黨作出實實在在的業績,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勇於犧牲個人利益。也就是說,要腳踏實地幹工作,一心一意為人民。
黨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忠實地代表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就決定了黨的根本立場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十八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廣大黨員幹部,「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馬克思主義政黨。」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講奉獻,不是光說在嘴上,而是要落在行動上,要為人民做實事。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有實幹精神,立足本職崗位,發揚務實、實幹之風,把一個個矛盾攻克下來,把一個個任務完成下來。應該說,「實幹」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能力;不僅是做人的準則,更是謀事創業的必經之路。實幹,要保持一個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就是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對定下來的事情雷厲風行、抓緊實施,對部署了的工作一抓到底、見到成效。實幹,是要攻堅克難,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勁頭和氣魄。事業是幹出來的、闖出來的,不幹不闖,就會被困難和矛盾所嚇倒。
當前,面對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轉型發展、保障民生等諸多難題和挑戰,面對黨的建設一系列新要求新情況,黨員要敢於負重前行、較真碰硬,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想真招、出實力,真正成為帶領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