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典禮校長講話
2023-12-10 13:30:57 1
進入高校畢業季,高校正在陸續舉行畢業典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畢業典禮校長講話,歡迎查看!
【1】畢業典禮校長講話
同學們:大家好!
你們畢業啦!我代表學校祝賀你們!同時,我也感謝陪伴你們成長的各位老師、輔導員、家長、樓管的叔叔阿姨們、食堂的師傅以及所有為你們成長付出過努力和幫助的人們!你們辛苦了!
同學們,和你們的分別,令我特別的感傷和惆悵。你們是我任校長以後第一次迎進中南的學生,在我的心裡,你們有特別的位置!我們在一起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裡,不斷地演繹著相逢、邂逅、變化和成長的故事。前天晚上,我還聽到一位女生在畢業晚會上動情地說:我今後會成為別人的妻子,但我永遠忘不了中南大學的這些小男生們!
是的,在升華廣場、玉帶河邊、和平樓、民主樓與湘雅紅樓旁、在鐵道的園區內,到處都是你們的腳印!在食堂、課堂、在圖書館,處處充滿了你們的讀書聲、歡笑聲、歌舞聲。可是,這些隨著你們畢業和離去,都已變成了昨天的故事。隨之而去的不僅是歡樂,還有那掛科的痛苦、失戀的悲傷!以及那些不斷沉沒又不斷再來的友情的小船。中南,是你們一去不復返的永遠的青春記憶。
親愛的12級的同學,還有今天畢業的碩士生、博士生們,你們永遠是我特別的存在!你們始終和學校一起,參與改革、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塑造價值、創新創業,深潭如波、弦歌不輟。你們中湧現了像材料院的姚冰清、王宗凱、莫麗可,航空院的魯凡磊,機電院的方上鵬、李照宇、譚雨夷,交通院的陳佳萍、譚斌,能源院的陳煒、段超陽、周本釗,軟體院的張易,實驗班的李溪,信息學院的任炬、郭慧、姜植元、柏曉東,商學院的石越,數學院的王新鈞,醫學院的蘇日娜、肖棋勻,外語院的艾博塔、王思詩,資安院的向青松,建藝院的靳超,公管院的蔣寧等許許多多的優秀學生!你們每個人都是最好的、最特別的,獨一無二的、中南為你們驕傲,中南因為你們而不同!
你們畢業了、你們成長了、你們成熟了!我愛你們!
四年前的2012年9月,當我站在那個臺上歡迎你們到來的時候,曾經問過你們想聽到什麼?
四年後的今天,當我站在臺下送別你們的時候,我依然禁不住想問:你們還最希望聽到什麼?
正巧,前幾天的一次座談會上,12級的文學院的本科畢業生趙璽媛對我說:「校長,我今天午睡的時候夢到了您,您在幹什麼呢,您在發表畢業致辭。」「您說的是:一事專注,便是動人;一生堅守,就是深邃。」
我很感動也很感激!友情的巨輪說來就來啦!
在即將離別的時候,我還能走進你們的夢中,留下幾句你們想聽的對話,溫暖你們的夢境!
儘管給的只是一滴水,但你們還的是滿倉的谷。
「一事專注,便是動人;一生堅守,便是深邃。」在你們即將離開的時候,我把趙璽媛同學夢裡的對話送給大家。
同學們!我希望你們帶著愛、帶著忠誠、帶著堅持,帶著中南給予你們的知識和力量還有價值高飛,讓中南的紅旗永遠高高飄揚!
你們能夠做到嗎?我的孩子們!
你們是從中南大學注入社會的新生力量。在你們的前面,我希望全是鮮花和坦途,但免不了會遇到很多的艱難險阻、坎坷磨難。你們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不會相同。但是,無論你們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你們都能記得住忠誠、記得住堅持嗎?
你們準備用你們的愛去扶持善良、對抗邪惡嗎?
你們準備用你們的忠誠,去保護這個擁有5千年文明史的國家、保護你們的家人和朋友、甚至去保護那些素昧平生的同胞嗎?
你們準備用你們的所學,竭盡全力,去努力建設我們這個發展中的國家嗎?
同學們,當你們堅守得精疲力竭、實在想放棄的時候,你們能給自己說:讓我再堅持最後最後5分鐘嗎?
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可能在艱難和危機中度過。放棄和背叛是不是容易得多?!
但是,我相信你們決不會放棄,也絕不會背叛!
危難成就英雄,但一事一事的累積,一生都堅守著是不是更加是英雄?!
要相信,在你人生的道路上所碰到的任何苦難,都將會化作你心中的光明和火焰,去照亮你人生的道路,去傳播慈悲的溫暖。
人是不是要有點理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南宋張載為讀書人提出的理想。我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可以考慮考慮這個理想嗎?我說:
只有心懷理想的人,才能意志堅定、心懷慈悲。
只有心懷理想的人,才能勝不驕、敗不餒,直面和承擔苦難。
只有心懷理想的人,才能抵禦欲望的泛濫和社會的黑暗。
只有心懷理想的人,才能一生堅守,不管你們是高貴還是平凡!
「一事專注,便是動人;一生堅守,便是深邃。」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堅守,一起承擔!
中國,有我!
親愛的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一起面向湘江、背靠嶽麓、心想未來。之後,你們就要出發了,我們就要說再見!母校的孩子們,我們,在這裡等待著:哪一天,你們載譽歸來?
願中南永遠是你們心中最美的記憶,願中南的紅旗永遠高高飄揚!
祝你們一路順風、前程似錦!
謝謝!
【2】畢業典禮校長講話
今天,又是南山、象山和張江的喜慶日子。無論烈日驕陽,還是時風夏雨,這個日子總以它特殊的方式,進入我們的記憶。下午,我們在雲間竹棚下、校訓刻石旁,留下集體的合影;此刻,我們又全體盛裝,共赴20xx年的畢業典禮。
曾記否,2012年,或者更早的那個秋季,我們走進這個校園,走進這片山水的望境,朝與乎共遊,暮與乎同朋,飲食其間,偃息其間。漸漸地,我們與這片山水有著共同的記憶,共同的氣息,我們由此進入了一個人的山水化進程。
今天,這個現場的燈光、音響和影像讓我們如沐山水,如沐某種凝在心中的水泉。這晶瑩而又澎湃的水泉,帶著我們重溫這個緩慢的、山水化的過程,帶著我們去感懷大學生涯中無數個讓我們記憶、讓我們感動的時刻。
大學的生涯究竟帶給我們什麼?美院的生涯不僅帶給我們某種藝術門類的技藝和知識,更帶給我們通過這種技藝來打開蔽藏在身體中的能量和創力。剛剛過去的畢業季,正是這種能量和創力的演示。南山、象山、張江的校園成了學科專業連環的展場,從造型到造物,從影像到建築,從個人的情味到社會的需求,我們的青春能量和藝術創力,第一次以藝匠的群體方式,面朝社會,向陽花開。
美院的生涯還不僅帶給我們青春學習的冬秋春夏,更帶給我們「目既往返,心亦吐納」的大學望境。這個望境是與我們的成長相伴的現場。我們朝朝暮暮的遠望如若飛矢,在這山水校園裡,往還馳騁,射向遠方,又從遠方返回,回到眼中,回到心裡,我們的心也隨之收發吐納。這種循環反覆的觀照讓我們理解生命成長的內涵。「情往似贈,興來如答。」一往情深的觀看從自然那裡得到回饋,與群山相應,仿佛是一場天人之間的精神唱答。望境所賦予我們的是山水化的持久往復的心靈方式,這個方式將成為我們從這裡帶走的真正的饋贈。
美院的生涯還不僅帶給我們一個班級、一個工作室的同學、老師,更帶給我們「國美」這個中國藝術教育的莊嚴而光榮的譜系。這個88年的精神血脈,聯繫著中國藝術精神的根系,凝聚著現當代文化振興的高度和使命,跬積著一代代名師國手的追求和奮鬥。我們與眾多大師雖然未曾謀面,但我們呼吸著他們的傳統,濡染著他們的精神理想,成長在他們的學術高度之上。我們的同學,我們的師長,綿延著國美的氣息和品性,編結成一個共抱共生的學術族體。這樣一個學術族體,帶給我們獨特的滋養和塑造,一種譜系相承的責任和自我擔當,最令我們珍視。
同學們,上述的青春的能量與創力的培養,大學望境的濡養,精神譜系的滋養,是美院生涯真正改變了我們的陶養的因素。在今天這樣的場所和情景中,我們將抱以格外的感懷。我們因四年學習生涯的結束而感懷曾經的時時刻刻,我們因畢業後的各奔南北而感懷青春相聚的日日夜夜,我們因自己的成長與收穫而感懷學誼斑駁、師恩點滴,我們因今天的雲間竹棚、燦爛湧泉而感懷國美學脈的深長與博大。此刻,這樣的感懷湧動著一種豪情與敬意。我們心存感恩。
【3】畢業典禮校長講話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早在《詩經》中就有這樣的循環往復、一唱三嘆的詩句:贈給我一個木桃,抑或一個木瓜、一個木李,我用美玉來回報,不是僅僅為了回報,而要永和她相好終老。從「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不求回報,而是殷殷的期許,緣發永遠的相愛相好。超離物之貴賤的判斷,超越了報答的意願,投報的核心是永結同好的期約。這是華夏民族心心相報的至清意象,又是千古以還、心約誓盟的高尚境界。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中,有太多牽動人心的感恩。其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美國職業籃球賽NBA的明星感恩。2013年的常規賽MVP杜蘭特的答謝辭便是動人的一例。杜蘭特在答辭中首先感謝了籃球,因為籃球是集體的項目,讓他懂得了團隊的力量。正是這個團隊,每天都推動著他成為最好的球員。於是杜蘭特逐個感謝他團隊中的每一員,用孩子般的親熟,讓每個人共享他的榮耀。最後,杜蘭特真摯地感謝了他的母親:一個21歲的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無數次搬家,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環境;一個人打幾份工,是為了讓孩子不至流落街頭;晚上早早上床,是為了把食物給孩子,自己得餓著睡覺。杜蘭特哽咽地呼喊:「媽媽,為了我,你犧牲太多,你才是真正的MVP!」
杜蘭特的答謝辭已成經典,但我們的生活中卻不斷地滋生和重現著這種感恩。就在我們的學校,有一位前年碩士畢業的同學,兩年來輾轉南北,總把身患重病的媽媽帶在身邊。今年他考上博士研究生,每天下午,他都要趕回家為患病的母親做飯。在我的書桌上,至今還放著他碩士畢業時製作的石膏小孩。那裸露身軀的孩童,戴著絨線帽,仰望前方。當我了解了他的情況之後,我深深地被這赤子的遠望打動。那絨帽的溫暖,恰是他的渴望。坐在後排的父母親友們,你們是最能理解這種渴望的。
感恩不是一種饋贈,不是一份回報,而是一種素質。秉著這種素質,我們居以敬心,善待所有的親人,所有的師者,所有的同行,並把他們作為自己學習和景仰的對象,善於從他們身上汲取知識之外的能量和優長。秉著這種素質,我們細細體察,在所有的細末處感受愛,收穫感動,讓自我人生成為良師,並學會擔負起一種責任,一份投桃報李的命運的誓盟。
同學們的碩士和博士論文,無論多麼洋洋灑灑,最後大多有一頁致謝。有些同學寫得勉強,有些同學視為「彈幕」式的開心玩笑,大部分同學都真誠地嚮導師致以謝意。今年有一位同學,在她博士論文的最後,滿含深情地寫下了對包括導師在內的多位校內外專家的感謝,寫下了對她論文寫作給予幫助的同行者的感謝,寫下了對父母愛人的感謝,最後向她五個月大的孩子致謝,因為這篇論文與這孩子一道孕育成長,她們爭奪著她的時間和精力,卻共同釀造了她的收穫與歡樂。
同學們,感恩原是某種相互間的情感回應,在這個回應過程中,個人的出發點會十分不同,但每個人都有責任站出來揭示其中的緣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現實情景中的珍貴相助是無以相報的,感恩只是一種深切的提醒。無論是成功者,或一般的親歷者,都應以這樣的方式確認彼此心靈的相約,確認某種命運的勾聯。這正是我們不能忽略感恩、並深自感動的地方。
同學們,壁上的滴水與甘泉在不斷地噴湧,它聚而為雲、化而為雨,它不斷地提醒著我們相投相報的因緣,那教與被教、愛與被愛的深切的期許。此刻我們身著國美的畢業典服,本科同學是綠襟,如木在林;碩士同學是紫襟,如水在淵;博士同學是紅襟,如火在野;教授是黃襟,厚德載物;學術委員會的老師們和我的是金銀色的圍襟,象徵自強不息。這樣一個盛裝的意義系統,氤氳著國美譜系的傳承和擔當。在我們的胸前,有一縷流蘇繡穗,留在前胸,我們呵護;擲於後背,共赴擔當。同學們,讓我們全體起立,迎接這青春成長的莊嚴一擲吧!
老師們,同學們,此刻涓滴如注,雲雨燦爛;我們激情滿懷,感恩無盡。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生機無限、變化萬千的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鼓舞創新的時代。正是這樣的時代,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豐沛的條件,又為我們的成長報以殷切的邀約。我們湧泉以赴,以感恩的素質,體察人生,品味親情,領認理想的擔當,以生命創造的雲雨,塑造一代人的輝煌。
懷同樣心願者,無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