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照耀我的心是什麼歌歌詞、歌名、歌手簡介(抖音英文歌主歌男生副歌是歌唱)
2023-04-08 16:20:18 2
今年年底,我隨機點擊了十位音樂人的社交媒體。其中九人在罵抖音音樂,其中一人罵的特別狠。
12月12日,楊坤發微博:「我曾經說過,這個時代在進步,但音樂倒退了至少十年。昨天,我突然發現我錯了,我太保守了。」 樂評人鄒曉英說:「他們(顫抖的歌)重新定義了音樂。音樂是正弦波抖音照耀我的心是什麼歌,沒什麼大不了的。」 音樂家梁元說:「這些火爆的歌曲是為火而寫的。人們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現在與抖音相反的是十年前的中國流行樂壇。時至今日,周杰倫和孫燕姿的聽眾仍在流傳,給抖音神曲傳遞了「華語樂壇即將結束」的訊息。不過,有了「TMEA音樂節年度十大華語歌曲」的代言,誰也不能否認抖音歌曲已經是這個時代最流行的音樂類型了。
這一現象的背後,是長視頻與短視頻創作的巨大差異,也是無數聽眾以自己的擔憂為籌碼投票的結果。以上都不能用一句「抖音神曲不配」來概括。
而那些沉迷於顫音音樂的人,以及那些不斷回收經典老歌的人,可能正在尋找同樣的東西。
當音樂不再是背景
TikTok 歌曲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你明明不會用抖音,但你聽過名曲;您不僅聽過它們,而且其中許多會在您的腦海中循環播放。您甚至可以唱出最常用的短語。.
但是仔細想想,在最近看的電影中,有沒有想起一兩集的名字?此外,你能輕鬆哼出他們的旋律嗎?
在電影和其他長視頻中,背景音樂扮演著類似於「濾鏡」的角色。它服務於視頻內容,如燈光和布景,有助於渲染導演想要的故事氛圍。對於一些畫面上沒有表現出來或無法表現出來的情節,比如人物的心理,背景音樂也會起到補充的作用。此時的音樂並不作為視頻的主體存在,而是與情節相輔相成的「綠葉」。
因此,傳統的背景音樂創作方式是先有劇本或人物場景,在營造氛圍的推動下,創作出迎合需求的背景音樂。每個長視頻的背景音樂都是為滿足視頻的要求而創作的「功能性配樂」。
比如,梅林茂在為電影《奪冠》做配樂時,他會通過調整樂器和整體節奏來幫助背景音樂與畫面中的人物相匹配。
電影中郎平在挑選球員時,梅林茂用輕快簡單的手鼓和快節奏的鼓聲配合女排隊員的傳、跳、跑動作。全片高潮時,中國女排參加了比賽現場。在史詩般的交響樂中,以崇高的小提琴為主旋律,輔以打擊樂,使影片中的排球運動具有格鬥感。
然而,隨著抖音等短視頻軟體的興起,音樂逐漸從陪襯的背景變成了視頻的主角,甚至承擔起了完善劇情、塑造人物的重任,逐漸成為最受關注的音樂之一。視頻的有吸引力的元素。
在抖音的創作模式中,「模仿與跟進」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僅僅一首《青春》,就有超過2269萬人跟進。在抖音視頻播放界面,用戶可以通過點擊「跟拍」按鈕模仿自己喜歡的視頻,使用相同的配樂和標籤進行創作。因此,熱門視頻出現後,往往會出現大量內容相同、格式相似的後續視頻。
比如最近火爆的#光劍變裝挑戰#標籤下,幾乎每一個視頻的拍攝手法和內容都一模一樣——主角穿著豐滿的外衣,外型簡單,音樂變換時同時變換,黑暗中環境。在這裡,光劍照亮了他們緊繃的肌肉線條和精緻的身體曲線。截至目前,同一視頻共有超過44萬人次拍攝,視頻中使用的音樂《無限》也進入了TikTok熱曲榜前十。
同樣,#Invite you to masquerade dance的標籤下也有很多模仿,會隨著之前的流行而起舞。這種在傳統視頻平臺上被判定為「抄襲」的做法得到了抖音生態系統的支持和鼓勵。
在這批熱門視頻中,音樂不再作為陪襯和背景出現,而是作為視頻中不可或缺的創意元素,極大地豐富了視頻的內容。
例如,在短視頻中,受視頻長度和演員表現力的限制,往往無法展現相對完整的情節。這時,配樂的歌詞承擔了臺詞的責任,演員們只需要做出簡單的表情和動作即可。而已。
在「年度十大華語歌曲」的歌曲《踏山行水》中,詞組合唱部分「長槍刺雲霞/放下煩惱/看冷月如牙/孤獨的騎馬/生死無言」曾被批評。很多創作者都曾經詮釋過痴情卻傷痕累累的騎士角色。藉助音樂,他們只需要皺眉拔劍,15秒內就可以塑造出更加清晰的人物形象。
另一部分創作者將利用音樂中的節奏和旋律變化來幫助視頻完成劇情過渡。
在#Maria變裝#tag下,當原創歌曲《Maria》進入合唱變奏,視頻中的主角將從豐滿簡陋的外錶轉變為華麗閃亮的美少女;在最近火爆的#冠變裝#的標籤下,伴隨著背景音樂《雷霆萬鈞》中重重的鼓聲,普通的少女們已經完成了向拿著權杖的女王的蛻變。
然而,在這類視頻中,外語歌曲的真實含義與視頻內容並不相符,甚至帶有一些諷刺意味。《瑪麗亞》原曲的寓意是鼓勵女性愛自己,活出自己的美麗。大多數創作者的視頻情節,都是傳統審美凝視下的「白瘦美人」的蛻變;《雷霆》講述的是,一個以聲音為武器的年輕騎士的故事,與女王和權杖無關。
隨著這些流行音樂視頻的不斷模仿、複製和再創作,音樂與圖像之間的聯繫也不斷加強。觀眾看了十幾部內容相似的視頻後,自然會聯想到音樂和某個場景,聽到音樂就會聯想到相應的場景。
當觀眾聽到《白月光與硃砂痣》中「白月光燦爛/你只為她好」這句話時,他們會想起一個身穿白裙的純真少女微笑或悲傷的畫面;當《劍酒》中的「酒歌太厲害/何必小看敵人」這句話時,不難想像到一位才俊佳人在月下花房喝著酒醉的情景。
這種聯繫不斷構建和加強後,即使視頻本身不足,音樂構建的場景也能幫助觀眾完成大腦中的內容,使作品更加完整。
音樂不僅是構成視頻的重要元素,在抖音中,音樂已經成為視頻流量的重要來源。比如,在網紅「劉思瑤好聽」的抖音作品中,都屬於變裝舞類,還有《微笑很美很甜》《我承認這一切》等流行歌曲的視頻由月亮引起」顯然更受歡迎;很多觀眾也選擇主動搜索自己喜歡的歌曲名來觀看視頻,音樂完成了視頻的導流。
這些逐漸「反客」,從幕後走到臺前的歌曲,似乎已經不能稱為「背景」音樂了。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音樂
「乍一看,我根本沒聽過,但其實我發現我都聽過。我仔細想想,我聽到的是被抄襲的原創歌曲。」 網友們對「年度十大華語歌曲」的評價不僅僅是「不悅」。,也有「抄襲」和「旋律相似」。
自公布之日起,網友們就一直在質疑歌曲的原創性。不少網友通過翻譜等方式發現,今年的新歌裡有很多熟悉的老旋律:《空》與《人魚之淚》、《千千萬萬》與《最後的溫柔》、《白月光與《硃砂痣》《西日坂》《我要愛》……有網友調侃,調侃,原來流行音樂也是圈子的,這不叫抄襲,這叫致敬經典。
「新瓶舊酒」抖音神曲的火爆,是我們審美退步,底線拉低的結果,還是我們繞來繞去,愛著同樣的東西?
早在1940年,就有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思考。阿多諾說:流行音樂「可以鼓勵人們放鬆抖音照耀我的心是什麼歌,因為有預先設定的固定模式……它們提供的刺激可以讓公眾擺脫枯燥的機械化勞動。」
為夢想而生的樂評人也發表了類似的評論:「主流番石榴有永恆的古老原則,被洗腦的套路和和弦,以及內容的接地氣或同理心。」 與其說是曲調重複,不如說是流行音樂。不如說固定套路是流行音樂最深刻的精髓。
杜某在《失落的》抖音神曲一文中談到,抖音神曲的製作過程已經從表達創作者轉向迎合用戶的喜好和需求。創作者通過對流行歌曲的有意識分析,細化規則,快速製作,然後推廣,以謀求最大利益。
音樂家梁元在評論抖音的歌曲時說:「這些歌曲今天流行,是因為人們需要這些東西。」 反覆曲調的結果,不僅是指製作過程中的敷衍和倉促,更是觀眾對「不費吹灰之力」的回應。刺激」的強勁需求。
根據海量數據發布的《2020抖音用戶畫像報告》,抖音的主要用戶年齡大約在19-30歲左右,居住在新一、三線及以下城市。抖音用戶最活躍的時間是平日19-23,周末9-17。
從用戶畫像中可以看出,抖音扮演的角色是忙碌之後的消遣。「十秒短視頻,下班路上看幾張放鬆一下」、「回家太晚了,睡前刷幾張」是抖音用戶最常見的使用場景。在大部分時間都被工作和學習佔據後,想要休息和娛樂的觀眾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可以消磨。
這時候,觀眾想要的是「不需要刺激刺激」。電影、電視劇等長視頻需要大量時間,閱讀太消耗體力和腦力。在時間成本上佔主導地位的短視頻也需要保證娛樂性,但它們毫不費力。
快節奏的鏡頭和華麗的畫面讓觀眾興奮不已,簡單且重複性極強的內容和熟悉的洗腦旋律讓這種快感成本極低。短視頻與《抖音神曲》一起,給出了996生活的最佳娛樂解決方案。
但當抖音神曲火爆的時候,很多人還是選擇了十年前循環的老單曲。在Apple Music公布的2021年中國大陸最熱歌曲排行榜中,周杰倫的歌曲在Top99中佔據了54首。#周杰倫聯合TMEA#、#周杰倫TMEA最強分會場#、#周杰倫yyds#等詞條也在最近幾天。多次登上熱搜。
然而,人們懷念十年前的華語樂壇,卻不斷地流傳著熟悉的老歌,在早已熟悉的旋律中尋找樂趣,是不是在追逐另一種「無謂的刺激」?沉迷於抖音爆炸音樂的人,以及不斷回收經典老歌的人,可能正在尋找同樣的東西。
這位音樂評論家「目瞪口呆」說:「在這個時代,我們的點擊之一就是為我們想要的世界投票。儘可能多地分享和談論你喜歡的東西。與其看黑暗面,不如創造一個鏈條不屑一顧,不如看看我們是否忽略了應該關注的亮點。」
下一個「周杰倫」和他的作品或許就在抖音神曲的夾縫中,等待觀眾去發現。是時候勇敢地放棄「不需要費勁的興奮」,探索真正的好音樂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作者:王子月,36氪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