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此人功勳堪比漢武帝,最終因什麼國家覆亡、身遭橫死?

2023-04-01 21:20:58

  此人功勳堪比漢武帝,最終因什麼國家覆亡、身遭橫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隋朝第二代皇帝楊廣,有出色的政治才幹、文學才能、和戰略眼光,完善科舉制、開鑿大運河都是遺惠後世千載的不朽功績。但他剛愎自用、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不惜民力、急於求成的施政風格,令百姓苦不堪言,難以忍受,最終招致天下大亂,國家覆亡,身遭橫死,被後繼的李唐王朝貶稱「隋煬帝"。

  其實這位中國歷史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談及中華第二帝國"隋唐盛世"時永遠繞不過去的名字,真正廟號諡號,是大隋世祖明皇帝,可稱「隋世祖」或"隋明帝"。

  隋煬帝(隋明帝):楊廣

  楊堅重光華夏,盡廢胡俗,建立大隋王朝時,楊廣初封晉王,他美資儀,性敏慧,才華橫溢,得其父皇楊堅和其母獨孤皇后寵愛。二十歲時,楊廣便成為南徵大軍主帥,揮軍攻滅陳國,結束長達數百年的南北大分裂。

  之後,楊過主政江南十年,招攬士人,推廣文教,有效促進了南北混一,終於憑藉出色的才華和政績,得到楊堅夫婦的充分認可,朝野百官的群起擁戴,取代其兄楊勇為皇太子。

  即位登基後,楊廣懷著成為千古一帝的高遠志向,在帝國版圖上肆意書寫恢宏篇章。

  始典定科舉制度,建進士科,恢復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削奪高門士族權勢,提拔平民人才;

  營造東都洛陽,讓政治重心脫離關隴集團控制;

  修建大運河,西巡張掖,開拓絲綢之路,使全國物資運輸成本大大降低,南北東西各方文化經濟交流得以通暢;

  調兵遣將,陸續攻滅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諸國,大大擴張華夏疆域,亦是東漢之後首次收復越南南部.

  親自率軍遠涉海拔數千米的高原,攻滅吐谷渾,徵服了半個西域和整個青海,亦是華夏王朝首次將青海高原劃入版圖。

  楊廣即位僅僅五年,隋朝國勢達到華夏史上空前未有的鼎盛時期,戶口數直到數百年後的唐玄宗天寶年間方始超過。而著名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皆不能及,其各項政治經濟舉措功在後世,利在千秋。

  此外,作為文學家和詩人,楊廣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國文學史繞不過去的人物;所謂「起六朝敝,風骨凝然一洗頹風;新聲競作,為後世戲曲之萌芽;律體大進,又有以導唐人之先路」;

  《煬帝集》55卷,《全隋詩》今存40多首,實為閎麗壯闊的唐音前奏,在整個中國文學佔有重要地位,足可與曹操曹丕曹植這「三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相比擬。 歷代名家對楊廣在詩文領域的成就亦評價甚高,並不以其身後背負惡名而淹沒。

  甚至可以說,楊廣就和魏武帝曹操、梁武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這幾人一樣,同屬於在政治、軍事、文學、詩詞領域,均分別有達到當世一流水準的造詣,而不是如清朝乾隆帝那般,留下幾萬首文白不通的帝王詩,竟也自行冠以「詩人」之名。

  《飲馬長城窟行》「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裡,萬裡何所行,橫漠築長城」一篇,雄邁高遠,千古佳句。 然而,也正是這種骨子裡的文人浪漫,要了楊廣的命,葬送了煌煌大隋盛世。

  隋朝與高句麗的戰爭,隋軍與其說是輸在戰場上,倒不如說是明明已奮勇殺敵,幾次將敵方打得幾近亡國,卻輸在楊廣這個親徵統帥的荒唐決策和帝王虛榮心上,才會屢中高句麗拙劣的詐降計,貽誤寶貴戰機。

  三十萬府軍精兵九軍盡陷,僅奔還二千七百騎,如此巨大的損失幾乎打斷了帝國軍隊的脊梁,才讓野心家們嗅得機會,紛紛起兵至天下大亂,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當國內民怨沸騰再難壓制,天下皆反,聲討其罪狀「罄竹難書」時,楊廣卻帶著大軍躲到揚州去看風景,以為北方不可收拾,便力圖割據江南,坐觀群雄成敗,更可說是將骨子裡傷春悲秋的文人秉性爆發出來,再無從前徵青海越朔漠的膽氣和魄力,「大好頭顱,任誰斬之」,只剩下自欺欺人的怯懦、和苟延殘喘的絕望。

  此刻長安洛陽兩大都城、無數庫存府藏積累尚在帝國手中,後來李淵和王世充皆得之而能為一方強豪。

  楊廣卻將這些寶貴資源交於兩個年幼的孺子幼兒,猶如令小兒持重金於鬧市,直接放棄了自己身為帝國君主的尊嚴,甚至可說喪失了身為一個父親和祖父起碼的責任,沒有作為一個男人起碼的鬥志與毅力,最終眾叛親離為寵臣側近所殺,又何足道?

  楊廣的急於求成,軍政舉措失當,國家四分五裂,更讓本已經被隋文帝打垮瓦解、被迫臣從隋朝的東突厥汗國迴光返照,竟重新復興成為扶植北方各路代理軍閥,威脅華夏民族存亡的大漠強權。

  隋文帝楊堅的煌煌文治、赫赫武功,已經留下了足夠豐厚的遺產。楊廣接手了一個本該成就巔峰盛世的帝國,卻讓其短短十幾年便亡國,天下離亂,人口銳減四分之三。

  【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

  【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通典卷第七·食貨七》

  古往今來敗家到這種程度,雖秦二世胡亥亦不能及。從這個角度說,楊廣因此被史官加以種種汙名,成為古今昏君暴君的著名代言人,亦絲毫不冤枉。

  傳統史書對楊廣確有許多明顯的不實之辭,作為後繼者的李唐王朝也確實需要突出楊廣的「荒淫無道」來彰顯自己反隋起兵的正義性。

  比如楊廣本是楊堅名正言順改立的太子,明明是正常繼位接班。 只能說楊堅臨死前可能有廢黜他復立楊勇的念頭,但被他和他的同黨楊素及時制止了。而《隋書》裡暗示楊廣弒父篡位的記載,很可能就有修隋史的唐朝史家藉機渲染,以否定其統治合法性的緣故。

  可是若非楊廣自己治國無方,國破身亡,又怎麼會給後朝史官以修史污衊的機會呢? 就如宋朝若也是二世而亡,所謂宋太宗趙光義「斧聲燭影」殺兄篡位說也必會成為被廣泛認同的正史。

  後世的史官或許黑了楊廣如何弒父篡位,或許黑了他如何荒淫無道,卻絕沒有黑他如何不惜民力,如何喪師辱國,如何面對天下大亂束手無策,如何接手一個盛世卻令天下戶口四減其三。

  他的水殿龍舟貫通南北的千古功業,又是如何急於求成透支民力國力,如何建立在千千萬萬黎民百姓的屍骨之上。只因這些皆是鐵一般的事實。

  雖然秦隋一貫並稱,但兩朝實際情況大不相同。即使沒有秦二世胡亥胡作非為,一旦離開了秦始皇的高壓統治,關東六國的群豪一樣必然會反。秦朝中樞操作得好,很大可能也就是將有生力量退回函谷關,重新回到戰國時期。

  而隋王朝根本不該是個短命王朝,之所以二世即亡,與楊廣個人的施政缺失干係太大。

  誠然,不世之奇才,一時之罪魁,卻留下千秋功業,能遺惠於萬世,本身又確實文武雙全,軍政全能,能力超卓,竟落得身死國滅下場,確實也是後世多少人為之唏噓不已的。

  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裡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胡曾: 【千裡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幹戈過,惆悵龍舟更不回。】

  李利: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裡地無山。】

  帝王的祭臺正是如此冷酷,容不下一絲溫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