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古代的讀書人如果不參加考試能做什麼?科舉之外的人生選擇

2023-04-01 22:56:48

  古代的讀書人如果不參加考試能做什麼?科舉之外的人生選擇。下面趣歷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宋真宗有一首《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科舉制度的實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官場的壟斷,這使得無數的平民百姓可以通過讀書,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而社會上也形成了尊重讀書人的文化氛圍。

  為了改變自己、改變家族的命運,很多人窮其一生都在讀書,希望取得功名。但是,對於一些讀書人,如果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那麼他們的人生還會有哪些選擇呢?

  一、鬱鬱寡歡。

  唐朝有一位大詩人叫做李賀,特別有才華,據說在七歲的時候,就文名遠播,這使得當時的文壇盟主韓愈,還親自去拜訪他。也許他太過耀眼,引起了別人的妒忌,於是這些人便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李賀踏入仕途。李賀的父親叫李晉肅,因為「晉肅」和「進士」諧音,有些人便說李賀應該遵從避諱,不應該參加科舉考試。無奈的李賀,只能把滿腔的抱負和不滿寫進詩文裡,最後嘔心瀝血,鬱鬱寡歡,二十七歲就早早的去世了。

  二、當幕僚。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讀書人參加科舉,有一方面是希望以後可以實現心中抱負。可是,如果和皇帝無緣,那麼成為地方大員的幕僚也是很不錯的。幕僚,一般屬於文官,負責出謀劃策。眾所周知,唐伯虎特別有才華,可是自己卻稀裡糊塗的捲入了一場科舉舞弊案,最後處理的結果是永遠不準參加科舉考試。這對於讀書人來說,打擊幾乎是致命的。沒有了仕途,那麼一輩子很難翻身。所以,回到蘇州後的唐伯虎受盡白眼,他自己也整天借酒澆愁。後來,他收到了寧王的邀請,出任幕僚,想想這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華,於是唐伯虎欣然赴約。

  明朝還有一位特別著名的幕僚,叫做徐渭。徐渭也特別的有才華,詩、書、畫、兵法等樣樣精通。可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人,參加科舉卻屢屢碰壁。後來,直浙總督胡宗憲仰慕徐渭的才華,便邀請他入幕府做書記。而徐渭也果然不負眾望,在抗倭戰爭中屢屢獻計,為明朝的抗倭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

  歷史上,還有一位特別著名的幕僚,便是李白。李白,一生是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的,憑藉自身過硬的才華,得到唐玄宗的賞識。但是,很快又「賜金放還」了。後來,爆發了「安史之亂」。唐玄宗西逃,唐肅宗登基,而永王粼在南方擁兵自重。此時的李白,正不得志。後來,受永王邀請,出為幕僚。但是,很不幸永王粼在當時被看做謀反,而李白也受到了牽連。

  三、賣字畫為生

  讀書人是不屑於從事體力勞動的,而為了謀生,他們不得不發揮自己的特長,那就是賣字畫為生。像明朝的唐伯虎,雖然被寧王邀請為幕僚,但是他很快就發現了寧王想造反的秘密。為了活命,他很快的就離開了寧王。後來他就在蘇州街頭賣字畫為生。其實不僅唐伯虎,清朝的揚州八怪也大多靠賣字畫為生。

  除了賣字畫,也有些讀書人會給別人寫寫墓志銘、寫信或者寫春聯賺點錢。畢竟,古時候的文盲特別多,和文化沾邊的事情,很多都需要找讀書人代勞。像武則天時期的李邕,就通過給別人寫墓志銘掙了不少錢。但是,也會有一些自命清高的文人,不屑於從事此工作。因為出的起錢的多是富翁,但是文化水平一般都不怎麼樣,所以有的文人寧願窮點,也不願意卑躬屈膝。

  四、教書先生。

  一般比較富裕的家庭,都會讓孩子讀書學習。他們會把孩子送進私塾,或者直接把老師請到自己家裡,給自家孩子或者同宗族的孩子上課。這些教書先生多是由放棄科舉或者還沒有取得功名的讀書人來擔當。像《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老師賈雨村,在還沒有考上進士之前就在林府,教林黛玉讀書。

  雖然,教師是一個很崇高的職業,但是很多讀書人是不屑於此的。因為在有些人眼裡,讀書先生可能就是「孩子王」,會被看不起的。鄭板橋在其《教館詩》中寫道:「教館本來是下流,傍人門戶度春秋。半飢半飽清閒客,無鎖無枷自在囚,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子弟結冤讎。」

  五、做醫生。

  宋朝的範仲淹有句名言: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很多都是希望濟世救人的。而成為醫生,就可以救死扶傷。中國醫藥類的書籍又種類繁多,讀書人有一定的文化紅底,看起來並不是很困難。事實上,有很多讀書人,在考科舉讀書的時候,把醫藥類的一些書籍當做閒書來看。而放棄科舉立志做一名醫生最著名的還是明朝的李時珍了吧。

  六、著書立說。

  孔子講:立德、立言、立功。這甚至是讀書人一生的追求。而參加科舉求取功名,是實現建功立業的第一步。可是,也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很難考上。於是,他們退而求其次,會把自己一生的才學、抱負通過著書立說的形式流傳下來。像吳承恩著《西遊記》,蒲松齡著《聊齋志異》等等。像元朝大部分時間都沒有開科舉,很多讀書人無奈只好生活在勾欄附近,為演出提供劇本。

  七、商人。

  明朝的時候,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出現。這時候,商業逐漸興盛起來,也會有一些讀書人,放棄科舉,而去做商人。像著名的徽商,就經營文房四寶等產品,他們「賈服而儒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儒商」。

  學而優則仕,對於讀書人來說,參加科舉是最優選擇。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繼續參加科舉,那麼,之前所學習的儒家經典也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