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神秘松鼠,見面碰鼻子認親戚,尾巴還會發「旗語」讓同伴跑
2023-04-02 03:39:30 2
據《每日郵報》報導,一群南非地松鼠在納米比亞埃託沙國家公園爭奪領地。一隻更胖的地松鼠正在「教」一個入侵它領地的同伴。當他看到他的「對手」倒下時,他把它扔到了地上。他毫不猶豫地用他毛茸茸的腿狠狠地踢了地松鼠一腳,以此來嚇唬其他人,保護他的領土不受入侵。所有的地松鼠中,尤其是在非洲,是最具侵略性的非洲地松鼠被稱為南非地松鼠,也稱為開普地松鼠,主要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沙漠地區。它們常見於南非、辛巴威、波札那、賴索托和納米比亞草原的洞穴中,以植物種子、雜草和昆蟲為食。
01鼻子對鼻子見面,看起來像是接吻,事實上,其他人只是認出親戚
在非洲的荒野荒原上,許多地松鼠,只要見面,鼻子對鼻子,看起來就像它們很甜蜜的「吻」這種動物是學者嗎,甚至約會和接吻?實際上,你想得太多了。松鼠不會一見面就親吻對方。他們只是非常嚴肅認真地確認他們是否是「親戚」,看他們是否有血緣關係。還有這個竅門,通過鼻子也能識別親戚!
動物學家告訴雪谷,一般來說,當兩隻奇怪的地松鼠相遇時,它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鼻子向前伸,去觸摸對方的鼻子從表面上看,我認為他們在接吻,但實際上他們沒有。他們只是嗅著彼此的味道來辨別他們是否是親戚。
,因為他們的口腔皮膚下有一個腺體。即使是一個從未見過面的親戚,地松鼠也能通過這種獨特的技巧嗅出對方是一隻奇怪的松鼠,還是有血緣關係,還是一個遙遠的兄弟或姐妹,或是一個堂兄弟或堂兄弟。
通過這一點,他們首先避免近親繁殖,其次,他們可以認出親戚,以免落個「白眼狼」的罪名
02圓圓的大眼睛,毛茸茸的大尾巴,「蛋蛋」高達身體的20%左右
地松鼠毛茸茸的,再加上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真可愛走路時,一個人總是喜歡把腹部貼在寒冷的地面上,這樣可以使身體涼爽。
199隻成年雄性地松鼠平均體長45-60釐米,雌性地松鼠體長約43-55釐米地松鼠的體色在深棕色和淺棕色之間變化,體側有明顯的白色條紋。地松鼠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它們的上下顎有兩顆「門牙」,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和一副可愛的樣子。令人驚訝的是,雄性松鼠看起來很小,但它的「球」有點大,約佔身體的20%,相當於高爾夫球,這根本不適合它的小形狀。但是也不要責怪其他人,因為雌性松鼠必須和許多雄性松鼠交配。雄性松鼠睪丸的大小決定了它們在雌性松鼠中的位置,這當然反映了它們與其他雄性松鼠的競爭。眾所周知,披著厚厚毛皮的動物通常在白天更熱,而沒有毛皮的動物在晚上更冷。與草原上的其他動物相比,地松鼠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儘管它們看起來毛茸茸的,但它們的毛並不厚,白天也不覺得很熱。
03尾巴就像一個遮陽傘,白天遮住太陽,晚上當被子蓋住
地松鼠的尾巴幾乎和身體一樣長,尾巴上有兩條黑色的縱向條紋。不要低估這條神奇的尾巴,它非常有用。首先,地松鼠的尾巴就像一把遮陽傘,在烈日下覓食。它們通常用毛茸茸的尾巴遮住身體,以保持地面涼爽。當晚上睡覺時,隨著環境溫度的降低,地鼠毛茸茸的大尾巴會膨脹,這樣它就可以被用來蓋身體而一點也不覺得冷。
其次,地松鼠的尾巴可以調節體溫。科學家曾經抓到幾隻地松鼠,並在它們的肚子裡植入微型溫度裝置,每5分鐘記錄一次它們的體溫結果顯示,當地面溫度高於30攝氏度時,地松鼠會頻繁地豎起它們的尾巴,然後返回洞穴並從洞穴中再次出現,但是在每次離開之前,地松鼠的溫度會下降1-2攝氏度。
04挖洞專家,半小時挖一個洞
松鼠是群居動物,一般5-10隻成年雌鼠和孩子組成一個小群體,但有時大群體可達30隻成年男性就沒那麼幸運了。它們通常與雌性分開生活,只有在雌性發情時才加入雌性群體。
只地松鼠在自己的領地上密切監視。一旦他們發現入侵物種,他們會站起來,以一種面對面跳舞的方式威脅並驅逐入侵的地松鼠。
在進食過程中,地松鼠一般輪流進食,它們大部分是覓食的,有1-2個成員在放哨。因此,地松鼠很少被捕食者伏擊。一旦有麻煩,他們就會立即逃跑。然而,地松鼠害怕時不會扔下食物,而是嘴裡叼著食物逃跑。
地松鼠不像樹松鼠那樣擅長在樹上跳躍,但是它們在地上打洞的能力讓樹松鼠感到自卑。他們不擅長爬山。他們喜歡住在相互連接的洞穴裡,有時和貓鼬住在一起互相照顧。
只地松鼠都是挖洞的專家。他們還有一種特殊的技能來確保他們的生存,那就是挖洞。事實上,松鼠可能是草原上最穴居的動物之一。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裡,他們就可以為自己挖一個洞穴來躲避。來自
的數據顯示,研究人員在700平方米的區域內發現了大約60個洞穴入口,這些洞穴群之間的距離不超過200米在這種情況下,地松鼠的房子不是一個三居室的公寓,而是一個別墅群。
05在冬眠期間,身體還可以長出新的肌肉
極地地松鼠,由於其獨特的條紋,通常被稱為條紋地松鼠根據醫學實驗室動物網絡,為了在寒冷的極地環境中生存,它們將長時間冬眠。冬眠時,它收縮成一個小球,它的核心溫度將下降到2-7℃
這時,他們的心跳和呼吸幾乎察覺不到,心跳每分鐘只有三兩次然而,在整個冬眠過程中,地松鼠會不規律地醒來2-3次,當它們醒來時,它們會在外面尋找食物。
根據《科技時報》,一些哺乳動物在冬眠期間可以長出新肌肉。研究北美地松鼠的科學家發現,地松鼠在冬眠後體重減輕了約40%,但它們的四肢更有肌肉。在研究了10隻地松鼠後,科羅拉多大學的斯奈德研究小組發現,在整個冬眠過程中,這些松鼠平均要輕40%。在冬眠期結束時,他們的前腿和後腿的肌肉被檢查發現更強壯。放置在松鼠體內的
分子標記顯示,在松鼠達到最輕體重之前的前兩個月,腿部肌肉開始生長,在此期間產生的新肌肉組織的蛋白質水平等於夏季的峰值。
06大腦具有驚人的彈性。
動物開始冬眠後,它們的體溫通常緩慢下降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12隻北極地松鼠進入冬眠後,體溫降至零下2.9攝氏度。在這種溫度下,動物的大腦會凍結並死亡,但北極松鼠可以存活。原因是什麼?科學家在
發現,在冬眠期間,北極地松鼠每兩周顫抖幾次。然後它的體溫會回到正常範圍,大約36.4攝氏度,持續12-15小時。儘管
只地松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恢復正常體溫,但它們能保護它們的大腦免於凍死。此外,這種地松鼠頭部的溫度似乎比冬眠時身體其他部位的溫度略高。
不僅如此,北極地松鼠從冬眠中醒來後,它的大腦會在2小時內恢復正常活動。更有趣的是,北極地松鼠冬眠後的大腦功能甚至比冬眠前更好。冷凍更健康嗎?
07通過尾巴發出紅外輻射信號,欺騙響尾蛇,並平靜地將它們驅逐出自己的領地
自然,松鼠是一種虛弱的動物,但地松鼠在松鼠家族中是一個惡毒的角色。面對眼鏡蛇的攻擊,地松鼠不僅不會害怕或逃跑,而且會準備好戰鬥,用它神奇的尾巴對付眼鏡蛇。
加利福尼亞地松鼠有對付響尾蛇的好辦法。它們經常翹起尾巴發出紅外線信號警告響尾蛇離開
當一隻當地松鼠發現一條響尾蛇時,首先,它會豎起尾巴上的毛髮,露出更多的皮膚。第二,擴張皮下血管,迅速讓血液流向尾巴,讓他的大尾巴升溫;最後,尾巴劇烈擺動,發出清晰的紅外輻射信號。
眾所周知,響尾蛇經常在草叢中爬行等待獵物,並依靠紅外輻射信號接收器來感知獵物的體溫。地松鼠利用眼鏡蛇感知熱源紅外輻射的特性,讓響尾蛇感受到強遠紅外輻射信號的幹擾,讓響尾蛇失去感知熱源的能力。
這樣,響尾蛇很難準確地攻擊地松鼠,所以它們不敢輕舉妄動。大多數時候,響尾蛇被地松鼠的把戲嚇跑了。
08尾部發出「信號量」,嘴部發出超聲波使同伴奔跑。
當本地松鼠發現自己無法打敗入侵的捕食者時,它會上下擺動尾巴向其他成員發出「信號量」——發出警報信號讓其他同伴快跑
不僅如此,地松鼠還會彎下腰,把爪子放在胸前,張開嘴,用身體向前推,並發出聲音警報,提醒附近食肉動物的其他家庭成員。兩位加拿大學者的研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它們不會發出任何聲音,張開的嘴只會發出輕微的氣流聲。在分析了記錄的氣流聲音的頻率後,它是一種純超聲波,頻率約為48千赫,人耳根本聽不到。
然後,他們向其他松鼠播放氣流聲,結果發現它們把氣流聲當成了警報信號,並立即變得比平時更加警覺,歪著頭傾聽,觀察周圍是否有任何異常動作因為許多地松鼠的天敵聽不到超聲波,所以地松鼠可以利用超聲波發出警報信號來保護它們的同伴。
09蛇皮「香水」自衛
最有趣的是,有一種生活在加利福尼亞的地松鼠非常聰明,它知道響尾蛇,所以這種地松鼠會找到一些響尾蛇的蛇皮有人想問,這些蛇皮是幹什麼用的?
根據動物學家的說法,這隻地松鼠在吃蛇皮的同時舔自己的皮毛,並利用蛇的氣味來掩蓋自己的氣味,就像用擦蛇皮的「香水」來保護自己一樣,這有兩個優點。
之一是嚇唬其他害怕響尾蛇的食肉動物,讓它們放棄攻擊。因為地松鼠聞到響尾蛇的味道,它們害怕響尾蛇動物,不敢攻擊自己。
秒,防止響尾蛇偷襲。噹噹地松鼠在陋居休息時,外面的響尾蛇聞到氣味時會認為自己是同類,通常不會溜進陋居。因此,地松鼠是安全的。
結論
松鼠能有這麼多生存技能,這也是必要的這些聰明的動物希望人們不要打擾它們的生活,讓它們在自己的領地上自由生活。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製作
參考資料:醫學實驗動物網、細胞通訊雜誌、中國科學日報、自然探索、四川動物、人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