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過年有哪些傳統風俗 春節的起源由來
2023-04-02 04:31:03 1
眾所周知,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而我國是一個地域遼廣的國家,所以我國在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過年時所擁有的傳統風俗特色也有所不同,當春節到來時就掌握相應的過節傳統才能夠更好地融入生活,更好的過一個年。
北方人過年傳統
1、放鞭炮、拜年、穿新衣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過年放鞭炮是古老的習俗,有喜慶的寓意。過年,家家戶戶的大人孩子,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圖個喜慶,也就是破舊立新的意思。
2、趕年集臘月二十七,宰年雞,過年好招待親戚。趕大集,置辦春節所需物品,尤其是北方的農村,臨近年關了,如果不親自到集市上走一遭、轉一圈、瞧一瞧、看一看、講一講、聽一聽,即使家中置辦下了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過年都是沒有年味的。
3、掃房子臘月二十四,是家家戶戶的掃除日。把家裡裡裡外外收拾的乾乾淨淨的,即是迎接新春佳節,又有掃除晦氣之意。人們通過大掃除,表達了對新年的除舊迎新的思想。在大掃除的同時,有些家庭還會扔掉一些舊的東西,譬如衣服、鞋子等,併購置更多的東西,也代表了除舊迎新。
4、東北二人轉 。二人轉又稱作「唱蹦子」和「吉劇」,是東北土生土長的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之一。它集中反映了東北民歌、民間舞蹈和口頭文學的精華,深受廣大城鄉人民的喜愛。
春節的起源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以及祈福闢邪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歲節(年節)的起源與發展涵蓋了人文折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內容。
我國過年傳統活動
【祭灶王】在南方,到了臘月二十四,和北方一樣,也要祭拜灶王爺。希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多多美言,祈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吃年糕】這天,南方也是打掃衛生,收拾乾淨,還保留著蒸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節節高。
【食甘蔗】南方盛產甘蔗,過小年吃甘蔗,也寓意美好,生活甜甜蜜蜜,來年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