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斯是誰,北有雷布斯 南有徐庫克
2023-04-01 17:39:18 1
南有徐庫克' alt=''/>
南有徐庫克' />
昨日去健德門取花,10號線的地鐵放著電影《賈伯斯》的廣告。一句「活著,只為改變世界」為蘋果教父蓋棺定論。9月27日,果粉們會去影院看艾什頓•庫徹演繹的喬幫主嗎?這些年,庫徹除了那部《蝴蝶效應》,似乎就剩下與黛米摩爾的姐弟戀了。其實,他投資的SKYPE等40多家科技公司估值不斷飆升。作為果粉,他在用角色與投資向心中的偶像致敬了。
其實,在國內,也不乏屌絲逆襲成為大神的故事。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賈伯斯的死忠粉絲雷軍。
雷軍,射手座,湖北仙桃人,畢業於武大,成名於金山,轉型成天使投資人後,他相繼投了卓越、UC、多玩、拉卡拉、凡客等20多家創新型企業。然而,最令他出名的稱號,還是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2011年,在小米的發布會上,雷軍的造型、做派、氣質,都像極了一個人:賈伯斯。
那時,他盡情展現著對偶像的模仿,而把自己奮鬥的起點,歸結為那部《矽谷之火》。後者正是賈伯斯那一代的創業史。而業界也送了他一個綽號:雷布斯。
雷布斯很忙。今年8月最新一輪融資,小米估值超過了100億美元。成為阿里、騰訊、百度之後的中國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硬體公司中,僅輸聯想集團。
成功移植飢餓營銷模式,讓小米在國產手機市場上異軍突起。9月5日,小米3發布的消息居然佔據了《新聞聯播》13秒的時間。解說詞如下:「我國業界推出全球運行速度最快的智慧型手機小米手機3。這款手機採用了全球性能最強的四核智慧型手機晶片,主要配置上都採用了全球性能領先的硬體」。而且價格只有1999。
這場景不禁讓人想起1984年蘋果在超級碗大賽播出的Macintosh經典廣告。
30年過去,賈伯斯換成了雷布斯。
應該說,雷軍在產品上的堅持,發燒友手機的成功,雷布斯的稱號實至名歸。
既然賈伯斯已仙逝,雷布斯是否獨霸江湖了呢?
答案:非也非也。因為最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有賈伯斯,南有徐庫克。」而且徐庫克還是雷布斯最敬佩的人,堪稱一段「業界佳話」。
要說起這位徐庫克,做人低調,做事高調,其風格的確跟如今掌舵蘋果的蒂姆庫克有幾分相似。
他,就是以供應鏈起家的深圳市百分之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國祥,浸淫通信十年,1995年入華為,三年後統領華為數據通訊產品部,任總監兼總工程師。2002年加入宇龍酷派,任副總裁兼首任手機事業部總經理。二年後,受邀重返華為,任華為終端公司全球營銷總監。2006年10月,創建深圳市百分之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在徐國祥的成績單中,有許多個首款,比如他主導了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款路由器、首款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首款CDMA智慧型手機、首款3G WCDMA手機等。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在營銷方面獨樹一幟,是國內最早研究並普及客戶關係管理(CRM)理論的前輩。
他還在2012GMIS峰會提出了「網際網路手機2.0」的重要理念。在他看來,「網際網路手機2.0」,是基於「網際網路手機1.0」提出的一體化營銷與運營解決方案,是以「小額直供模式」為基礎的一種創新供應鏈服務,也是對傳統分銷服務的革命性替代。其主要內容,包括從「產品端」到「供應鏈及營銷服務創新」的轉變,
因此,他在百分之百公司先後提出的「小額直供模式」,以及對「傳統分銷的業務模式將會逐步被O2O整合營銷所顛覆「等核心觀點的闡述。
光有觀點不夠,徐國祥在百分之百公司充分展現了自己在供應鏈上的整合能力。特別是他最新推出的「比紅米便宜1塊錢」的100+手機,更是將其在在手機營銷、推廣模式上的心得表露無遺。
無獨有偶,蘋果也剛剛推出iPhone5S和iPhone 5C,其中後者明顯是想搶佔中端市場。而這種策略在賈伯斯時代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他要打造的是藝術品,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那種。但是他的繼任者庫克更加務實,他要挽救蘋果高危的股價,必須仿效當年諾基亞帝國的全線作戰策略,所以iPhone 5C便應運而生。在庫克看來,突破用戶的心理價位,才是決勝未來的機會。
這也說明,原先封閉的產品的創新正在減慢,開放的供應鏈的變革將成為趨勢。庫克和徐國祥,卻都是供應鏈方面的專家,百分之百公司也正式由此起家。因此,徐庫克的名號也在江湖上愈發響亮。更何況,雷布斯,曾信誓旦旦誇下海口,誰能將類似紅米配置的產品做到799,他就佩服誰。
結果,徐庫克,一不小心就成了雷布斯佩服的人。
9月5日,就在小米3發布之時,百分之百也宣布將聯合百度、迅雷、電信等合作夥伴推出100+個性定製手機,標價將比紅米便宜一塊錢,此舉立刻引發微博熱議。
南北大戰雷布斯是誰,一觸即發。
徐庫克叫板雷布斯,從商業模式上,有些像以三星為首的Android系對iOS的圍剿。
相比小米而言,100+的系統是來自百度提供的百度雲OS,渠道主要是通過京東,幾乎是整合的思路。而小米有自家的UI和官網的渠道,自家的應用,這點來說雷布斯是誰,百分之百更開放一些
用開放對抗封閉,結果如何,拭目以待!
反正價格戰打下來,最後得實惠的還是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