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洋娃娃在動!」3歲女童緊急送醫,醫生卻說孩子沒撒謊
2023-04-01 03:30:56 1
秘密王子
說到玩具,它們會出現在每一代人的童年,這被認為是兒童童年不可或缺的玩伴。不管男孩還是女孩,他們對娃娃的偏好基本相同,最多也就是蜘蛛俠和芭比娃娃的區別。有了他們的陪伴,父母們可以從繁忙的日程中休息一下,獲得短暫的喘息。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娃娃的質量和外觀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不僅在材料方面,而且更接近現實。許多父母為了給他們的孩子最好的,寧願花很多錢去國外買仿真娃娃,給他們的孩子最好的陪伴,但是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娃娃會傷害人。
幾天前,我們社區發生了一件大事。據說王家3歲的女兒在半夜哭著製造噪音。她一直在胡說八道:「媽媽,床頭的洋娃娃在動!看!它在盯著我!」王家嚇壞了,沒時間找車。他們毆打了120名兒童,並將他們送往醫院。
那邊的醫療車一離開,這個故事就在附近傳開了,流言變得越來越離奇。第二天,清潔工報告說:王夫人回家後,首先把娃娃扔掉了,就像社區裡的公共垃圾桶一樣。
據說這一事件更加險惡。這時候,風水出來了。到了周末,當業主們在會議上見到王夫人時,我終於忍不住問這孩子是不是在胡說八道。
我沒想到王太太會把手一揮,直接向我解釋整件事。
引起麻煩的洋娃娃原來是她哥哥送給小女兒的禮物。它是市場上很受歡迎的假人,因為它的觸鬚溫暖而逼真,而且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另一個人是善意的,他想讓小女兒走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卻根本看不到洋娃娃。王太太想到了這麼漂亮的洋娃娃,即使她在床頭看著它,但她的小女兒在半夜開始哭,不是說洋娃娃的眼睛在動,而是仍然盯著她看。
當王太太看到女兒開始胡言亂語和發燒時,她意識到問題很嚴重,趕緊去看醫生。誰知道呢,醫生反而說孩子沒有撒謊,但是父母做錯了。
原來,這一切都與心理恐怖谷效應有關。
恐怖谷效應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有趣的是,他研究它是為了製造機器人的形狀,但他不認為它有什麼問題。相反,他證實了弗洛伊德早期的「神秘山谷」對人類的影響。
森昌弘說,在製造機器人的過程中,他發現如果機器人的外表與人類極其相似,人類就會對機器人的存在表現出非常反感和消極的態度。這是因為機器人是與人類太近的死物體,但會放大外觀上的差異和僵硬,這種氣氛被敏感的人誇大了,造成了「行屍走肉」的錯覺。
王家的女兒就是這種情況,她深受「恐怖谷」效應的影響。她誤以為洋娃娃在盯著自己看。到了晚上,這種恐懼會以幾何級數放大,導致哭泣甚至發燒。
聽完整件事,我不僅感受到心理學的魔力,而且你喜歡洋娃娃嗎?
-
密切關注「育兒秘密」。您想知道的關於母乳餵養、補充食品、疫苗接種、疾病護理、生長發育的答案可以在這裡找到。
除了原創的卡通文章,我們還會給你日常實用的育兒常識,這樣你就可以很容易地用科學的方式帶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