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計劃方案範文5篇
2023-04-01 08:29:55 1
關於計劃方案範文5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劃方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計劃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開闊眼界,增強環保意識。
2、體驗集體遊玩的樂趣,學會分享,增進與家人之間的親子感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做好動員收費工作,並將路線設計好,聯繫好車輛。
2、發放告家長書,宣傳春遊的注意事項。
3、班級對進行春遊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過程:
一、上午8:30點,家長和孩子在本班教室集中,老師交代活動注意事項。
1、向家長介紹一下今天活動的整個流程及注意事項:
(1)9:00準時出發,孩子和家長每人坐一個座位。活動時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孩子不擁擠、不追跑、不打鬧。上、下車有序。在車上不能大聲暄譁,不能將頭和手伸出窗外。
(2)選擇適合的時間和地點讓孩子休息、吃午飯。注意言行文明,愛護公物,不隨地亂扔垃圾。
(3)帶孩子欣賞公園春天的景色,認識一些動植物和建築物,了解他們的特徵,讓孩子進行簡單的描述,
(4)2:45到公園門口集中,清點人數,拍集體照。
(4)3:00分上車返回幼兒園。
2、提醒家長活動中要注意安全,自己的物品保管好,最好幾個家長一起行動,有事撥打老師的電話。
二、9:00分準時出發,安排好家長、孩子的座位,暈車的孩子、家長安排坐在前面,並注意安全。
三、9:45左右到達梅園,進行親子遊活動。
四、下午3:00分準時返回幼兒園。
計劃方案 篇2
校園綠化美化工作是校園建設和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校園綠化美化工作,提高校園綠化美化水平,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更應是綠化美化的前沿。優美的環境主要是指校園的綠化美化。校園綠化美化,能使全體師生以舒暢的心情投入到教與學中去,校園綠化美化的目的就是為了陶冶廣大師生的情操,淨化廣大師生的心靈。
二、規劃原則:
校園綠化美要遵循為教育的服務的原則,堅持實用、經濟、美觀和因地制宜的原則。綠化美化與校園文化建議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我校是老校,儘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要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不雷同,力求做到「我校一景觀、我校一特色」,以植物造景為主,充分發揮植物的降溫、滯塵、減燥、增加空氣潮溼度等生態功能,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特點的原則。
三、組織領導:
成立綠化美化領導小組。
組長:張揚帆
組員:各班主任
四、綠化、美化規劃內容:
1、校園綠化方面。因我校屬於村小,在校園綠化方面我們沒有綠化基礎。所以,本期擬建好校園綠化帶,在校園四周栽種桂花樹、香樟樹等觀賞樹木。
2.學校前院建小型花園,內種高大樹木及花草。修建花園格局,花園中間鋪設扇開路,中間有花壇。四周植被化路面,以達到整個校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怡人景色,融花園、學園、樂園為一體,使學生受到藝術的薰陶和感染,增強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營造校園綠色地面文化教育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
3、認真開展淨化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工作,加大對學校周邊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力度,切實保證學生飲食安全,讓校園綠化美化工作延伸到校園之外的各個角落。通過校園內外環境的綜合整治,做到綠化、美化、淨化、亮化,使校園形象更美、校園環境更優、校園品位更高。
五、工作措施:
1、學校分年度、有計劃地投入綠化美化資金,發動全校師生參加校園綠化美化工程。
2、發動學生搞好捐花獻草活動,讓校園更綠、更豔、更美。
3、充分爭取社會力量參與校園的綠化美化工程,支持學校的校園綠化工作。
4、加強對綠化成果的管理,養護工作,建立科學管理體系,落實工作責任制,嚴把抗旱、排洩、施肥、除草、鬆土、修剪、保潔、病蟲害防治關口,運用科學,藝術手法修剪喬、灌木,提高植物觀賞效果,達到樹綠,花鮮,草美及綠地內無雜草,無雜物,無病蟲害標準。
總之,我們將通過校園綠化美化,讓大自然的美景走進我們的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位老師和同學們都能在燦爛的陽光下,盡情地享受大自然春天般的溫馨;大家都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工作。
計劃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勇於創新,努力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數學組師資隊伍建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入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和課題實驗,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取本學期各項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結合本學科認真實施新課程標準,用新課改精神和理念指導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2、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鼓勵本組教師進行教學、測評、作業等各方面的創新和改革,積極撰寫各級、各類論文。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督促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有關理論和新教法的研討,學習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大力提高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培養自身綜合素質,爭做科研型教師。
4、積極搞好學困生的數學輔導工作,並且組織好其它各項學生活動,以豐富學生課餘生活,促進其全面發展。
三、工作要點
(一)、切實轉變觀念,全面提升課改水平。
1、深刻領會課程標準的精髓與要求。本學期繼續加強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做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每位數學教師都應努力將課改理念轉化為自覺的課堂實踐的思想基礎,做到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並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正確把握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展示課與常態課、熱鬧活潑的環境與安靜沉思的氛圍、問題討論式的師生互動與教師單向的邏輯推理演繹、豐富的多媒體與常規板書、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與學習上的刻苦鑽研精神等的關係。
2、科研引領是推進課改的有力手段。繼續圍繞課題開展研究活動,結合課改,聯繫實際,將課題研究落實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
3、課堂是落實課程改革的主陣地。努力追求真實、有效、高效的課堂。要從學生的真實需要出發,從教材內容的特點出發,恰當地把握教學目標,落實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處理好「課前預設與課中動態生成的關係」。努力鍛造精品課,注重提高常態下課堂教學的水準,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水平。
4、關注評價改革,本學期繼續用好我校制訂的《課堂教學評價表》,做到基礎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並重,保證教學行為改革和教學效果的統一。重點研究學生學習情況的考核評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光是學業的考核,包括學習態度、情感、價值觀、學習習慣及相關能力的評價),特別要關注對學生個性發展的評價。提倡學習評價的多樣性、趣味性、層次性和開放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形成勤思索,愛動手,敢說話,善質疑,能靜能動,同協作、共分享的學習素養。
5、加強過程管理,各年級老師認真總結使用新教材的經驗和建議,做好反思,寫好小結,整理資料並上交。
(二)、抓實常規,推進校本教研。
1、規範教學「六認真」管理。教學「六認真」要講究實效,每位教師都要認真鑽研教材,精心備課。備課要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教案。要善於反思,不斷總結課堂實踐中的得失,優化自己的教案。
2、繼續切實減輕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堅決杜絕隨意加快教學進度、拔高教學要求的現象,學生的課業負擔要合理、適度,練習設計要注意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力求輕負高效。作業要精心挑選,精心批改。
3、特別關注弱勢群體,關愛「學困生」,建立學困生檔案,制訂切實有效的幫困措施並落到實處。要充滿愛心,耐心細緻地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教育他們改進方法,促使他們進步。
(三)、加強教研組建設。
1、認真落實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動,力爭形成濃厚的校本研究氛圍。本學期繼續將課堂教學研究作為校本研究的主要內容,在針對性、相關性、活潑性、思考性、實踐性上下功夫。以教師的實踐課案例為載體,問題為核心,通過全組教師的評議,將教學中發現的問題作為每位教師行動研究的主題,創出校本教研的特色,並繼續向市先進教研組不斷邁進。
2、引導教師自覺學習教育刊物上有關新理論、新理念、新經驗,以更好地指導課堂教學改革。每位教師繼續做好讀書學習的'摘錄工作,青年教師更應高標準、嚴要求,勤反思,勤小結,增強爭先創優意識。
(四)、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1、推廣實施數學活動課程,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積澱數學素養。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願望培養他們,使他們認識數學的價值和意義,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
2、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以每學期一次的「數學文化周」為平臺,其它相應的數學活動穿插其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主要措施
1、以集中中學習的形式,要求全組教師遵守教學常規,按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實施教學。
2、在作業中增加活動性作業,變換作業形式,力求貼近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能在作業檢查中,批寫鼓勵性評語。
3、老師們參加每兩周一次的數學教研活動(周三下午),每次時間不少於1小時,做到「三定」:定時、定主題、定發言人,每位教師積極發言,各備課組認真做好各位老師的發言記錄。
4、老師們自覺加強業務學習,並做好摘抄筆記,同時注意積累經驗,收集資料,撰寫各級各類論文。
5、各位老師開展個人課題研究,鼓勵教師將研究成果以書面形式呈現。
6、加強教學質量的督查,每位老師上好教研課,每人每學期聽課10節以上。
計劃方案 篇4
第一部分:前言
從歷史往後看,能掇取海量的人文關懷,從文明往前看,能感受浩瀚的智慧源泉;從名勝往左看,有蕩生層雲的舒暢,從風光往右看,是吞吐宇宙的寄懷。時光和空間立體交匯的通渠,永遠是追求休閒自然的的樂土。在浮躁、喧囂充斥著街頭巷尾的時候,我們有時會變得疲憊不堪。雖然我們每天行駛在孕育萬物的大地上,卻正在不自覺地疏遠和淡漠自然。
駛向健康,走進自然,我們的生活品質由此而改善……整齊劃一的行動準則,靚麗炫目的車型車款,沿途穿州過府,必然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所引起的關注決不亞於一場熱鬧的大型車展會。車身粘貼冠名及贊助企業介紹,廣告宣傳效果一目了然。您如果有車,就請將一切準備就緒,發動引擎,向快樂出發!欽州電視臺邀請您一路「激情自駕遊遊」,全新體驗激情漂流。活動將展示欽州青年活躍、激情、團結、智慧的社團特徵。
第二部分 首屆欽州市自駕遊流程安排
一、活動背景:
策劃此次活動,旨在充分展現欽州青年敢於挑戰、勇於拼搏精神,並以此次活動為起點,引導欽州青年圍繞中心,激情創業,為構建和諧欽州、推進跨越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二、活動機構:
主辦單位:欽州市汽車流通協會
承辦單位:欽州電視臺車友匯節目組
協辦單位:欽州市體育局 欽州市旅遊局欽州市文化局
媒體支持單位:欽州市電視臺欽州市廣播電臺 欽州日報
欽州晚報 法治快報西南之窗網 紅豆網 欽州都市生活網
三、發車儀式
9月11日在欽州市政府前廣場舉行歡迎儀式,請政府有關領導領導講話,出行車隊領隊誓師,掛平安符、貼個性logo(及時貼)。
三、活動要素
報名時間: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9月10日12點報名截至,以預交費用為準。(約300元/人)
活動時間:20xx年9月11日(星期五)至20xx年9月13號。
六、行程路線
線路:欽州---大新---明仕田園----碩龍----通靈大峽谷---靖西—-舊州---鵝泉----大新----欽州
南北高速轉大新,(路程約200公裡),經過沿邊公路,再上靖西公路到通靈,(約 30公裡),到古龍山漂流(約1公裡),
到靖西舊州全程來返過路費總計約100元;
南寧---大新----靖西全程262公裡
欽州---南寧 全程120公裡
七、時間安排 ????未具體????
9月12日早上7:00集合,列隊出發,趕赴明仕田園(距大新縣城53公裡,明仕遊船45元/人),在景點吃中餐;用餐完畢稍作休息,集合出發,前往通靈大峽谷,(門票75元/人),下午趕赴靖西(約30公裡),晚餐後住靖西華西國際大酒店(4星),費用:標準雙人間,約130元/間。(含早)
9月13日早上7:00赴舊州古鎮約8公裡 (門票15/位) 、鵝泉(門票20/位)(距靖西縣城5公裡),離下午原路返回欽州晚餐。(結速行程)
六、人員安排
1、欽州市汽車流通協會負責全程接待,代表欽州市旅遊局、體育局、廣電局。
2、欽州市所有新聞媒體參與此次活動宣傳報導工作;
3、由欽州市汽車流通協會安排專業維修及醫護人員,免費
跟蹤服務(由贊助商汽車維修廠提供服務);
4、活動導遊由市旅遊局特派,全程服務。
計劃方案 篇5
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鎮計生辦組織檢查了村居委會的計劃生育工作進展情況,發現當前我鎮計劃生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進一步做好我鎮計劃生育工作,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以保證指標為方針,嚴格管理計劃生育工作
一、各項具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村居委會的責任書沒有進行分解籤定;
2、相關部門沒有出臺計劃生育的優惠政策;
3、為計劃生育辦3件好事有待落實;
4、中心組學習領導幹部培訓率達不到要求;
5、入戶、信息變更不及時;
6、個別村居出生不及時上報;
7、協會未開展計劃生育保險業務;
8、未及時掌握流動人口的基本情況;
9、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對新知識、新形式內容的知曉率達不到要求。
二、以加強領導為核心,嚴格管理計劃生育工作
層層籤定責任書,定期研究計劃生育工作;為計劃生育辦3件以上實事目前要辦的一件實事是為計生辦工作人員包括村居委會宣傳員買一份計劃生育保險;與相關部門籤定《綜合治理人口與計劃生育>責任書,各計劃生育兼職委員單位制定和落實有利於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相關政策和措施並貫徹落實。
三、以學習培訓為內容,嚴格管理計劃生育工作
抓好領導班子和幹部職工的學習,計劃下星期舉辦計生幹部及成員單位計生工作人員業務培訓班,全面提高基層計生幹部、成員單位計生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專業技能、綜合服務能力。具體要做到「三個確保」:即確保領導帶頭學習。確保學習質量,堅持自學與集中學相結合。確保幹部職工的學習率達98%。
四、以宣傳教育為抓手,嚴格管理計劃生育工作
1、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計劃生育保險的宣傳工作,加大面對面宣傳、教育、諮詢、服務和宣傳品入戶的力度。利用節日開展各種宣傳活動。宣傳入戶率達85%,群眾知曉率達80%以上。
2、要面向廣大計劃生育群眾,普及保險知識,提高保險意識,引導其積極參加計劃生育保險。計生辦準備下星期培訓時邀請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人來講解關於計劃生育保險的內容。
五、以強化措施為重點,嚴格管理計劃生育工作
1、全面清理育齡婦女底數,重點核實育齡婦女節育措施情況,進一步完善各種計生統計資料臺帳。
2、每半年集中流動人口育齡婦女進行免費檢查,對計劃外懷孕的要及時發現,督促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堅決杜絕計劃外生育和多孩出生,同時加強對流動人口進行跟蹤管理,驗證率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