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有兩次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距排列」天象,第二次在27日出現
2023-04-01 04:42:09 2
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這種變化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天體自身的發展和演變,如超新星爆炸。二是天體的運動變化,如自轉、公轉等。這些天體運動的變化將使我們能夠看到地球上不同的「天文現象」。在古代中國,天文現象是指佔星家對天空中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的廣泛描述。那時,人們的理解非常有限,所以當他們看到一些天文現象時,他們會認為這是天堂的暗示。所謂的「天象」一定有重大事件。在古代,天文現象非常神秘。
火星、木星和土星在現代是「等距排列」的
。所謂的「天文現象」是指發生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各種現象。我們知道的絕大多數天文現象都是由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產生的。例如,最常見的「日食」和「月食」是由太陽、地球和月亮的位置關係形成的天文現象。此外,還有行星撞擊、超級月亮、流星雨、行星月亮、行星凌日等天文現象。這裡的許多天文現象與行星的運行密切相關。在今年三月,也就是這個月,火星、木星和土星將以「等距排列」出現兩次,第一次出現在3月5日,第二次出現在3月27日。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軌道我們知道,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所有天體都將投射在「天球」上。所謂的天球是指以地球質心為中心的任意長度半徑的假想球體,它可以用來研究天體的位置和運動。事實上,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離地球有不同的距離,但我們看起來都像這些天體在地球上離我們同樣的距離,就好像它們位於一個以我們的觀察者為中心的球體上,即「天球」此外,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圍繞著太陽旋轉,而且它們是共面的,也就是說,八大行星的軌道幾乎是重合的,所以在我們地球上觀察到的行星通常是在一條直線上。
火星
當然,由於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的周期和速度不同,我們觀察到行星之間的距離會從遠到近變化。這個距離實際上是我們觀察到的行星的「角距離」的差異。當行星在天球上的投影非常接近時,兩顆行星與觀察者連線之間的夾角就越小。3月5日,火星和木星之間以及木星和土星之間的角距離約為8.3,這被稱為較小的距離。與此同時,這三顆行星出現的距離相等,這是非常罕見的。太陽系中三個有代表性的行星位於離天空很近的地方。火星是一顆類地行星,也是大多數人在地球之外關注的行星。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行星。土星是太陽系中環狀結構最美麗的行星。
木星
從離太陽的距離來看,火星、木星和土星都有地球以外的軌道,是太陽系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大行星。它們圍繞太陽的軌道不同,公轉周期也不同火星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是1.52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1.5億公裡),一周的時間是686天。木星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是5.2天文單位,一周的時間是11.86年。土星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是9.54天文單位,一圈的時間是29.68年。
土星
因此,火星、木星和土星這三顆處於公轉周期的不同行星,也很少出現在非常小的天空中。如果我們錯過了3月5日火星、木星和土星的「等距排列」,那麼這個月我們將有另一個機會,也就是說,3月27日將有另一個天體事件,而3月27日「等距排列」的角距離更近。由於火星的快速旋轉角速度,到3月27日,火星已經在土星和木星之間移動這時,木星和火星之間的角距離約為3.6,火星和土星之間的角距離約為3.2,三顆行星之間的總距離小於7,如果天氣晴朗,請不要錯過這次觀測機會
土星、火星和木星等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