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網絡主播打賞是什麼心態(主播稱刷禮物可返現)
2023-06-30 03:14:04
直播打賞,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服務形態,創新與漏洞並存。近日,南方都市報接到報料線索,有用戶稱受「打賞獎勵機制」誘惑,在某直播平臺不斷刷禮物以期「中獎套現」,已砸入過百萬元。據其反映,不少參與打賞的用戶,已不再是因為主播的表演服務,而單純為了「抽獎」。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網絡內容生態課題組對65家直播平臺展開調查,發現超五成平臺為鼓勵打賞,設立刷禮物抽獎的遊戲機制。有觀點稱,這種遊戲機制易被利用產生「賭博行為」。
據悉,國家網信辦等8部門已在研究推動「明確直播行業打賞行為規則」「引導用戶理性打賞」。
虎牙企鵝電競直播間組局抽獎,主播稱抽中可「私下返現」
通過查看65家直播平臺,南都記者發現,超五成平臺設立「打賞獎勵機制」,根據規則,用戶送出禮物後,有一定機率獲得更高倍數的禮物,並返利至用戶虛擬帳戶,每當有用戶「中獎」,消息會在所有直播間公屏顯示。在十餘家頭部平臺中,虎牙直播、企鵝電競均有此類獎勵機制。
2016年,文化部曾針對網遊出臺規定,明確虛擬道具不得兌換法定貨幣。南都記者查閱部分直播平臺的充值協議,其均要求充值成功後「不予提供退換或逆向兌換服務」,這意味著,這些虛擬禮物被禁止反向提現,只能通過繼續打賞主播的方式消耗掉。同時,部分直播平臺在公告欄中明確「禁止主播私下返現」。
然而,在一些平臺,用戶在直播間刷禮物中獎後,有主播會通過微信私下返現形式「拉人氣」。8月4日下午,南都記者進入虎牙直播一名為「最高上上籤」的直播間發現,公屏顯示「法拉利(上上籤1籤爆)=0.8魔法書」等詳細抽獎規則。主播在屏前不斷鼓動用戶抽獎,稱「抽一抽一人搞個法拉利玩一玩」「虎牙一號13本(魔法書),全網最高」。有彈幕詢問是否能提現,該主播回答「就是給你們提成的」「一本魔法書等於一百」「能爆禮物可以微信給」。
南都記者就此採訪虎牙,其有關負責人回復稱,平臺一旦發現這種情況都會封禁。
8月6日巡查發現,在企鵝電競也有類似直播間,在一個名為「Ai皮皮涵」的主播房間內,公屏顯示「輪150炮2倍200炮」「艦520炮」「中獎加(微信號)」等字幕,主播直播時稱加微信返現,並當場給部分「中獎用戶」轉了「獎金」。而在另一名為「兄弟連、沐小九」的主播直播間內,公屏寫著「日榜過1W送1000」「中獎私信皓月哥ZFB二維碼」,期間不斷有用戶刷禮物,彈幕評論稱「建議4個一起送,機率大」「懟盒子秒結算,還有紅包抽獎」。
那麼,主播參與獎勵兌現的行為是否合規?北京雷騰律師事務所金旭升律師表示,主播在虛擬貨幣兌換的過程中充當了類似於平臺中介的角色,主播通過微信私下返現屬於一種變相的「逆向兌換」,其本質上仍是使用虛擬貨幣兌換法定貨幣的行為,涉嫌違反相關法律規範。
北京韜安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孫磊律師長期致力於遊戲、直播等相關領域研究,其認為,直播打賞參與抽獎,若採用雙向流通或單貨幣模式,即抽獎獲得平臺的一級貨幣,且未有任何技術限制可以提現,則有鼓勵賭博嫌疑。對於主播私下返現,如果證據顯示平臺有參與、或者明知放任,是可以處罰的,甚至構成賭博的可以刑事處罰。
孫磊同時強調,平臺中獎機制是否合規,還「要看平臺的宣傳用語,以及獎勵金額的大小」。
泡泡直播間內無人直播卻「禮物不斷」
「變相兌獎」已繁衍出各路「招數」。據報料,有平臺用戶通過註冊成為主播,開直播間給自己刷禮物,以期「中獎」套現。
根據線索,8月3日下午,南都記者通過華為應用市場下載「泡泡直播」,發現多個直播間,並未出現主播畫面,公屏僅連續彈出同一用戶多次打賞及中獎的消息,有的顯示單次打賞禮物達上千餘份,中獎倍率有時高達「500倍」「1510倍」。
*圖為「泡泡直播」一直播間。
根據平臺規則,用戶打賞後,主播可獲得一定數額的「泡泡」,累積一定數量後,可通過平臺微信公眾號上的「領取工資」入口,提現至支付寶或銀行卡帳戶。而用戶成為主播後,省去了「私下返現」環節,給自己刷禮物的本金部分,和平臺分成後也可作為主播佣金返還至自身帳戶。
孫磊律師表示,最高法、網信辦已經明確,直播打賞的法律性質屬於「網絡服務合同」,而並非「贈予」行為,這種機制如果真的有,那麼平臺是穩賺錢的,其不是注意義務的問題了,而是「明知且縱容」。不過,目前這並非直播平臺的普遍現象,而是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平臺用以吸引用戶的套路。
金旭升律師觀點相似,其認為,平臺通過設置打賞禮物,參與抽獎,並以「高額」虛擬貨幣獎勵作為引誘,使用戶在心理上產生以小博大的賭博心理,這本身就具有博彩性質。對於利用中獎機制空刷禮物的行為,根據《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第七條,平臺有義務對其進行審核監管。
【聲音】
引導理性打賞,平臺應做合理消費提示
直播平臺掌握虛擬貨幣的購買、流轉、兌換規則,鑑於網絡直播打賞是當下直播平臺和主播獲取收入的重要途徑,有必要對直播打賞進行有效規範和合理限制。
8月3日,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聯合召開工作部署會,通報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進展,對深入推進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進行再部署,著力推動研究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明確直播行業打賞行為管理規則。
針對如何引導用戶理性打賞,目前已有督促直播平臺核實用戶身份、提示用戶消費能力、合理定價服務價格、限制打賞次數及金額、建立相應合同解除機制等觀點建議。
金旭升律師建議,網絡直播平臺應當在用戶進行充值或者消費時發送要求用戶確認的信息,確認信息中應當包括充值或者消費的金額以及適度娛樂理性消費等提示語。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網絡內容生態治理研究中心
採寫:南都記者 張雨亭 羅韻
實習生:曹若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