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就能看懂昆汀(昆汀為他們感到不值)
2023-06-29 00:36:16 1
說起「不要臉」的演員,當屬替身。
比起群眾演員,還能露一兩個鏡頭。
但對替身演員來說,一次露臉的機會都沒有。
只能默默無聞。
不過,前段時間有個替身上了熱搜。
她名叫劉亞西,是劉亦菲版花木蘭的替身。
因為長相清純,英氣十足,照片一經曝光,便引來眾多吃瓜群眾吶喊:
這替身演員也太好看了吧。
她在片中完成了花木蘭10%的高危動作。
但是,沒有露臉的鏡頭,也不會署名在演員表中。
這些「武替」演員承擔著最多的風險,卻永遠都沒有走紅的機會。
大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為他們感到不值,於是拍了一部關於替身的電影。
這就是魚叔今天想說的——
《金剛不壞》
Death Proof
這是昆汀最冷門的作品之一。
也是影史上為數不多,讓替身演員做主角的電影。
上映於2007年,彼時,這位大導演早已有《低俗小說》《殺死比爾》加持,功成名就。
本片也順利入圍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與《四月三周兩天》《密陽》等藝術片同臺對壘。
作為一部成本極低的B級片,昆汀式暴力、情色、話癆、惡趣味一個都不少。
概括起來,就是一個替身演員、一臺飛車、n多美女的故事。
主角邁克,由星爵他老爹庫爾特·拉塞爾出演。
作為一個替身演員,他主要負責汽車特技表演。
在還沒有電腦合成技術的年代,很多電影中出現的汽車相撞的場面,都是由他完成的。
而他最珍視的老搭檔,就是那輛經過改裝、加固,怎麼都撞不爛的「不死車」。
長年的高危工作給他留下了一身傷,臉上那道顯眼的傷疤,更是給他帶來了無盡的惡意揣測和嘲笑。
他的內心也逐漸扭曲,成了一個變態殺人狂。
開著他那輛「不死車」,專門虐殺年輕漂亮的女性。
這天,邁克尾隨一群美女進了酒吧,來到吧檯前坐下。
被問起工作,他大方承認自己是個替身演員。
他對這份工作很是驕傲,然而,其他人似乎並沒有同感。
甚至還在一旁譏諷,懷疑他壓根就沒上過大銀幕。
導演本人打醬油
邁克臉上掛不住,又繼續講起自己的職業生涯。
從一開始做幾個演員的替身,到後來專門負責汽車特技。
還認真列舉了許多自己曾經出演的劇名,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聽過。
他備受打擊,很快離開酒吧,採取極端行動。
開車追上那桌美女,兩車迎面相撞,對方車毀人亡。
而邁克因為有不死車護體,再加上多年的特技經驗加持,只是受了點輕傷。
養好傷後不久,他又盯上了幾個開車兜風的美女,一路尾隨。
這幾個美女也不是吃素的,她們自己就玩起了「船桅」遊戲:
將皮帶固定在車兩側,再抓著皮帶躺在高速行駛的汽車引擎蓋上。
玩的就是刺激。
邁克見此大好機會,踩緊油門衝著車尾就是一頓亂撞,機關蓋上的女人幾次險些摔下。
但她們不僅沒被嚇跑,反而驅車追上來,誓要把邁克殺了報仇。
一把將他從車上拽下來,一通狂毆,還把不死車撞到報廢。
專門虐殺女人的邁克,到頭來卻被女人虐殺,結局十分諷刺。
雖然情節猶如脫韁的野馬,充滿了私人惡趣味。
但不可否認,《金剛不壞》難得地刻畫了替身演員的心境。
邁克多年來冒著生命危險,為許多電影貢獻了精彩的汽車特技畫面。
自己也落下了一身傷。
但卻根本沒人拿他當真正的演員,甚至還對他滿是鄙夷不屑。
一根根稻草逐漸壓垮了他最後的理性,走向了扭曲變態。
昆汀設置了這樣一個走極端的角色,也是在諷刺替身行業的無奈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一些演員本身就是職業替身。
比如那個在引擎蓋上體驗「船桅遊戲」的女演員,佐伊·貝爾。
她有著深厚的雜技和武術功底,早期在百合美劇鼻祖《戰士公主希娜》中,為女主角做武打替身。
佐伊的替身對象是圖右
後來更是憑藉在《殺死比爾》中的精彩表現,奪得世界特技替身演員大獎。
烏瑪·瑟曼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動作戲,都是由她完成的。
哈莉·貝瑞版《貓女》,也找她來做武替。
佐伊幫助昆汀實現酣暢淋漓的動作戲;
而昆汀也助推佐伊從「幕後」走到「幕前」。
從《金剛不壞》開始,她不再是不露臉的替身,而是作為一個主要角色,展示自己最拿手的特技表演。
也開始越來越多地作為一名正式演員活躍在影視圈。
十幾年來,佐伊和昆汀已經合作了9部電影,包括最新的《好萊塢往事》。
可以說是一段互相成就的佳話了。
但是,現實中的特技演員,大都沒有佐伊這樣幸運。
傷病、事故是職業生涯中最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甚至,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
三年前,《死侍2》的特技演員約伊·哈裡斯在拍攝中因摩託事故不幸喪生。
為漫威紅女巫、星雲擔任過替身的奧莉維亞·傑克森,在拍攝《生化危機:終章》時受傷昏迷,不幸截肢。
跌打損傷,對於特技演員來說是家常便飯。
即便經驗豐富,也依然會遭遇意外。
剛胤軒從事動作特技十一年了,一次從8米多的高度跳下去,導致頸椎錯位,骨裂,肌肉斷裂,整個人失去意識,無法動彈。
如此高危的職業,為什麼仍有人心嚮往之,前赴後繼?
答案很殘酷,也很現實:
比起一年都拿不到正經角色的十八線演員,替身往往更容易獲得工作機會。
就像《金剛不壞》的主角自嘲的那樣,只要夠大膽,就能當替身演員闖蕩好萊塢。
即便沒有露臉,但至少能在競爭激烈的影視行業找到自己的立錐之地。
如今的一線明星當中,就不乏替身演員出身。
最成功的當屬成龍,年少時跟著戲班子學藝,而後做了7年的「龍虎武師」。
電影《精武門》中被李小龍飛踢的日本人鈴木,就是由成龍擔任武替。
而後在《龍爭虎鬥》裡,他再次作為武替被李小龍暴揍。
據成龍回憶,那時候他常常要像沙袋一樣被踢飛出去。
成名之後,成龍組建了「成家班」,一支特技演員精銳部隊。
他們在電影節上演示特技演員的工作,從幾米高的地方一躍而下,未穿戴保護措施。
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破窗鏡頭,也是由特技演員實打實完成的。
成家班的成員王振威談到:自己的夢想,就是做一名有實力的動作演員。
替身這份職業,被許多人視為電影夢的起點。
元華、洪金寶、劉家良、姜大衛、袁和平等等武打明星,也都是武替出身。
張晉、吳京,還為不少女演員做過武替。
在如今的影視行業,替身演員衍生出更精細的分工。
武替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還有很多替身種類不為人知。
光替,指的是打光替身。
拍攝中調試燈光機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常常是由與演員身材相似的光替來配合調試。
比如張天愛早年在劇組跑龍套時就做過鞏俐的光替。
裸替,替明星拍攝裸露鏡頭。
當年邵小珊公開自己是《夜宴》中章子怡的裸替,片酬兩萬元,沒有片尾署名權。
此事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讓「裸替」這一職業首次進入了大眾視野。
除此之外,還有代替演員做菜、騎馬、寫字的「菜替」「馬替」「筆替」等等。
這些專業技術型替身,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然而最近幾年興起的「文替」,就得打上一個問號了。
所謂文替,就是替明星出演不露臉的鏡頭,比如背影、遠景。
後期只需通過剪輯、摳圖等等技術手段,就能銜接得神不知鬼不覺。
更有甚者,把自己的通告排得滿滿當當,擠壓進組時間,只拍重要的正臉鏡頭,連對手戲都找文替來拍。
最極端的,就造成張光北吐槽的現象——戲都拍完了,演員一面沒見著。
文替,已經成為流量明星、流量劇集的衍生品,折射出行業的畸形生態。
演戲本來就是演員的天職,無論露不露臉,也無論鏡頭遠近。
連最基本的工作都要找人代勞,就像汪海林所言,著實有損藝德。
濫用替身亂象的背後,除了流量為王,而忽視實力藝德的大環境因素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替身演員被當成了廉價勞動力。
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幾十個專業替身的片酬加在一起,和明星相比也不過是毛毛雨。
更何況還不被署名,只要憑藉高超的技術手段,一切都很難被普通觀眾察覺。
但即便如此,仍有人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許多年。
儘管沒有露臉,沒有姓名,但也兢兢業業地完成著自己的工作。
他們在等待著一個機會,一種可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巨星。
然而現實不盡如人意,能夠從「幕後」走向「臺前」的,只是極少數。
更多的人,則一直做著明星的影子,不被記住。
令人心酸,但他們從不輕言放棄。
這些默默無聞的替身演員,應該被看見。
他們的敬業,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