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觀永遠在路上有感
2023-08-10 13:58:24 1
不忘初心,才能繼續前進。對共產黨人來說,要永葆奮鬥精神和赤子之心,就必須傳承密切聯繫群眾、求真務實、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
20xx年黨員幹部觀永遠在路上有感一:
《永遠在路上》一開播,市紀委就向全市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區部門單位組織黨員幹部收看,並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通過黨支部學習會,集中學習討論,交流心得體會。經統計,全市169個地區部門單位的40000多名黨員幹部觀看了該片。
觀看過後,廣大黨員幹部一致反映專題片中的案例剖析深入鮮活,對廣大黨員幹部起到了深刻的警醒作用,同時彰顯了我們黨在反腐問題上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發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強烈信號。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後工作中將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固樹立廉潔履職意識,保持清醒頭腦,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
20xx年黨員幹部觀永遠在路上有感二:
10月25日,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反腐題材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正式收官。該片剖析了40多個「打虎拍蠅」的鮮活案例,腐敗細節的曝光觸目驚心,思想道德的滑坡令人扼腕,愧對黨和人民的懺悔引人深思。儘管劇集收官,反腐工作未有窮期,仍將馳而不息,「永遠在路上」。
「誅一惡而眾惡懼」。從《人心向背》《以上率下》《踏實留印》《利劍出鞘》,到《把紀律挺在前面》《拍蠅懲貪》《天網追逃》《標本兼治》,專題片既展示了有腐必懲、有貪必肅的勝利戰果,更揭示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現實路徑:既是對成績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宣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彰顯了黨和國家鐵腕反腐的堅強決心,教育和警示了廣大黨員幹部,鼓舞了人民群眾支持反腐敗鬥爭的堅定信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一方面,採取高壓態勢鐵腕反腐,針對「四風」問題剛性執紀;一方面,出臺八項規定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力求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將腐敗分子肅之以紀、繩之以法,宣示著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捍衛黨紀、自我淨化、自我革新的決心和信念。歷史在見證,人民在期待。如今,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儘管時代變了、條件變了,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當前,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亟待我們勇往直前、毫不懈怠,刮骨療毒、壯士斷腕,正風肅紀、反腐倡廉,猛藥治痾、激濁揚清。
20xx年黨員幹部觀永遠在路上有感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貪官也不是一日變壞的。「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後自己成了貪官」,這樣的悲哀結局其實早在第一次收下企業老闆的紅包、第一次參加彼此心照不宣的宴請時,就埋下了禍根。回溯不少「大老虎」的墮落軌跡,沒有一個不是從小節失守開始的。總覺得「吃一下問題不大」,總認為「有時候氛圍整得融洽一些」更便於開展工作,在作風等小問題上不注意,導致對自身的縱容尺度越來越大。然而,小節不守,大節難保,作風松一尺,行動就會退一丈。
在落馬官員的懺悔中,不少都提及「思想發生了變化」源於「心理不平衡」。看到企業老闆住豪宅、開豪車,自己也開始追求物質、貪圖享樂。沒錢,就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交易;享樂,就暗示甚至明示有求於自己的人來買單。正如周本順在專題片中的自陳:「我只看到了裡面的五光十色,沒有看到裡面的刀光劍影。」當初心蒙塵、當面對黨旗宣誓時的誓言被擱置、當矢志追求的信念被動搖,不少黨員幹部迷失在權錢交易的暗流中。
喝酒要喝年份茅臺、一頓飯4萬元吃得心安理得,為了出國享樂不惜搞出「陰陽單」糊弄……面對《永遠在路上》首次公開的落馬官員貪腐細節,人們在震驚的同時,也痛心於領導幹部作風不正對黨風政風乃至社會風氣的毒害。作風不是小事,它會上下傳染、左右影響。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領導幹部做的是壞榜樣,必然會向其所在的部門和單位傳遞出消極的信號。而下級的肆無忌憚反過來又增強了領導幹部的麻痺和僥倖心理,一方政治風氣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不斷惡化。
作風決定黨和群眾的距離。作風優良,離群眾的距離就近,作風一旦出問題,就面臨著脫離群眾的危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之以恆抓作風,緊盯節點全年不息,落實落細全程不松,正是為了抓住防治腐敗的這個關鍵切口,純潔隊伍、守護初心。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