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億年前的重慶是侏羅紀公園,生物學家找到證據:那裡全是恐龍
2023-03-31 08:34:41 1
據新華社6月1日報導,重慶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1.9億年前大型食肉恐龍曾在這裡出沒的證據,再次證實了此前重慶曾是「侏羅紀公園」的猜想,並證明了在古代,大型恐龍群曾生活在我國的土地上。
如何找到「證據」?
這需要從去年三月開始,當時一群攀巖者在探索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時發現了一堆奇怪的「雞爪印」。當地專家組向有關部門匯報後,立即前往現場進行調查,並通過大量數據分析最終確定了他們的身份,認為他們是獸腳類恐龍留下的。
這一發現也彌補了之前亞洲地區的空白色。你知道,這次發現「雞爪印」的地方是卡揚塔的腳印,這是在美國首次發現的。其特徵是獸腳類恐龍的足跡越來越窄,腳趾部分越來越寬,呈三角形結構。
在這一發現之前,儘管世界各地都用帆布覆蓋著卡巖塔,但在亞洲還沒有發現確鑿的證據。重慶的這一發現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侏羅紀卡巖塔腳印之一,非常令人興奮。
重慶為什麼有這麼多恐龍?
自1939年重慶首次發現鳥腳類恐龍化石以來,每隔一段時間重慶就有新的恐龍化石出現,它們一般集中在侏羅紀時期。許多人稱之為「侏羅紀公園」。到目前為止,恐龍化石已經在24個區縣被發現。
研究人員認為,原因可能與「巴蜀湖」有關。我們都知道恐龍最早出現在三疊紀,當時重慶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隨著印支運動,隨著地殼的上升,海水消退,最後出現了一個內陸湖,即「巴蜀湖」。
這裡的氣候溫暖舒適,許多動物和植物也在這裡定居。恐龍是其中之一。專家說,重慶是世界上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城市之一。稱之為「恐龍城」並不過分。然而,也有新的問題。為什麼只發現了侏羅紀的恐龍化石?恐龍都是在白堊紀離開這裡的嗎?
為什麼重慶白堊紀恐龍化石很少?
事實上,重慶的恐龍並非都是在白堊紀離開的,但由於地殼運動,這裡的白堊紀地層很難被發現。尤其是在白堊紀晚期,地球還經歷了可怕的第五次物種滅絕。恐龍也在這場災難中從地球上消失了。災難發生後,地球的氣候和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隨著四川盆地的不斷崛起,白堊紀地層逐漸剝離。
延伸閱讀:什麼是獸腳恐龍?
它們是最早出現在三疊紀中期的恐龍物種之一。它們的特徵是兩足行走,鋒利的爪子和嘴裡鋸齒狀的牙齒。熟悉的霸王龍是獸腳亞目恐龍最傑出的代表。雖然它們的體積不是很大,但它們的戰鬥力卻很驚人。它們在6500萬年前的大規模滅絕中消失了。
參考消息:
新華社6月1日報導「重慶主城區發現早侏羅世食肉恐龍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