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快遞盒關鍵業務,雙十一快遞盒
2023-03-31 04:43:02 1
共享快遞盒是什麼材質的?大量的塑膠袋無疑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汙染。前段時間某電商推出了可循環使用1000次以上的共享快遞盒,會更環保。這個快遞盒是塑料做的,而不是常用的瓦楞紙箱。這個快遞盒使用時是一個方形的塑料盒。你籤收後,快遞小哥會把它摺疊成一個塑料板,帶回倉庫重複使用。
官方數據顯示,這款共享快遞盒的單個製作成本為25元,平均每周可回收6次。預計單個快遞盒使用壽命可達1000次以上,單次使用成本0.025元。
據了解,今年「雙11」期間,杭州、深圳、重慶、鄭州、濟南等全國13個城市將共投入使用20萬個這樣的共享快遞箱。共享快遞盒產品也將繼續升級。除了標準款和便攜可摺疊款,更輕便、環保、耐摔的新材料共享快遞盒也在研發中。
除了在快遞盒上做文章,還有電商推出了回收袋。這種袋子用抽繩封口,由送貨員回收袋子,再返回倉庫重新包裝。
此外,電子商務使「綠色倉庫」成為可能。這些綠色倉庫全部使用無膠帶快遞盒和100%可降解快遞袋。
共享快遞盒來了!今年雙11的快遞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
除了開設一系列綠色倉庫,一些電商將在「雙11」期間在重點城市的提貨點開始回收紙箱。收貨拆包後,可以選擇把紙箱留在郵政。
綠色回收物流是一個雙贏的趨勢。業內專家認為,從長遠來看,綠色、環保、智能是大勢所趨。隨著快遞行業巨頭陸續完成上市,在環保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面臨更多要求。同時,原紙價格的上漲,輿論的壓力,都迫使快遞企業採用更綠色的回收物流方式,最終形成雙贏。
專家認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效果往往更好。即使多方受益,但在多方達成共識之前,誰來承擔成本就成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此前推廣快遞包裝回收時,回收率低,難以實現循環。消費者嫌麻煩,快遞員嫌耗時,兩頭冷的尷尬,讓快遞包裝回收前景不容樂觀。未來成本怎麼解決,數據怎麼控制和回收,產品物流包裝定製品類怎麼解決,還是需要想辦法解決。
隨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來臨,許多消費者也在「摩拳擦掌」。與往年情況不同的是,消費者不僅關注商品的折扣,還特別關注促銷期間的快遞服務質量。畢竟往年雙十一期間,關於菜鳥快遞公司「快遞時間跟不上」「快遞爆倉」的新聞在各大報紙上都能看到。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今年雙十一,菜鳥快遞公司很可能再次出現「爆倉」現象。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導,雙十一前夕,不少菜鳥快遞公司的快遞員陸續「轉行做外賣」。由此,這些快遞公司也陷入了「用工荒」的境地。
至於為什麼要轉行做外賣,根據一些快遞員給相關記者的反饋,可以總結為:
第一,工作量和收入不成正比
現在菜鳥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幾乎沒有底薪,月收入都是「績效工資」。現在大部分快遞員每件只收0.8元到1.5元之間,日送件量140件左右,月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另外,雖然收件利潤高於寄件利潤,但快遞員的收寄比在1:7左右,部分地區甚至達到1:10。
股市在線
快遞丟了會扣錢;快遞會扣錢;一些不完整或錯誤的信息會被扣除;快遞不按時送到會扣錢;一個快遞員說,他剛創業的時候被要求送快遞。但由於每天的派件量很大,即使再小心,也難免會出現差錯。但公司或網點往往不問派單有沒有問題就直接扣錢。
第三,找不到歸屬感。
由於菜鳥快遞公司屬於加盟制,工資由各網點自定,沒有基本的勞動合同,更談不上五險一金。導致快遞員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也想不出什麼歸屬感。
這樣看來,快遞員轉行的原因是「錢少,心累」。這正好印證了馬雲的名言,員工離職的原因是受了委屈或者錢沒到位。
此外,前段時間,馬雲宣布將投資1000億元增加菜鳥快遞,以推動「普惠;惠特尼快遞」並提高菜鳥快遞的服務質量和員工待遇。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普雷特& amp惠特尼快遞」並沒有變得更優惠,消費者和企業寄送物品的成本一直在穩步上升。前段時間,菜鳥快遞公司中通和大雲宣布漲價。
據騰訊新聞報導,漲價勢必給商家帶來快遞成本的壓力,一位從事家居銷售的電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快遞漲價事件讓他們措手不及。
為什麼1000億的投資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許這已經被馬雲解釋過了。但由於快遞的影響,天貓此前宣布的「雙十一1500億銷售額」願景很可能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