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在人間(開封有個包青天)
2023-11-10 22:40:10 4
在中國歷史上,包拯是一個「箭垛式人物」。
「箭垛式人物」是胡適創造出的名詞,意指把同類型的不同事跡安插在同一個歷史人物身上,並把這個人作為精神的楷模。
歷史與影視
包拯身上集中了中國人對文官所有美好的想像:公正不阿,清正廉潔,斷案如神。胡適在他的《七俠五義序》中說,包龍圖和黃帝、周公三人,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福的人,因為民間的傳說把包拯選做一個箭垛,把很多折獄的奇案都射在他的身上。
你可知道,宋朝官員包拯紅到了日本,他的故事在日本江戶時代一位藩主身上再次上演?
歷史與影視
包拯(999年-1062年),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二十八歲考中進士,任過京東(治宋州,今河南商丘)、陝西、河北路的轉運使,擔任過揚州、瀛洲(今河北河間、高陽等地)的行政長官,回汴京後擔任開封府尹,天章閣侍制,和龍圖閣大學士。
宋仁宗誇包拯公而忘私。與他幾乎同時代的司馬光與歐陽修對他推崇有加,說他「性好剛」、「剛而不愎」。從宋代開始,民間就流傳著包拯斷案的故事,出現了《包待制智賺合同文字》)和《三現身包龍圖斷冤》這樣的話本。
歷史與影視
到了元明清三朝,有關包拯的藝術作品開始大量流傳。元雜劇中有關漢卿的《蝴蝶夢》、《魯齋郎》,以及鄭廷玉的《包待制智勘後庭花》等。
明朝出現了《龍圖公案》,清代出現《三俠五義》,這些公案說成為戲曲的絕好素材,為《包公案》等評書奠定了基礎。
歷史與影視
包拯去世後的五百年後,日本江戶時代的1677年, 大岡忠相(Oka Tadasuke)出生于越前地區一個近衛武士貴族家庭。成年後,出而為仕,在四十歲時擔任江戶町奉行。
江戶町奉行是江戶(東京都舊稱)的最高行政和司法長官,掌管整個江戶城的立法、行政、司法、警察、消防。——你看,是不是和「開封府尹」差不多?——他的形象出現在《大奧》、《八代將軍吉宗》等NHK大河劇中。
歷史與影視
籠罩在大岡忠相身上的光環也和包拯差不多:剛正不阿,斷案有道。特別是涉及到「二母爭子」的判例,兩個人都是抓住了關鍵點:「母性」。
故事起因:兩個母親都說孩子是自己親生的,爭執不下,因此鬧到了官府。包拯的判例:讓兩個母親一人拽住孩子的一支手臂,用力往自己身邊拉,誰把孩子拉過來,誰就是親生母親。沒拉幾下,親生母親就放手了,因為她不忍看到兒子被拽得哇哇大哭。大岡忠相的判例:宣稱為孩子佔卜,說孩子會與親生母親有二十年的母子緣分,然後便會身染重病,後半生要由母親辛苦勞作來養活。假母親立刻撇清關係。歷史與影視
包公案小說裡,爭子的兩位母親一個是正妻,一個是妾;大岡忠相的故事裡,一個是前妻,一個是後妻。
雖然斷案手法稍不一樣,是正如上文所說,不都是通過觀察「人性」在衝突中的表現,來判斷孩子的親生母親到底是誰嗎?
其實,很多學者早就看出大岡忠相的傳說和包公傳說之間的關係。東京大學小島毅教授就認為:其實話應該這麼說,大岡傳說的大部分,都是包公傳說的翻版。(注)
歷史與影視
那麼,為什麼日本民間會有意識地塑造一個和包拯類似的人物呢?
首先,包拯所處的宋朝和江戶時期日本很相似: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城市空前繁榮。城市的繁榮的一個結果,便是民間訴訟的增加。人民希望出現公正廉明、明辨是非的人物。其次,宋朝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對日本影響巨大。雖然日本從唐末便不再派出遣唐使,但仍有很多日本學者和僧侶來到宋朝,並把宋朝的文化成果帶回日本,著名的有奝然、榮西和成尋等人。歷史與影視
第三,日本開始推崇宋朝理學。理學以新儒學的方式,與日本的武士傳統結合,形成了日本所謂的「義理」。理學大家朱熹評價包拯「令行禁止,立朝剛毅」,因此包拯的形象同樣也成為日本知識階層的典範。第四,大岡忠相所處的時代,正是德川光國把朱舜水迎入日本,並讓他在江戶開壇講學,影響開始發酵的時代。由朱舜水開始的又一波西望熱潮延續到了幕府後期。包拯,作為一個民間塑造的完美文官形象,由此紅到了日本。
註:《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日)小島毅著;何曉毅譯。
,